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功能推车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多功能 推车 救援 设备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推车。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各类急难险重的灾害事故救援中舍生忘死,冲锋在前,抢救无数人民群众于危难之中,发挥着尖刀和拳头作用。我国西南地区,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常出现持续强降雨,致使多数市州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抗洪抢险任务十分繁重。冲锋舟、橡皮艇等在抗洪抢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此类舟艇的外挂机体积较大、质量较重,转运使用极为不便,容易磕碰损坏,耗费救援准备时间。另外,在消防救援中用于灭火的水带,直径最大可达300mm,且长度较长,自身重量较重,铺设和使用后收卷均需要多人协助进行,使用和转运不便,影响救援效率。
3.即现有救援舟艇的外挂机存在转运机动性较差、安全性较低,存放不方便等问题;此外,救援器材的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适应多种救援场景。为此,发明人深入消防救援队伍开展了大量的调研,确立研发了一种多功能推车,以解决舟艇外挂机机动性差、水带清理困难和救援器材转运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推车,该推车功能多样,集舟艇外挂机挂架转运车、水带清理车及救援工具运输车等功能于一体;可折叠、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使用,适应性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多功能推车,包括:
7.载物板,起承载作用;
8.限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载物板的一侧两端上;
9.第一车轮,包括2个,转动安装于所述载物板的一侧两端外;
10.支撑架,其一端安装有船机挂板,另一端经所述限位连接件与载物板的一侧两端连接,可相对载物板转动或固定;
11.水带清理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靠近载物板的一端;
12.推手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靠近船机挂板的一端。
13.可选地,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为1/4扇形结构,其一侧直线边与所述载物板连接,另一侧直线边靠近载物板的端侧;两块所述限位板之间靠近圆心处安装有旋转轴,两块所述限位板之间靠近弧线边两端处安装有可拆卸的限位轴。
14.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之间安装船机挂板,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并经所述限位轴穿过进行限位固定。
15.可选地,所述支撑架经限位轴固定时与载物板的夹角为0
°
或90
°

16.可选地,所述推手柄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推手柄相对支撑杆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
°
,且转动方向朝向远离支撑杆与旋转轴连接的一端。
17.可选地,所述载物板和推手柄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及两侧。
18.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和船机挂板与舟艇外挂机相适配,所述舟艇外挂机可固定挂设于船机挂板上。
19.可选地,所述水带清理架与载物板分别位于支撑架的前后两侧,所述水带清理架包括连接杆和横杆,所述横杆位置高出载物板的上表面,两端经连接杆连接于支撑架上。
20.可选地,所述第一车轮为登山轮,包括三个相互间隔成120
°
的滚轮及将三个滚轮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臂。采用登山轮设计,便于上下河道、坡道、楼梯等,适应性强。
21.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车轮,所述第二车轮安装于所述载物板下方的前侧中部,所述第二车轮为万向轮。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3.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推车,在支撑架的上端设置船机挂板,与舟艇外挂机相适配,用于挂设稳定舟艇外挂机,便于舟艇外挂机的停放和转运,避免将舟艇外挂机放置在地上、船上对机器造成损坏,使得舟艇外挂机的转运更加省力、方便;设置水带清理架,将水带穿过支撑架放置于水带清理架上,水带清理架的位置较载物板高,推动推车或拉动水带,可快速排出水带内的液体,便于快速清理水带及收卷;支撑架经限位连接件与载物板连接,可相对载物板转动或固定,可实现推车的展开或折叠。该推车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通过性强,可折叠,便于存放和随车携带;可一车多用,即可用来运输和停放舟艇外挂机,又可用于清理、运输水带,或运输其他救援设备物资,功能多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输舟艇外挂机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理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
32.1、载物板;11、第二车轮;2、限位连接件;21、限位板;22、旋转轴;23、限位轴;3、第一车轮;4、支撑架;41、支撑杆;5、船机挂板;6、水带清理架;61、横杆;62、链接杆;7、推手柄;8、舟艇外挂机。
具体实施方式
33.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
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推车,该推车包括起承载作用的载物板1,安装于载物板1上的限位连接件2,安装于载物板1两侧的第一车轮3,经限位连接件2与载物板1可调节连接的支撑架4和安装于支撑架4上的水带清理架6与推手柄7。
40.其中,如图1所示,限位连接件2设置于载物板1的一侧两端处。第一车轮3包括2个,分别转动安装于载物板1的一侧两端外,与限位连接件2靠近。
41.支撑架4的一端(即上端)安装有船机挂板5,用于挂设舟艇外挂机8;支撑架4的另一端(即下端)经限位连接件2与载物板1的一侧两端连接,支撑架4可相对载物板1转动或固定,实现展开或折叠。
42.水带清理架6安装于支撑架4上靠近载物板1的一端,即安装于支撑架4的下部。水带清理架6用于抬高水带,快速清理水带内的积水,便于快速收卷,节省劳力。
43.推手柄7安装于支撑架4上靠近船机挂板5的一端,即安装于支撑架4的上部,用于供手抓握,便于推动或拉动推车。
44.具体地,如图1和图6所示,限位连接件2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限位板21,及设置于两块限位板21之间的旋转轴22和限位轴23。两块限位板21结构相同,呈1/4扇形结构,两块限位板21的一侧直线边与载物板1连接,另一侧的至此岸边靠近载物板1的端侧。两块限位板21之间靠近圆心处安装有旋转轴22,两块限位板21之间靠近弧线边两端处穿设安装有可
拆卸的限位轴23。其中,限位板21也可以是其他可实现相同功能的形状,如为直角三角形板、直角l型板等。
45.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支撑架4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杆41,两根支撑杆41的一端(即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船机挂板5,两根支撑杆41的另一端(即下端)伸入两块限位板21之间与旋转轴22转动连接,并经限位轴23穿过进行限位固定。
46.如图1和图4所示,因限位轴23可拆卸的安装于限位板21弧线边的两端处,因此,限位轴23可将支撑杆41固定于该两个位置处。当支撑杆41经靠近载物板1处的限位轴23限位固定时,支撑杆41靠近载物板1,与载物板1相平,此时推车呈图4所示的折叠状态,即支撑架4与载物板1的夹角约为0
°
;当支撑杆41经远离载物板1处的限位轴23限位固定时,支撑杆41呈直立状态,推车为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即支撑架4与载物板1的夹角约为90
°

47.如图1和图4所示,推手柄7与支撑杆41为转动连接,推手柄7相对支撑杆41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
°
,且推手柄7的转动方向朝向支撑杆41的上端,及远离支撑杆41与旋转轴22连接的一端。推手柄7与支撑杆41转动连接,便于折叠,可缩小折叠体积,便于收纳和随车携带;推手柄7向支撑杆41的上端转动,且转动范围为0~90
°
,可避免在推动推车时推手柄7向下转动,影响推车的正常使用。
48.载物板1和推手柄7分别位于支撑架4的两端及两侧,即载物板1和推手柄7分别位于支撑架4的下端和上端,且分别位于支撑架4的前侧和后侧。保证推车功能正常行使,便于推动或拉动推车,使用方便。
49.如图2所示,支撑架4和船机挂板5应与舟艇外挂机8相适配,使舟艇外挂机8可固定挂设于船机挂板5上,方便转运和停放,2人即可操作转运舟艇外挂机,且省时省力。
50.如图1和图5所示,水带清理架6与载物板1分别位于支撑架4的前后两侧,水带清理架6包括链接杆62和横杆61,该横杆61的位置高出载物板1的上表面,横杆61两端经连接杆62连接与支撑杆4的下端后侧。横杆61可与载物板1相平行,使用时,水带穿过支撑架4放置于横杆61上,沿水带推动或拉动推车,或者拉动水带,可排出水带内的积水,便于快速收卷水带。水带清理架6设于支撑架4的后侧,避免影响载物板1上放置物品。
51.该推车中的第一车轮3设计为登山轮,该登山轮包括三个相互间隔成120
°
的滚轮,三个滚轮经连接臂连接而成登山轮。登山轮的设计便于推车上下河道、坡道、楼梯等,适应性强,适用于多种救援环境,方便转运救援设备物资,省时省力。
52.还包括1个第二车轮11,第二车轮11安装于载物板1的下方前侧中部,与两个第一车轮3呈三角形分布,起平衡、支撑作用;第二车轮11优选为万向轮,便于在推动时改变推车的运行方向,使用更加灵活方便。当然,第二车轮11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
53.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推车,在支撑架4的上端设置船机挂板5,与舟艇外挂机8相适配,用于挂设稳定舟艇外挂机8,便于舟艇外挂机8的停放和转运,避免将舟艇外挂机放置在地上、船上对机器造成损坏,使得舟艇外挂机8的转运更加省力、方便;设置水带清理架6,将水带穿过支撑架4放置于水带清理架6上,水带清理架6的位置较载物板1高,推动推车或拉动水带,可快速排出水带内的液体,便于快速清理水带及收卷;支撑架4经限位连接件2与载物板1连接,可相对载物板1转动或固定,可实现推车的展开或折叠。该推车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通过性强,可折叠,便于存放和随车携带;可一车多用,即可用来运输和停放舟艇外挂机,又可用于清理、运输水带,或运输其他救援设备物资,功能多样,实用性
强;可有效节约人力,提高救援效率。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