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白蚁诱杀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诱杀 白蚁 害虫 装置 防治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害虫防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蚁诱杀装置。


背景技术:

2.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具有复杂的品级分化和隐蔽的巢居生活特性,其会危害房屋建筑、园林绿化、地下电缆、家具等。以诱杀为核心的白蚁监测、灭杀技术在国内外的白蚁防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白蚁监测控制技术的原理是选择白蚁喜爱的食物作为诱饵装置,把这类装置埋在地下,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白蚁取食立刻更换毒饵,白蚁取食毒饵后在群体中通过交哺和修饰等行为相互传递,最终达到灭杀整槽白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的化学防治,其优势主要体现在:1、对目标区域内的白蚁进行长期监测,当有白蚁出现时再进行毒饵处理,大量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2、白蚁预防处理避免大面积施药,节约白蚁防治成本,降低对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白蚁监测控制技术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的灭杀效果,但存在以下不足:1、监控耗费人力大,需要管理人员逐一对每一个装置检查,且不方便判断整个白蚁族群情况;2、需要先诱集再施放毒饵,步骤繁琐,工作量大,当监测控制装置诱集到白蚁后再施放毒饵,易惊扰白蚁,影响诱杀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诱杀装置,能在吸引白蚁后自动触发机关灭杀白蚁。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包括壳身、设置在所述壳身上端的顶盖、设置在所述壳身下端的底座和悬置在所述壳身内的激发棒,所述激发棒包括靠近所述顶盖的金属棒体和靠近所述底座的松木,所述松木上设置诱虫药,所述金属棒体和所述松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棒体的上端与所述顶盖的内侧之间设有具有弹性的弹力绳,所述松木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的内侧之间设置不可伸长的牵引绳,在初始状态下,弹力绳给所述金属棒体提供竖直向上的升力、牵引绳给所述松木相对地向下的拉力,所述顶盖的内侧设有若干气球,各个所述气球内填充有灭虫药,所述金属棒体的侧面设有顶针,所述顶针朝向对应的所述气球,当白蚁咬断所述松木后所述金属棒体向上运动,相应地顶针刺破气球使灭虫药落下。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弹力绳拉长穿过所述顶盖之后在所述顶盖的上侧打结。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弹力绳通过弯钩或圆环卡在所述顶盖上。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的内侧设置便于白蚁行走和筑巢的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的中间具有便于所述牵引绳穿过的孔洞,所述松木的下端搭接在所述活动平台上。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金属棒体和所述松木之间为粘接或插接。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气球粘接在所述顶盖的内侧。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的外侧为圆锥形。
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装置埋入地下,松木具有吸引白蚁的作用,相应地活动平台方便白蚁筑巢,当白蚁聚集、生活啃食松木之后松木会断裂,这个时候顶针刺破气球,气球破裂是提供足够大的冲击力将灭虫药撒开,灭虫药(既可以是粉末也可以是液体)落下杀死装置内的白蚁。后期只需要管理人员检查、取走装置即可。
附图说明
13.图1是一种实施例下装置的外观图;
14.图2是一种实施例下装置的剖视图。
15.附图标记说明:11、壳身;12、顶盖;13、底座;14、活动平台;21、金属棒体;22、松木;23、顶针;24、气球;31、弹力绳;32、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17.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包括壳身11、顶盖12、底座13和激发棒。所述壳身11的上端与所述顶盖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所述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所述激发棒悬置在所述壳身11之内。所述激发棒包括靠近所述顶盖12的金属棒体21和靠近所述底座13的松木22,所述松木22上设置诱虫药,所述金属棒体21和所述松木2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棒体21的上端与所述顶盖12的内侧之间设有具有弹性的弹力绳31,所述松木22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3的内侧之间设置不可伸长的牵引绳32。在初始状态下,弹力绳31给所述金属棒体21提供竖直向上的升力、牵引绳32给所述松木22相对地向下的拉力,所述顶盖12的内侧设有若干气球24,各个所述气球24内填充有灭虫药,所述金属棒体21的侧面设有顶针23,所述顶针23朝向对应的所述气球24,当白蚁咬断所述松木22后所述金属棒体21向上运动,相应地顶针23刺破气球24使灭虫药落下。
18.所述底座13的内侧设置便于白蚁行走和筑巢的活动平台14,所述活动平台14的中间具有便于所述牵引绳32穿过的孔洞,所述松木22的下端搭接在所述活动平台14上。相应地活动平台14方便白蚁筑巢、聚集,方便一次灭杀较多的白蚁。图2中可以看到活动平台14为圆盘状,其边缘搭接在底座13的内侧。
19.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力绳31拉长穿过所述顶盖12之后在所述顶盖12的上侧打结。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力绳31通过弯钩或圆环卡在所述顶盖12上。具体参照图2,在组装时,先将弹力绳31穿过顶盖12,然后拉出弹力绳31的一端并且打结防止其缩回,此时弹力绳31已经储存有弹性势能。
20.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棒体21和所述松木22之间为粘接或插接,或者金属棒体21的下单设置弯钩,然后通过弯钩直接钩入松木22的上端。
21.作为优选,所述气球24粘接在所述顶盖12的内侧。在制作时先往气球24内装入灭虫药然后注入空气,最后打结;在气球24的外侧设置双面胶,然后将适量的气球24沾到顶盖
12的内侧。
22.作为优选,所述底座13的外侧为圆锥形,方便稳定地置入地下。
23.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身、设置在所述壳身上端的顶盖、设置在所述壳身下端的底座和悬置在所述壳身内的激发棒,所述激发棒包括靠近所述顶盖的金属棒体和靠近所述底座的松木,所述松木上设置诱虫药,所述金属棒体和所述松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棒体的上端与所述顶盖的内侧之间设有具有弹性的弹力绳,所述松木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的内侧之间设置不可伸长的牵引绳,在初始状态下,弹力绳给所述金属棒体提供竖直向上的升力、牵引绳给所述松木相对地向下的拉力,所述顶盖的内侧设有若干气球,各个所述气球内填充有灭虫药,所述金属棒体的侧面设有顶针,所述顶针朝向对应的所述气球,当白蚁咬断所述松木后所述金属棒体向上运动,相应地顶针刺破气球使灭虫药落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绳拉长穿过所述顶盖之后在所述顶盖的上侧打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绳通过弯钩或圆环卡在所述顶盖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侧设置便于白蚁行走和筑巢的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的中间具有便于所述牵引绳穿过的孔洞,所述松木的下端搭接在所述活动平台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棒体和所述松木之间为粘接或插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球粘接在所述顶盖的内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外侧为圆锥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防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包括壳身、顶盖、底座和激发棒,激发棒包括靠近顶盖的金属棒体和靠近底座的松木,松木上设置诱虫药,金属棒体和松木之间固定连接,金属棒体的上端与顶盖的内侧之间设有具有弹性的弹力绳,松木的下端与底座的内侧之间设置不可伸长的牵引绳。在初始状态下,弹力绳给金属棒体提供竖直向上的升力、牵引绳给松木相对地向下的拉力,顶盖的内侧设有若干气球,各个气球内填充有灭虫药,金属棒体的侧面设有顶针,顶针朝向对应的气球,当白蚁咬断松木后金属棒体向上运动,相应地顶针刺破气球使灭虫药落下,将聚集的白蚁一网打尽。将聚集的白蚁一网打尽。将聚集的白蚁一网打尽。


技术研发人员:黄启料 左新德 黄建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泽华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6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