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新建混交林营造模式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6: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混交林 营造 新建 模式 相邻


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建混交林营造模式,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新建混交林营造模式,属于林学中森林培育专业领域。


背景技术:

2.混交林营造模式关注树种之间采用的混交方式,决定着混交林的混交情况和种内种间相互作用关系。人工混交林常见的营造模式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和块状混交。种植点配置通常指林木种植分布形式的配置。
3.传统的人工林种植点配置形式通常采用行植栽种模式。这种简易的方法虽易于人工林的推广与管理,但每株苗木均需挖穴栽植,造林费用较高。伴随着林木生长、竞争加剧、环境资源的均等分配等原因出现林木自疏,从而造成林木成材期限长和大径材产量少等问题,直接导致造林成效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全新、高效的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新建混交林营造模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发明的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新建混交林营造模式,包括:
7.a.种植点随机化配置形式:
8.采用以下任一种或多种配置形式:
9.种植点配置形式(1):第一行全部栽植,第二、三行每栽植1株林木,紧随其后的2个种植点不栽植林木,即第一行林木的栽植密度为第二、三行林木栽植密度的三倍,第四、五、六行分别重复第一、二、三行,依此类推,直至完成造林地栽植;
10.种植点配置形式(2):第一行全部栽植,第二行每栽植2株林木,紧随其后的1个种植点不栽植林木,第三行不栽植林木,第四、五、六行分别重复第一、二、三行,依此类推,直至完成造林地栽植;
11.种植点配置形式(3):第一行全部栽植,第二行每栽植1株林木,紧随其后的2个种植点不栽植林木,第三、四行分别重复第一、二行,依此类推,直至完成造林地栽植;
12.种植点配置形式(4):第一行全部栽植;第二行每栽植1株林木,紧随其后的1个种植点不栽植林木,第三行每栽植1株林木,紧随其后的2个种植点不栽植林木,第四、五、六行重复第一、二、三行,依此类推,直至完成造林地栽植。
13.b.混交营造模式:
14.混交营造模式采用简便的株间混交,树种a和b的株数比例n
a
:n
b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确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新建混交林营造模式,在种植点配置形式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人工林的混交程度,而复杂程度则尽可能小的营
造模式。因此,以每一种种植点配置形式结合不同的混交比例可实施不同的混交林营造模式。
16.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实质就是要模仿自然的森林结构。增加混交林林分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支持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多元化、经营可持续性以及提高生产力的一种可能途径。利用角尺度分布对天然林的结构研究表明,天然林的林木分布格局通常由均匀、随机和团状三部分构成,且随机部分占大多数。本发明基于不完全非均衡资源分配可增加格局多样性,且多样性是稳定性和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基础这一关键机理开展,在确定了林木种植点的几种配置形式的基础上,采用株间混交的营造模式进行人工林的构建以加快树种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科学、有效地提高新建混交林的树种多样性、树种隔离程度和空间格局多样性。这一发明对构建稳定、可持续的人工混交林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工混交林林木栽植点随机化配置形式示意图,图中实心圆为栽植林木,不分树种。
18.图2为本发明人工混交林以种植点随机化配置形式(1)为例的多种比例混交林营造模式示意图。
19.图中,黑色实心圆为树种a,灰色实心圆为树种b。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1.首先对本文中可能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说明:
22.术语“和/或”是表示两者任一或两者同时均可实现,例如,x和/或y表示既包括“x”或“y”的情况也包括“x和y”的三种情况。
23.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具有”或其它类似语义的描述,应被解释为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括某技术特征要素(如原料、组分、成分、载体、剂型、材料、尺寸、零件、部件、机构、装置、步骤、工序、方法、反应条件、加工条件、参数、算法、信号、数据、产品或制品等),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列出的某技术特征要素,还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本领域公知的其它技术特征要素。
24.当浓度、温度、压力、尺寸或者其它参数以数值范围形式表示时,该数值范围应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该数值范围内任何上限值、下限值、优选值的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被明确记载;例如,如果记载了数值范围“2~8”时,那么该数值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2~7”、“2~6”、“5~7”、“3~4和6~7”、“3~5和7”、“2和5~7”等范围。除另有说明外,本文中记载的数值范围既包括其端值也包括在该数值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25.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明示或
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26.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7.本发明的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新建混交林营造模式,包括:
28.a.种植点随机化配置形式:
29.采用以下任一种或多种配置形式:
30.种植点配置形式(1):第一行全部栽植,第二、三行每栽植1株林木,紧随其后的2个种植点不栽植林木,即第一行林木的栽植密度为第二、三行林木栽植密度的三倍,第四、五、六行分别重复第一、二、三行,依此类推,直至完成造林地栽植;
31.种植点配置形式(2):第一行全部栽植,第二行每栽植2株林木,紧随其后的1个种植点不栽植林木,第三行不栽植林木,第四、五、六行分别重复第一、二、三行,依此类推,直至完成造林地栽植;
32.种植点配置形式(3):第一行全部栽植,第二行每栽植1株林木,紧随其后的2个种植点不栽植林木,第三、四行分别重复第一、二行,依此类推,直至完成造林地栽植;
33.种植点配置形式(4):第一行全部栽植;第二行每栽植1株林木,紧随其后的1个种植点不栽植林木,第三行每栽植1株林木,紧随其后的2个种植点不栽植林木,第四、五、六行重复第一、二、三行,依此类推,直至完成造林地栽植。
34.b.混交营造模式:
35.混交营造模式采用简便的株间混交,树种a和b的株数比例n
a
:n
b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确定。
36.所述树种a和b的株数比例n
a
:n
b
采用以下任一种:
37.n
a
:n
b
=10%:90%;
38.n
a
:n
b
=20%:80%;
39.n
a
:n
b
=30%:70%;
40.n
a
:n
b
=40%:60%;
41.n
a
:n
b
=60%:40%;
42.n
a
:n
b
=70%:30%;
43.n
a
:n
b
=80%:20%;
44.n
a
:n
b
=90%:10%。
45.上述的四种植点配置形式与树种a和b的多种株数比例n
a
:n
b
任意组合成不同的混交林营造模式。
46.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及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进行详细描述。
47.实施例1
48.如图1、图2所示:
49.本实施例结合本发明中的种植点配置形式(1),对本发明实施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图2,右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50.选取适宜的造林位置和造林树种a和b以及株数比例,本例n
a
:n
b
=40%:60%,本例行、列间距均为2m;
51.造林采用穴植法,首先确定行、列位置,并固定每一株林木的准确位置;
52.选取任意一种或几种种植点配置形式,本例选取种植点配置形式(1);
53.利用机器如小型挖掘机或人力,将需要全部栽植的行,即第一、四、七
……
行中林木种植位置打穴;
54.利用机器如小型挖掘机或人力,将其它不需要全部栽植的行,即第二、三、五、六
……
行中林木种植位置每打一个穴,空出两个位置再打穴;
55.需要全部栽植的行中(第一、四、七
……
行),每栽植1株树种a,紧随栽植2株树种b,依此类推;
56.不需要全部栽植的行中(第二、三、五、六
……
行),全部栽植树种a。
57.依此类推,直至完成造林地栽植。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