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5: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翻转 茶叶 加工 炒茶机


1.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2.茶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扁茶是茶叶加工成品的一种,杀青后叶片受热变软,具有可塑性,含水率较高,在此状态下对叶片施以外力,并继续加温,使叶片在外力作用下水份逐渐散发,成型后呈扁平状,茶叶炒制时需要对其进行翻转以保证茶叶受热均匀。
3.目前扁茶炒茶机在炒制时通常使用一组弧形炒茶板对茶叶进行挤压翻转,这种翻转方式限制了炒茶机的炒茶效率,且一次炒制的茶叶量较少,虽然产出的茶叶品相较好,但生产效率不高。
4.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生产效率高的炒茶机的翻转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
8.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撑块均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
9.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顶部右侧,所述驱动机构由机托、电机、一级齿轮组成。
10.四组所述支撑块顶部设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翻转机构由翻转件、稳定件、固定筒、v型板、二级齿轮组成,所述翻转件由转动柱、连接块、炒茶块组成,所述稳定件由套筒和支撑杆组成,所述固定筒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四组支撑块顶部。
11.优选地,四组所述支撑块在底座顶部呈矩形分布且位于驱动机构左侧。
12.优选地,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机托顶部,所述机托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所述一级齿轮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
13.优选地,所述连接块有六组,所述炒茶块呈扇形且有三组,三组所述炒茶块扇形收拢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炒茶块的一端与转动柱固定连接,三组所述炒茶块绕转动柱均匀分布,所述转动柱右端与固定筒转动连接且贯穿固定筒与二级齿轮固定连接。
14.优选地,所述炒茶块位于固定筒内,所述炒茶块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呈弧形且延逆时针方向弧线逐渐远离固定筒,所述二级齿轮与一级齿轮啮合,所述v型板固定连接在固定筒侧壁右上方且与固定筒连通。
15.优选地,所述支撑杆有三组,三组所述支撑杆均与套筒固定连接且在套筒上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杆远离套筒的一端与固定筒固定连接,所述稳定件位于固定筒左端,所述转动柱左端与套筒转动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1、通过设置三组炒茶块与固定筒和v型板配合对茶叶进行挤压翻转,使得装置能够一次炒制更多茶叶,且炒茶效果好,提高了炒茶效率。
18.2、设置了三组炒茶块,通过炒茶块的转动配合茶叶自身重力对茶叶进行翻转,翻转效果好,目前的炒茶机仅通过炒茶板将茶叶抛起对茶叶进行翻转,翻转效果较差。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2支撑块、3驱动机构、4机托、5电机、6一级齿轮、7翻转机构、8翻转件、9稳定件、10固定筒、11v型板、12二级齿轮、13转动柱、14连接块、15炒茶块、16套筒、1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参照图1

3,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
25.支撑块2,支撑块2有四组,四组支撑块2均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更具体地,四组支撑块2在底座1顶部呈矩形分布且位于驱动机构3左侧。
26.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设置在底座1顶部右侧,驱动机构3由机托4、电机5、一级齿轮6组成,更具体地,电机5固定连接在机托4顶部,机托4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一级齿轮6与电机5转轴固定连接。
27.四组支撑块2顶部设有翻转机构7,翻转机构7由驱动机构3驱动,翻转机构7由翻转件8、稳定件9、固定筒10、v型板11、二级齿轮12组成,翻转件8由转动柱13、连接块14、炒茶块15组成,更具体地,连接块14有六组,炒茶块15呈扇形且有三组,三组炒茶块15扇形收拢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块14,连接块14远离炒茶块15的一端与转动柱13固定连接,三组炒茶块15绕转动柱13均匀分布,转动柱13右端与固定筒10转动连接且贯穿固定筒10与二级齿轮12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炒茶块15位于固定筒10内,炒茶块15远离连接块14的一端呈弧形且延逆时针方向弧线逐渐远离固定筒10,二级齿轮12与一级齿轮6啮合,v型板11固定连接在固定筒10侧壁右上方且与固定筒10连通,稳定件9由套筒16和支撑杆17组成,固定筒10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四组支撑块2顶部,更具体地,支撑杆17有三组,三组支撑杆17均与套筒16固定连接且在套筒16上均匀分布,支撑杆17远离套筒16的一端与固定筒10固定连接,稳定件9位于固定筒10左端,转动柱13左端与套筒16转动连接。
28.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2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向固定筒10中输入茶叶,启动电机5,电机5顺时针转动,电机5通过一级齿轮6与二级齿轮12配合带动转动柱13逆时针转动,继而使三组炒茶块15转动,炒茶块15转动时,配合重力作用,部分茶叶卡入位于底部的炒茶块15与固定筒10之间的间隙,由于炒茶块15远离连接块14的一端呈弧形且延逆时针方向弧线逐渐远离固定筒10,炒茶块15将与固定筒10配合对间隙中的茶叶进行挤压并带动茶叶转动,到转动至另一组炒茶块15靠近固定筒10底部时,位于炒茶块15侧壁上未进入炒茶块15与固定筒10间隙的茶叶将滑下炒茶块15并从固定柱1与炒茶块15间隙中滑落到另外两组炒茶块15间,下落过程配合炒茶块15的转动完成翻转,当炒茶块15带茶叶转动到v型板11处时,位于间隙中的茶叶将被卡入v型板,当炒茶块15远离v型板11时,v型板11中的茶叶将滑落到另两组炒茶块15间并覆盖在未经挤压炒制的茶叶上。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2)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撑块(2)均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底座(1)顶部右侧,所述驱动机构(3)由机托(4)、电机(5)、一级齿轮(6)组成;四组所述支撑块(2)顶部设有翻转机构(7),所述翻转机构(7)由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翻转机构(7)由翻转件(8)、稳定件(9)、固定筒(10)、v型板(11)、二级齿轮(12)组成,所述翻转件(8)由转动柱(13)、连接块(14)、炒茶块(15)组成,所述稳定件(9)由套筒(16)和支撑杆(17)组成,所述固定筒(10)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四组支撑块(2)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茶机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支撑块(2)在底座(1)顶部呈矩形分布且位于驱动机构(3)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茶机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固定连接在机托(4)顶部,所述机托(4)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所述一级齿轮(6)与电机(5)转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茶机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4)有六组,所述炒茶块(15)呈扇形且有三组,三组所述炒茶块(15)扇形收拢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远离炒茶块(15)的一端与转动柱(13)固定连接,三组所述炒茶块(15)绕转动柱(13)均匀分布,所述转动柱(13)右端与固定筒(10)转动连接且贯穿固定筒(10)与二级齿轮(1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炒茶机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块(15)位于固定筒(10)内,所述炒茶块(15)远离连接块(14)的一端呈弧形且延逆时针方向弧线逐渐远离固定筒(10),所述二级齿轮(12)与一级齿轮(6)啮合,所述v型板(11)固定连接在固定筒(10)侧壁右上方且与固定筒(10)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茶机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7)有三组,三组所述支撑杆(17)均与套筒(16)固定连接且在套筒(16)上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杆(17)远离套筒(16)的一端与固定筒(10)固定连接,所述稳定件(9)位于固定筒(10)左端,所述转动柱(13)左端与套筒(16)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支撑块、驱动机构,支撑块有四组,四组支撑块均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顶部右侧,驱动机构由机托、电机、一级齿轮组成,四组支撑块顶部设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翻转机构由翻转件、稳定件、固定筒、V型板、二级齿轮组成,翻转件由转动柱、连接块、炒茶块组成,稳定件由套筒和支撑杆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组炒茶块与固定筒和V型板配合对茶叶进行挤压翻转,使得装置能够一次炒制更多茶叶,且炒茶效果好,提高了炒茶效率;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三组炒茶块,通过炒茶块的转动配合茶叶自身重力对茶叶进行翻转,翻转效果好。翻转效果好。翻转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徐欧官 傅永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2.05
技术公布日:2021/9/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