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动力紧急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10 14: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逃生 装置 紧急 动力
一种无动力紧急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急逃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紧急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的窗户或阳台上都安装有紧急逃生装置,以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供住户快速逃生。现有的紧急逃生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需要将绳索缠绕在逃生者的腰上,然后通过缓慢降落绳索的方式疏散逃生者。但是这种紧急逃生装置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逃生速度缓慢,不能快速疏散高层住户。另外,一些老弱病残、儿童、女性因为体力限制或恐高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拒绝使用紧急逃生装置的情况,进而导致部分高层住户无法快速逃离,造成伤亡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逃生装置,这种逃生装置设置在建筑内的一个单独逃生间里,这种新型逃生装置包括设置在天花板上的逃生洞、设置在天花板与地板之间的支撑柱、设置在天花板上内部带有发条的复位装置、设置在逃生柱上且与发条相连的逃生底座,这种逃生装置可以在快速下降的同时旋紧发条,当逃生者离开逃生底座后,逃生底座又会在发条的作用下快速复位,以供下一个逃生者使用。这种新型的逃生装置逃生速度快、使用方便,可供高层住户快速逃离危险地区。

由于上述新型逃生装置的逃生底座必须要保证在承载一个成年人的情况下也可匀速下降,也要保证下降时人的安全,因此逃生底座上必须设置有减速装置、护栏,这些将导致逃生底座的重量过重。而为了将过重的逃生底座复位,那么发条也必须足够大。这些原因将导致上述新型逃生装置占地面积过大,影响建筑使用面积。而且长时间使用,发条也会逐渐失去弹性,影响逃生底座复位,进而延误逃生。

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动力紧急逃生装置以解决传统紧急逃生装置存在的逃生速度慢、使用体验差、占地面积大、设备容易损坏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动力紧急逃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动力紧急逃生装置,包括地板、带有紧急逃生孔的天花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紧急逃生孔内的矩形边框、上端与所述矩形边框垂直连接且下端与所述地板垂直连接的支撑立柱、通过滑动结构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的升降台、复位模块,所述支撑立柱为空心方管。

所述复位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顶部的复位支架、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复位支架上的连接旋转结构、设置在所述复位支架上并与所述连接旋转结构相连的离心制动器、第一线缆、第二线缆、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内部并可上下滑动的配重,所述连接旋转结构包括升降转轮、与所述升降转轮同轴线的且直径比所述升降转轮直径小的配重转轮。所述第一线缆的一端顺时针缠绕固定在所述升降转轮上,另一端通过紧急制动子模块与所述升降台相连。所述第二线缆的一端逆时针缠绕固定在所述配重转轮上,另一端与所述配重相连。

进一步,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左滑柱、右滑柱、若干滑块、若干滑块连接板。

进一步,所述升降台包括平台板、左支撑肘板、右支撑肘板、阻挡结构、吸能结构、左折叠护栏、右折叠护栏。

进一步,所述阻挡结构包括挡块、一对止动挂钩、踏板、踏板弹簧、踏板转轴、挂钩连接杆、分离连接杆。

进一步,所述吸能结构包括吸能套筒、减震杆、减震垫。

进一步,所述左折叠护栏、右折叠护栏均包括固定支架、下支撑杆、上支撑杆、第一角度保持接头、第二角度保持接头。

进一步,所述第一角度保持接头、第二角度保持接头均包括带有若干止动槽的转盘、内转轴、外转轴套、止动滑块。

进一步,所述紧急制动子模块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平面形状为“┐”字形的第一制动器及第二制动器、制动衬块、带有导向孔的导向支架、制动连接板、若干制动弹簧。

进一步,还包括照明模块,所述照明模块包括发电机、若干led灯。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转轮、配重转轮、第一、第二线缆、配重替换了原有逃生装置常用的发条结构,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占地面积更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这样的复位结构也去除了天花板上突出的部分,避免了逃生者在紧急撤离时被绊倒的风险。而且本实用新型解除了发条结构对传统逃生装置适用高度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单层高度较高的建筑使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没有使用发条等容易损坏的部件作为复位结构的动力源,使用时故障率更小,后期维护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下降速度、复位速度均比传统逃生装置要快,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吸能结构、紧急制动子模块等多种安全装置,逃生风险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高层建筑中的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5是图4中b-b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阻挡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代表部件运动方向。

图7是图4中a向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线缆未断时紧急制动子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线缆断裂时紧急制动子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护栏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护栏展开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护栏展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地板;110、天花板;120、矩形边框;130、支撑立柱;140、滑动结构;141、左滑柱;142、右滑柱;143、滑块;144、滑块连接板;200、升降台;201、平台板;202、左支撑肘板;203、右支撑肘板;210、阻挡结构;211、挡块;212、止动挂钩;213、踏板;214、分离连接杆;220、吸能结构;230、左折叠护栏;231、右折叠护栏;232、固定支架;233、下支撑杆;234、上支撑杆;240、第一角度保持接头;241、第二角度保持接头;242、转盘;243、止动槽;244、止动滑块;300、复位支架;310、连接旋转结构;311、升降转轮;312、配重转轮;320、离心制动器;330、第一线缆;331、第二线缆;340、配重;400、紧急制动子模块;401、第一转轴;402、第二转轴;403、第一制动器;404、第二制动器;405、制动衬块;406、导向支架;407、制动连接板;408、制动弹簧;410、发电机;500、逃生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动力紧急逃生装置,包括地板100、带有紧急逃生孔的天花板1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紧急逃生孔内的矩形边框120、上端与所述矩形边框120垂直连接且下端与所述地板100垂直连接的支撑立柱130、通过滑动结构140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130上的升降台200、复位模块。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火灾等灾难发生时,将人群快速从上层疏散至下层,节约逃生时间,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所述支撑立柱130为铝合金空心方管,其长度根据天花板110与地板100之间的高度而定。所述滑动结构140包括左滑柱141、右滑柱142、若干滑块143、若干滑块连接板144,所述左滑柱141、右滑柱142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130的正面并向外突出,所述左滑柱141、右滑柱142均从所述支撑立柱130的顶端延伸至底端。所述滑块143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块连接板144的背面,所述滑块143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左滑柱141、右滑柱142相配的滑槽。所述滑块连接板144可以在所述滑块143的带动下沿所述左滑柱141、右滑柱142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台200包括平台板201、左支撑肘板202、右支撑肘板203、阻挡结构210、吸能结构220、左折叠护栏230、右折叠护栏231。所述平台板201为矩形板,其大小可以保证平台板201自由穿过矩形边框120。所述左支撑肘板202、右支撑肘板203对称设置在所述平台板201上,用来结构加强,具体来说所述平台板201插进所述左支撑肘板202与右支撑肘板203的中部,所述左支撑肘板202、右支撑肘板203在所述平台板201的上下均有结构。所述滑块连接板144设置在所述左支撑肘板202、右支撑肘板203之间,所述升降台200可沿所述左滑柱141、右滑柱142上下滑动。

所述阻挡结构210设置在所述平台板201靠近支撑立柱130的那一侧,所述阻挡结构210包括挡块211、一对止动挂钩212、踏板213、踏板弹簧、踏板转轴、挂钩连接杆、分离连接杆214。所述挡块211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130顶端左右两侧的凸台上,所述挡块211的顶端设置有凸起,所述挡块211凸起的底部设置为半圆形,所述挡块211凸起的顶部设置为平面。所述止动挂钩212设置在所述平台板201上与所述挡块211相配的地方,所述止动挂钩212通过挂钩连接杆相连,形成联动结构。所述止动挂钩212设置为“7”字型,所述止动挂钩212包括顶杆、支杆,所述止动挂钩212的顶杆与支杆连接处设置有旋转孔,所述止动挂钩212通过贯穿所述旋转孔的挂钩转轴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平台板201上并且所述支杆伸出所述平台板201,所述支杆伸出的那一部分的顶部设置有半圆形凸起,底部设置为平面,所述顶杆朝上。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止动挂钩212在初始状态下更好的被挡块211阻挡,而当升降台200复位时,又可以使止动挂钩212转动,避免了止动挂钩212被卡住。所述踏板213通过踏板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平台板201上,所述踏板213设置有向平台板201底面突出的凸起。所述踏板弹簧设置在所述踏板213与平台板201之间,初始状态下所述踏板213被顶起。所述分离连接杆214将踏板213的凸起与所述止动挂钩212的顶杆连接起来。

初始状态下,升降台200被复位模块向上拉动位于矩形边框120内,此时所述止动挂钩212的支杆搭在所述挡块211上。当人走上升降台200后,在人与升降台200的重力作用下,踏板弹簧被压缩,但止动挂钩212与挡块211仍未分离。当人在升降台200上站稳后,猛踩踏板213,踏板弹簧被进一步压缩,止动挂钩212的支杆在分离连接杆214带动下向上转动,进而与挡块211分离,升降台200向下滑动。当升降台200复位时,升降台200向上滑动具有一定动能,所述止动挂钩212的支杆的半圆形凸起与所述挡块211凸起的半圆形底部相互碰撞,所述止动挂钩212的支杆向下转动,踏板弹簧被拉伸,直至升降台200恢复到初始位置,即止动挂钩212的支杆搭在所述挡块211上。

所述吸能结构220设置在所述升降台200的底部,用来吸收升降台200降落到地板100时的动能,防止升降台200与地板100发生硬碰撞,进而引发安全事故。所述吸能结构220包括吸能套筒、减震杆、减震垫。所述吸能套筒、减震杆为高强度钢,所述吸能套筒设置在所述平台板201上,所述减震杆的顶端设置在所述吸能套筒内,所述减震杆的顶端与所述吸能套筒组成密封空间。所述减震垫设置在所述减震杆的底端,所述支撑立柱130的底部也设置有相配的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为弹性橡胶垫,防止减震杆与所述地板100硬碰撞。

所述左折叠护栏230、右折叠护栏231对称设置在所述升降台200的左右两侧,用来保护使用者,防止使用者在随升降台200下降的过程中受伤。所述左折叠护栏230、右折叠护栏231均包括固定支架232、下支撑杆233、上支撑杆234、第一角度保持接头240、第二角度保持接头241。所述固定支架232设置在所述平台板201上,所述下支撑杆233通过第一角度保持接头240与所述固定支架232可旋转连接,所述上支撑杆234通过第二角度保持接头241与所述下支撑杆233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角度保持接头240、第二角度保持接头241均包括带有若干止动槽243的转盘242、内转轴、外转轴套、止动滑块244。所述第一角度保持接头240的内转轴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232上,所述转盘242固定在所述内转轴上,所述外转轴套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内转轴上,所述外转轴套与所述下支撑杆233相连,所述下支撑杆233可绕着所述内转轴旋转。所述下支撑杆233与所述外转轴套相连的那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止动槽243相配的滑槽,所述止动滑块244可在止动槽243与下支撑杆233的滑槽上来回滑动。将止动滑块244滑到下支撑杆233的滑槽内,便可调整下支撑杆233的角度。当下支撑杆233转动到需要的角度后,将止动滑块244滑入止动槽243内,此时止动滑块244一部分位于止动槽243内,另一部分位于下支撑杆233的滑槽内,这样下支撑杆233便被卡住固定。第二角度保持接头241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角度保持接头240的连接方式相同,省略不写。

所述复位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130顶部的复位支架300、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复位支架300上的连接旋转结构310、设置在所述复位支架300上并与所述连接旋转结构310相连的离心制动器320、第一线缆330、第二线缆331、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130内部并可上下滑动的配重340。所述连接旋转结构310包括升降转轮311、与所述升降转轮311同轴线的且直径比所述升降转轮311直径小的配重转轮312。所述第一线缆330的一端顺时针缠绕固定在所述升降转轮311上,另一端通过紧急制动子模块400与所述升降台200相连。所述第二线缆331的一端逆时针缠绕固定在所述配重转轮312上,另一端与所述配重340相连。因为升降转轮311的直径大于所述配重转轮312的直径,所以在相同旋转圈数的情况下,升降台200的位移距离是大于配重340的位移距离的,即配重340上下移动的距离很短,但升降台200仍可从支撑立柱130的顶端滑动到底端。初始状态下,升降台200在上,位于矩形边框120内,配重340在下。当升降台200降落到地板100时,配重340在上。人离开后,升降台200就会在配重340的重力带动下快速复位。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离心制动器320可以减缓升降台200移动速度,使升降台200的升降速度维持在一个合适的区间。

进一步,所述紧急制动子模块400包括第一转轴401、第二转轴402、平面形状为“┐”字形的第一制动器403及第二制动器404、制动衬块405、带有导向孔的导向支架406、制动连接板407、若干制动弹簧408。所述第一制动器403、第二制动器404分别通过第一转轴401、第二转轴402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滑块连接板144的背面。所述制动衬块405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动器403、第二制动器404的端部,用来增加摩擦力,加强制动效果。所述导向支架406设置在滑块连接板144上,所述制动连接板407一端通过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器403、第二制动器404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与所述第一线缆330固定连接。所述制动弹簧408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支架406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制动连接板407上。

初始状态下,第一线缆330对制动连接板407提供一个向上的拉力,制动衬块405与所述左滑柱141、右滑柱142分离,制动弹簧408被压缩,此时升降台200可沿左滑柱141、右滑柱142上下滑动。当第一线缆330崩断后,制动弹簧408为第一制动器403、第二制动器404提供推力,制动衬块405与所述左滑柱141、右滑柱142剧烈摩擦,防止第一线缆330断掉后,升降台200快速下落引发安全事故。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照明模块,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照明。所述照明模块包括发电机410、若干led灯。所述发电机410设置在所述复位支架300上并与所述连接旋转结构310相连,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130的侧面,当升降台200上下移动时,发电机410开始发电为led灯提供电能,进而照亮房间。

在实际使用中,一栋高层建筑从高层到低层交错布置若干套本实用新型,使高层住户能够从高层快速疏散到低层,进而逃生。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首先将左折叠护栏230、右折叠护栏231展开,然后逃生者500依次走上升降台200。当逃生者500站稳并抓住左折叠护栏230、右折叠护栏231后,猛踩踏板213,升降台200就可快速滑动到地板100。这时逃生者500走下升降台200,走上另一个逃生装置的升降台200,以疏散到下一层。而当逃生者500走下升降台200后,升降台200将快速上升,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个逃生者500使用。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