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童车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4: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童车 儿童


1.本发明涉及儿童载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童车。


背景技术:

2.车座换向功能是童车(儿童推车、摇篮车等)的重要功能之一,该功能可 使婴童以朝前或朝后的坐姿乘坐于童车上,便于在不同的行进方向下通过换向 乘坐使婴童避免风沙和强光的伤害,同时,在婴童较小时可面对推车的家人乘 坐童车,有助于获得安全感及加强亲子交流等。
3.车座换向功能一般基于童车车座与车体的活动插接结构实现,换向时,通 过按下车座两侧的插接结构的解锁按钮把车座拔出,再将车座转向并插接于车 体,即需要整体更换或移动车座、扶手及遮阳棚等组件,耗费体力,不便于力 气较小的女性及年长者等操作。并且,由于上述换向过程中车座完全抬离车体, 婴童需要在换向前被抱出车座以避免跌落,并在换向完成后再次抱入车座,整 个换向过程较为繁琐。
4.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车,该童车能够简单、便捷地完成车座换向, 以适于婴童前后换向乘坐。
6.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童车,包括车架、车座和推杆,所述车座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以具 有适于儿童朝前及朝后乘坐的前乘位及后乘位;
8.所述童车还包括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二 锁定部,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能够分别在所述车座处于所述后乘 位和所述前乘位时锁定所述车座和所述车架;
9.所述推杆能够自所述车架的后侧转动至所述车架的前侧,所述推杆与所述 第一锁定机构传动连接,当所述推杆自所述车架的后侧转动至所述车架的前侧 时,所述推杆能够解锁所述第一锁定部或所述第二锁定部,以允许所述车座转 动切换于所述后乘位和所述前乘位。
10.作为优选,所述童车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被配置为锁 定所述推杆和所述车座。
11.作为优选,所述童车还包括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 传动连接,以能解锁所述第二锁定机构。
12.作为优选,解锁状态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能够在所述推杆自所述车架的后 侧转动至所述车架的前侧时切换至锁定状态。
13.作为优选,所述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车座。
14.作为优选,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内壁设置有一锁孔;
15.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均设置于所述车座上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一锁舌;
16.所述第二锁定部包括均设置于所述车座上的第二弹性件和第二锁舌;
17.所述第一锁舌和所述第二锁舌背向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 件能够分别向所述第一锁舌和所述第二锁舌施加朝向所述挡圈内壁的压力,并 在所述车座处于所述后乘位和所述前乘位时,所述第一锁舌和所述第二锁舌能 够分别与所述锁孔对正以插入所述锁孔。
18.作为优选,所述童车还包括:
19.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推杆及所述第一锁舌之间;
20.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推杆及所述第二锁舌之间;
21.当所述推杆自所述车座的后侧转动至所述车座的前侧时,能够分别正向及 反向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以使所述第二锁舌移出所述 锁孔,并允许所述第一锁舌插入所述锁孔;
22.当所述推杆自所述车座的前侧转动至所述车座的后侧时,能够分别反向及 正向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以使所述第一锁舌移出所述 锁孔,并允许所述第二锁舌插入所述锁孔。
2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锁舌和所述车座之间,所述第 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锁舌和所述第二锁舌之间;
24.所述第一锁舌和所述第二锁舌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锁舌上设置有朝向所述 第一锁舌凸出的退位块,所述第一锁舌上设置有沿其插入所述锁孔的方向开设 的条形的插槽;
25.所述退位块插置于所述插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插槽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允 许所述第一锁舌和所述第二锁舌背离移动并择一地插入所述锁孔,并允许所述 第一锁舌和所述第二锁舌相向移动以均退出所述锁孔。
2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
27.第一驱动块,能够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驱动所述第一锁舌退出所述锁孔;
28.第三弹性件,用于复位所述第一驱动块,以允许所述第一锁舌插入所述锁 孔;及
29.第一牵引部,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块及推杆之间;
30.当所述推杆自所述车座前侧转动至所述车座后侧时,能够借由所述第一牵 引部牵引所述第一驱动块沿第一方向移动;当所述推杆自所述车座后侧转动至 所述车座前侧时,能够借由所述第一牵引机构释放所述第一驱动块,以使所述 第一驱动块复位。
3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
32.保险座,滑动连接于所述车座;
33.第四弹性件,用于向所述保险座施加压力,使所述保险座移入所述第一驱 动块的复位路径,以限制所述第一驱动块复位;
34.第二驱动块,能够在沿第二方向移动时驱动所述保险座退出所述第一驱动 块的复位路径;
35.第四弹性件,用于复位所述第二驱动块,以允许所述保险座移入所述第一 驱动块的复位路径;
36.第二牵引部,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块及推杆之间;
37.当所述推杆自所述车座后侧转动至所述车座前侧时,能够借由所述第二牵 引部
牵引所述第二驱动块沿第二方向移动;当所述推杆自所述车座前侧转动至 所述车座后侧时,能够借由所述第一牵引机构释放所述第二驱动块,以使所述 第二驱动块复位。
3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9.本发明提供的童车的车座换向过程仅需转动推杆和车座,无需将婴童抱出 车座,且无需拆卸及搬动车座,换向过程简单、省力,女性或长者家长均可以 轻松操作。
附图说明
4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童车的分解图;
4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座处于前乘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4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座换向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4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座换向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4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座处于后乘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座换向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46.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座换向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47.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48.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座椅及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50.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51.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52.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移除了第一驱 动块和第二驱动块);
53.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座椅的一个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54.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座椅的另一个活动板结构示意图。
55.图中:
56.1、车架;11、架体;12、前轮组件;13、后轮组件;14、挡圈;
57.2、车座;21、凸台;22、活动板;
58.3、推杆;
59.41、第一锁定部;411、第一弹性件;412、第一锁舌;4121、插槽;4122、 第一驱动柱;
60.42、第二锁定部;421、第二弹性件;422、第二锁舌;4221、退位块;
61.43、锁孔;44、定位槽;45、穿孔;
62.46、第一传动机构;461、第一驱动块;4611、保险槽;462、第三弹性件; 463、第一牵引部;4631、第一滑块;4632、第一牵引索;
63.47、第二传动机构;471、保险座;4711、第二驱动柱;472、第四弹性件; 473、第二驱动块;474、第五弹性件;475、第二牵引部;4751、第二滑块;4752、 第二牵引索。
具体实施方式
6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 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 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 构。
6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
ꢀ“
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 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 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 义。
6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
”ꢀ
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 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
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 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
”ꢀ
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 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7.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 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 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6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童车,该童车包括车架1、车座2及推杆 3等,车架1包括架体11和安装在架体11上的前轮组件12及后轮组件13,车 座2安装在架体11上,推杆3安装在车座2后侧。为便于婴童以朝前或朝后的 坐姿乘坐于该童车上,该童车具有车座2换向功能,该换向功能在于能够变换 车座2相对于车架1的安装位置,以使家长通过推杆3推行车架1时,车座2 能够分别处于图2所示的适于婴童朝前(即朝向前轮组件12一侧,背向推杆3 和推扶推杆3的家长)乘坐的前乘位状态及如图5所示的适于婴童朝后(即朝 向后轮组件13一侧,面向推杆3和推扶推杆3的家长)乘坐的后乘位状态。
69.为免除如现有技术般在车座切换于上述的前乘位及后乘位过程中需要拆、 装车座2的繁琐操作,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车座2能够以一大体竖直的 转轴转动连接于车架1,以在绕该转轴转动后,车座2至少能够具有上述的前乘 位及后乘位两个工作状态。
70.为实现上述换向过程,本实施例提供的童车还包括第一锁定机构,第一锁 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部41和第二锁定部42,第一锁定部41和第二锁定部42能 够分别在车座2处于后乘位和前乘位时锁定车座2和车架1。推杆3能够自车架 1的后侧转动至车架1的前侧,推杆3与第一锁定机构传动连接,当推杆3自车 架1的后侧转动至车架1的前侧时,推杆3能够解锁处于锁定状态的第一锁定 部41或第二锁定部42,以允许车座2转动切换于后乘位和前乘位。
71.具体地,车座2自前乘位切换至后乘位的换向过程依次如图2、图3、图4 和图5所示。其中,图2中车座2处于前乘位状态,此时车座2朝前、推杆3 位于后轮组件13一侧,第一锁定部41处于解锁状态,第二锁定部42处于锁定 状态。当需要将车座2切换至后乘位时,如图3所示地推动推杆3,使推杆3自 后轮组件13一侧向前轮组件12一侧推转,使推杆3解锁第二锁定部42,以允 许车座2相对于车架1转动。接着,如图4所示地转动车座2,使车座2切换至 图5所示的后乘位状态,此时车座2朝向后轮组件13一侧,并且,随同车座2 旋转的推杆3也回转至后轮组件13一侧。当车座2切换至后乘位状态时,第一 锁定部41自解锁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以锁定车座2和车架1,而第二锁定部 42则保持于解锁状态,以备在车座2再次
切换至前乘位时锁定车座2和车架1。
72.相反地,车座2自后乘位切换至前乘位的换向过程依次如图5、图6、图7 和图2所示。其中,图5中车座2处于后乘位状态,此时车座2朝后、推杆3 位于后轮组件13一侧,第二锁定部42处于解锁状态,第一锁定部41处于锁定 状态。当需要将车座2切换至前乘位时,如图6所示地推动推杆3,使推杆3自 后轮组件13一侧向前轮组件12一侧推转,使推杆3解锁第一锁定部41,以允 许车座2相对于车架1转动。接着,如图7所示地转动车座2,使车座2切换至 图2所示的前乘位状态,此时车座2朝向前轮组件12一侧,并且,随同车座2 旋转的推杆3也回转至后轮组件13一侧。当车座2切换至前乘位状态时,第二 锁定部42自解锁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以锁定车座2和车架1,而第一锁定部 41则保持于解锁状态,以备在车座2再次切换至后乘位时锁定车座2和车架1。
73.对照图2和图5可知,童车的车座2在前乘位和后乘位之间切换是以车座2 朝前和朝后的位置变化完成的,而车座2在前乘位和后乘位状态时,推杆3均 需要保持于车架1的后侧,以便家长推扶童车。本实施例中,推杆3优选转动 连接在车座2上,从而无论是车座2自前乘位切换至后乘位,还是车座2自后 乘位切换至前乘位,推杆3自车架1的后侧转动至车架1的前侧完成解锁第一 锁定部41或第二锁定部42后,随着车座2的换向转动,推杆3均能够再次随 同车座2回转并保持于车架1的后侧。也即,该童车的车座2换向过程仅需家 长前后完成推杆3和车座2的转动动作即可,无需将婴童抱出车座2,且无需拆 卸及搬动车座2,换向过程简单、省力,女性或长者家长均可以轻松操作。
74.为实现上述锁定及解锁目的,第一锁定机构的第一锁定部41和第二锁定部 42可以为相同或不同的机械锁结构,二者安装在车座2和车架1中的一个上, 并能够在锁定时,使其锁定部件与车座2和车架1中的另外一个形成插接或扣 合等配合结构,以限制车座2和车架1相对转动。第一锁定部41和第二锁定部 42的解锁动作均由推杆3自车架1的后侧转动至车架1的前侧过程中所形成的 转动动作驱动完成,也即用于驱动上述的锁定部件动作以解除对车座2和车架1 相对转动的限制的传动结构与推杆3传动连接,以借由随同推杆3转轴转动或 被推杆3牵拉的方式实现第一锁定部41和第二锁定部42的解锁。
75.为便于理解,图8至图13示例性地展示了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一锁定机构 的及作用在推杆3及第一锁定机构之间的传动结构等,下面做具体说明。
76.请首先参阅图1、图8和图9,车架1顶部设置有一向上凸出的挡圈14,挡 圈14内壁上设置有一锁孔43。车座2底部设置有一凸台21,凸台21的周缘内 侧向内凹入形成有一定位槽44,当车座2安装至车架1时,车架1上的挡圈14 可恰好插入该定位槽44内,以使车座2被限制为仅能向上抬离车架1或在车架 1上前后转动。
77.车座2的凸台21位于定位槽44内部的部分设置有两个穿孔45,这两个穿 孔45分别能够在车座2处于前乘位和后乘位时分别与锁孔43对正。第一锁定 部41包括均设置于凸台21内的第一弹性件411和第一锁舌412。第二锁定部 42包括均设置于车座2上的第二弹性件421和第二锁舌422;第一锁舌412和 第二锁舌422背向设置,并分别能够对应伸出两个穿孔45中的一个,第一弹性 件411和第二弹性件421能够分别向第一锁舌412和第二锁舌422施加朝向挡 圈14内壁的压力,从而在车座2处于后乘位和前乘位时,第一锁舌412和第二 锁舌422能够分别与锁孔43对正以插入锁孔43,从而限制车座2向上抬离车架 1亦限制车座2在车架1上转动,也即使车座2和车架1完全锁定。
78.对应地,前文中述及的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连接于推杆3及第一锁定部41之 间的第一传动机构46和传动连接于推杆3及第二锁定部42之间的第二传动机 构47。当推杆3自车座2的后侧转动至车座2的前侧时,能够分别正向及反向 驱动第一传动机构46和第二传动机构47,以使第二锁舌422移出锁孔43,并 允许第一锁舌412插入锁孔43。当推杆3自车座2的前侧转动至车座2的后侧 时,能够分别反向及正向驱动第一传动机构46和第二传动机构47,以使第一锁 舌412移出锁孔43,并允许第二锁舌422插入锁孔43。可以理解的是,推杆3 自车座2的后侧转动至车座2的前侧后,即推杆3在车座2处于后乘位时所处 位置,推杆3自车座2的前侧转动至车座2的后侧后,即推杆3在车座2处于 前乘位时所处位置。
79.若将车座2的换向动作分解,可大体分别推杆3自车座2的一侧转动至另 一侧的第一动作,以及第一动作完成后转动车座2,使车座2前后换向的第二动 作。以车座2自后乘位切换至前乘位为例,当把推杆3自车座2的前侧转动至 后侧的第一动作之后,为能进行第二动作,需要解锁第一锁舌412。而在第一动 作完成后,推杆3已经处于车座2在前乘位状态时的后侧,也即第一动作完成 后将不再基于推杆3的动作实现第二锁舌422与锁孔43的锁定动作,而此时第 二传动机构47被完成第一动作的推杆3反向驱动,第二锁舌422被解除保持在 穿孔45内的限制,从而借由第二弹性件421的伸长弹力,第二锁舌422可伸出 穿孔45,并抵接在挡圈14的内壁上,当第二动作完成时,第二锁舌422能够于 锁孔43正对以插入锁孔43,进而将车座2于车架1锁定,完成车座2自后乘位 切换至前乘位的换向动作。
8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锁定部41的解锁动作即为第一传动机构46向车座2 底部的凸台21的内部牵拉第一锁舌412,使第一锁舌412缩回穿孔45以抵压第 一弹性件411,并使第一弹性件411蓄能;第一锁定部41的锁定动作即为第一 传动机构46释放第一锁舌412,以使第一弹性件411伸张使第一锁舌412伸出 穿孔45继而伸入锁孔43。同样地,第二锁定部42的解锁动作即为第二传动机 构47向车座2底部的凸台21的内部牵拉第二锁舌422,使第二锁舌422缩回穿 孔45以抵压第二弹性件421,并使第二弹性件421蓄能;第二锁定部42的锁定 动作即为第二传动机构47释放第二锁舌422,以使第二弹性件421伸张使第二 锁舌422伸出穿孔45继而伸入锁孔43。
81.请参阅图9至图13,为简化传动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11优选 设置于第一锁舌412和车座2之间(可参阅图9),第二弹性件421设置于第一 锁舌412和第二锁舌422之间(可参阅图11),。第一锁舌412和第二锁舌422 滑动连接,第二锁舌422上设置有朝向第一锁舌412凸出的退位块4221(可参 阅图12和图13),第一锁舌412上设置有沿其插入锁孔43的方向开设的条形的 插槽4121。退位块4221插置于插槽4121内,并能够沿插槽4121的延伸方向移 动,以允许第一锁舌412和第二锁舌422背离移动并择一地插入锁孔43,并允 许第一锁舌412和第二锁舌422相向移动以均退出锁孔43。
82.具体地,仍以车座2自后乘位切换至前乘位为例,并请参考图12中的视图 方向,车座2处于后乘位时,第一锁舌412被伸张的第一弹性件411推压插入 在锁孔43内,同时,退位块4221抵接在插槽4121右侧(也即背离第一锁舌412 的一侧),且第二锁舌422被第一锁舌412牵拉保持在穿孔45以内,第二弹性 件421处于伸张或微收缩状态。当完成换向的第一动作,也即推杆3自车座2 前侧转动至后侧时,第一锁舌412被第一传动机构46驱动缩回穿孔45以内, 退位块4221位于插槽4121左侧(也即朝向第一锁舌412的一侧),进而使第一 弹性件411被第一锁舌412抵压收缩蓄能,同时,第二锁舌422仍被挡圈14抵 止,第二弹性件421
也被第一锁舌412抵压收缩蓄能。当完成换向的第二动作, 也即车座2转动至使第二锁舌422与锁孔43正对时,第二锁舌422不再被挡圈 14挡止,第二弹性件421伸张将第二锁舌422推压至插入锁孔43,此时,随着 第二锁舌422的滑移动作,退位块4221再次与插槽4121的右侧相抵。
83.而在车座2自前乘位切换至后乘位,也即推把自车座2后侧转动至前侧时, 第一传动机构46解除对第一锁舌412保持在穿孔45内的位置限制,以允许第 一弹性件411伸张,使第一锁舌412向左移动,借由退位块4221牵拉第二锁舌 422退出锁孔43,进而在旋转车座2使第一锁舌412与锁孔43正对时,第一弹 性件411可继续伸张以使第一锁舌412插入锁孔43。
84.请参阅图9和图12,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46包括第一驱动块461、 第三弹性件462和第一牵引部463,第一驱动块461滑动安装在车座2上,其能 够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驱动第一锁舌412退出锁孔43。第三弹性件462设置于 第一驱动块461和车座2之间,其用于复位第一驱动块461,以允许第一锁舌 412插入锁孔43。第一牵引部463传动连接于第一驱动块461及推杆3之间, 当推杆3自车座2前侧转动至车座2后侧时,能够借由第一牵引部463牵引第 一驱动块461沿第一方向(即图12中向下方向)移动,以使第一锁舌412退出 锁孔43。当推杆3自车座2后侧转动至车座2前侧时,能够借由第一牵引机构 释放第一驱动块461,以使第一驱动块461复位,以允许第一锁舌412插入锁孔 43。
85.具体地,第一锁舌412上凸设有第一驱动柱4122,第一驱动块461大体呈 一梯形结构,该梯形结构的一腰所形成的斜面与第一驱动柱4122正对,当第一 锁舌412伸出锁孔43时,第一驱动柱4122大体与该梯形的下底平齐,当第一 牵引部463牵引第一驱动块461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三弹性件462收缩蓄能, 第一驱动块461的斜面朝向第一驱动柱4122移动并抵触第一驱动柱4122,使第 一驱动柱4122连同第一锁舌412向第二锁舌422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锁舌412 退出锁孔43,并压缩第一弹性件411,该过程即上文所述的推杆3自车座2的 前侧转动至车座2的后侧时正向驱动第一传动机构46的过程。
86.而当推杆3自车座2的后侧转动至车座2的前侧时,推杆3即释放第一牵 引部463,也即释放第一驱动块461,第三弹性件462伸张驱动第一驱动块461 复位,在第一弹性件411的伸张推压下,第一锁舌412即背离第二锁舌422移 动,使第一驱动柱4122回移至上述梯形的下底处。
87.请继续参阅图9和图12,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机构47包括保险座471、 第四弹性件472、第二驱动块473、第五弹性件474和第二牵引部475。保险座 471滑动连接于车座2上;第四弹性件472设置于车座2保险座471之间,以能 向保险座471施加压力,使保险座471移入第一驱动块461的复位路径,进而 限制第一驱动块461复位。第二驱动块473能够在沿第二方向移动时驱动保险 座471退出第一驱动块461的复位路径。第五弹性件474设置于第二驱动块473 和车座2之间,其用于复位第二驱动块473,以允许保险座471移入第一驱动块 461的复位路径。第二牵引部475传动连接于第二驱动块473及推杆3之间。当 推杆3自车座2后侧转动至车座2前侧时,能够借由第二牵引部475牵引第二 驱动块473沿第二方向移动;当推杆3自车座2前侧转动至车座2后侧时,能 够借由第一牵引机构释放第二驱动块473,以使第二驱动块473复位。
88.具体地,第一驱动块461的一端设置有一保险槽4611,保险座471在第四 弹性件
472的作用下,持续抵压在第一驱动块461开设有保险槽4611的一侧, 当第一驱动块461朝向第一方向移动至使第一锁舌412退出锁孔43时,保险座 471恰好与保险槽4611正对,从而插入保险槽4611,限制第一驱动块461复位, 此时第二锁舌422在第一锁舌412及第二弹性件421的作用下保持与挡圈14抵 接或保持插入在锁孔43内。
89.保险座471上凸设有第二驱动柱4711,第二驱动块473与第一驱动块461 结构相似,也大体呈一梯形结构,该梯形结构的一腰所形成的斜面与第二驱动 柱4711正对,当保险座471在第四弹性件472的伸张推压下移入第一驱动块461 的复位路径也即插入保险槽4611时,第二驱动柱4711大体与该梯形的下底平 齐。而当第二牵引部475牵引第二驱动块473沿第二方向(即图12中向上方向) 移动时,第五弹性件474收缩蓄能,第二驱动块473的斜面朝向第二驱动柱4711 移动并抵触第二驱动柱4711,使第二驱动柱4711连同保险座471背离第一驱动 块461移动,从而使保险座471退出保险槽4611,并压缩第四弹性件472,该 过程即上文所述的推杆3自车座2后侧转动至车座2前侧时反向驱动第二传动 机构47的过程。
90.而当推杆3自车座2的前侧转动至车座2的后侧时,推杆3即释放第二牵 引部475,也即释放第二驱动块473,第五弹性件474伸张驱动第二驱动块473 复位,在第四弹性件472的伸张推压下,保险座471即朝向第一驱动块461移 动,使第二驱动柱4711回移至上述梯形的下底处。此时保险座471即可再次插 入保险槽4611。
91.请参阅图9、图14和图15,本实施例中,车座2两侧均转动设置有活动板 22,两个活动板22分别用于与推杆3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牵引部463和第二 牵引部475分别包括滑动设置在活动板22开设的弧形槽内的第一滑块4631和 第二滑块4751,以及分别连接在第一驱动块461与第一滑块4631之间、连接在 第二驱动块473和第二滑块4751之间的第一牵引索4632和第二牵引索4752。 其中,第一滑块4631和第二滑块4751分别凸出活动板22与推杆3插接配合, 在推杆3转动时,将一并带动第一滑块4631和第二滑块4751在两活动板22的 弧形槽内滑移,而由于两活动板22镜像设置,第一滑块4631在牵引第一牵引 索4632时,第二滑块4751将释放第二牵引索4752,而在第二滑块4751牵引第 二牵引索4752时,第一滑块4631将释放第一牵引索4632,因此,即可使得推 杆3在正向驱动第一传动机构46时,反向驱动第二传动机构47,并在推杆3反 向驱动第一传动机构46时,正向驱动第二传动机构47。
92.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童车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第二锁定机构被配置为 锁定推杆3和车座2,从而便于家长在推扶童车时或完成换向动作后锁定推杆3 和车座2,避免推杆3转动,也即能够避免车座2与车架1错解锁。进一步地, 该童车还包括有解锁机构,解锁机构与第二锁定机构传动连接,以能解锁第二 锁定机构,从而允许转动推杆3进行车座2换向。较佳地,解锁状态的第二锁 定机构能够在推杆3自车架1的后侧转动至车架1的前侧时切换至锁定状态, 从而省去家长再次锁定第二锁定机构。
93.上述的能够锁定推杆3及车座2的第二锁定机构,以及能够允许第二锁定 机构在到达预设位置时实现自锁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显然,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 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 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 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