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赤松茸露天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2021-10-12 15: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赤松 栽培 地说 天高 松茸

技术特征:
1.一种赤松茸露天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场地选择,宜选择近水源、排水方便、土质肥沃、含腐殖质而又疏松的壤土上种植,在气温8~30℃时均可播种,最适气温是15~26℃,以水稻收获稻草晒干后就播种较好;步骤二、整地作畦,在栽培场四周开好排水沟,具体作法是先把表层的壤土取一部分堆放在旁边,供以后覆土用,然后把地整成垄形,中间稍高,两侧稍低,畦高10~15厘米,宽90厘米,长150厘米,畦与畦间距离40厘米;步骤三、场地消毒,在整地作畦完成后尚未建堆之前应进行场地的消毒,可在畦上泼浇1%的茶籽饼水,防止蚯蚓危害,在畦上和四周喷敌敌畏;步骤四、材料处理,播种前稻草、秸秆需浸水2天,或者铺畦后充分浇水,在高温天气原料应经2~3天的预堆发酵,翻堆散热后再用作栽培;步骤五、堆制菌床,把秸秆压平踏实,草料厚度20~30厘米,每平方米用干草量20~30公斤,用种量600~700克,菌种掰成鸽蛋大小,播在两层草之间,播种穴的深度5~8厘米,穴距10~12厘米;步骤六、科学管理,料温高过30℃时要揭膜通风,在畦面喷冷水降温,畦面干燥时也应喷水以保湿,气温10℃以下和雨天应盖膜,播后4~5天菌丝开始萌发,覆土后15~20天即可见到菌丝露出土面,此时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待菌丝全部露出土面后把薄膜揭开停止喷水,土层内菌丝开始形成菌束,扭结大量白色子实体原基时应注意畦面土壤的湿度,使小原基膨大形成小菌蛋,让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喷水掌握少喷勤喷,表土有水分即可,从小菌蛋到成熟期一般需5~10天;步骤七、采收加工,采菇时用左手压住物料,右手指抓住菇脚轻轻转动再向上拔起,第一潮菇收完后应补充足够水分,经10~12天又开始出第二潮菇,可连续培养4~6潮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松茸露天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三中若选用山地作菇场,必须撒用灭蚁灵、白蚁粉等灭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松茸露天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四中所述培养料的含水量要达到70%~7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松茸露天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五中堆草时第一层堆放的草离畦边约10厘米,一般堆3层,每层厚约8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松茸露天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六中对畦面进行喷水时要求雾状水,使覆土层湿润而水不进入料内为准,覆土材料应用腐殖土,土壤含水量保持20%,覆土总厚度3~5厘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松茸露天高产栽培方法,具体涉及松茸栽培技术领域,包括场地选择、整地作畦、场地消毒、材料处理、堆制菌床、科学管理、和采收加工七个步骤。本发明在对赤松茸进行栽培时,通过对场地喷洒茶籽饼水,可以避免菌种受到蚯蚓的危害,通过整地作畦使得松茸种植的场地更加的规整,进而通过对稻草和秸秆进行处理使得菌床更加的紧实,进而使得稻草可以更好的进行发酵工作,进而使得菌种可以更好的在菌床上进行生长,同时在生长菌种生长过程中对菌床进行喷水保湿,使得菌床的湿度可以达到菌种生长的最佳条件,进而使得菌种的生长更加的便捷,进而可以提高菌种的生活率,进而可以提高赤松茸的产量。以提高赤松茸的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潘方胤 罗青文 文明富 彭冬永 彭立冲 梁启如 陈顺 吴嘉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3.16
技术公布日:2021/10/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