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环形网格梁及边坡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支护 环形 网格 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网格梁及边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锚杆(锚索)网格梁是岩土体中的锚杆(锚索)与表面混凝土网格梁组台成的一种支护形式,锚杆(锚索)布置在混凝土网格梁节点上组合成框架结构,起到整体加固效果。锚杆的长度一般根据岩土体的结构、性质以及可能滑动深度确定,在规模不大的边坡工程中,使用较多的是无预应力锚杆,即普通的全长粘结砂浆锚杆。
3.锚杆(锚索)加混凝土网格梁作为一种轻型岩土支护结构,由于设计灵活、支护效果好等优点在边坡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完整性、稳定性,能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位移和裂缝的发展,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支撑作用,把围岩从荷载变为承载体,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但是,传统锚杆(锚索)网格梁施工存在以下缺点:
4.1)现场浇筑混凝土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5.2)传统网格梁为现场施工形成,混凝土材料耗费更多,容易提高成本,且在结构布置上比较单一,缺少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产品质量容易把控、施工方便且速度快的环形网格梁及边坡支护结构。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形网格梁包括多个梁片,所述梁片为弧形结构,所述梁片的一端凸伸设有插头,所述梁片的另一端凹陷设有插口,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口匹配;所述插头和插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梁片的弧长的延伸方向一致;多个所述梁片首尾依次相连成环形。
8.上述方案中,将网格梁拆分为多个梁片拼装的形式,可使梁片在工厂加工预制,再运至施工现场吊装拼装,从而有效提高网格梁施工效率,把控其质量安全;且通过设计插头、插口的插装方式,使施工方便且速度快。
9.优选的,所述插头和插口的延伸末端上均设有斜面,多个所述梁片相连后,其中一个所述梁片上的插头的斜面与另一个所述梁片上的插口的斜面接触。
10.优选的,多个所述梁片中,其中一部分的所述梁片上设有在梁片的厚度方向上,自梁片的上下两边沿向中间凹陷形成的插块;剩下部分的所述梁片上设有在梁片的厚度方向上,自梁片的中间分别向上下两边沿延伸形成的插槽;所述插块和插槽均在插头和插口之间设置,且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匹配。
11.优选的,所述环形网格梁由至少两个具有插块的梁片与至少两个具有插槽的梁片相连。
12.优选的,所述插头和插口的插接处设有用于安装锚杆的孔洞。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包括岩土、覆盖于所述岩土外表面的围岩
及多个上述的环形网格梁及锚杆,多个所述环形网格梁的外圆面重叠并呈横纵阵列排布;每一个梁片的插接处均设有一个所述锚杆;多个所述环形网格梁设于所述围岩中,所述锚杆自所述环形网格梁向所述岩土内延伸。
14.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一、将一个环形网格梁分解成四个弧形的梁片,在工厂加工预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吊装拼接,从而有效提高网格梁施工效率,把控其质量安全;
16.二、在保证美观前提下,充分考虑力学模型受力的合理性,使锚杆沿环形网格梁的梁片的插接处等间距均匀布置,既能起到锚固土体的作用,又能加固环形网格梁片之间的紧固力。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网格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网格梁和锚杆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形网格梁1包括多个梁片11,所述梁片11为弧形结构。所述梁片11的一端凸伸设有插头111,所述梁片11的另一端凹陷设有插口112,所述插头111与所述插口112匹配。所述插头111和插口1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梁片1的弧长的延伸方向一致,这样,能够使多个所述梁片11首尾依次相连成环形。
22.所述插头111和插口112的延伸末端上均设有斜面113,所述插头111上的斜面113为自所述插头111向环形网格梁1的圆心呈锐角倾斜,即斜面113与环形网格梁1的外弧面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如图2所示)。多个所述梁片相连后,其中一个所述梁片11上的插头111的斜面113与另一个所述梁片11上的插口112的斜面113接触。所述斜面113的设置能够增强所述梁片11拼装成环形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3.多个所述梁片11中,其中一部分的所述梁片11上设有在梁片11的厚度方向上,自梁片11的上下两边沿向中间凹陷形成的插块114。剩下部分的所述梁片11上设有在梁片11的厚度方向上,自梁片11的中间分别向上下两边沿延伸形成的插槽115。所述插块114和插槽115均在插头111和插口112之间设置,且所述插块114与所述插槽115匹配。
24.所述环形网格梁1通过两个具有插块114的梁片11与两个具有插槽115的梁片11首尾依次相连形成。具有插块114的两个梁片11可相邻设置,或者与具有插槽115的梁片11交错设置,实际根据安装需要决定。
25.所述插头111和插口112的插接处设有用于安装锚杆的孔洞(未图示)。
26.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包括岩土(未图示)、覆盖于所述岩土外表面的围岩(未图示)及多个上述的环形网格梁1和锚杆2。多个所述环形网格梁1
的外圆面重叠并呈横纵阵列排布,具体为:所述环形网格梁1上的插槽115与邻近的环形网格梁1上的插块114插装,所述环形网格梁1上的插块114与另一个邻近的环形网格梁1上的插槽115插装。
27.每一个梁片11的插接处的孔洞中均设有一个所述锚杆2。多个所述环形网格梁2设于所述围岩中,所述锚杆2自所述环形网格梁向所述岩土内延伸。
28.安装后,所述孔洞注浆封孔。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形网格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梁片,所述梁片为弧形结构,所述梁片的一端凸伸设有插头,所述梁片的另一端凹陷设有插口,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口匹配;所述插头和插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梁片的弧长的延伸方向一致;多个所述梁片首尾依次相连成环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网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和插口的延伸末端上均设有斜面,多个所述梁片相连后,其中一个所述梁片上的插头的斜面与另一个所述梁片上的插口的斜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形网格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梁片中,其中一部分的所述梁片上设有在梁片的厚度方向上,自梁片的上下两边沿向中间凹陷形成的插块;剩下部分的所述梁片上设有在梁片的厚度方向上,自梁片的中间分别向上下两边沿延伸形成的插槽;所述插块和插槽均在插头和插口之间设置,且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网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网格梁由至少两个具有插块的梁片与至少两个具有插槽的梁片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形网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和插口的插接处设有用于安装锚杆的孔洞。6.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包括岩土及覆盖于所述岩土外表面的围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个环形网格梁及锚杆,多个所述环形网格梁的外圆面重叠并呈横纵阵列排布;每一个梁片的插接处均设有一个所述锚杆;多个所述环形网格梁设于所述围岩中,所述锚杆自所述环形网格梁向所述岩土内延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形网格梁及边坡支护结构。所述环形网格梁包括多个梁片,所述梁片为弧形结构,所述梁片的一端凸伸设有插头,所述梁片的另一端凹陷设有插口,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口匹配;所述插头和插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梁片的弧长的延伸方向一致;多个所述梁片首尾依次相连成环形。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网格梁将一个环形网格梁分解成四个弧形的梁片,在工厂加工预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吊装拼接,从而有效提高网格梁施工效率,把控其质量安全。把控其质量安全。把控其质量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谊 李鹏 秦浩 李登辉 周春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