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支护桩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7: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基坑 支护 设施 循环利用


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设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支护桩。


背景技术:

2.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3.目前的基坑支护工程,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是用钻孔机成孔或用钢管成孔,后者是先用打桩机将带有活瓣桩尖的钢管沉入土层,使管壁四周的土壤挤实,然后在钢管内灌入混凝土后,马上把钢管拔出,使灌入的混凝土形成一根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是根据实际施工基坑进行定制,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费工费时,成孔速度慢,由于混凝土是在泥土中灌注的,灌注桩不能进行循环使用,对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支护桩,具有施工完毕后方便支护桩拆除从而可进行循环利用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支护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支护桩,包括钢管桩,所述钢管桩固定连接有用于插入基坑的插入端,所述插入端呈圆锥体状,所述钢管桩侧壁贯穿有透水孔,所述钢管桩包括过滤膜,所述钢管桩还包括滤网管,所述滤网管的直径小于所述钢管桩的直径,所述滤网管位于所述钢管桩内部,所述过滤膜固定连接于所述滤网管外壁,所述钢管桩还设有用于补强所述滤网管的补强装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水孔的设置,使得将钢管桩取出时,可以对钢管桩内部注水,水流能够通过透水孔流出钢管桩,从而最靠近钢管桩外部的泥土变得湿润,泥土由硬变软,使得泥土对钢管桩的握紧力变小,湿润的泥土对钢管桩起到润滑的作用,使得钢管桩方便取出进行循环使用,同时,钢管桩在进行基坑支护时,最靠近钢管桩的地下水可通过透水孔进入到钢管桩,通过抽取钢管桩内的积水,可实现基坑排水,减少基坑积水的情况;
8.通过设置过滤膜,对进入钢管桩的地下水进行过滤,将杂质和泥土阻隔在钢管桩外部,同时设有用于补强过滤膜的滤网管,使得滤网管对过滤膜进行补强,减少过滤膜因为泥土的冲击力而发生形变破损的情况,且设有用于补强滤网管的补强装置,对滤网管补强的同时,对钢管桩的结构进行补强,增强了钢管桩的刚性结构,辅助承受泥土对钢管桩的挤压作用,使得钢管桩能够进行稳定的基坑支护。
9.优选的,所述透水孔为多个。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钢管桩的取出时,对钢管桩进行注水,可以将更多
的水流通过透水孔流出到钢管桩外部,水流将最靠近钢管桩的泥土进行湿润,减少了泥土对钢管桩的握紧力,湿润的泥土对钢管桩的外壁有一定的润滑效果,使得钢管桩的取出更容易,从而使得钢管桩循环利用时更方便。
11.优选的,所述透水孔沿所述钢管桩周向均匀分布。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水孔的均匀分布,在进行钢管桩的取出时,通过对钢管桩注水,使得钢管桩外部泥土的湿润面积更广,破坏土壤结构更充分,进一步减少土壤对钢管桩的握紧力,从而使得钢管桩的取出操作更省时省力,从而方便钢管桩的循环利用。
13.优选的,所述补强装置包括中空管,所述中空管靠近所述插入端的侧壁贯穿有通孔,所述中空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插入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中空管及通孔的设置,取出钢管桩时,由于钢管桩内部连接有滤网管以及与滤网管外壁固定连接的过滤膜,在对钢管桩注水时,滤网管以及过滤膜容易受损,直接对中空管注水,减少滤网管及过滤膜的受损情况,钢管桩的水通过透水孔流出钢管桩,使得最靠近钢管桩的泥土湿润,使得土壤对钢管桩的握紧力减小,从而更容易将钢管桩取出,方便了钢管桩的循环利用,同时,在进行基坑支护时,钢管桩有一定的止水作用,最靠近钢管桩的地下水能通过透水孔进入到钢管桩,从而通过通孔进入到中空管,利用抽水泵将中空管的水抽出,减少抽水泵直接接触钢管桩,减少钢管桩内部连接的滤网筒以及过滤膜的损坏情况,从而更方便的将钢管桩的水抽出,可实现基坑排水,减少基坑积水的情况。
15.优选的,所述中空管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中空管的横截面设置为六边形,使得中空管的刚性结构增强,不易断裂和形变,从而对钢管桩的补强效果更佳,从而使得钢管桩的使用寿命更长,实现钢管桩的循环使用。
17.优选的,所述补强装置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空管的侧壁,所述加强筋向所述滤网管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加强筋远离所述中空管的一端与所述滤网管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筋的设置,加强筋在中空管的补强作用下,对钢管桩有进一步补强作用,使得钢管桩的刚性结构更强,更稳定的进行基坑支护工作,不易断裂和变形,延长钢管桩的使用寿命,从而钢管桩可以多次循环使用。
19.优选的,所述通孔有多个。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通孔,在进行钢管桩的取出时,通过对中空管注水,使得中空管的水流动到钢管桩的流速更快,通过透水孔流出钢管桩的水量更多,从而钢管桩的水更快速的通过透水孔流出钢管桩,将最靠近钢管桩外部的泥土润湿,减小泥土对钢管桩的握紧力,从而使得在取出钢管桩时更省时省力,同时,在通过抽水泵对钢管桩内的积水抽出时,钢管桩内的水流入到中空管的流速更快,从而能更快的完成抽水,实现基坑排水。
21.优选的,所述多个通孔沿所述中空管周向均匀分布。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通孔的均匀分布,在进行钢管桩的取出时,通过对中空管注水,中空管的水能通过多个通孔均匀、快速流动到钢管桩内,钢管桩内的水更快速的通过透水孔流出,从而更快速的将最靠近钢管桩外部的泥土润湿,减小泥土对钢管桩
的握紧力,从而使得钢管桩的取出更快捷,同时,在通过抽水泵对钢管桩内的积水抽出时,钢管桩内的水流入到中空管的流速更快,从而能更快的完成抽水,实现基坑排水,减少基坑的积水情况。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透水孔的设置,使得将钢管桩取出时,可以对钢管桩内部注水,水流能够通过透水孔流出钢管桩,从而最靠近钢管桩外部的泥土变得湿润,泥土由硬变软,使得泥土对钢管桩的握紧力变小,湿润的泥土对钢管桩起到润滑的作用,使得钢管桩方便取出进行循环使用,同时,钢管桩在进行基坑支护时,最靠近钢管桩的地下水可通过透水孔进入到钢管桩,通过抽取钢管桩内的积水,可实现基坑排水,减少基坑积水的情况。
25.2.通过透水孔的均匀分布,在进行钢管桩的取出时,通过对钢管桩注水,使得钢管桩外部泥土的湿润面积更广,破坏土壤结构更充分,进一步减少土壤对钢管桩的握紧力,从而使得钢管桩的取出操作更省时省力,从而方便钢管桩的循环利用。
26.3.通过中空管及通孔的设置,取出钢管桩时,由于钢管桩内部连接有滤网管以及与滤网管外壁固定连接的过滤膜,在对钢管桩注水时,滤网管以及过滤膜容易受损,直接对中空管注水,减少滤网管及过滤膜的受损情况,钢管桩的水通过透水孔流出钢管桩,使得最靠近钢管桩的泥土湿润,使得土壤对钢管桩的握紧力减小,从而更容易将钢管桩取出,方便了钢管桩的循环利用,同时,在进行基坑支护时,钢管桩有一定的止水作用,最靠近钢管桩的地下水能通过透水孔进入到钢管桩,从而通过通孔进入到中空管,利用抽水泵将中空管的水抽出,减少抽水泵直接接触钢管桩,减少钢管桩内部连接的滤网筒以及过滤膜的损坏情况,从而更方便的将钢管桩的水抽出,可实现基坑排水,减少基坑积水的情况。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支护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支护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30.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钢管桩;11、透水孔;12、过滤膜;13、滤网管;14、补强装置;141、中空管;1411、通孔;142、加强筋;2、插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支护桩。
34.参照图1及图2,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支护桩,包括钢管桩1,钢管桩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入端2,插入端2呈圆锥体状,插入端2的底面侧壁与钢管桩1固定连接,钢管桩1的侧壁贯穿有多个透水孔11,六个透水孔11为一组,且六个透水孔11沿钢管桩1周向均匀分布,多组透水孔11在钢管桩1的轴线方向上等间距分布,钢管桩1内壁设有过滤膜12,过滤膜12为圆筒状,过滤膜1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开口,过滤膜12的直径小于钢管桩1的直径,钢管桩1的内部还设有滤网管13,且滤网管13的一端与插入端2靠近钢管桩1的侧壁固定连接,滤网管13的直径等于过滤膜12的直径与钢管桩1的直径的差值,过滤膜12与滤网管13的外壁
固定连接,滤网管13覆盖过滤膜12。
35.参照图2及图3,钢管桩1还设有补强装置14,补强装置14包括中空管141,中空管14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中空管14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插入端2的底面圆心,中空管141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142,加强筋142为圆柱体状,中空管141的每一个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加强筋142,六个加强筋142为一组,多组加强筋142沿中空管141的轴线方向等距分布,且每一个加强筋142的轴线方向垂直于该加强筋142与中空管141固定连接的侧壁,多个加强筋142远离中空管141的一端朝向滤网管13的方向延伸,且加强筋142远离中空管141的一端与滤网管13朝向中空管141的侧壁固定连接。
36.参照图2及图4,中空管141贯穿有六个通孔1411,六个通孔1411位于靠近中空管141与插入端2底面固定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且中空管141的每一个侧壁均贯穿有一个通孔1411。
37.参照图1及图2,中空管141的长度小于钢管桩1的长度。
38.参照图1及图2,滤网管13的轴线长度与中空管141的轴线长度一致,过滤膜12的轴线长度与中空管141的轴线长度一致。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支护桩的实施原理为:
40.在施工前,先用引孔机在需打的桩点上进行打孔,用打桩机夹持钢管桩1顶部,将钢管桩1准确垂直插入引孔内,在钢管桩1进行基坑支护的同时,钢管桩周围的地下水通过透水孔渗透进入钢管桩,利用钢管桩1的过滤膜12对地下水进行过滤,将大部分杂质和石块阻隔在钢管桩1外壁,当地下水通过透水孔11进入钢管桩1时,然后通过滤网管13对地下水进一步过滤后渗透到钢管桩1的内部,地下水从中空管141设置的通孔1411进入到中空管141,可以使用抽水泵将中空管141内部的水抽出钢管桩1,可实现基坑排水,减少基坑积水的情况。
41.在施工完毕,需要对钢管桩1进行取出时,通过对钢管桩1内部进行注水,水流通过多个透水孔11流出钢管桩1,从而使得最靠近钢管桩1的土层疏松、湿润,破坏干燥状的土壤结构,使得土壤对钢管桩1的握紧力变小,同时湿润的泥土对钢管桩1起到一定润滑的作用,能够更容易将钢管桩1从土地取出,从而使得钢管桩1可更好的循环使用。
42.通过透水孔11的设置,在施工完毕后,将钢管桩1取出时,可以通过对钢管桩1进行注水,水流可通过透水孔11流出钢管桩1,使得最靠近钢管桩1的泥土湿润松软,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使得钢管桩1的取出操作更方便,使得钢管桩1可以进行循环使用,同时,钢管桩1在进行基坑支护的过程中,同时设置有过滤膜12,过滤膜12能够对钢管桩1周围的地下水进行过滤,将杂质和石块阻隔在钢管桩1的外壁,使得钢管桩1附近的地下水通过透水孔11渗透进入钢管桩1内,减少地下水对施工现场的影响,使得基坑支护强度更好,有利于施工安全。
43.通过滤网管13的设置,滤网管13的直径等于过滤膜12的直径与钢管桩1的直径的差值,使得过滤膜12与滤网管13固定连接后,将滤网管13以及过滤膜12放进钢管桩1内部,过滤膜12远离滤网管13的外壁能与钢管桩1的内壁贴合,减少间隙,使得过滤膜12更好的将泥土和杂质阻隔在钢管桩1外部,在施工完毕将钢管桩1取出时,滤网管13对过滤膜12进行补强,在水通过透水孔的流动时,将杂质和泥土都被阻隔在滤网管13外部,减少过滤膜12在泥土挤压下发生形变和破损的情况,通过外接水源对钢管桩1进行注水操作,钢管桩1内部
的水流通过透水孔11流出钢管桩1,使得最靠近钢管桩1的土地松软湿润,从而对钢管桩1起到润滑的作用,更方便钢管桩1的取出进行循环利用,同时钢管桩1在进行基坑支护时,由于钢管桩1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使得地下水能够在此压差作用下通过透水孔11渗透到钢管桩1内部,通过抽取钢管桩1内的技术,可实现基坑排水,减少基坑积水的情况。
44.通过中空管141以及加强筋142的设置,对钢管桩1进行补强,使得钢管桩1的支护强度更大,在进行基坑支护时,中空管141以及加强筋142可以分担部分钢管桩1的挤压力,使得钢管桩1不易发生形变,使得钢管桩1的寿命延长,从而使得钢管桩1可以更好的进行循环使用。
45.通过中空管141的设置,中空管14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使得中空管141的强度更大,对钢管桩1有更好的补强作用,使得钢管桩1能够延长使用寿命,更好的进行循环使用。
46.通过通孔1411的设置,在施工完毕后,将钢管桩1取出时,可以对中空管141注水,中空管141的水通过通孔1411进入到钢管桩1,钢管桩1的水通过多个透水孔11流出钢管桩1,使得最靠近钢管桩1的泥土松软湿润,减低了泥土对钢管桩1的握紧力,对钢管桩1的取出起到润滑的作用,从而更容易将钢管桩1取出来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在进行基坑支护时,钢管桩1外部的地下水通过透水孔11进入到钢管桩1内部后,能够通过中空管141的通孔1411进入到中空管141内部,且通孔1411在中空管141的六个侧壁上均匀分布,中空管141在水流的挤压下不易发生形变,利用抽水泵对中空管141内部积累的地下水抽出钢管桩1,可实现基坑排水,减少基坑积水的情况。
47.通过中空管141的长度的设置,使得在进行钢管桩1的送桩和取出时,方便对钢管桩1的操作,使得中空管141不易受到影响,不会发生形变,中空管141与插入端2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最大程度保障中空管141的完整度。
48.通过滤网管13的轴线长度设置,在进行钢管桩1的送桩和取出时,方便夹持钢管桩1进行操作,对滤网管13及滤网管13上固定连接的过滤膜12不会产生影响,可较大程度的保障滤网管13以及滤网管13上固定连接的过滤膜的完整度。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