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8: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充电 新能源 汽车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桩充电,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
3.目前现有的充电桩大部分都是安装在地面或者墙壁上,要经历风吹日晒,从而降低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且防潮性能欠缺,占用空间面积过大,尤其是公共场所,充电桩在汽车充电使用的时候,随意停车,造成交通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及用于安装充电桩的地面,所述地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开口型的箱体,所述箱体与充电桩之间通过升降机构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箱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处通过卡接机构固定连接有卡盖,所述卡盖与地面平齐设置,所述地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撞柱,所述防撞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垫板上设有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与升降机构控制连接。
7.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箱体底部的气缸和两个第一伸缩杆,所述气缸和两个第一伸缩杆的上端均与充电桩的底部固定连接设置,两根所述第一伸缩杆上均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气缸与按压机构控制连接设置。
8.优选地,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设置于卡盖上的两个u型槽,两个所述u型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u型槽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设置于卡槽内。
9.优选地,所述卡块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呈弧形设置。
10.优选地,所述按压机构包括设置于垫板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按钮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上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二伸缩杆,多根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第二横板,多根所述第二伸缩杆上均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的两端均与第二凹槽内壁滑动密封连接设置,所述按钮与气缸控制连接设置。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垫。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来实现对充电桩从第一凹槽内升到与地面平齐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充电桩的防风吹日晒功能,有利于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机构来实现卡盖对第一凹槽的密封作用,从而有利于对第一凹槽的密封作用,防止行人行走时踩空造成人受伤,且能够对箱体的防雨淋作用,有利于防止箱体锈蚀。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机构来实现对升降机构的启动,从而使得充电桩在不使用时位于箱体内,从而避免充电桩占用公共场所的占地面积,有利于节省空间,且能够使得汽车必须停在设定位置才能启动升降机构,有利于避免汽车乱停乱放的现象出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透视图;
17.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18.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19.图中:1地面、2充电桩、3第一凹槽、4箱体、5升降机构、6盖板、7卡接机构、8卡盖、9防撞柱、10垫板、11按压机构、12气缸、13第一伸缩杆、14第一弹簧、15u型槽、16第二弹簧、17卡块、18卡槽、19第二凹槽、20按钮、21第一横板、22第二伸缩杆、23第二横板、24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参照图1

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2及用于安装充电桩2的地面1,地面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内固定连接有开口型的箱体4,箱体4与充电桩2之间通过升降机构5固定连接设置,箱体4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盖板6,第一凹槽3的开口处通过卡接机构7固定连接有卡盖8,卡盖8与地面1平齐设置,其中,卡接机构7包括设置于卡盖8上的两个u型槽15,两个u型槽15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远离u型槽15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7,第一凹槽3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18,卡块17设置于卡槽18内,卡块17远离第二弹簧16的一端呈弧形设置。
23.需要解释说明的是,充电桩2及其工作原理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赘述,且为矩形设置,形状与箱体4相匹配;第一凹槽3是放置箱体4的,而充电桩2放置在箱体4内,这样设置的好处防止充电桩2与地下泥土直接接触,有利于保证充电桩2的外壳干燥性,有利于提高充电桩2的使用寿命;卡盖8的上端与地面1平齐,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防止行走中的人掉入第一凹槽3内,防止行人踩踏充电桩2造成充电桩2损坏或者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盖板6与箱体4的上端转动连接设置,且盖板6的下端与箱体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第
四弹簧具有一定弹性,使得盖板6能够自动复位,这样设置是防止粗心的使用者忘记将卡盖8盖上,从而避免雨水降落至充电桩2上造成充电桩2浸泡在地下,有利于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卡块17的形状大小与卡槽18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卡块17卡接在卡槽18内,从而使得卡盖8将第一凹槽3密封且固定;卡块17远离第二弹簧16的一端呈弧形设置的好处是使得卡块17在外力的作用下缓慢从卡槽18内被挤压出去,从而使得卡盖8与第一凹槽3分离。
24.其中,地面1上固定连接有防撞柱9,防撞柱9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垫板10,垫板10的下端与地面1固定连接设置,垫板10上设有按压机构11,按压机构11与升降机构5控制连接,升降机构5包括固定设置于箱体4底部的气缸12和两个第一伸缩杆13,气缸12和两个第一伸缩杆13的上端均与充电桩2的底部固定连接设置,两根第一伸缩杆13上均套设有第一弹簧14,气缸12与按压机构11控制连接设置,按压机构11包括设置于垫板10上的第二凹槽19,第二凹槽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按钮20,按钮20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横板21,第一横板21上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二伸缩杆22,多根第二伸缩杆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第二横板23,多根第二伸缩杆22上均套设有第三弹簧24,第一横板21与第二横板23的两端均与第二凹槽19内壁滑动密封连接设置,按钮20与气缸12控制连接设置,第一横板21与第二横板23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垫。
25.需要解释说明的是,防撞柱9的侧壁上设有橡胶层,橡胶层的设置是防止汽车与防撞柱9之间产生碰撞,造成汽车尾部损坏,且防撞柱9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汽车将升起的充电桩2撞坏;第一伸缩杆13和第一弹簧14的作用是防止气缸12的长期使用状态下损坏降落导致充电桩2也迅速降落至箱体4的底部,起减震和使得充电桩2缓慢降落的作用;按钮20与气缸12控制连接,此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赘,按钮20贴合从而使得气缸12升起,从而有利于使用者对汽车的充电;气缸12、第一伸缩杆13和第二伸缩杆22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赘述,第二伸缩杆22对第二横板23有支撑作用,防止汽车的重力过多对按钮20施加作用,有利于避免按钮20的损坏;第一横板21与第二横板23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垫,目的是使得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23的两端与第二凹槽19的内壁之间增大摩擦且密封作用,防止雨水浸入第二凹槽19内造成按钮20的损坏。
26.本实用新型中,需要对汽车进行充电的人,需要先下车将卡盖8从第一凹槽3内取出,由于使用者对卡盖8向上拉动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卡块17由于受力慢慢在卡槽18内被挤压出来,从而使得卡盖8从第一凹槽3内取出,此时将汽车倒入到垫板10上,且汽车的其中一个后轮必须位于第二凹槽19上端的第二横板23上,此时第二横板23对第二伸缩杆22有压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二伸缩杆22向下下降并对第一横板21有压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横板21对按钮20有压力作用,进而使得按钮20闭合启动气缸12升起,此时充电桩2在气缸12的升起作用下做同步动作,充电桩2在上升的过程中顶动箱体4上的盖板6也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盖板6垂直于箱体4的侧壁,而充电桩2上升至与地面1平齐的位置,即可对汽车进行充电。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