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乘客流量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2021-09-29 03: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列车 运行 控制 乘客 流量


1.本发明属于列车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乘客流量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2.正常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调整方法采用时刻表调整,列车按照时刻表计划到站、离站时间运行;当某个站台乘客流量增大时,列车仍采用计划站停时间、计划站间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无法实现快速疏散乘客。
3.经过检索,公开号为cn10862214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客流的列车智能运行调整系统及方法,针对上述场景,提出了增加列车,对不具备增加列车条件的情况,系统给出相关提示,但未对列车运行调整做进一步的优化。
4.在现有技术下,不增加列车,调度员人工介入延长站停时间或缩短站间运行时间(或提高运行等级),对调度员的专业技术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基于乘客流量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在不增加列车条件的情况下,达到快速疏散乘客目的。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基于乘客流量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列车到站后,计算本站乘客流量并评估乘客流量的拥堵等级,乘客流量的拥堵等级分为低和高;如果本站乘客流量的拥堵等级为高,根据本站乘客流量确定列车在本站的站停时间和站间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如果本站乘客流量的拥堵等级为低,根据前方下一站乘客流量确定列车在本站的站停时间和站间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
8.优选的,乘客流量的拥堵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正常不拥挤、轻度拥挤、中度拥挤、重度拥挤,其中正常不拥挤和轻度拥挤属于低,中度拥挤和重度拥挤属于高。
9.优选的,若本站乘客流量重度拥挤,采用最高运行等级或最短站间运行时间,站停时间为最大站停时间。
10.优选的,若本站乘客流量中度拥挤,采用最高运行等级或最短站间运行时间,站停时间为时刻表计划站停时间加上计划站间运行调整余量时间,调整余量时间=计划站间运行时间

最短站间运行时间。
11.优选的,若下一站乘客流量重度或中度拥挤,采用最高运行等级或最短站间运行时间,站停时间为时刻表计划站停时间。
12.优选的,若下一站乘客流量轻度拥挤或正常不拥挤,则不考虑乘客流量,按时刻表调整计算列车在本站的站停时间和站间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
13.优选的,还包括列车离站控制方法,列车离站时,根据前方下一站乘客流量计算列车的站间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
14.优选的,若下一站乘客流量重度或中度拥挤,采用最高运行等级或最短站间运行时间;若下一站乘客流量轻度拥挤或正常不拥挤,则不考虑乘客流量,按时刻表调整计算列车的站间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乘客流量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包括:
16.乘客流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本站乘客流量和前方下一站乘客流量;
17.乘客流量评估模块:用于评估本站乘客流量和前方下一站乘客流量的拥堵等级;
18.列车运行实时调节模块:根据乘客流量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确定本站的站停时间和站间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
19.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了本站乘客流量和前方下一站乘客流量,并且根据乘客流量来确定列车在本站的站停时间和站间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采用延迟站停时间和缩短站间运行时间方式,可快速疏散乘客。
20.因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在不增加列车条件下智能乘客疏散,参考数据少,逻辑清晰,实现方法简单,计算量少,能够达到快速疏散乘客目的。
21.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23.图1为本发明智能乘客疏散列车到站调整方法流程图。
24.图2为本发明智能乘客疏散列车离站调整方法流程图。
25.图3为车站乘客流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
28.本发明一种基于乘客流量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列车到站后,根据本站乘客流量和前方下一站乘客流量,计算列车在本站的站停时间和列车到下一站的运行等级(或站间运行时间)。
29.乘客流量大小用拥堵等级进行评估,拥堵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正常不拥挤、轻度拥挤、中度拥挤、重度拥挤,其中正常不拥挤和轻度拥挤属于低,中度拥挤和重度拥挤属于高。其中,正常不拥挤:站台乘客数量不超出站台正常舒适度乘客数量;轻度拥挤:站台乘客数量超出站台正常舒适度乘客数量且未超出130%;中度拥挤:站台乘客数量超出站台正常舒适度乘客数量的130%且未超出160%;重度拥挤:站台乘客数量超出站台正常舒适度乘客数量的160%。站台正常舒适度乘客数量由具体的站台确定,且为已知量。
30.若本站乘客流量重度拥挤,采用最高运行等级或最短站间运行时间,站停时间为
最大站停时间。若本站乘客流量中度拥挤,采用最高运行等级或最短站间运行时间,站停时间为时刻表计划站停时间加上站间运行调整余量时间,站间运行调整余量时间=计划站间运行时间

最短站间运行时间。若下一站乘客流量重度或中度拥挤,采用最高运行等级或最短站间运行时间,站停时间为时刻表计划站停时间。若下一站乘客流量轻度拥挤或正常不拥挤,则不考虑乘客流量,按时刻表调整计算列车在本站的站停时间和站间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其中,最高运行等级为列车最高限速运行等级,最短站间运行时间为列车最高限速运行时间,站停时间为列车在站台停车时间。
31.图3给出了4个车站8个站台的乘客流量,上行站台顺序为st0102、st0202、st0302、st0402,下行站台顺序st0401、st0301、st0201、st0101。
32.如图1所示,列车到站处理基本过程包括:
33.1)根据本站乘客流量和前方下一站乘客流量,确定乘客拥挤度。
34.如图3所示,站台st0101的乘客流量拥挤度为轻度;站台st0101的乘客流量拥挤度为严重;站台st0201的乘客流量拥挤度为严重;站台st0202的乘客流量拥挤度为严重;站台st0301的乘客流量拥挤度为正常不拥挤;站台st0302的乘客流量拥挤度为中度;站台st0401的乘客流量拥挤度为轻度;站台st0402的乘客流量拥挤度为正常不拥挤。
35.2)根据本站乘客流量和前方下一站乘客流量的拥挤度,计算列车在本站的站停时间和列车到下一站的运行等级(或站间运行时间)。
36.如图3所示,假设计划站停时间均为30s,最大站停时间为60s;计划站间运行时间为120s,最小站间运行时间为105s:
37.列车在st0202站台到站时,本站乘客流量重度拥挤,采用最高运行等级或最短站间运行时间,站停时间采用最大站停时间;
38.列车在st0302站台到站时,本站乘客流量中度拥挤,采用最高运行等级或最短站间运行时间,站停时间为时刻表计划站停时间加上计划站间运行调整余量时间,按假设条件,则站台时间为45s;
39.列车在st0301站台到站时,本站乘客流量正常不拥挤,且下一站st0201站台乘客流量中度拥挤,则采用最高运行等级或最短站间运行时间,站停时间为时刻表计划站停时间;
40.列车在st0401站台到站时,本站乘客流量正常不拥挤,且下一站st0301站台乘客流量正常,则采用计划站停时间和计划站间运行时间。
41.实施例二
4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列车离站控制方法,列车离站处理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列车离站时,根据前方下一站乘客流量,计算列车到下一站的运行等级(或站间运行时间)。
43.具体步骤包括:
44.1)根据前方下一站乘客流量,确定乘客拥挤度。
45.2)根据前方下一站乘客流量的拥挤度,计算列车到下一站的运行等级(或站间运行时间)。
46.若下一站乘客流量重度或中度拥挤,采用最高运行等级或最短站间运行时间;若下一站乘客流量轻度拥挤或正常不拥挤,则不考虑乘客流量,按时刻表调整计算列车的站
间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
47.如图3所示,假设计划站间运行时间为120s,最小站间运行时间为105s:
48.列车离开st0102站台时,下一站st0202站台乘客流量重度拥挤,采用最高运行等级或最短站间运行时间;
49.列车离开st0302站台时,下一站st0402站台乘客流量轻度拥挤,采用计划运行等级或计划站间运行时间。
50.实施例三
51.一种基于乘客流量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包括:
52.乘客流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本站乘客流量和前方下一站乘客流量;
53.乘客流量评估模块:用于评估本站乘客流量和前方下一站乘客流量的拥堵等级;
54.列车运行实时调节模块:根据乘客流量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确定本站的站停时间和站间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
55.其中,乘客流量计算模块、乘客流量评估模块、列车运行实时调节模块的具体计算过程参见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