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深槽型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加固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3: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滑动 加固 滑坡 建筑工程 治理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槽型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加固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深槽型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是指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任意横剖面内滑体最大厚度与该横剖面内滑体宽度之比小于5的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加固”是指对安全系数达不到安全要求,并且开始加速变形的潜在滑动边坡及斜坡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工程活动,以提高斜坡的稳定性达到安全要求;“治理”是指对即将滑动或者已经滑动并会继续滑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滑坡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工程活动,使滑坡停止滑动并达到安全状态。
[0003]
对于深槽型潜在滑动边坡及深槽型滑坡,或者滑床岩土体特性及结构较差的潜在滑坡边坡滑坡或,或者其两侧岩土体稳定及结构良好的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或者滑面(带)较陡滑动力较大的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现有加固治理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防滑桩仅其主体受力,由于本身防滑桩就是插入地下,故在滑坡产生时,容易出现防滑桩倾斜或倾倒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防滑桩不能多个共同受力,以减小冲击,因此,防滑桩的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深槽型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加固治理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的防滑桩易倾倒、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深槽型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加固治理装置,包括多个主桩体,所述主桩体的左右侧和后侧分别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连接座;后侧的所述连接座分别铰接有辅助撑杆;相邻的所述主桩体的左右侧对应位置的连接座之间连接有辅助绳;
[0007]
还包括多个和主桩体位置对应的、位于主桩体后侧的底桩体,所述底桩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多个连接座;所述主桩体后侧的辅助撑杆末端分别和对应位置的连接座铰接;
[0008]
边缘的两个主桩体外侧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底桩体,边缘的两个主桩体的外侧的连接座分别连接有辅助绳,边缘的两个主桩体的外侧的辅助绳末端分别和对应位置的底桩体顶部的连接座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底桩体的形状为倒匚形。
[0010]
优选的,所述主桩体后侧铰接的所述辅助撑杆的长度自下而上依次增大。
[0011]
优选的,边缘的所述主桩体外侧连接的辅助绳的长度自下而上依次增大。
[0012]
优选的,所述主桩体和底桩体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钢筋笼和混凝土;
[0013]
所述连接座靠近钢筋笼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和钢筋笼固定连接。
[0014]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
1、本装置通过在每个主桩体后侧设置一个底桩体,并通过长度不同的多个辅助撑杆连接底桩体和主桩体,从而既能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又可以通过辅助撑杆将力卸至后侧,缓解主桩体的压力,有效地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6]
2、本装置通过在相邻主桩体之间设置辅助绳,从而能将各个主桩体连接,使其共同受力,从而能保证主桩体的受力稳定,并且将主桩体的受力方向从前侧分担至左右两侧一部分,有效地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17]
3、本装置通过设置边缘的辅助绳,并且边缘的辅助绳连接底桩体,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性,使得本装置的各个角度均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深槽型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加固治理装置的轴测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深槽型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加固治理装置的主桩体及其连接部件的轴测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深槽型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加固治理装置的主桩体和底桩体去掉混凝土的轴测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深槽型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加固治理装置的连接座及其连接部件的轴测图。
[0022]
附图中:1

主桩体、2

连接座、3

辅助撑杆、4

辅助绳、5

底桩体、6

混凝土、7

钢筋笼、8

延伸柱、9

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
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槽型潜在滑动边坡及滑坡加固治理装置,包括多个主桩体1,所述主桩体1的左右侧和后侧分别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连接座2;后侧的所述连接座2分别铰接有辅助撑杆3;相邻的所述主桩体1的左右侧对应位置的连接座2之间连接有辅助绳4;
[0025]
还包括多个和主桩体1位置对应的、位于主桩体1后侧的底桩体5,所述底桩体5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多个连接座2;所述主桩体1后侧的辅助撑杆3末端分别和对应位置的连接座2铰接;
[0026]
边缘的两个主桩体1外侧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底桩体5,边缘的两个主桩体1的外侧的连接座2分别连接有辅助绳4,边缘的两个主桩体1的外侧的辅助绳4末端分别和对应位置的底桩体5顶部的连接座2连接。主桩体1下部和底桩体5均埋于地下,增加稳定性。
[0027]
本装置通过在每个主桩体1后侧设置一个底桩体5,并通过长度不同的多个辅助撑杆3连接底桩体5和主桩体1,从而既能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又可以通过辅助撑杆3将力卸至后侧,缓解主桩体1的压力,有效地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8]
本装置通过在相邻主桩体1之间设置辅助绳4,从而能将各个主桩体1连接,使其共同受力,从而能保证主桩体的受力稳定,并且将主桩体1的受力方向从前侧分担至左右两侧
一部分,有效地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29]
本装置通过设置边缘的辅助绳4,并且边缘的辅助绳4连接底桩体5,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性,使得本装置的各个角度均较为稳定。
[0030]
如图1所示,所述底桩体5的形状为倒匚形。上述形状既能保证顶部的受力均匀,又具有底部的两个支脚,稳定性好。
[0031]
如图1所示,所述主桩体1后侧铰接的所述辅助撑杆3的长度自下而上依次增大。
[0032]
如图1所示,边缘的所述主桩体1外侧连接的辅助绳4的长度自下而上依次增大。
[0033]
辅助撑杆3和辅助绳4的不同长度,使得各个辅助撑杆3和辅助绳4的位置不同,能将力分别卸给底部的底桩体5。
[0034]
如图2

4所示,所述主桩体1和底桩体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钢筋笼7和混凝土6;
[0035]
所述连接座2靠近钢筋笼7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柱8,所述延伸柱8固定连接有连接环9,所述连接环9和钢筋笼7固定连接。
[0036]
连接座2通过延伸柱8伸出混凝土,连接座2通过连接环9和钢筋笼7固定,从而保证了外侧混凝土的安全,固定稳定且不易损坏主桩体1或底桩体5。
[0037]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根据滑坡的状态确定主桩体1的数目和位置,并对应的确定需要的底桩体5的位置和数量。随后通过辅助撑杆3连接主桩体1后侧和底桩体5,通过辅助绳4连接相邻的主桩体1,通过辅助绳4连接边缘的主桩体1和对应的底桩体5,从而将本装置安装好定位好。
[003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9]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主桩体1、连接座2、辅助撑杆3、辅助绳4、底桩体5、混凝土6、钢筋笼7、延伸柱8、连接环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