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底盘防震稳定杆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6: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汽车底盘 防震 特别 稳定杆 系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底盘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底盘防震稳定杆。


背景技术:

2.稳定杆是汽车重要的零件之一。稳定杆也称横向稳定杆,当车辆转向而导致车身侧倾时,两侧悬架跳动不一致,稳定杆发生扭转,杆身的抗扭刚度阻碍车身继续侧倾,以降低汽车侧倾的幅度,使得汽车转弯时车身更加平稳,对车辆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同时过坑或者突兀块使得左右轮承受不一样的力时发挥作用,间接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稳定性。
3.目前,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稳定杆的强度,通常采用实心结构并且长度固定来避免稳定杆的弯折。此外,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稳定杆容易因路面不平而误操作,使得表面易磕碰造成异响产生噪音。
4.目前急需一种汽车底盘防震稳定杆,长度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微调,提升整体的可缓冲性,减弱异响产生的噪音并且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稳定杆长度不可微调整体缓冲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底盘防震稳定杆,具有长度可以微调且具有减震的技术效果。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汽车底盘防震稳定杆,包括:第一直杆部和第二直杆部,所述第一直杆部一端和第二直杆部一端通过伸缩部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一直杆部另一端和第二直杆部另一端分别与弯杆部一端一体连接,所述弯杆部另一端与减震装置固定连接。
8.所述伸缩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直杆部的延伸端,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二直杆部的延伸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中部两端固定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u型腔,所述u型腔两端与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滑动配合,所述滑杆另一端与所述容纳腔滑动配合并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滑杆上开设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内螺旋,所述容纳腔上开设通孔,所述通孔可容旋转柱通过,所述旋转柱与所述限位孔螺旋配合。
9.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底座与支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内设有弹簧部,所述弹簧部一端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部另一端与螺旋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旋部与连接部螺旋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弯杆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部两侧固定设有摩擦部。
11.优选的是,所述摩擦部的端点位置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块。
12.优选的是,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为4个。
13.优选的是,所述容纳腔端点处与所述滑杆接触处固定设有环状胶垫。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底盘防震稳定杆,包括:第一直杆部和第二直杆部,所述第一直杆部一端和第二直杆部一端通过伸缩部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一直杆部另一端和第二直杆部另一端分别与弯杆部一端一体连接,所述弯杆部另一端与减震装置固定连接;通过底座连接孔将本装置与汽车底架两端固定连接,根据车型号以及车况通过调整旋转柱微调和固定本装置的长度,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方面可对稳定杆长度进行微调,另一方面在本装置与汽车底盘连接出设有减震装置,提升整体的可缓冲性,减弱异响产生并且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底盘防震稳定杆及连接方式。
17.图2为一种汽车底盘防震稳定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种汽车底盘防震稳定杆中伸缩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一种汽车底盘防震稳定杆中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汽车底盘防震稳定杆及连接方式,图中稳定杆8的样式及连接方式如图所示,现有技术中稳定杆为一体结构且两端分别于汽车底架两端固定连接。
22.如图2所示,一种汽车底盘防震稳定杆,包括:第一直杆部1和第二直杆部6,所述第一直杆部1一端和第二直杆部6一端通过伸缩部2可伸缩连接,伸缩部2的设置对本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底盘防震稳定杆的长度进行微调,且保证整体使用的稳定性。所述第一直杆部1另一端和第二直杆部6另一端分别与弯杆部3一端一体连接,所述弯杆部3另一端与减震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4与汽车底盘固定连接,减震装置4的设置可保证稳定杆与底盘的连接稳固性,并且在汽车运行当中,在路面坑洼不平时,稳定杆与汽车底盘的连接起到一个缓冲作用,避免现有技术中直接连接产生的异响,并且可延长稳定杆使用寿命。
23.如图3所示,所述伸缩部2包括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5,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为第一直杆部1的延伸端,所述第二连接部25为第二直杆部6的延伸端,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中部两端固定设有容纳腔22,所述容纳腔22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25设有u型腔,所述u型腔两端均与滑杆25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 21滑动配合,所述滑杆251另一端与所述容纳腔22滑动配合并通过弹簧 28连接,所述滑杆251上开设限位孔27,所述限位孔27内设内螺旋,所述限位孔27的数量为4个,所述容纳腔22上开设通孔,所述通孔可容旋转柱23通过,所述旋转柱23与所述限位孔27螺旋配合。使用时,通过移动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5相对位置来整体控制本装置的长度,旋转柱23和限位孔
的27螺旋配合,可以固定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 25的位置,实现对本装置稳定杆的长度的微调。近一步,所述容纳腔22 端点处与所述滑杆251接触处固定设有环状胶垫,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两侧固定设有摩擦部24,所述摩擦部24的端点位置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块26,增加了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5相对移动的摩擦力,可以保证固定连接的稳定性。
24.如图4所示,所述减震装置4包括底座41,所述底座41上设有连接孔,通过连接孔将所述减震装置4与汽车底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1与支架4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45内设有弹簧部42,所述弹簧部42一端底座4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部42另一端与螺旋部43固定连接,所述螺旋部43与连接部44螺旋连接,所述连接部44与所述弯杆部3固定连接,近一步,可将所述底座固定套设壳体,近一步保证弹簧在本装置整体使用时的稳定性,且对弹簧起到限位作用。
25.本装置整体使用时,通过底座连接孔将本装置与汽车底架两端固定连接,根据车型号以及车况通过调整旋转柱微调和固定本装置的长度,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方面可对稳定杆长度进行微调,另一方面在本装置与汽车底盘连接出设有减震装置,提升整体的可缓冲性,减弱异响产生并且提高使用寿命。
26.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上述所有电器元件配合均属于现有技术。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