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和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0: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检测 机车 交叉 检测系统 电路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铁路信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工矿企业铁路由于场地条件限制,火车站场的咽喉区设置采用的都是9号以下的小号型交叉渡线道岔(或复式交分道岔),由于道岔型号小不可避免的整套交叉渡线道岔(或复式交分道岔)是紧凑设计。因此,道岔的交叉部分组成一个大菱形区域,由钢轨、多个岔心、护轨、垫板、鱼尾板等组合而成,是无法进行绝缘分割的钢铁整体,所以不能在上面设置轨道电路。
3.由于没有轨道电路,机车在交叉渡线道岔(或复式交分道岔)棱形区域上运行是无法实时反映车辆的占用情况的,这给机车的运行安全埋下隐患,同时大大降低了机车以及铁路的使用效率,例如两列机车不能排列平行径路行驶或不能进行穿插作业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和检测系统,解决了交叉渡线棱形区无法铺设轨道电路进行车辆占用情况检测导致的交叉渡线棱形区的作业效率低下,机车运行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第一铁路行车状况的第一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第二铁路行车状况的第三检测电路、第四检测电路;
6.所述第一铁路与所述第二铁路平行设置,且形成交叉区段,所述交叉区段为交叉渡线菱形区,所述第一铁路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分设于所述交叉区段的两侧,所述第二铁路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分设于所述交叉区段的两侧;
7.所述第一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三检测电路相并联于控制正电端与控制负电端之间,所述第二检测电路与所述第四检测电路相并联于所述控制正电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之间;
8.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以下几种机车行驶状况:机车从所述第一铁路的第一区段经过所述交叉区段进入所述第一铁路的第二区段,或者,机车从所述第一铁路的第一区段经过所述交叉区段进入所述第二铁路的第二区段;
9.所述第三检测电路和所述第四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以下几种机车行驶状况:机车从所述第二铁路的第一区段经过所述交叉区段进入所述第二铁路的第二区段,或者,机车从所述第二铁路的第一区段经过所述交叉区段进入所述第一铁路的第二区段。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和第一接点、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和第一接点、第三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三接点、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三接点、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二接点和第四接点、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一接点和第三接点、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三接点、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一接点和第
三接点、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三接点;
11.其中,所述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一接点顺次连接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之间;
12.所述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一接点、所述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一接点、所述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三接点顺次连接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之间;
13.所述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三接点、所述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三接点、所述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三接点、所述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三接点、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四接点顺次连接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之间;
14.所述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三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三接点顺次连接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之间;
15.所述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一接点顺次连接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二接线端之间,所述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二接点与所述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一接点相并联;
16.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包括所述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线圈和第一接点、所述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二接点、所述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所述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四接点、所述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四接点、所述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四接点、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二接点以及第一缓冲单元;
17.其中,所述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所述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四接点、所述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四接点、所述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二接点顺次连接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二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三接线端之间,所述第一缓冲单元与所述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线圈相并联;
18.所述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一接点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与所述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四接点之间,所述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一接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二接点、所述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二接点电连接;
19.所述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所述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四接点、所述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二接点顺次连接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二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三接线端之间。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检测电路包括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和第一接点、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和第一接点、第一无轨继电器的第三接点、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二接点、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三接点和第四接点、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五接点、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二接点和第五接点、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五接点、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二接点和第五接点;
21.其中,所述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一接点顺次连接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四接线端之间;
22.所述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二接点、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二接点、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三接点顺次连接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一
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四接线端之间;
23.所述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五接点、所述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五接点、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五接点、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五接点、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四接点顺次连接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四接线端之间;
24.所述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一无轨继电器的第三接点顺次连接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四接线端之间;
25.所述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一接点顺次连接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五接线端之间,所述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二接点与所述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一接点相并联;
26.所述第四检测电路包括所述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线圈和第一接点、所述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所述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所述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六接点、所述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六接点、所述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六接点、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以及第二缓冲单元;
27.其中,所述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所述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六接点、所述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六接点、所述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顺次连接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二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三接线端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单元与所述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线圈相并联;
28.所述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一接点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与所述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六接点之间,所述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第一接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电连接;
29.所述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所述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的第六接点、所述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的第五接点顺次连接于所述控制正电端的第二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负电端的第三接线端之间。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31.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
3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
33.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
3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还包括显示设备;
35.所述显示设备基于所述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显示当前铁路上的机车运行状况。
3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和检测系统,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第一铁路行车状况的第一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第二铁路行车状况
的第三检测电路、第四检测电路;第一铁路与第二铁路平行设置,且形成交叉区段,交叉区段为交叉渡线菱形区;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三检测电路相并联于控制正电端与控制负电端之间,第二检测电路与第四检测电路相并联于控制正电端与控制负电端之间。本发明解决了交叉渡线棱形区无法铺设轨道电路进行车辆占用情况检测导致的交叉渡线棱形区的作业效率低下,机车运行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最大效能的提高机车和交叉渡线棱形区的作业效率,消除了机车运行安全隐患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3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载钢轨交叉渡线棱形区的结构图;
3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的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三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3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的第二检测电路和第四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限定特定顺序。本发明下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单独执行,各个实施例之间也可以相互结合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4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载钢轨交叉渡线棱形区的结构图。参见图1,对于铁路轨道来说,图1中所示的614dg段轨道中一边携带正电(即图1中614dg段轨道较粗的黑线所表示的一边),另一边携带负电(即图1中614dg段轨道与粗线相平行对应的较细的黑线所表示的一边),而614dg段轨道与616

619dg1段轨道之间的小竖线表示两段轨道之间相互绝缘。但对于椭圆形标注的交叉区段t3来说,由于该段铁轨是整段铁轨,无法进行绝缘划分,因而无法通电,该区域被称为“死区”。交叉区段t3的长度较长,通常可以长于机车的车长,因此机车可以整列驶入交叉区段t3内,但由于交叉区段t3内无法铺设轨道电路,因此不能及时检查到是否有列出驶入其中,这就造成了安全隐患,以及交叉区段t3不能高效利用。
4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的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三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的第二检测电路和第四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44.如图1

图3所示,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第一铁路t1行车状况的第一检测电路d1、第二检测电路d2,用于检测第二铁路t2行车状况的第三检测电路d3、第四检测电路d4。
45.第一铁路t1与第二铁路t2平行设置,且形成交叉区段t3,交叉区段t3为交叉渡线菱形区,第一铁路t1的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分设于交叉区段t3的两侧,第二铁路t2的第一区段q3和第二区段q4分设于交叉区段t3的两侧。
46.第一检测电路d1与第三检测电路d3相并联于控制正电端kz与控制负电端kf之间,
第二检测电路d2与第四检测电路d4相并联于控制正电端kz与控制负电端kz之间。参见图2和图3所示,控制正电端kz具体包括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kz

1和第二接线端kz

2,控制负电端kf具体包括控制负电端的第一接线端kf

1、第二接线端kf

2、第三接线端kf

3、第四接线端kf

4和第五接线端kf

5。
47.第一检测电路d1和第二检测电路d2用于检测以下几种机车行驶状况:机车从第一铁路t1的第一区段q1经过交叉区段t3进入第一铁路t1的第二区段q2,或者,机车从第一铁路t1的第一区段q1经过交叉区段t3进入第二铁路t2的第二区段q4。
48.第三检测电路d3和第四检测电路d4用于检测以下几种机车行驶状况:机车从第二铁路t2的第一区段q3经过交叉区段t3进入第二铁路t2的第二区段q4,或者,机车从第二铁路t2的第一区段q3经过交叉区段t3进入第一铁路t1的第二区段q2。
49.可选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线圈和第一接点、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的线圈和第一接点、第三道岔区段继电器614dgj的第三接点、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第三接点、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第二接点和第四接点、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一接点和第三接点、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618/619dbj的第三接点、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616/617fbj的第一接点和第三接点、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618/619fbj的第三接点;
50.其中,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线圈、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第一接点顺次连接于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之间;
51.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线圈、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一接点、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一接点、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第三接点顺次连接于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之间;
52.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线圈、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三接点、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616/617fbj的第三接点、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618/619dbj的第三接点、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618/619fbj的第三接点、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第四接点顺次连接于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之间;
53.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线圈、第三道岔区段继电器614dgj的第三接点顺次连接于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之间;
54.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的线圈、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的第一接点顺次连接与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二接线端之间,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第二接点与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的第一接点相并联;
55.第二检测电路包括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线圈和第一接点、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第二接点、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的第五接点、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四接点、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618/619dbj的第四接点、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618/619fbj的第四接点、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617/618dgj1的第二接点以及第一缓冲单元h1;
56.其中,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线圈、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的第五接点、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四接点、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618/619dbj的第四接点、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第二接点顺次连接于控制正电端的第二接线
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三接线端之间,第一缓冲单元h1与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线圈相并联;
57.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第一接点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的第五接点与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四接点之间,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第一接点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第二接点、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617/618dgj1的第二接点电连接;
58.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线圈、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的第五接点、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618/619fbj的第四接点、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617/618dgj1的第二接点顺次连接于控制正电端的第二接线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三接线端之间。
59.可选地,第三检测电路包括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1的线圈和第一接点、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的线圈和第一接点、第一无轨继电器612

617wgj1的第三接点、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第二接点、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第三接点和第四接点、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五接点、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618/619dbj的第二接点和第五接点、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616/617fbj的第五接点、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618/619fbj的第二接点和第五接点;
60.其中,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1的线圈、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1的第一接点顺次连接于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四接线端之间;
61.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1的线圈、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618/619dbj的第二接点、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618/619fbj的第二接点、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第三接点顺次连接于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四接线端之间;
62.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1的线圈、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五接点、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616/617fbj的第五接点、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618/619dbj的第五接点、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618/619fbj的第五接点、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第四接点顺次连接于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四接线端之间;
63.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1的线圈、第一无轨继电器612

617wgj1的第三接点顺次连接于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四接线端之间;
64.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的线圈、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的第一接点顺次连接与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五接线端之间,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第二接点与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的第一接点相并联;
65.第四检测电路包括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线圈和第一接点、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1的第五接点、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的第五接点、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六接点、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618/619dbj的第六接点、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616/617fbj的第六接点、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第五接点以及第二缓冲单元h2;
66.其中,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线圈、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的第五接点、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六接点、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618/619dbj的第六接点、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1的第五接点顺次连接于控制正电端的第二接线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三接线端之间,第二缓冲单元h2与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线圈相
并联;
67.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第一接点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的第五接点与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六接点之间,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第一接点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1的第五接点、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第五接点电连接;
68.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线圈、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的第五接点、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616/617fbj的第六接点、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第五接点顺次连接于控制正电端的第二接线端与控制负电端的第三接线端之间。
69.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缓冲单元h1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
70.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缓冲单元h2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
71.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
72.示例性地,参见图1

图3,当机车走平行线时,以机车从第一铁路t1的第一区段q1经过交叉区段t3进入第一铁路t1的第二区段q2,即以机车从第一铁路t1的614dg到d630g的进路来说明。
73.当机车的车轮进入614dg轨道时,由于机车的两个车轮一个压上614dg轨道的正电一端,另一个压上614dg轨道的负电一端,导致614dg轨道被短路,因此检测614dg轨道的第三道岔区段继电器614dgj失电断开;机车继续前行至616

619dg1轨道,则616

619dg1轨道被短路,检测616

619dg1轨道的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失电断开,当机车离开616

619dg1轨道完全进入交叉区段t3时,机车已离开614dg轨道,第三道岔区段继电器614dgj已重新吸合,由于此时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和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都是吸起状态,参见图3,它们的第五接点各自切断了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和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电路,因此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和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均失电落下,并且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与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设置为联动状态,因此即使机车已离开616

619dg1轨道完全进入交叉区段t3,由于机车还未进入616

619dg2轨道,即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还未动作,因此与之联动的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不会立刻得电吸合,依旧保持失电断开状态即表明有机车占用此处轨道;与此同时,由于交叉区段t3中的斜轨没有机车通过,则轨道616/617#、618/619#都处在定位,即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和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618/619dbj均处于吸合状态,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616/617fbj和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618/619fbj也处于吸合状态;当机车压上轨道616

619dg2时,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失电断开,由于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动作,与之联动的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动作吸合,表明此时机车已通过交叉区段t3。
74.在机车从第一铁路t1的614dg到d630g直线行驶的过程中,对于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来说,其励磁电路状况,即第三检测电路d3的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3,电流从控制正
电端的第二接线端kz

2进入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线圈,再依次经过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的第五接点5、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四接点4、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618/619dbj的第四接点4、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第二接点2进入控制负电端的第三接线端kf

3,最终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得电吸起,并通过第一缓冲单元h1的控制保持。具体来说,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并联有第一缓冲单元h1,第一缓冲单元h1为一个r

c电路,第一缓冲单元h1中的第一电容c1可以储存电能,当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失电之后,第一电容c1中储存的电能能够继续控制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处于得电吸合的状态,以使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缓慢的断开,同理,第一缓冲单元h1还可以控制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缓慢的断开吸合,以消除接点转换时造成的误动作。
75.同时,在机车从第一铁路t1的614dg到d630g直线行驶的过程中,参见图2,第一检测电路d1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流从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kz

1流入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线圈,然后依次经过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三接点3、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616/617fbj的第三接点3、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618/619dbj的第三接点3、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618/619fbj的第三接点3、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第四接点4进入控制负电端的第一接线端kf

1,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得电吸起,并通过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第一接点1自闭。需要说明的是,“自闭”的含义为保持。当机车离开轨道616

619dg2时,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得电吸起,参见图3,同时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的第五接点断开,与之联动的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励磁电路被切断,使得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失电断开。
76.同理,当机车从第二铁路t2的612

617wg1到d629g直线行驶时,第一检测电路d1、第二检测电路d2、第三检测电路d3以及第四检测电路d4的检测原理同机车从第一铁路t1的614dg到d630g直线行驶的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77.示例性地,参见图1

图3,当机车走斜线时,以机车从第一铁路t1的第一区段q1经过交叉区段t3进入第二铁路t2的第二驱动q4,即以机车从第一铁路t1的614dg到第二铁路t2的d629g的进路来说明机车走交叉部分时电路的工作情况。
78.当机车走上述斜线时,616/617#道岔在反位,618/619#道岔在定位,则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616/617fbj、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618/619dbj均得电吸起。当机车占用轨道616

619dg1时,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失电落下。当机车离开轨道616

619dg1完全进入交叉区段t3时,机车已离开614dg轨道,第三道岔区段继电器614dgj已重新吸合,由于此时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和第二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2都是吸起状态,参见图3,它们的第五接点各自切断了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和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的电路,因此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和第二轨道控制继电器gkj2均失电落下,与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联动的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无法得电吸起,依旧保持落下的状态。
79.在机车从第一铁路t1的614dg到第二铁路t2的d629g斜线行驶的过程中,当机车压上轨道617

618dg2时,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失电落下,对于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来说,其励磁电路状况,即第四检测电路d4的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3,电流从控制正电端的第二接线端kz

2进入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线圈,再依次经过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的第五接点5、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616/617fbj的第六接点6、第一道岔区
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第五接点5进入控制负电端的第三接线端kf

3,最终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得电吸起。此时,如图2所示,第一检测电路d1中,电流从控制正电端的第一接线端kz

1流入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的线圈,再依次经过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616/617dbj的第一接点1、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616/617fbj的第一接点1、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第三接点3进入控制负电端的第一接线端kf

1,最终第一道岔区段继电器616

619dgj1吸起并自闭。当机车完全驶出轨道617

618dg2时,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得电吸起;同时参见图3,第五道岔区段继电器617

618dgj2的第五接点5断开,切断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的励磁电路,使第一轨道控制继电器gkj1失电落下。
80.同理,当机车从第二铁路t2的612

617wg1到第一铁路t1的d630g斜线行驶时,第一检测电路d1、第二检测电路d2、第三检测电路d3以及第四检测电路d4的检测原理同机车从第一铁路t1的614dg到第二铁路t2的d629g斜线行驶的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81.需要说明的是,交叉区段t3中的轨道616

619dg上的行车状况是由轨道616

619dg1和轨道616

619dg2上的继电器信号串联表达的,即机车占用轨道616

619dg1和轨道616

619dg2中的任意轨道区段,直至机车出清时,轨道616

619dg的检测状态均为占用状态,从而消除了重载钢轨交叉渡线棱形区因结构特殊无法安装绝缘所带来的无法检测其占用状态的问题。
82.此外,图2和图3中标注的向上的箭头表示无机车通过时当前继电器的状态为吸合状态,而向下的箭头表示无机车通过时当前继电器的状态为断开状态,即箭头表示了继电器的初始状态,在此不再赘述。
8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电路d1、第二检测电路d2、第三检测电路d3和第四检测电路d4除检测上述机车走向外,还可以检测机车与上述描述路径相反方向行驶时的行车状况,即,第一检测电路d1和第二检测电路d2还用于检测以下几种机车行驶状况:机车从第一铁路t1的第二区段q2经过交叉区段t3进入第一铁路t1的第一区段q1,或者,机车从第二铁路t2的第二区段q4经过交叉区段t3进入第一铁路t1的第一区段q1;第三检测电路d3和第四检测电路d4还用于检测以下几种机车行驶状况:机车从第二铁路t2的第二区段q4经过交叉区段t3进入第二铁路t2的第一区段q3,或者,机车从第一铁路t1的第二区段q2经过交叉区段t3进入第二铁路t2的第一区段q3。其反向行驶的检测原理与机车从正向行驶的检测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84.可选地,在这样的检测电路的检测机制下,当机车占用平行进路的一侧时,例如占用第一铁路t1直线通过时,其检测状态为占用,相关的道岔区段继电器信号锁闭,而与之相平行的另一侧的检测电路的检测状态为空闲,则可以排列另一辆机车从另一侧(即第二铁路t2)平行进路,实现了在交叉区段t3上的平行进路排列,而允许两台机车同时穿插作业,可以大大提高机车的作业效率。
85.可选地,当机车进行斜线作业时通过定位表示继电器和反位表示继电器的动作与否,检测出交叉区段t3中的斜线被占用,此时同时锁定4台用于转换铁路道岔位置的转辙机,确保交叉区段t3中的交叉渡线只允许一台机车通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避免误操作造成事故。
86.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设计简单,易于施工,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解决了小号交叉渡线(或复式交分道岔)轨道电路无法安装绝缘的难
题,具有推广价值。
87.本发明解决了交叉渡线棱形区无法铺设轨道电路进行车辆占用情况检测导致的交叉渡线棱形区的作业效率低下,机车运行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最大效能的提高机车和交叉渡线棱形区的作业效率,消除了机车运行安全隐患的技术效果。
8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还包括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基于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显示当前铁路上的机车运行状况。
89.具体地,显示设备能够显示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所检测到的当前铁路上的机车运行状况,具体表现为显示各继电器的动作情况,即显示上述检测信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设备实时、直观的了解当前铁路上的机车运行状况。
9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电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路交叉渡线棱形区机车检测系统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91.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92.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