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潜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6: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无人机 地说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至少一个螺旋桨动力装置(1),所述螺旋桨动力装置(1)包括螺旋桨叶片(11)和驱动所述螺旋桨叶片(11)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身(3)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螺旋桨叶片(11)正转或反转;浮力调节装置,所述浮力调节装置包括流通管路(51)、串接在所述流通管路(51)上的双向水泵(52)以及与所述流通管路(51)的第一端连通的储水件(54);推力动力装置(4),所述推力动力装置(4)用于产生机身前进的推力和倒退的拉力;线缆通信装置(2),所述线缆通信装置(2)包括:浮块(22)和设置于所述浮块(22)上的信号收发件;线缆(25),所述线缆(25)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浮块(22)后与该空潜无人机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线缆(25)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收发件通信连接;设置于所述浮块(22)内部的线缆收放组件,该空潜无人机在水中下潜时所述线缆收放组件释放线缆(25)以使所述线缆(25)的第一端随机身(3)下潜,该空潜无人机在水中上浮时所述线缆收放组件收回线缆(25)以使所述线缆(25)的第一端随机身(3)上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正反转电机(12);所述螺旋桨动力装置(1)还包括支架(13),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12)与所述支架(13)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架(13)与所述机身(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3)包括机身本体(35)和盖体(31),所述机身本体(35)具有开口,所述盖体(31)与所述机身本体(35)密封连接以封堵所述机身本体(35)的开口;所述空潜无人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身(3)上的深度传感器(36)、摄像头(33)和led灯(34)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机身(3)上还设置有气密检查口(37)和设置于所述气密检查口(37)处的气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收放组件包括转盘(224)和驱使所述转盘(224)转动的驱使件,所述线缆(25)能够缠绕在所述转盘(22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使件为弹性件,该空潜无人机在水中下潜时,机身(3)拉动所述线缆(25)使所述转盘(224)转动实现线缆(25)释放的同时所述弹性件蓄能,该空潜无人机在水中上浮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驱使所述转盘(224)反向转动以实现线缆(25)收回;所述弹性件为涡卷弹簧(223),所述涡卷弹簧(223)的第一端与所述浮块(22)内壁相对固定,所述涡卷弹簧(223)的第二端与所述转盘(224)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驱使件为用于带动所述转盘(224)正转或反转的转盘电机。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件为天线(21);所述线缆通信装置(2)还包括光纤滑环(226),所述浮块(22)内部还固定有隔板(222),所述光纤滑环(226)固定于所述隔板(222),所述光纤滑环(226)一端通过信息转换模块(228)与所述天线(21)连接,另一端与线缆(25)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22)包括相对密封连接的
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5);所述转盘(224)与所述光纤滑环(226)的旋转轴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4),所述浮块(22)的外侧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3),所述第一连接件(24)和第二连接件(23)连接以使所述浮块(22)固定在所述机身(3)上,所述第一连接件(24)和第二连接件(23)分离以使所述浮块(22)脱离机身(3);所述第一连接件(24)为金属件,所述第二连接件(23)为通电消磁电磁铁;所述第一连接件(24)和第二连接件(23)上均开设有供线缆(25)穿过的通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3)内部,所述机身(3)上开设有吸排水口,所述流通管路(51)的第二端与所述吸排水口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路(51)上还串接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位于所述双向水泵(52)与储水件(54)之间;所述开关阀为电磁阀。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件(5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储水件(54)为软质皮囊结构。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动力装置(4)包括:动力壳体(46),所述动力壳体(46)上开设有流通口;与所述动力壳体(46)转动连接的矢量喷口(45),所述动力壳体(46)内的水能够经所述矢量喷口(45)喷出,所述矢量喷口(45)能够相对于所述动力壳体(46)转动;矢量驱动组件,所述矢量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矢量喷口(45)转动;动力螺旋桨叶片(49)和驱动所述动力螺旋桨叶片(49)正转或反转的第二正反转电机(41),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41)固定在所述动力壳体(46)上。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喷口(45)能够相对于所述动力壳体(46)绕第一方向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动力壳体(46)绕第二方向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动力装置(4)还包括传动环(44),所述传动环(44)与所述动力壳体(46)相对转动连接,且所述传动环(44)与所述动力壳体(46)之间的转动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矢量喷口(45)与所述传动环(44)铰接,且所述矢量喷口(45)与所述传动环(44)之间的铰接轴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推力动力装置(4)还包括转接罩(48),所述转接罩(48)与所述动力壳体(46)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环(44)与所述转接罩(48)铰接;所述转接罩(48)内部还设置有导流板。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3)和第二驱动组件(47):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3)包括第一舵机(431)和第一传动轴(432),所述第一传动轴(4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舵机(431)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一传动轴(432)的第二端与所
述传动环(44)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7)包括第二舵机(471)和第二传动轴(472),所述第二传动轴(47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舵机(471)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二传动轴(472)的第二端与所述矢量喷口(45)连接。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432)包括与所述第一舵机(431)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摇臂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摇臂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传动环(44)通过球头扣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472)包括与所述第二舵机(471)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摇臂、第二连接杆(4721)和转接杆(4722),所述第二连接杆(47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摇臂铰接,所述转接杆(4722)的一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4721)的第二端上,所述转接杆(4722)的另一端与所述矢量喷口(45)通过球头扣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潜无人机,包括:机身、浮力调节装置、推力动力装置和至少一个螺旋桨动力装置。若需要在空中执行任务,第一驱动件驱动螺旋桨叶片绕第一方向转动,和常规无人机一样,空潜无人机在空中飞行。若需要在水面执行任务,则通过推力动力装置产生机身前进的推力和倒退的拉力,进而实现空潜无人机的前进或倒退。若需要下潜时,通过浮力双向水泵吸水,往储水件里注水,随着注水的增加,空潜无人机重量增加,实现缓慢下潜。线缆通信装置可以实现空潜无人机水下和空中的通信,将水下采集的信息通过线缆上传至空中,将空中的控制信息通过线缆下传至空潜无人机的控制器,使得无人机在水下航行,并进行水下和空中的通信。并进行水下和空中的通信。并进行水下和空中的通信。


技术研发人员:李攀 王旭 贾立新 史振海 陈子都 巩天成 安博纳 秦科科 洪功名 杨晓树 李博一 王广帅 魏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