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移栽机辅助下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6: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移栽 器械 装置 辅助 农业


1.本技术涉及农业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栽机辅助下苗装置。


背景技术:

2.移栽机主要用于秧苗的移栽工作,主要由喂入器、导苗管、扶苗器、开沟器和覆土镇压轮等工作部件组成。移栽机可以实现高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移栽深度和行距可以方便的进行调整。
3.目前的移栽机大部分利用栅条式扶苗器的扶持下,使秧苗呈直立状态。而栅条式扶苗器是固定部件,在下苗过程中扶苗齿与种苗产生相互摩擦,会导致种苗有擦皮损坏情况,降低了种苗的生长力,对种苗的品相造成不良影响。
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移栽机辅助下苗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栽机辅助下苗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栽机上的栅条式扶苗器是固定部件,在下苗过程中扶苗齿与种苗产生相互摩擦,会导致种苗有擦皮损坏情况,降低了种苗的生长力,对种苗的品相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栽机辅助下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张紧装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送苗链,所述送苗链上设置有送苗槽,所述送苗链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被动轮和第二被动轮,所述送苗链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送苗链的一侧设置有扶苗装置,所述扶苗装置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固定梁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链轮,所述链轮上传动连接有同步链,所述同步链上设置有同步苗槽。
7.进一步的,所述送苗链呈倒l型。
8.进一步的,所述张紧装置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螺帽。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环。
10.进一步的,所述送苗链上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送苗槽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同步链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同步苗槽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
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栽机辅助下苗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张紧装置,底座上还设置有送苗链,送苗链上设置有送苗槽,送苗链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被动轮和第二被动轮,送苗链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送苗链的一侧设置有扶苗装置,扶苗装置包括固定梁,固定梁与壳体连接,固定梁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链轮,链轮上传动连接有同步链,同步链上设置有同步苗槽。
13.在使用该下苗装置时,由种植人员将种苗摆放至送苗槽内,通过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驱动第一被动轮和第二被动轮进而带动送苗链将苗种输送至扶苗装置处。相较于固定安装的栅条式扶苗器,扶苗装置中的同步链与送苗链是同步转动的,能够防止下苗过程中扶苗齿与种苗产生相互摩擦,导致的种苗擦皮损坏情况发生。进而增加了种苗的生长力,不会对种苗的品相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下苗装置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张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19.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移栽机辅助下苗装置,可以解决移栽机上的栅条式扶苗器是固定部件,在下苗过程中扶苗齿与种苗产生相互摩擦,会导致种苗有擦皮损坏情况,降低了种苗的生长力,对种苗的品相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下苗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张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b处放大图。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底座2,底座2的一端设置有张紧装置6,底座2上还设置有送苗链3,送苗链3上设置有送苗槽4,送苗链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被动轮31和第二被动轮32,送苗链3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主动轮33和第二主动轮34,送苗链3的一侧设置有扶苗装置,扶苗装置包括固定梁51,固定梁51与壳体1连接,固定梁51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座52,固定座52上设置有链轮54,链轮54上传动连接有同步链55,同步链55上设置有同步苗槽56。
21.详细的,壳体1上设置的底座2为整个送苗过程提供了空间支撑,在底座2的一端设置有张紧装置6,张紧装置6通过调节送苗链3的松紧程度来保证送苗链3的正常工作。进一步的,张紧装置6包括螺纹杆61,螺纹杆61贯穿连接于底座2上,螺纹杆61的一端设置有手柄62,螺纹杆61的另一端设置有螺帽63。底座2活动连接在移栽机上,通过旋拧螺帽63实现张紧工作。底座2上还设置有送苗链3,送苗链3主要是保证了送苗槽4的连贯性。送苗链3上设置的送苗槽4用于放置种苗。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设计,进一步的,送苗链3上安装有第一固定块8,送苗槽4安装于第一固定块5上。送苗链3的两端分别设置的第一被动轮31和第二被动轮32为整个送苗装置提供了驱动力。第一被动轮31和第二被动轮32的驱动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送苗链3的中部设置的第一主动轮33和第二主动轮34保证了送苗链3按一定的轨迹运动。其中,进一步的,送苗链3呈倒l型。同时,考虑到方便固定,进一步的,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环7。
22.详细的,在送苗链3的一侧设置的扶苗装置保证种苗在送苗过程中以农艺要求的形态落到苗床上。其中,扶苗装置包括固定梁51,固定梁51与壳体1连接保证了种苗的无缝传送。在固定梁51的两端设置的固定座52用于固定链轮54保证链轮54的工作稳定性。在链轮54上传动连接的同步链55用于同步下苗输送,在同步链55上设置的同步苗槽56,由送苗槽4驱动同步苗槽56同步进行传动。因此同步运转的送苗槽4和同步苗槽56,可以保证种苗的下苗及保护苗子防止扶苗齿(同步链55)与种苗产生相互摩擦,导致的种苗擦皮损坏情况发生。考虑到方便安装,进一步的,同步链55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块9,同步苗槽56安装于第二固定块9上。
23.在使用该下苗装置时,由种植人员将种苗摆放至送苗槽内,通过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驱动第一被动轮和第二被动轮进而带动送苗链将苗种输送至扶苗装置处。相较于固定安装的栅条式扶苗器,扶苗装置中的同步链与送苗链是同步转动的,能够防止下苗过程中扶苗齿与种苗产生相互摩擦,导致的种苗擦皮损坏情况发生。进而增加了种苗的生长力,不会对种苗的品相造成不良影响。
24.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技术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27.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