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楠竹制浆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03: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制浆 工艺 楠竹


1.本发明涉及制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楠竹制浆工艺。


背景技术:

2.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子种类、竹林面积和蓄积量均居世界之冠。与木材相比,竹材生长速度更快,3-4年即可成熟采伐,采伐后自然再生,无需育苗栽培,且竹林护理相对木材林更加简单。竹材纤维特性介于针叶材和阔叶材之间,是优良的造纸用原材料。竹子硫酸盐法的制浆及漂白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完善,随进口废纸的禁令政策的实施和国内商品浆价格逐步提升,化学法竹浆也得以快速发展,竹浆投产规模和产量迅速增加。国内以竹子制浆造纸企业主要集中在四川、贵州地区,全国竹浆年产能约200万吨。湖南竹子种类丰富,全省竹子种类达19属136种,竹品种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包括毛竹(楠竹)、水竹、黄杆竹(金竹)、桂竹、慈竹等,毛竹(楠竹)为主要竹种,占到资源总量的98%。
3.楠竹数量很大,但是很难用做制浆原料,因为其维管束平均分布密度、单根维管束的面积、纤维鞘的组织比量都不如慈竹、麻竹、棉竹、水竹等丛生竹,所以制浆得率很低,细浆得率在37-42%之间,而丛生竹的大多品种的细浆得率在48%以上,因此,如何提高楠竹的制浆得率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楠竹制浆工艺,制浆工艺温和,能保留部分木素,减少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溶出,进而提高制浆得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5.一种楠竹制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6.步骤a:取楠竹进行筛选、削片,得到竹片;
7.步骤b:将步骤a所得的竹片进行洗涤;
8.步骤c:洗涤后的竹片通过喂料螺旋进入蒸煮管,所述喂料螺旋的出口和所述蒸煮管的入口用t型管连接,所述t型管用于加蒸汽和药液,所述蒸煮管的数量为至少3根,至少3根所述蒸煮管依次连接,每根所述连蒸管设有至少7个蒸汽孔。
9.上述的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经筛选、削片后得到的竹片的合格率不小于70%、含水率为20-50%。
10.上述的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加入的所述药液包括氢氧化钠和硫化钠。
11.上述的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往所述连蒸管中加入的药液与绝干木片的比值为1:2.5。
12.上述的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蒸煮中用氢氧化钠质量为绝干木片质量的20%,硫化度15%。
13.上述的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所述连蒸管压力范围为0.2-0.25mp,所述竹片在所述蒸煮管内的停留时间为20-50分钟。
14.上述的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d:蒸煮后的竹片经过抽丝机挤压成丝状竹片;
16.步骤e:将所述丝状竹片送至高浓磨机磨浆,得到浆料;
17.步骤f:将经步骤e处理后的浆料送至低浓磨磨浆;
18.步骤g:将经步骤f处理后的浆料送入压力筛,所述压力筛的良浆经过洗浆机送至贮浆塔,所述压力筛的渣浆进入渣浆磨。
19.上述的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所述步骤g中,所述压力筛的筛缝为0.25mm,进浆压力为3.0-7.0kpa,进浆口和出浆口的压差为20-30kpa,渣浆与良浆的流量比为20-30%,运行负荷控制为40-60%。
20.上述的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所述步骤g后还包括h步骤:经过所述渣浆磨的浆料进入二段压力筛,所述二段压力筛的良浆经过洗浆机送至贮浆塔,所述二段压力筛的渣浆经过除渣器后返回到所述渣浆磨再磨。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楠竹制浆工艺,使用温和的蒸煮工艺,通过在蒸煮阶段使用加蒸汽和药液的t型管,同时使用至少3根依次连接的蒸煮管,且每根连蒸管设有至少7个蒸汽孔,打破传统的酸盐法制浆工艺的束缚,制浆温和,加强竹片韧性,防止竹片成粉状,防止在蒸煮阶段大量脱除木素,减少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蒸煮阶段的溶出,进而提高制浆得率。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楠竹制浆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25.步骤a:取楠竹进行筛选、削片,得到竹片;
26.步骤b:将步骤a所得的竹片进行洗涤;
27.步骤c:洗涤后的竹片通过喂料螺旋进入蒸煮管,喂料螺旋的出口和蒸煮管的入口用t型管连接,t型管用于加蒸汽和药液,蒸煮管的数量为至少3根,至少3根蒸煮管依次连接,每根连蒸管设有至少7个蒸汽孔;
28.其中,从t型管的顶部用不同管子同时加蒸汽和药液,喂料螺旋将竹片压成饼状,被压成饼状的竹片从喂料螺旋出口落入蒸煮管时被蒸汽和药液冲开,更有助于竹片升温和吸收药液。
29.现有技术中,虽然楠竹数量很大,资源丰富,但是很难用做制浆原料,因为其维管束平均分布密度、单根维管束的面积、纤维鞘的组织比量都不如慈竹、麻竹、棉竹、水竹等丛生竹,所以制浆得率很低,细浆得率在37-42%之间,而丛生竹的大多品种的细浆得率在48%以上,均较低。
3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楠竹制浆工艺,使用温和的蒸煮工艺,通过在蒸煮阶段使用加蒸汽和药液的t型管,同时使用至少3根依次连接的蒸煮管,且每根连蒸管设有至少7个蒸
汽孔,打破传统的酸盐法制浆工艺的束缚,制浆温和,防止在蒸煮阶段大量脱除木素,减少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蒸煮阶段的溶出,进而提高制浆得率。同时温和蒸煮能让竹片的韧性更高,可以防止竹片在后续的处理中例如抽丝阶段中被压成粉状。
3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步骤a中经筛选、削片后得到的竹片的合格率不小于70%、含水率为20-50%。
3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步骤c中加入的药液包括氢氧化钠和硫化钠。
33.因楠竹竹片易被浸渍处理软化,因此,磨浆后细纤维化就不如针叶木纤维那样好,因此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钠作为碱来制浆,使用氢氧化钠能有效地使楠竹纤维润胀,并明显地提高纤维的柔韧性和适应性。
3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步骤c中,往连蒸管中加入的药液与绝干木片的比值为1:2.5。
3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步骤c中,蒸煮中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绝干木片质量的20%,硫化度15%。
3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连蒸管压力范围为0.2-0.25mp,竹片在蒸煮管内的停留时间为20-50分钟。蒸煮时间可以在该范围内根据需求灵活缩短或者延长。
3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38.步骤d:蒸煮后的竹片进入抽丝机,经过抽丝机挤压成丝状竹片;
39.步骤e:将丝状竹片送至高浓磨机磨浆;
40.步骤f:将经步骤e处理后的浆料送至低浓磨磨浆;
41.步骤g:将经步骤f处理后的浆料送入压力筛,压力筛的良浆经过洗浆机送至贮浆塔,压力筛的渣浆进入渣浆磨。
42.其中,温和蒸煮后抽丝能防止将竹片挤成粉状;
43.其中,高浓磨机磨浆主要作用使竹片分丝帚化;
44.其中,低浓磨机磨浆主要是浆料达到工艺要求的叩解度。
4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上述步骤g中,压力筛的筛缝为0.25mm,进浆压力为3.0-7.0kpa,进浆口和出浆口的压差为20-30kpa,渣浆与良浆的流量比为20-30%,运行负荷控制为40-60%。
4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楠竹制浆工艺,优选地,上述步骤g后还包括h步骤:经过渣浆磨的浆料进入二段压力筛,二段压力筛的良浆经过洗浆机送至贮浆塔,二段压力筛的渣浆经过除渣器后返回到渣浆磨再磨。
47.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
48.实施例1:
49.步骤a:取楠竹进行削片、过摇摆筛,竹糠从下面排除,大于40mm的竹片筛出再碎,使合格竹片长度控制为7-40mm;
50.步骤b:将步骤a所制的竹片送入竹片洗涤机,洗涤后的竹片通过计量螺旋和喂料螺旋进入蒸煮管,采用三根连蒸管的连续蒸煮工艺,在喂料螺旋出口和连蒸管进口用t型管连接,t型管用于加蒸汽和药液,每根连蒸管有7个蒸汽孔用于蒸煮升温加热以进行温和蒸
煮,经过三根蒸煮管蒸煮后通过两级低压卸料器把料带出;
51.步骤c:将步骤b制备得到的料进入抽丝机,温和蒸煮后的浆料是片状,经过抽丝机挤压成丝状;
52.步骤d:将经步骤c处理后的丝状竹片通过喂料螺旋送至高浓磨机磨浆;
53.步骤e:将步骤d得到的浆送至低浓磨磨浆,达到要求的叩解度22-27;
54.步骤f:将经步骤e处理后的浆料送入压力筛系统,压力筛的良浆经过洗浆机送至贮浆塔中进行储存送纸机,压力筛的渣浆进入渣浆磨,磨后浆进入二段压力筛,二段压力筛良浆进入洗浆机送至贮浆塔,渣浆经过除渣器后返回到渣浆磨进口进行再磨。其中进入贮浆塔的浆料白度控制为24-27%iso,尘埃度≤800mm2/kg;
55.压力筛的具体筛选操作是:压力筛的筛缝控制为0.25mm,进浆压力控制为3.0-7.0kpa,进出口的压差控制为20-30kpa,渣浆与良浆的流量比控制为20-30%,设备运行负荷控制为40-60%。
56.表1实施例1的成品浆料质量情况
[0057][0058]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制浆工艺,大大提高了制浆得率,将楠竹的制浆得率由传统工艺40-50%的制浆得率提高到82%,而且得浆的性能好,满足了普通包装纸的需要。
[0059]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楠竹制浆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