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落料装置以及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8: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打捆 装置 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落料装置以及打捆机。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及国家对秸秆再利用的政策性支持,秸秆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打捆机作为收集秸秆的重要机器,也不断向生产可供牲畜直接食用的草捆方向发展,逐渐产生了具有除尘功能的打捆机。落料机构作为具有除尘功能打捆机的重要组成机构,具有收集除尘后的秸秆并将其输送到喂入机构的功能,是除尘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草捆质量及整机作业效率。
3.现有技术中的单边集料落料型式的除尘式打捆机,在捡拾粉碎量激增时容易造成堵塞,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落料装置以及打捆机。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落料装置,其包括:具有多个分支管道的落料筒以及通过旋转方式将秸秆分配至落料筒的分料机构,所述分料机构与所述落料筒连接,所述分料机构位于所述落料筒的顶部。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以旋转方式将秸秆分配至落料筒的分料机构,使得秸秆均匀分配至落料筒的多个分支管道中,防止捡拾粉碎量激增时落料筒发生堵塞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分料机构位于落料筒的顶部,便于秸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落料筒中。
7.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机构包括:用于将秸秆分配至落料筒的分料叶轮、用于驱动分料叶轮转动的驱动叶轮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驱动叶轮和所述分料叶轮的连接轴,所述驱动叶轮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分料叶轮连接,所述分料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落料筒中,所述驱动叶轮设置在所述落料筒的上方。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叶轮和分料叶轮的设置,用于将秸秆均匀分配至落料筒的分支管道中,防止捡拾粉碎量激增时落料筒发生堵塞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9.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对秸秆进行除尘的除尘框架以及筛网,所述除尘框架套设在所述驱动叶轮的外侧,所述除尘框架设置在所述落料筒的上方,所述除尘框架与所述落料筒连接,所述筛网包覆在所述除尘框架的外周侧壁上。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除尘框和筛网的设置,用于对秸秆进行除尘,秸秆在进入筛网时发生离心运动,通过筛网将灰尘过滤出去,提高秸秆的整洁性。
11.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框架和所述筛网均为圆柱体空腔结构,所述除尘框架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进料通道正对分料叶轮。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料口的轴线与筛网的切线平行,使得秸秆进入除尘框时获得较大离心力,并推动驱动叶轮转动,使除尘及驱动叶轮力度最大化。
13.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机构包括:用于安装连接轴的第一轴承以及用于安装连接轴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落料筒的底部,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除尘框架的顶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设置,降低连接轴的阻力,便于连接轴的安装以及维护。
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叶轮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叶片,所述分料叶轮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叶片,第一叶片的数量大于第二叶片的数量,第一叶片的表面积大于第二叶片的表面积。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叶轮多于分料叶片,便于驱动叶片收集风机的风力,便于驱动分料叶轮转动。
17.进一步地,所述落料筒的形状呈倒立的字母“y”形。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落料筒的形状呈字母“y”形,便于将秸秆均匀分配至落料筒的分支管道中,便于秸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分支通道中下落。
19.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用于输送落料的分料筒,多个所述分料筒一一对应地与落料筒的多个分支管道连接,多个所述分料筒位于所述落料筒的下方。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分料筒的设置,延长分支通道的长度,增大落料筒的体积,在输送秸秆功能的同时能够实现暂时储存秸秆功能,保证打捆机遇到捡拾秸秆突然增加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行驶,不会塞满除尘框架影响正常除尘作业,保证作业效率。
21.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用于输送秸秆的螺旋输送器,多个所述螺旋输送器设置在所述分料筒的下方,多个所述螺旋输送器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分料筒连接。
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旋输送器的设置,用于输送落料筒输出的秸秆,提高输送效率。
23.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打捆机,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落料装置。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以旋转方式将秸秆分配至落料筒的分料机构,使得秸秆均匀分配至落料筒的多个分支管道中,防止捡拾粉碎量激增时落料筒发生堵塞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分料机构位于落料筒的顶部,便于秸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落料筒中。
25.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落料装置的立体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落料装置的正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落料装置的左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号说明:1

落料筒;2

分支管道;3

分料机构;4

分料叶轮;5

驱动叶轮;6

连接轴;7

除尘框架;8

筛网;9

进料口;10

第一轴承;11

第二轴承;12

第一叶片;13

第二
叶片;14

分料筒;15

支撑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落料装置,其包括:具有多个分支管道2的落料筒1以及通过旋转方式将秸秆分配至落料筒1的分料机构3,所述分料机构3与所述落料筒1连接,所述分料机构3位于所述落料筒1的顶部。
3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以旋转方式将秸秆分配至落料筒的分料机构,使得秸秆均匀分配至落料筒的多个分支管道中,防止捡拾粉碎量激增时落料筒发生堵塞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分料机构位于落料筒的顶部,便于秸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落料筒中。
3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落料装置,将经由风机输送除尘后的物料送入喂入机构,保证进入喂入机构左螺旋输送器和右螺旋输送器的物料尽量均匀,解决草捆可能产生的偏捆问题。落料装置具备暂存物料的功能,在捡拾粉碎量激增时也能够正常不停机工作,解决堵塞问题。落料装置内分料机构采用旋转叶片方案,由风机风力及物料(即秸秆)抛送力驱动,传动结构稳定。
35.如图1至图4所示,落料装置主要包括除尘框架7、落料筒1、分料机构和支撑框架15。工作时,物料经除尘框架7的进料口9进入落料装置,在由风机风力及物料抛送力驱动的分料机构3作用下,物料相对均匀的进入落料筒1的两出口处,经分料筒14进入喂入机构和打捆机完成下一步打捆工作。
36.如图1至图4所示,落料装置主要由除尘框架7、落料筒1、分料机构3和支撑框架15组成,两个分料筒14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左螺旋输送器、右螺旋输送器上方并与之连通,落料筒1固定安装在分料筒14上方,落料筒1两侧出料口分别与两个分料筒14连通。除尘框架7固定安装在落料筒1上方,除尘框架7底部与落料筒1的进料口9连通。分料机构3由上驱动叶轮5、分料叶轮4和连接轴6组成,分料机构固定安装在除尘框架7上的第一轴承10与落料筒1上的第二轴承11中。除尘框架7四周采用金属筛网覆盖,保证物料经过时良好的筛选除尘效果,除尘框架7的进料口9按除尘框架上的金属网切线方向延长伸出,保证物料进入时获得较大离心力,使除尘及驱动叶片力度最大化。
37.如图1至图4所示,支撑框架15位于落料筒1与打捆机机架之间并与之连接,保证整个落料机构工作时前后状态的可靠性。
38.分料机构的驱动叶轮5由6个或多个叶片组成,分料叶轮4由3个或多个叶片组成,上驱动叶片(即第一叶片)表面积大于下分料叶片(即第二叶片),保证在风力及物料抛送力的作用下驱动叶片能够带动分料叶片旋转,从而达到进入两侧分料筒的物料大致相当,解决因进入喂入机构两侧物料不均导致的偏捆问题。分料机构3仅靠风力及物料抛送力驱动,无需其它机械或液压方式驱动,保证连续运转时的稳定性。
39.落料装置的落料筒1和分料筒14相比现有其它落料机构具有更大的容积,在输送秸秆功能的同时能够实现暂时储存秸秆功能,保证打捆机遇到捡拾秸秆突然增加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行驶,不会塞满除尘框架7影响正常除尘作业,保证作业效率。
40.该y型的落料装置解决了现有除尘式打捆机草捆易偏捆,进而导致散捆、成捆率低问题;优化了除尘粉碎后秸秆处理吞吐能力小导致的工作效率低问题;通过改变分料装置结构型式及驱动方式,提升了其运转稳定性。使落料机构与打捆机喂入机构更好匹配,提升了整机的工作效率。
41.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机构3包括:用于将秸秆分配至落料筒1的分料叶轮4、用于驱动分料叶轮4转动的驱动叶轮5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驱动叶轮5和所述分料叶轮4的连接轴6,所述驱动叶轮5通过所述连接轴6与所述分料叶轮3连接,所述分料叶轮4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落料筒1中,所述驱动叶轮5设置在所述落料筒1的上方。
4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叶轮和分料叶轮的设置,用于将秸秆均匀分配至落料筒的分支管道中,防止捡拾粉碎量激增时落料筒发生堵塞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43.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对秸秆进行除尘的除尘框架7以及筛网8,所述除尘框架7套设在所述驱动叶轮5的外侧,所述除尘框架7设置在所述落料筒1的上方,所述除尘框架7与所述落料筒1连接,所述筛网8包覆在所述除尘框架7的外周侧壁上。
4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除尘框和筛网的设置,用于对秸秆进行除尘,秸秆在进入筛网时发生离心运动,通过筛网将灰尘过滤出去,提高秸秆的整洁性。
45.其中,所述除尘框架7可以为圆柱体空腔结构。
46.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框架7和所述筛网8均为圆柱体空腔结构,所述除尘框架7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的进料通道正对分料叶轮4。
47.所述除尘框架7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的轴线/延长线与所述筛网8的切线平行。
4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料口的轴线与筛网的切线平行,使得秸秆进入除尘框时获得较大离心力,并推动驱动叶轮转动,使除尘及驱动叶轮力度最大化。
49.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机构3包括:用于安装连接轴6的第一轴承10以及用于安装连接轴6的第二轴承11,所述第二轴承11设置在所述落料筒1的底部,所述第一轴承10设置在所述除尘框架7的顶部,所述连接轴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10和第二轴承11连接。
5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设置,降低连接轴的阻力,便于连接轴的安装以及维护。
51.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叶轮5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叶片12,所述分料叶轮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叶片13,第一叶片12的数量大于第二叶片13的数量,第一叶片12的表面积大于第二叶片13的表面积。
52.所述驱动叶轮5上设置有6个第一叶片12,所述分料叶轮4上设置有3个第二叶片13。
5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叶轮多于分料叶片,便于驱动叶片收集风机的风力,便于驱动分料叶轮转动。
54.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落料筒1的形状呈倒立的字母“y”形。
5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落料筒的形状呈字母“y”形,便于将秸秆均匀分配至落料筒的分支管道中,便于秸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分支通道中下落。
56.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用于输送落料的分料筒14,多个所述分料筒14一一对应地与落料筒1的多个分支管道2连接,多个所述分料筒14位于所述落料筒1的下方。
5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分料筒的设置,延长分支通道的长度,增大落料筒的体积,在输送秸秆功能的同时能够实现暂时储存秸秆功能,保证打捆机遇到捡拾秸秆突然增加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行驶,不会塞满除尘框架影响正常除尘作业,保证作业效率。
58.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用于输送秸秆的螺旋输送器,多个所述螺旋输送器设置在所述分料筒14的下方,多个所述螺旋输送器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分料筒14连接。
5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旋输送器的设置,用于输送落料筒输出的秸秆,提高输送效率。
60.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打捆机,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落料装置。
6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以旋转方式将秸秆分配至落料筒的分料机构,使得秸秆均匀分配至落料筒的多个分支管道中,防止捡拾粉碎量激增时落料筒发生堵塞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分料机构位于落料筒的顶部,便于秸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落料筒中。
6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