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适用于复杂地形的履带车辆底盘的制作方法

2021-09-15 08: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履带 底盘 车辆 适用于 地形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车辆底盘,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复杂地形的履带车辆底盘。


背景技术:

2.履带是由主动轮驱动、围绕着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和托带轮的柔性链环。履带由履带板和履带销等组成。履带销将各履带板连接起来构成履带链环。履带板的两端有孔,与主动轮啮合,中部有诱导齿,用来规正履带,并防止坦克转向或侧倾行驶时履带脱落,在与地面接触的一面有加强防滑筋,以提高履带板的坚固性和履带与地面的附着力,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和支撑架来配合对履带进行驱动张紧,从而满足不同的驾驶需求。
3.当前的履带车辆底盘的减震机构的结构较为简单,通过减震柱和外接弹簧实现,载重不够好,在自身载重较大时往往不能使用,在复杂地形中年的减震效果也需要提高。另外,现有履带底盘大多只能对履带进行单纯的驱动和纠偏,履带因较宽的履带板提高了其抓地力,但由于其较宽的履带板也极大的影响履带的行进速度,需要在快速行进的时候方便进行宽度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地形的履带车辆底盘,解决目前技术减震机构效果不满足要求,同时难以高效调整履带板宽度的不足。
5.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复杂地形的履带车辆底盘,包括固定架和履带,所述固定架一端的上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下方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与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下侧设置有若干个称重轮机构,相邻称重轮机构之间设置辅助称重轮,固定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张紧轮,且张紧轮与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固定架的上方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辅助轮,履带设置在主动轮、导向轮、称重轮机构、辅助称重轮、张紧轮和支撑辅助轮的外部。
6.进一步的,所述称重轮机构包括称重轮支撑座、第一传动杆、缓冲杆、缓冲座、第二传动杆、称重轮固定座和称重轮,所述称重轮支撑座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对称设置于称重轮支撑座的两侧,且称重轮支撑座与第一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下方各转动设置有第二传动杆,两个第二传动杆之间设置有称重轮固定座,且称重轮固定座与第二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称重轮固定座的下方转动设置有称重轮,所述称重轮支撑座与称重轮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减震伸缩杆。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杆远离减震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座,缓冲座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缓冲座与第一传动杆之间设置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与缓冲座、第一传动杆均为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支撑辅助轮之间设置有履带板驱动轮机构,所述履带板驱动轮机构包括履带板驱动轮伸缩杆、履带板驱动轮安装板、伸展驱动轮、履带板驱动轮轴架,履带板驱
动轮伸缩杆的下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履带板驱动轮安装板位于履带板驱动轮伸缩杆的上方,且履带板驱动轮伸缩杆与履带板驱动轮安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履带板驱动轮轴架位于履带板驱动轮安装板的上方,所述履带板驱动轮轴架上设置有伸展驱动轮或收缩驱动轮。
9.进一步的,安装伸展驱动轮的履带板驱动轮机构和安装收缩驱动轮的履带板驱动轮机构在固定架上对称设置,所述伸展驱动轮远离收缩驱动轮的一端向外侧倾斜,且收缩驱动轮远离伸展驱动轮的一端向内侧倾斜。
10.进一步的,所述履带板包括履带中心板、驱动孔、履带伸缩板、履带中心板槽、弹簧槽和弹簧片,所述履带中心板槽位于履带伸缩板的内部,所述履带中心板的两端均延伸至履带中心板槽的内部,且履带中心板的两端与履带中心板槽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孔位于履带中心板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弹簧片对称设置与履带中心板槽的内部,所述履带中心板两端的均对称设置有弹簧槽,且弹簧片与弹簧槽相适配。
11.进一步的,所述履带伸缩板一侧上设置伸展驱动槽和收缩驱动槽,所述伸展驱动槽与收缩驱动槽对称倾斜设置,所述伸展驱动槽的倾斜角度与伸展驱动轮的倾斜角度相同,且收缩驱动槽的倾斜角度与收缩驱动轮的倾斜角度相同。
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通过将履带板设置为可伸缩结构,通过履带板驱动轮机构与履带板背面的伸展驱动槽或收缩驱动槽相贴合,驱动履带伸缩板向外滑动或向内收缩,在需要快速行进时将履带伸缩板进行收缩,减少抓地力,节省油耗,在进行爬坡或驶入沼泽和田野时驱动履带伸缩板进行伸缩,从而提高行进的安全性,解决了目前市面的上的履带用驱动张紧装置大多只能对履带进行单纯的驱动和纠偏,履带因较宽的履带板提高了其抓地力,但由于其较宽的履带板也极大的影响履带的行进速度的问题。
14.2.通过设置称重轮机构通过其优异的减震性能能适应各种凹凸不平的路面,从而让履带对地面的贴合度更好,提高履带的抓地力,通过在第一传动杆的两侧设置缓冲杆从而对第一传动杆和缓冲座之间的距离进行减震复位,通过减震伸缩杆的设置对称重轮固定座和称重轮支撑座之间的距离进行减震复位,从而让整体装置可以进行有效的减震,通过支撑辅助轮在称重轮机构之间,提高对履带的张紧度和控制性。
15.3.通过在导向轮上设置第一伸缩杆来驱动导向轮向下移动,从而在实现对履带进行张紧的同时,让履带与地面贴合的面积更多,从而提高装置的抓地力,来适应不用的行驶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称重轮机构的结构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履带板的俯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履带板的剖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板和履带板驱动轮机构的连接关系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a区局部放大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履带板驱动轮机构的结构图。
23.图中:1、固定架;2、主动轮;3、导向轮;4、称重轮机构;5、辅助称重轮;6、张紧轮;7、履带;8、支撑辅助轮;9、履带板驱动轮机构;10、第一伸缩杆;11、第二伸缩杆;12、称重轮支撑座;13、第一传动杆;14、缓冲杆;15、缓冲座;16、第二传动杆;17、称重轮固定座;18、称重轮;19、减震伸缩杆;20、履带中心板;21、驱动孔;22、履带伸缩板;23、履带中心板槽;24、伸展驱动槽;25、收缩驱动槽;26、履带板驱动轮伸缩杆;27、履带板驱动轮安装板;28、伸展驱动轮;29、履带板驱动轮轴架;30、收缩驱动轮;31、弹簧槽;32、弹簧片;33、履带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请参阅图1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一侧的上端设置有主动轮2,主动轮2的下方设置有导向轮3,且导向轮3与固定架1之间通过第一伸缩杆10固定连接,固定架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三个称重轮机构4,相邻称重轮机构4之间设置有辅助称重轮5,且辅助称重轮5的上端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固定架1的另一侧设置有张紧轮6,且张紧轮6与固定架1之间通过第二伸缩杆11固定连接,固定架1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辅助轮8,两个支撑辅助轮8之间设置有履带板驱动轮机构9,主动轮2、导向轮3、称重轮机构4、辅助称重轮5、张紧轮6、支撑辅助轮8和履带板驱动轮机构9的外部设置有履带7,履带7上设置有若干个履带板33,履带板驱动轮机构9包括履带板驱动轮伸缩杆26、履带板驱动轮安装板27、伸展驱动轮28、履带板驱动轮轴架29和收缩驱动轮30,通过张紧轮6的设置对履带7进行张紧,通过主动轮2对履带7进行驱动,通过称重轮机构4和辅助称重轮5的配合实现了装置的支撑和减震。
26.履带板驱动轮伸缩杆26的下端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履带板驱动轮安装板27位于履带板驱动轮伸缩杆26的上方,且履带板驱动轮伸缩杆26与履带板驱动轮安装板27的下端固定连接,履带板驱动轮轴架29位于履带板驱动轮安装板27的上方,履带板驱动轮轴架29上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伸展驱动轮28或收缩驱动轮30,通过各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履带板驱动轮机构9对履带板33伸展和收缩的驱动。
27.伸展驱动轮28远离收缩驱动轮30的一端向外侧倾斜,且收缩驱动轮30远离伸展驱动轮28的一端向内侧倾斜,通过倾斜的设置实现了对履带板33向内和向外的推动。
28.称重轮机构4包括称重轮支撑座12、第一传动杆13、缓冲杆14、缓冲座15、第二传动杆16、称重轮固定座17和称重轮18,称重轮支撑座12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杆13对称设置于称重轮支撑座12的两侧,且称重轮支撑座12与第一传动杆13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13的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传动杆16,且第二传动杆16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传动杆16之间设置有称重轮固定座17,且称重轮固定座17与第二传动杆16转动连接,称重轮固定座17的下方转动设置有称重轮18,通过各结构的设置提高了称重轮机构4对凹凸不平地面的适应力。
29.称重轮支撑座12与称重轮固定座17之间设置有减震伸缩杆19,且减震伸缩杆19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称重轮支撑座12和称重轮固定座17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杆13远离减震伸缩杆19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座15,缓冲座15与第一传动杆13之间设置有缓冲杆14,缓冲杆14与缓冲座15与第一传动杆13转动连接,通过各结构的设置实现了称重轮机构4的缓冲能力。
30.履带板33包括履带中心板20、驱动孔21、履带伸缩板22、履带中心板槽23、伸展驱动槽24、收缩驱动槽25、弹簧槽31和弹簧片32,履带中心板槽23位于履带伸缩板22的内部,履带中心板20的两端均延伸至履带中心板槽23的内部,且履带中心板20的两端与履带中心板槽23滑动连接,驱动孔21位于履带中心板20的中间位置处,通过各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履带板33的收缩、伸展和限位。
31.弹簧片32对称设置与履带中心板槽23的内部,履带中心板20两端的均对称设置有弹簧槽31,且弹簧片32与弹簧槽31相适配,通过弹簧片32与弹簧槽31的配合实现了履带板33收缩之后的限位。
32.伸展驱动槽24和收缩驱动槽25位于履带伸缩板22一端的外部,伸展驱动槽24与收缩驱动槽25对称倾斜设置,伸展驱动槽24的倾斜角度与伸展驱动轮28的倾斜角度相同,且收缩驱动槽25的倾斜角度与收缩驱动轮30的倾斜角度相同,通过倾斜角度和配合实现了对履带伸缩板22驱动方向的调节。
33.此底盘的使用过程为:
34.步骤1:行驶时,主动轮2的转动驱动履带7向前滚动,当行驶至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称重轮机构4受到凸起路面的挤压,称重轮18将压力传递给称重轮固定座17,减震伸缩杆19首先将压力进行缓冲,同时压力驱使第一传动杆13与第二传动杆16之间夹角变小,从而对第一传动杆13与缓冲座15之间的距离进行压缩,通过缓冲杆14对冲击力再次进行缓冲,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行驶时的稳定性和称重轮机构4的复位能力,同时辅助称重轮5受到挤压时,其上方的减震座对压力进行缓冲,通过辅助称重轮5和称重轮机构4的配合让履带7与地面更加贴合;
35.步骤2:当需要张紧履带7时驱动第二伸缩杆11进行伸展;
36.步骤3:当爬坡或沼泽时,通过第一伸缩杆10进行伸展驱动导向轮3向地面贴近,让履带7更加贴近地面,提高抓地力;
37.步骤4:当需要快速行进时,通过驱动收缩驱动轮30下方的履带板驱动轮伸缩杆26,让收缩驱动轮30履带板33下方的收缩驱动槽25相贴合,由于收缩驱动轮30贴合时会对履带伸缩板22实现向内的推动力,推动力大于弹簧片32的弹力,从而让弹簧片32进入弹簧槽31的内部实现限位,当收缩驱动轮30完全移出收缩驱动槽25时便实现了履带伸缩板22的收缩,从而缩减了履带板33的宽度,再对驱动收缩驱动轮30下方的履带板驱动轮伸缩杆26进行收缩;
38.步骤5:当不需要快速行进时,通过伸展驱动轮28下方的履带板驱动轮伸缩杆26,让伸展驱动轮28与履带板33下方的伸展驱动槽24相贴合,由于伸展驱动轮28贴合时会对履带伸缩板22实现向外的推动力,推动力大于弹簧片32的弹力,从而让弹簧片32从弹簧槽31的内部移出,当伸展驱动轮28完全移出收缩驱动槽25时便实现了履带伸缩板22的伸展,从而增加了履带板33的宽度,再对驱动伸展驱动轮28下方的履带板驱动轮伸缩杆26进行收缩。
3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