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自动压面机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0: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地说 面食 加工 压面机


1.本实用新型属于面食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压面机。


背景技术:

2.在馒头生产过程中,在将面粉与水搅拌融合后组成面团,组成好的面团需要反复进行挤压折叠后再次挤压,经过多次挤压后的面团在后期生产的馒头才能足够筋道,爽口,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往往采用将面团放大自动压面机上进行反复辊压,但现有的压面机无法实现自动折叠辊压后面团的功能,需要人工在面团辊压完成后手动对面团进行折叠,并放到传送带上重新进行辊压,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不停地参与作业,增加人工成本,减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压面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压面机需要人工参与机械作业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压面机,包括:
5.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
6.循环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用于输送所述面团在所述外壳内循环运动;
7.辊压装置,设置在所述循环传送装置内,与所述循环传送装置连接,用于对所述面团进行辊压;
8.翻边板,设置在所述循环传送装置侧面,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循环传送装置侧面,所述翻边板翻转时用于将所述循环传送装置侧面的所述面团进行折叠;和
9.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翻边板的下方,用于驱动所述翻边板进行转动。
10.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循环传送装置包括:
11.第一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
12.第二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下方,所述面团经过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输送至第二传送机构上;
13.第三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输出端的下方所述面团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输送至所述第三传送机构;
14.第四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机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输入端的上方;和
15.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机构与所述第四传送机构之间,一端位于所述第三传送机构下方,另一端位于所述第四传送机构的上方;所述面团从所述第三传送机构上经过所述导向装置后输送至第四传送机构上。
16.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17.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翻边板的下方;
18.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与所述翻边板靠近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
19.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且与所述转动轴同轴设置;
20.齿条,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齿条在固定板上滑动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和
21.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齿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齿条在所述固定板上滑动。
22.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23.第一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机构靠近所述输出端的侧面,且与所述气缸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缸活塞杆的伸缩。
24.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自动压面机还包括:
25.撒面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上方,用于向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上的面团进行撒面粉操作。
26.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撒面装置包括:
27.面粉箱,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上方,所述面粉箱上设置有加面口与出面口;
28.出面滚轮,贯穿所述面粉箱设置,转动设置在所述面粉箱的出面口内,且垂直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设置,所述出面滚轮直径外侧抵靠在所述出面口的内壁上;
29.容纳通槽,数量为多个,沿出面滚轮轴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出面滚轮外侧,用于盛装面粉;和
30.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用于驱动所述出面滚轮转动。
31.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撒面装置还包括:
32.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靠近所述输出端一侧,且位于所述出面口远离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一侧;和
33.滑动槽,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侧面的外壳上,所述滑动槽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传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器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改变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位置。
34.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导向装置包括:
35.第一辊压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三传送机构输出端的下方,所述第一辊压轮的轴心垂直所述第三传送机构传送方向设置;
36.第二辊压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辊压轮的上方,所述第二辊压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辊压轮的轴线平行设置;
37.第一圆形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压轮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一辊压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圆形限位板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辊压轮的外径,两侧所述第一圆形限位板的间距不大于第四传送机构的宽度;和
38.导向板,设置在在所述第二辊压轮的外侧,与所述第二辊压轮围设成用于容纳面团通过的导向通道。
39.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辊压装置包括:
40.第三辊压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位于所述第四传送机构与所述第一传
送机构之间;
41.第四辊压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三辊压轮上方,所述第四辊压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三辊压轮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四辊压轮与所述第三辊压轮之间设置有压面通道;和
42.第二圆形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三辊压轮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三辊压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圆形限位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辊压轮的外径,两侧所述第二圆形限位板的间距不大于第一传送机构的宽度。
43.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
44.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与所述第三传送机构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下方;和
45.正反转电机,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输送单元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单元运输所述面团。
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压面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循环传送装置,循环传送装置用于对面团进行循环输送,在循环输送装置内部设置有辊压装置,可以对面团辊压,面团从循环传送装置的输出端输送到辊压装置上,经过辊压装置辊压后重新返回循环传送装置上,在循环传送装置的两侧设置有翻边板,翻边板一端铰接设置在循环传送装置上,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翻边板抵靠可以保证翻边板处于水平状态,方便面团的运输,循环传送装置内设置有翻边板处的宽度比其余部分的宽度窄,面团通过辊压后宽度变宽,可以使辊压后的面团在输运过程中两侧搭在翻边板上,通过驱动机构对翻边板进行驱动翻转,将搭在翻边板上的面团折叠在传送装置的面团上,折叠完成后翻边板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到复位状态并抵靠在限位块上,通过循环传送装置重新输送至辊压装置处重新进行辊压,辊压完成后重新运输到翻边板处进行翻边折叠,可以实现面团在自动压面机内自动循环输送折叠、辊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循环传送装置两侧设置有翻边板,翻边板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翻边板将面团自动进行折叠,降低人工参与机械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压面机的压面效率。
附图说明
4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压面机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构示意图;
50.图3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度调整单元结构示意图。
51.图中:1、外壳;2、循环传送装置;21、第一传送机构;22、第二传送机构;221、输送单元;222、正反转电机;23、第三传送机构;24、第四传送机构;25、导向装置;251、第一辊压轮;252、第二辊压轮;253、第一圆形限位板;254、导向板;3、辊压装置;31、第三辊压轮;32、第四辊压轮;33、第二圆形限位板;4、翻边板;5、驱动机构;51、固定板;52、转动轴;53、齿轮;54、齿条;55、气缸;56、第一感应器;6、撒面装置;61、面粉箱;62、出面滚轮;63、容纳通槽;64、第
一电机;65、第二传感器;66、滑动槽;7、面团。
具体实施方式
5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53.请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压面机进行说明。自动压面机包括外壳1外壳1上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循环传送装置2设置在外壳1内部,且位于进料口的下方,用于输送面团7在外壳1内循环运动;辊压装置3设置在循环传送装置2内,与循环传送装置2连接,用于对面团7进行辊压;翻边板4设置在循环传送装置2侧面,一端铰接设置在循环传送装置2侧面,翻边板4翻转时用于将循环传送装置2侧面的面团7进行折叠;和驱动机构5设置在翻边板4的下方,用于驱动翻边板4进行转动。
54.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压面机,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循环传送装置2,循环传送装置2用于对面团7进行循环输送,在循环输送装置内部设置有辊压装置3,可以对面团7辊压,面团7从循环传送装置2的输出端输送到辊压装置3上,经过辊压装置3辊压后重新返回循环传送装置2 上,在循环传送装置2的两侧设置有翻边板4,翻边板4一端铰接设置在循环传送装置2上,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翻边板4抵靠可以保证翻边板 4处于水平状态,方便面团7的运输,循环传送装置2内设置有翻边板4处的宽度比其余部分的宽度窄,面团7通过辊压后宽度变宽,可以使辊压后的面团 7在输运过程中两侧搭在翻边板4上,通过驱动机构5对翻边板4进行驱动翻转,将搭在翻边板4上的面团7折叠在传送装置的面团7上,折叠完成后翻边板4通过驱动机构5驱动到复位状态并抵靠在限位块上,通过循环传送装置2 重新输送至辊压装置3处重新进行辊压,辊压完成后重新运输到翻边板4处进行翻边折叠,可以实现面团7在自动压面机内自动循环输送折叠、辊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循环传送装置2两侧设置有翻边板4,翻边板4通过驱动机构5 驱动翻边板4将面团7自动进行折叠,降低人工参与机械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压面机的压面效率。
5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压面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循环传送装置2包括第一传送机构21、第二传送机构22、第三传送机构23、第四传送机构24和导向装置25。第一传送机构21设置在外壳1内,且位于进料口下方;第二传送机构22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21下方,面团7经过第一传送机构21输送至第二传送机构22上;第三传送机构23设置在第二传送机构22 输出端的下方面团7从第二传送机构22输送至第三传送机构23;第四传送机构24设置在第三传送机构23上方,且位于第一传送机构21输入端的上方;和导向装置25设置在第三传送机构23与第四传送机构24之间,一端位于第三传送机构23下方,另一端位于第四传送机构24的上方;面团7从第三传送机构 23上经过导向装置25后输送至第四传送机构24上。使用时,在外壳1的进料口处设置平行设置有多个滚轮,面团7通过滚轮滑动到第一传送机构21上,通过第一传送机构21传送面团7至第二传送机构22上,第二传送机构22与第一传送机构21运输方向相反,将面团7传送至第三传送机构23上,第三传送机构23宽度小于第二传送机构22,并且在第三传送机构23两侧设置有翻边板4,使得面团7在第三传送机构23翻边完后经过导向装置25的传输将面团7输送至第三传送机构23上方的第二传送机构22上,在第二传送机构22与第一传送机构21之间设置有辊压装置3,面团7通过第二传送机
构22数铣面团7进入辊压装置3内进行辊压,辊压完成后重新输送到第一传送机构21上,可以使面团7能够自动循环运输、折叠、辊压,操作方便、节省人力、降低成本。
5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压面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图2,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板51、转动轴52、齿轮53、齿条54和气缸55。固定板51设置在翻边板4的下方;转动轴52转动设置在固定板51上,且与翻边板4靠近固定板51一侧固定连接;齿轮53固定设置在转动轴52上,且与转动轴52同轴设置;齿条54滑动设置在固定板51上,且与齿轮53相互啮合设置,齿条54在固定板51上滑动用于驱动齿轮53转动;和气缸55固定设置在固定板51上,气缸55的驱动端与齿条54连接,用于驱动齿条54在固定板51上滑动;齿轮53设置在翻边板4的外侧,可以防止在转动时时翻边板4与齿轮53 干涉,在使用时通过气缸55驱动齿条54在固定板51上滑动,齿条54带动齿轮53转动,齿轮53带动转动轴52转动,转动轴52带动翻边板4进行翻转从而达到翻边板4翻转的效果对面团7进行折叠,使用方便、简单、便捷;在翻边板4远离转动轴52一端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块,用于气缸55在回程时,翻边板4能够恢复到水平状态,防止影响对面团7的输送。
5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压面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图2,驱动机构5还包括第一感应器56。第一感应器56设置在第三传送机构 23靠近输出端的侧面,且与气缸55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气缸55活塞杆的伸缩;第一感应器56的设置可以实现当面团7输送到靠近第三传送机构23的输出端时,第一感应器56感应到信号并输送给气缸55,使气缸55顶出驱动翻边板4 翻边折叠,当面团7的尾部在输送过程中脱离第一感应器56时,第一感应器 56失去感应信号气缸55收回,使翻边板4恢复到水平状态。能够实现驱动机构5可以根据面团7的位置实现自动翻转、复位的功能,降低人工成本。
5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压面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自动压面机还包括撒面装置6。撒面装置6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21的上方,用于向第一传送机构21上的面团7进行撒面粉操作。撒面装置6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21的上方,使得面团7在经过辊压装置3辊压后能够对辊压后的面团7进行撒面操作,可以防止面团7过粘,导致由于粘度影响面团7的输送。
5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压面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图3,撒面装置6包括面粉箱61、出面滚轮62、容纳通槽63和第一电机64;面粉箱61设置在外壳1上,且位于第一传送机构21上方,面粉箱61上设置有加面口与出面口;出面滚轮62贯穿面粉箱61设置,转动设置在面粉箱61的出面口内,且垂直于第一传送机构21的传送方向设置,出面滚轮62直径外侧抵靠在出面口的内壁上;容纳通槽63数量为多个,沿出面滚轮62轴向均匀设置在出面滚轮62外侧,用于盛装面粉;和第一电机64设置在外壳1上,用于驱动出面滚轮62转动;出面滚轮62与出面口相互抵触可以防止面粉从出面滚轮 62与出面口之间的间隙中落出出面口,同时不影响出面滚轮62的转动,在使用时,将面粉加入到面粉箱61内面粉落入出面滚轮62的容纳通槽63内,通过第一电机64驱动出面滚轮62转动,容纳通槽63转动到出面口的底部时面粉从容纳通槽63内掉出落到第一传送机构21上,对在第一传送机构21上的面团7 进行撒粉操作,可以均匀的控制面粉的撒粉量。
6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压面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图3,撒面装置6还包括第二传感器65和滑动槽66;第二传感器65与第一电机64电性连接,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21靠近输出端一侧,且位于出面口远离第一传送机构21一侧;和滑动槽66设置
在第一传送机构21侧面的外壳1上,滑动槽66长度方向沿第一传送机构21传送方向设置,第二传感器65在滑动槽 66内滑动改变第二传感器65的位置。使用时当面团7经过第二传感器65时,第二传感器65感应到面团7的位置,传送信号至第一电机64使第一电机64 进行转动,从而使面粉撒到面团7上,当面团7输送脱离第二传感器65时,第二传感器65失去感应信号第一电机64停止转动,停止撒面操作,能够控制面团7在经过撒面装置6下方时第一电机64开始转动对面团7进行撒面。减少人工控制撒面装置6开关的操作有效控制撒面装置6对面团7撒面的时机,第二传感器65滑动设置在滑动槽66内可以通过调整第二传感器65的位置从而可以控制根据面团7的位置调整撒面的开始时间。
6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压面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导向装置25包括第一辊压轮251、第二辊压轮252、第一圆形限位板253和导向板254。第一辊压轮251转动设置在外壳1内部,且位于第三传送机构23输出端的下方,第一辊压轮251的轴心垂直第三传送机构23传送方向设置;第二辊压轮252转动设置在外壳1内部,且位于第一辊压轮251的上方,第二辊压轮 252的轴线与第一辊压轮251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一圆形限位板253设置在第一辊压轮251的两侧,且与第一辊压轮251同轴设置,第一圆形限位板253外径大于第一辊压轮251的外径,两侧第一圆形限位板253的间距不大于第四传送机构24的宽度;和导向板254设置在在第二辊压轮252的外侧,与第二辊压轮252围设成用于容纳面团7通过的导向通道。第一辊压轮251与第二辊压轮 252通过外接电机驱动转动,且第一辊压轮251与第二辊压轮252相对转动设置,在使用时当面团7通过第一辊压轮251与第二辊压轮252时,通过第一辊压轮251的转动驱动面团7向远离第三传送机构23方向移动,在经过导向板 254后在导向通道内通过第二辊压轮252的转动驱动面团7向第四传送机构24 方向运动,可以实现面团7在第三传送机构23上运输到第四传送机构24上。第一圆形限位板253的设置可以防止面团7的宽度在经过第一辊压轮251与第二辊压轮252的辊压后超出第四传送机构24的宽度,使面团7两侧脱离第四传送机构24。
6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压面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辊压装置3包括第三辊压轮31、第四辊压轮32和第二圆形限位板33。第三辊压轮31转动设置在外壳1内部,且位于第四传送机构24与第一传送机构21之间;第四辊压轮32转动设置在外壳1内部,且位于三辊压轮上方,第四辊压轮32 的轴线与第三辊压轮31的轴线平行设置,第四辊压轮32与第三辊压轮31之间设置有压面通道;和第二圆形限位板33设置在第三辊压轮31的两侧,且与第三辊压轮31同轴设置,第二圆形限位板33的外径大于第三辊压轮31的外径,两侧第二圆形限位板33的间距不大于第一传送机构21的宽度。第三辊压轮31 与第四辊压轮32通过外界电机驱动相对转动设置,完成对面团7的辊压及输送,第二圆形限位板33的设置可以控制面团7的宽度,防止面团7在辊压后宽度超出第一传送机构21的宽度,影响面团7的传输。
6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压面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第二传送机构22包括输送单元221和正反转电机222。输送单元221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21与第三传送机构23之间,且位于第一传送机构21的下方;和正反转电机222与第二传感器65电性连接,正反转电机222的驱动端与输送单元 221连接,用于驱动输送单元221运输面团7。第二传感器65感应到在第一传送机构21上的面团7后正反转电机222驱动输送单元221向出料口方向移动,当面团7脱离第二传感器65感应范围后正反转电机222驱动输送单元221向第三传送
机构23方向移动,可以使面团7在初始落入输送单元221上后先向出料口方向移动,当面团7尾部脱离第二传感器65感应范围后正反转电机222反转,驱动输送单元221带动在输送单元221上部分面团7向第三传送机构23方向移动使后部面团7落到前部面团7上,使面团7自动完成对折后输送到第三传送机构23上,同时根据面团7的整体长度可以通过调整第二传感器65的位置同时可以调整面团7对折时机,使面团7可以对称的完成折叠。
6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