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车载充电支架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支架 电动自行车 充电 用于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车载充电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车载支架普遍采用磁吸式和夹紧式两组。磁吸式的原理在于磁铁的一极固定在手机上且另一极固定在支架上,通过磁铁正负极的吸引实现手机在支架上的固定,但是现有的方式是将磁铁的一极通过黏贴的方式固定在手机上,影响手机内部的传感器,对手机的使用造成一定的障碍影响;夹紧式手机支架避免了磁吸组件对手机内部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左右双臂膀夹持而没有下部托盘,其手机固定不牢固,手机容易因颠簸而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车载充电支架,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及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车载充电支架,包括充电座、设于充电座左右两侧的第一夹持臂、安装在所述充电座中用于驱动两所述第一夹持臂开合的驱动模组、安装在所述充电座内的主控模组以及设于所述充电座底部的固定支架,所述充电座中设有无线充电模组,所述充电座的一侧还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座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二夹持臂,所述充电座的上下两端分别滑动插装有辅助夹持臂,各所述辅助夹持臂的外侧抵持着相应所述第二夹持臂的内侧,所述充电座中还设有用于驱动两所述第二夹持臂张合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所述第二夹持臂相连。
5.进一步,各所述辅助夹持臂包括间隔设有各所述第二夹持臂臂部的两根第一连接杆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的第二连接杆,各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充电座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爪形夹持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爪形夹持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沿着靠近所述充电座的方向朝下向内呈弧形弯折设置并分别与相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端部相连并形成尖端部,所述尖端部嵌入在所述充电座内。
6.进一步,所述第二夹持臂位于所述爪形夹持部的位置上设有卡口,各所述爪形夹持部嵌入至相应所述卡口内。
7.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设有在所述充电座底部的固定座和设于所述固定座一端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自由端竖立安装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固定安装在车把上,所述固定座能够相对所述充电座转动。
8.进一步,所述固定器由钢材制作而成。
9.进一步,所述固定器包括为外圈固定器和设在外圈固定器中的内圈固定器,所述外圈固定器由两个半圆形的钢环组成,两所述钢环通过螺钉连接,其中一所述钢环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车载充电支架,通过在充电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持臂,在充电座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二夹持臂,并在每个第二夹持臂内侧设有辅助夹持臂,则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座上后,两个第一夹持臂紧夹着移动终端的两侧,而两个第二夹持臂夹持着移动终端两端的中部区域,而移动终端两端的边角处被辅助夹持臂包裹着,增大了移动终端与夹持臂的夹持面积,强化了手机的防震设置,为移动终端提供了多个方向稳定的夹持,可有效防止移动终端在骑行过程中因为颠簸而松动掉落。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臂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号说明:
[0017]1‑
车载充电支架;11

充电座;12

第一夹持臂;13

主控模组;14

充电接口;15

第二夹持臂;16

辅助夹持臂;161

第一连接杆;1611

爪形夹持部;162

第二连接杆;17

尖端部;18

压力开关;19

防水塞;
[0018]2‑
固定支架;21

固定座;22

连接板;23

内圈固定器;231

槽口;232

缺口;24

外圈固定器。
[0019]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3]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车载充电支架,该车载充电支架1包括充电座11、两个第一夹持臂12、驱动模组(图未示)、主控模组13及固定支
架2。其中,充电座11中设有无线充电模组,充电座11的一侧设有充电接口14,实现了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混合设计,适用于不同移动终端。两个第一夹持臂12分别设在充电座11的两侧,每个第一夹持臂12是由呈工字型设置的杆件沿着其竖向中心线向上弯折90度形成。为了避免第一夹持臂12夹伤移动终端,其内侧壁铺设有软硅胶。驱动模组安装在充电座11中,用于驱动两个夹持臂开合。主控模组13设在充电座11内,其为该车载充电器的控制单元。该主控模组13与驱动模组电性连接,可控制驱动模组的工况。而固定支架2设在充电座11的底部,可固定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把的钢管上。
[0024]
如图1所示,充电座11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二夹持臂15,充电座11的上下两端分别滑动插装有辅助夹持臂16,各个辅助夹持臂16的外侧抵持着相应第二夹持臂15的内侧,充电座11中还设有驱动结构(图未示),驱动结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夹持臂15相连,其能够驱动两第二夹持臂15张合。
[0025]
采用上述方案,在充电座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持臂12,在充电座11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二夹持臂15,并在每个第二夹持臂15内侧设有辅助夹持臂16,则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座11上后,两个第一夹持臂12紧夹着移动终端的两侧,而两个第二夹持臂15夹着移动终端两端的中部区域,移动终端两端的边角处被辅助夹持臂16包裹着,增大了移动终端与夹持臂的夹持面积,强化了手机的防震设置,为移动终端提供了多个方向稳定的夹持,可有效防止移动终端在骑行过程中因为颠簸而松动掉落。
[0026]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充电座11的上表面位于中心区域处还设有压力开关18。具体地,当手机放入至充电座11上,触发压力开关18,控制驱动模组和驱动结构工作,使得夹持臂夹持着手机,实现了手机放入即上锁,易于操作。为了提高车载充电支架1的防水性,在充电接口14处还设有防水塞19。
[0027]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辅助夹持臂16包括两根第一连接杆161和一根第二连接杆162,其中两根第一连接杆161间隔设在第二夹持臂15臂部的两侧,且每根第一连接杆161远离充电座11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爪形夹持部1611。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杆161为“j”字形结构。第二连接杆162水平设在爪形夹持部1611端部,并第二连接杆162的中部与爪形夹持部161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起来。其中,第二连接杆162的两端分别沿着靠近充电座11的方向朝下向内呈弧形弯折设置,且分别与相应第一连接杆161的另一端端部相连并形成尖端部17,尖端部17嵌入在充电座11内。在此,第二连接杆162的杆长为第一连接杆161的杆长的2

3倍。当手机放置在充电座11上后,手机的四角紧扣在两个辅助夹持臂16内,强化了手机的防震设置,防止手机在骑行过程中因为颠簸而松动掉落。
[0028]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臂15位于爪形夹持部1611的位置上设有卡口(图未示),各爪形夹持部1611嵌入至相应卡口内,从而使得辅助夹持臂16稳固在第二夹持臂15上。
[0029]
如图3所示,固定支架2包括固定座21和连接板22。该固定座21设在充电座11的底部,且能够相对充电座11进行转动,以调节充电座11的位置,使得夹持在充电座11上的手机能够正对在骑行者,方便使用。而连接板22设在固定座21的一侧。在此,为了减少连接板22和固定座21连接处的应力集中,连接板22和固定座21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工方法。连接板22的自由端还竖立安装有固定器。其中固定器可以为锁扣、c形夹、绑带等结构,其可固定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把上。
[0030]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器包括呈圆环状设置的外圈固定器24和内圈固定器23。内圈
固定器23的数量不定,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具体的数量可根据车把上钢管的直径确定,内圈固定器23设在外圈固定器24中。结合图3,内圈固定器23的内侧壁上设有一个槽口231,内圈固定器23的相对槽口231的另一边设有缺口232,缺口232和槽口231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内圈固定器23的内侧壁上设有槽口231能够减少此处的厚度,与缺口232配合,有利于内圈固定器23受力挤压变形。
[0031]
如图3所示,外圈固定器24由两个半圆形的钢环组成,两钢环通过螺钉连接,其中一个钢环固定安装在连接板22上。这样将内圈固定器23放入至外圈固定器24中后,可通过挤压钢环使得内圈固定器23变形,以使得内圈固定器23紧固在车把的钢管上,强化了固定支架2的设计,方便骑行者在骑行时对移动终端充电,尤其适应于颠簸环境。
[0032]
由于外圈固定器24是由相互独立且可拆分的半圆形钢环组成,而两个钢环通过螺钉连接,这样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用尺寸的内圈固定器23,从而使得固定器稳固在不用直径车把上,适用性强。优选地,固定器由钢材制作而成。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