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舒适型列车单元机组的风管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1: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风管 机组 空调系统 舒适型 列车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舒适型列车单元机组的风管式中央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在铁道工程列车、野外轨道作业车辆、卧铺车等列车的单元机组上安装空调系统,具有房间数多、房间较小、需要单独控制的特点。目前,上述车辆一般使用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或者分体式壁挂机,由于需要的内机数量多,往往使造价成本过大,且后续维护检修麻烦,并不是最佳的空调系统安装方案。风管机全称是风管式中央空调,与传统所述的中央空调一台主机拖动多台室内机的方式不同,风管机是一拖一,即一台室外机拖动一台室内机,因为其通过风管送风,省去了一拖多的多个空调内机,造价上相对更低,维护上更加简单方便、耐用性很好,并且也使采取隐藏式安装,具有美化装饰的效果,其应用特别是在密集型小空间等项目方面,也被逐渐推广起来。
3.公开号为cn208291230u的中国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列车单元机组的风管式空调系统,该系统用于具有若干个独立功能间且功能间外设有公共走廊的列车单元机组,包括固定在列车单元机组外侧壁的风管机外机,设于列车单元机组中部功能间的风管机内机、静压箱,以及包括送风管路;风管机外机与风管机内机通过冷媒管路连接;风管机内机上有第一出风口和总回风口,静压箱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和若干个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连接至静压箱上的第二进风口;每个功能间内均设有至少一个送风口,若干个第二出风口与送风口通过送风管路连通;每个功能间均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公共走廊相通的子回风口。该空调系统相比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具有造价低、维修方便的特点。但该列车单元机组内,是通过一台风管机外机带动一台风管机内机工作,由于送风管路为单一线路,在越远离内机的功能间,出风量越小,存在无法满足制冷需求的问题,其空调系统的控温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单元机组的风管式中央空调系统,该列车单元机组的风管式中央空调系统。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舒适型列车单元机组的风管式中央空调系统,用于具有若干个独立功能间且功能间外设有公共走廊的列车单元机组,每个所述功能间内均设有管道夹层,每个功能间的管道夹层上均至少设有两个送风口,且每个功能间均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公共走廊相通的子回风口;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悬挂在列车单元机组车厢外部两端下方的风管机外机,固定在列车单元机组两端内部的风管机内机;位于同一端的风管机内机与风管机外机之间通过冷媒管路连接;每个风管机内机上均设有总出风口和总回风口,其中一个风管机内机上的总出风口连接第一送风管路,另一个风管机内机上的总出风口连接第二送风管路,所述
第一送风管路和第二送风管路分别从列车单元机组的一端延伸至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送风管路设置若干个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送风管路上设置若干个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对应连通每个功能间内的至少一个送风口,第二出风口对应连通每个功能间内的至少另一送风口,用于向功能间提供空调风。
7.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每个所述功能间内的各个送风口相互靠近,所有送风口对接同一个电动风口。
8.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每个所述功能间内的各个送风口处设置有调节风量大小的手动风控阀门。
9.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送风管路靠近总出风口处设置有静压箱。
10.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送风管路以及空调系统所用电源线、信号线均通过胶管护套进行防护,风管机内机和外机之间的铜管穿过车厢侧壁上的过管孔处均采用夹布胶管护套防护过孔。
11.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列车车厢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设备间,所述风管机内机设置在设备间内,所述设备间的门上设置与走廊相通的子回风口。
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列车车厢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组风管式空调外机和内机,通过两台风管式空调对整个列车车厢的总回风进行控温,相比在列车单元机组中部设置一台风管式空调的方式,供热和制冷能力增加。通过两端各设置一台风管式空调,第一送风管路和第二送风管路延伸方向相反且同时向每个功能间输送空调风,使得各功能间叠加后的总送风量更加均一。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手动调节风量的风控阀门,可以在每个功能间独立调节每个出风口的出风量;再通过设置电动风口,由每个功能间电动风口自带的温控器,从而达到自动独立调节每个功能的空调风量大小和温度,满足舒适效果。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送风管路、电源线、信号线进行防护,避免在列车运行时因为摩擦而损坏。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风管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布置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送风口的布置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动风口安装在送风口处的布置示意图。
[0019]1‑‑
风管机内机,101

总回风口,102

总出风口,2

冷媒管路,3

风管机外机,4

静压箱,5

电动风口,6

第一送风管路,7

第二送风管路,8

夹布胶管护套,9

设备间,10

功能间,11

走廊,12

房门,13

子回风口,14

管道夹层,15

送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
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2]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舒适型列车单元机组的风管式中央空调系统,用于具有若干个独立功能间10且功能间10外设有公共走廊11的列车单元机组,每个功能间10设置有房门12,每个功能间10内均设有管道夹层14,每个功能间10的管道夹层上均至少设有两个送风口15,送风口优选设置在功能间10顶部或者侧壁靠上端的位置,每个功能间10均设有至少一个与公共走廊11相通的子回风口13,子回风口13可以设置在功能间10的房门12或者墙壁下侧,采用百叶窗的形式进行设计。空调系统包括悬挂在列车车厢外部两端下方的风管机外机3,固定在列车单元机组两端内部的风管机内机1;位于同一端的风管机内机1与风管机外机3之间通过冷媒管路2连接,进行冷热交换;每个风管机内机1上均设有总出风口102和总回风口101,其中一个风管机内机1上的总出风口102连接第一送风管路6,另一个风管机内机1上的总出风口102连接第二送风管路7,第一送风管路6和第二送风管路7分别从列车单元机组的一端延伸至对向的另一端;第一送风管路6设置若干个第一出风口,第二送风管路7上设置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对应连通每个功能间10内的至少一个送风口,第二出风口对应连通每个功能间10内的至少另一送风口,用于向功能间10提供空调风。列车单元机组的地板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污口,空调内机的排水口与排污口通过排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列车单元机组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组风管式空调外机和内机,通过两台风管式空调对整个列车单元机组的功能间10进行控温,相比在列车单元机组中部设置一台风管式空调的方式,供热和制冷能力增加。通过两端各设置一台风管式空调,第一送风管路6和第二送风管路7延伸方向相反且同时向每个功能间10输送空调风,使得各功能间10叠加后的总送风量更加均一。
[0023]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风管机外机3悬挂在列车车厢外部两端下方,基本消除了空调外机运行时,对功能间的噪声影响。
[0024]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功能间内的各个送风口相互靠近,所有送风口对接同一个电动风口5,至少两个送风口加一个电动风口组成联合出风装置。送风口处设置有可手动调节风量大小的风控阀门,便于调节每个送风口的出风量;两个送风口可以手动调节将风送出,初步调节每个功能间的整体出风量,合理分配各个功能间的出风量,送风口送出的风再通过每个安装在功能间的电动风口送至功能间,独立控制每个功能间的空调出风量达到舒适温度的效果。第一送风管路6靠近总出风口102处设置有静压箱4,把部分动压变为静压使风吹得更远,降低了空调送风的噪音,提高了功能间的舒适度。
[0025]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管路以及空调系统所用电源线、信号线均通过胶管护套进行防护,风管机内机和外机之间的铜管穿过车厢侧壁上的过管孔处均采用夹布胶管护套8防护过孔。从而对线路、管路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列车运行时因为摩
擦而损坏。
[0026]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列车单元机组车厢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设备间9,风管机内机1设置在设备间9内,设备间9的门上设置与走廊11相通的子回风口13。从而形成功能间10至走廊11,走廊11至设备间9,设备间9至总回风口101的闭环回路。
[0027]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在使用时,开启风管机空调工作时,保持各个功能间10的房门12关闭,空调风经风管机内机1吹出后到达静压箱4消除噪音,经静压箱4降噪后的风被送至送风管道,再从各功能间10的送风口处吹出,送风管道在送风方向上风量逐步减弱,由于两个送风管道的送风方向相反,叠加作用使得各个功能间10能得到的风量相对均一,空调风在功能间10经热交换后,冷空气升温,从子回风口13到达走廊11,汇合形成气流回到设备间9,最后回到风管机内机1总回风口101处,完成一次空气的热交换过程。同样,风管机制热时,送风、回风和热交换也是遵循上述过程。通过风控阀门可以在安装时调节出风量大小及各功能间的整体出风量,再通过电动风口可以实现每个功能间的独立自动控温。
[0028]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