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2021-08-06 12: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口罩 防护
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口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因此人们对于健康的把控也越来越重视,在近年来流行性感冒的影响下,人们一般都会佩戴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出行,但现有的防护口罩,对于灰尘的过滤效果较差,且通气性较低,同时当佩戴者进行长时间佩戴时,容易造成水分沾附口罩内部,从而容易造成口罩附带口水沾附在佩戴者面部,影响佩戴者的舒适感,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防护口罩,对于灰尘的过滤效果较差,且通气性较低,同时当佩戴者进行长时间佩戴时,容易造成水分沾附口罩内部,从而容易造成口罩附带口水沾附在佩戴者面部,影响佩戴者的舒适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所述口罩主体的两侧皆安装有挂耳绳,所述口罩主体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进风舱室,且进风舱室开设在口罩主体的内部,所述进风舱室远离口罩主体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过滤舱室,且过滤舱室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过滤舱室远离进风舱室的一侧开设有导风舱室,且导风舱室远离过滤舱室的一侧安装有通风机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吸汗舱室,且吸汗舱室开设在导风舱室远离过滤舱室的一侧,所述吸汗舱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吸汗舱室的两侧皆开设有通风口,且通风口与外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风舱室的外表面安装有防水棉。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第一固定板安装在过滤舱室的内部呈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吸汗舱室靠近口罩主体外壁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软垫棉。

优选的,所述吸汗舱室的内部安装有吸汗棉,且吸汗棉设置为蜂窝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吸汗舱室的内部两侧呈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通过设置有过滤舱室,当空气向口罩进行流动时,由于空气中会含有水分,此时通过进风舱室外表面防水棉的安装,可以使空气中的水分留存在防水棉的表面,使空气进入到进风舱室的内部,随着空气的流动,会使空气向过滤舱室流动,此时通过过滤舱室内吸附棉的安装可以使空气中含有的灰尘颗粒得到吸收,避免因灰尘过多造成影响人们进行佩戴的情况发生,使佩戴者使用时更加舒适。

2.该装置通过设置有通风口,当口罩进行佩戴过程中,在佩戴者的呼吸作用下,会使呼吸中含有的水分沾附在口罩上,此时通过吸汗舱室内吸汗棉的安装,可以使水分被其进行吸收避免水分对佩戴者造成影响,同时当长时间佩戴产生的热量进入到吸汗舱室内部时,通过第二固定板的安装,可以使热量经第二固定板的导向作用向吸汗舱室的两端进行滑动,此时可以使热量从通风口排出口罩主体,避免热量堆积造成影响佩戴者佩戴的情况,增加佩戴者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汗舱室和第二固定板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口罩主体;2、挂耳绳;3、过滤机构;31、进风舱室;32、过滤舱室;33、第一固定板;4、导风舱室;5、通风机构;51、吸汗舱室;52、第二固定板;53、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口罩主体1的两侧皆安装有挂耳绳2,口罩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3,过滤机构3包括进风舱室31,且进风舱室31开设在口罩主体1的内部,进风舱室31远离口罩主体1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过滤舱室32,且过滤舱室3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板33,过滤舱室32远离进风舱室31的一侧开设有导风舱室4,且导风舱室4远离过滤舱室32的一侧安装有通风机构5,通风机构5包括吸汗舱室51,且吸汗舱室51开设在导风舱室4远离过滤舱室32的一侧,吸汗舱室5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52,吸汗舱室51的两侧皆开设有通风口53,且通风口53与外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进风舱室31的外表面安装有防水棉,当人们将口罩进行配戴时,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随着佩戴者进行呼吸,会使空气向口罩进行流动,此时通过进风舱室31表面防水棉的安装,可以使水分留存在防水棉的表面,使使吸附后的空气进入到口罩的内部,有效的避免水分对正常使用造成口罩影响的情况。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板33设置有四组,四组第一固定板33安装在过滤舱室32的内部呈中心对称分布,当空气进入到进风舱室31的内部后,会使空气向过滤舱室32进行流动,此时通过过滤舱室32内部第一固定板33的安装,可以为空气的流动提供一个导向力,随后通过过滤舱室32内部吸附棉的安装,可以使空气中的颗粒灰尘得以吸附,从而可以使过滤后的空气供人们进行使用。

进一步的,吸汗舱室51靠近口罩主体1外壁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软垫棉,当人们将口罩进行佩戴时,首先将挂耳绳2挂在耳朵上,随后使口鼻与口罩表面进行抵触,此时通过口罩主体1表面软垫棉的安装,可以使口鼻与其进行直接接触,使佩戴者佩戴口罩时更加舒适。

进一步的,吸汗舱室51的内部安装有吸汗棉,且吸汗棉设置为蜂窝状,当口罩进行长时间配戴时,会使佩戴者呼吸产生出水分,此时通过水分进入到吸汗舱室51内,通过吸汗棉的设计,可以使佩戴者呼吸出的水分得以吸收,避免因水分堆积造成口罩潮湿影响佩戴体验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板52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固定板52固定安装在吸汗舱室51的内部两侧呈对称分布,由于口罩进行长时间佩戴时会产生热量,若不将热量排出,可能会影响佩戴舒适感,此时当长时间佩戴呼吸产生的热量进入到吸汗舱室51内部时,通过对称安装的第二固定板52,可以使热量经过第二固定板52向吸汗舱室51的两侧进行流动,为热量提供一个导向作用,此时通过两组通风口53的开设,可以使热量进行排出,避免热量堆积影响口罩佩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的两侧皆安装有挂耳绳(2),所述口罩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3),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进风舱室(31),且进风舱室(31)开设在口罩主体(1)的内部,所述进风舱室(31)远离口罩主体(1)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过滤舱室(32),且过滤舱室(3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板(33),所述过滤舱室(32)远离进风舱室(31)的一侧开设有导风舱室(4),且导风舱室(4)远离过滤舱室(32)的一侧安装有通风机构(5),所述通风机构(5)包括吸汗舱室(51),且吸汗舱室(51)开设在导风舱室(4)远离过滤舱室(32)的一侧,所述吸汗舱室(5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52),所述吸汗舱室(51)的两侧皆开设有通风口(53),且通风口(53)与外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舱室(31)的外表面安装有防水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3)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第一固定板(33)安装在过滤舱室(32)的内部呈中心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舱室(51)靠近口罩主体(1)外壁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软垫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舱室(51)的内部安装有吸汗棉,且吸汗棉设置为蜂窝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52)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板(52)固定安装在吸汗舱室(51)的内部两侧呈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所述口罩主体的两侧皆安装有挂耳绳,所述口罩主体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进风舱室,且进风舱室开设在口罩主体的内部,所述进风舱室远离口罩主体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过滤舱室,且过滤舱室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过滤舱室,当空气向口罩进行流动时,通过防水棉的安装,使水分留存在防水棉的表面,使空气进入到进风舱室的内部,随着空气向过滤舱室流动,此时通过过滤舱室内吸附棉的安装可以使空气中含有的灰尘颗粒得到吸收,避免因灰尘过多造成影响人们进行佩戴的情况发生,使佩戴者使用时更加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辉;周震;黄蕊;曾涛宇;胡振民;赵思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康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