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翼子板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6: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总成 车身 车辆 结构 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翼子板(10);支撑板(20),沿所述翼子板(10)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板(20)固定设置于所述翼子板(10)的内侧,所述支撑板(20)上开设有安装开口(21),所述安装开口(21)处设置有朝背离所述翼子板(10)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翻边部(22);第一安装支架(30),所述第一安装支架(30)与所述第一翻边部(22)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30)用于与车身连接以将所述翼子板(10)固定在车身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10)为车辆的前翼子板,所述支撑板(20)设置于所述翼子板(10)的后侧的边缘,所述安装开口(21)开设于所述支撑板(20)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的前侧的边缘设置有第二翻边部(23),所述第二翻边部(23)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0)的上端,所述第二翻边部(23)与所述第一翻边部(22)间隔设置并且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翼子板总成(100)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40),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0)与所述第二翻边部(23)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0)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30)连接并且用于与车身连接以将所述翼子板(10)固定在车身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30)包括相互弯折构造成l型结构的第一搭接部(31)和第一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2)与所述第一翻边部(22)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0)包括相互弯折构造成l型结构的第二搭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所述第二连接部(42)与所述第二翻边部(23)连接,所述第一搭接部(31)搭接并且固定于所述第二搭接部(41),所述第二搭接部(41)用于与车身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2)背离所述第一搭接部(31)的一侧凸出设置有第一螺接部(33),所述第一螺接部(33)开设有第一螺接孔(331),所述第一翻边部(22)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螺接孔(331)相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部(42)背离所述第二搭接部(41)的一侧凸出设置有第二螺接部(43),所述第二螺接部(43)开设有第二螺接孔(431),所述第二翻边部(23)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螺接孔(431)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设置于所述翼子板(10)的边缘并且从所述翼子板(10)的上端延伸至下端,所述翼子板(10)的从上端至下端的边缘形成有包边部(11),所述包边部(11)与所述支撑板(20)包边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10)为车辆的前翼子板(10),所述支撑板(20)包括位于前侧的包边连接部(24)和位于后侧的弯折部(25),所述包边连接部(24)和所述弯折部(25)沿所述翼子板(10)的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包边连接部(24)与所述包边部(11)包边连接,所述弯折部(25)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弯折部(25)相对于所述包边连接部(24)朝背离所述翼子板(10)的方向弯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总成(100)还包括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三安装支架(50),所述第三安装支架(50)设置于所述包边连接部(24)与所述弯折部(25)之间的弯折处,并且所述第三安装支架(50)与所述弯折部(25)的朝向所述包
边连接部(24)的一侧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25)的远离所述包边连接部(24)的一侧的边缘还设置有翻边支撑部(27),所述翻边支撑部(27)沿上下方向从所述支撑板(2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翻边支撑部(27)用于支撑于车身。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总成(100)。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翼子板总成及车辆。翼子板总成包括翼子板、支撑板和第一安装支架。支撑板沿翼子板上下方向延伸,固定设置于翼子板的内侧,支撑板设置于翼子板靠近车身的一侧。支撑板上开设有安装开口,安装开口处设置有朝背离翼子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翻边部,第一翻边部朝车身的方向延伸。第一安装支架与第一翻边部连接,并且第一安装支架用于与车身连接以将翼子板固定在车身上。通过在翼子板的内侧设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撑板,能够沿上下方向对翼子板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加强翼子板总成的强度,安装开口能够为第一安装支架提供安装空间,而且,第一安装支架远离翼子板的边缘设置,不会出现零部件布置位置不足的问题。不会出现零部件布置位置不足的问题。不会出现零部件布置位置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孟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1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