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行车脚踏的制作方法

2021-09-15 07: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自行车 脚踏


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脚踏。


背景技术:

2.自行车脚踏是一种组装于自行车上供脚掌踩踏来使自行车前进的组件,自行车脚踏常见的结构一般包括脚踏板和由脚踏板侧面伸出的一根枢接轴;组装时,由该枢接轴与自行车前链轮两侧相互反向伸出的曲柄腿的外端枢接,两脚踏板分别位于自行车两侧并与自行车车身呈垂直相交状态,以方便骑行人踩踏。
3.目前,现有的自行车脚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脚踏板对脚底的抓附力较差,很容易出现脚板从脚踏板上滑落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由于踩踏时对脚踏板的作用力较大,脚踏板长时间受力易弯曲损坏,影响骑行。
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脚踏,增强踏板的抗压强度,避免踏板变形损坏,延长踏板使用寿命,并提高润滑效果,减阻润滑,同时避免骑行时脚板从踏板滑落,增强使用效果,保障骑行安全与舒适性,实用性强。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行车脚踏,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脚踏包括踏板、连接轴、滚珠、圆柱滚子和防滑钉,所述踏板内沿中心轴开设有贯穿的轴孔,所述踏板具有平行于其中心轴的踩踏面;所述连接轴具有连接端,所述连接轴同轴穿设于所述轴孔,且所述连接端凸出于所述踏板的轴向端部,以将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踏板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滚珠分别设置于所述轴孔两端的内壁与所述连接轴之间,多个所述圆柱滚子设置于所述轴孔中部的内壁与所述连接轴之间,以滚动支撑所述踏板;多个所述防滑钉凸出固定设置于所述踏板的两所述踩踏面,并位于平行于所述踏板中心轴的两侧边缘。
7.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连接轴的轴向中部且靠近所述连接端一侧的外周向外凸出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轴孔的轴向中部且远离所述连接端一侧的内壁向内凸出设置有轴孔台阶,所述圆柱滚子的轴向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轴孔台阶,以限位所述圆柱滚子在所述轴孔内的安装位置。
8.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踏板的轴向两端围绕所述轴孔开设有阶梯槽,所述滚珠滚动安装于所述阶梯槽内;所述自行车脚踏还包括止推盘,所述止推盘连接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所述连接轴的所述连接端的外周向外凸出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止推盘和所述第二台阶能够分别与所述阶梯槽配合夹持所述滚珠,以限位所述滚珠在所述轴孔内的安装位置。
9.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止推盘、所述第二台阶和所述阶梯槽接触所述滚珠的一侧均设置有弧面,且所述弧面形状适配于所述滚珠的外形。
10.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踏板的两所述踩踏面设置有橡胶层。
11.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踏板相邻于两所述踩踏面并平行于所述踏板中心轴的两侧面设置有反光板。
12.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行车脚踏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设置圆柱滚子支撑踏板的中部区域,能够增大滚子与踏板的接触面积,增强踏板抗压强度,避免踏板损坏,并提高润滑效果,减阻润滑,保障骑行安全与舒适;通过设置防滑钉,能够增加摩擦力,避免骑行时脚部从踏板滑落,增强使用效果,实用性强。
14.2、通过设置第一台阶和轴孔台阶,能够阻止圆柱滚子沿自身轴线方向平移运动,保证圆柱滚子正常工作,保证踏板的润滑效果,保证踏板的抗压强度,保证骑行安全和体验,实用性强。
15.3、通过设置阶梯槽、止推盘和第二台阶,能够限制滚珠的位置,保证滚珠的正常工作,保证踏板的正常使用,且无需安装轴承,减少零件数量,结构简单,可靠性强,还能增加踏板轴孔处的壁厚,提高踏板强度,实用性强。
16.4、通过设置弧面,能够增加与滚珠的接触面积,提高止推盘、连接轴和踏板的抗压强度,减少损坏的几率,保证骑行安全和体验,增强使用效果,实用性强。
17.5、通过设置橡胶层,能够增加踏板的摩擦系数,避免脚部从踏板滑落,保障骑行安全,增强使用效果,实用性强。
18.6、通过设置反光板,能够增加辨识度,使得在夜间骑行时更容易被注意到,保障骑行安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脚踏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脚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
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方案”、“一些方案”、“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方案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方案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方案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方案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7.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行车脚踏100,其包括踏板1、连接轴2、滚珠3、圆柱滚子4和防滑钉5,其中,踏板1内沿中心轴开设有贯穿的轴孔,踏板1具有平行于其中心轴的踩踏面;连接轴2具有连接端,连接轴2同轴穿设于轴孔,且连接端凸出于踏板1的轴向端部,以将连接轴2与踏板1转动连接;多个滚珠3分别设置于轴孔两端的内壁与连接轴2之间,多个圆柱滚子4设置于轴孔中部的内壁与连接轴2之间,以滚动支撑踏板1;多个防滑钉5凸出固定设置于踏板1的两踩踏面,并位于平行于踏板1中心轴的两侧边缘。通过设置圆柱滚子4支撑踏板1的中部区域,能够增大滚动体与踏板1的接触面积,增强踏板1的抗压强度,避免踏板1变形损坏,延长踏板使用寿命,并能够提高润滑效果,减阻润滑,骑行更加省力舒适;通过设置防滑钉5,能够增加踏板1的摩擦力,避免骑行时脚板从踏板1滑落,增强使用效果,保障骑行安全和舒适性,实用性强。
2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踏板1为镂空结构。
29.具体地,连接轴2的轴向中部且靠近连接端一侧的外周向外凸出设置有第一台阶21,轴孔的轴向中部且远离连接端一侧的内壁向内凸出设置有轴孔台阶11,圆柱滚子4的轴向两端分别抵靠于第一台阶21和轴孔台阶11,以限位圆柱滚子4在轴孔内的安装位置。通过设置第一台阶21和轴孔台阶11,能够阻止圆柱滚子4沿自身轴线方向平移运动,保证圆柱滚子4正常工作,保证踏板1的润滑效果,保证踏板1的抗压强度,保证骑行安全和体验,实用性强。
3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圆柱滚子4的两端为球面结构。
31.具体地,踏板1的轴向两端围绕轴孔开设有阶梯槽12,滚珠3滚动安装于阶梯槽12内;自行车脚踏100还包括止推盘6,止推盘6连接于连接轴2远离连接端的一端,连接轴2的连接端的外周向外凸出设置有第二台阶22,止推盘6和第二台阶22能够分别与阶梯槽12配合夹持滚珠3,以限位滚珠3在轴孔内的安装位置。通过设置阶梯槽12、止推盘6和第二台阶22,能够限制滚珠3的位置,保证滚珠3的正常工作,保证踏板1的正常使用,且无需安装轴承,减少零件数量,结构简单,可靠性强,还能增加踏板1轴孔处的壁厚,提高踏板1强度,实用性强。
32.具体地,止推盘6、第二台阶22和阶梯槽12接触滚珠3的一侧均设置有弧面,且弧面形状适配于滚珠3的外形。通过设置弧面,能够增加与滚珠3的接触面积,提高止推盘6、连接轴2和踏板1的抗压强度,减少损坏的几率,保证骑行安全和体验,增强使用效果,实用性强。
33.具体地,踏板1的两踩踏面设置有橡胶层。通过设置橡胶层,能够增加踏板1的摩擦系数,避免脚部从踏板1滑落,保障骑行安全,增强使用效果,实用性强。
34.具体地,踏板1相邻于两踩踏面并平行于踏板1中心轴的两侧面设置有反光板13。通过设置反光板13,能够增加辨识度,使得在夜间骑行时更容易被注意到,保障骑行安全,实用性强。
35.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