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动力电池自动灭火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1-08-20 20: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动力电池 新能源 灭火 装置 车辆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电池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电池自动灭火装置包括:

若干液冷单元,所述液冷单元包括温感外壳和存储于所述温感外壳内的灭火介质,所述液冷单元用于与动力电池的各电池单体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液冷单元依次连通,所述液冷单元用于在与所述液冷单元对应的电池单体燃烧时,所述温感外壳融化,释放出所述灭火介质;

水箱,用于储存所述灭火介质,所述水箱与各所述液冷单元连通;

循环泵,设于所述水箱与所述液冷单元连通的管路上;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传感器和设于所述循环泵上靠近所述液冷单元一侧的压力传感器;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电池温度和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控制所述循环泵泵送所述水箱中的灭火介质至所述液冷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用于设于动力电池的烟雾探测器,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电池温度、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以及所述烟雾探测器检测的烟雾浓度,控制所述循环泵泵送所述水箱中的灭火介质至所述液冷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自动灭火装置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安装在所述管路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连通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外壳的外表面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的外表面相匹配,以使所述温感外壳与所述电池单体紧密贴合。

5.一种动力电池自动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自动灭火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自动灭火装置,所述的动力电池自动灭火方法的步骤包括:;

判断动力电池是否满足预警规则;

若动力电池满足预警规则,则获取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并判断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是否小于预设压力阈值;

若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循环泵泵送所述水箱中的灭火介质至所述液冷单元进行灭火;

若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阈值,则生成高温预警的第一预警提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自动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动力电池是否满足预警规则的步骤,包括:

实时检测动力电池的电池温度;

判断所述电池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

所述若动力电池满足预警规则,则获取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并判断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是否小于预设压力阈值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电池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则获取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并判断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是否小于预设压力阈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自动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动力电池是否满足预警规则的步骤,包括:

实时获取动力电池的电池温度;

判断所述电池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

若所述电池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则检测动力电池内的烟雾浓度,并判断所述烟雾浓度是否大于预设浓度阈值;

所述若动力电池满足预警规则,则获取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并判断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是否小于预设压力阈值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烟雾浓度大于预设浓度阈值,则获取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并判断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是否小于预设压力阈值。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动力电池自动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循环泵泵送所述水箱中的灭火介质至所述液冷单元进行灭火的步骤包括:

若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则判断所述水箱中的灭火介质是否达到预设储量;

若所述水箱中的灭火介质未达到预设储量,则控制所述循环泵泵送所述水箱中的灭火介质至所述液冷单元进行灭火,并生成灭火介质储量不足的第二预警提示。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灭火装置、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动力电池自动灭火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动力电池自动灭火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自动灭火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动力电池是否满足预警规则;若动力电池满足预警规则,则获取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并判断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是否小于预设压力阈值;若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循环泵泵送所述水箱中的灭火介质至所述液冷单元进行灭火;若液冷单元的当前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阈值,则生成高温预警的第一预警提示。本发明能有效防止动力电池着火或爆炸,当因异常原因造成动力电池着火燃烧时,冷却介质能释放到动力电池所在的空间进行灭火,给乘员预留了更多逃生时间,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祖朋;张菲;覃俊桦;鲍莹;戴永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1
技术公布日:2021.08.2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