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坑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基坑 监测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基坑监测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各种观察及分析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预测进一步施工后将导致的变形及稳定状态的发展,根据预测判定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来指导设计与施工,实现所谓信息化施工。
3.基坑需要用到棱镜对基坑进行实时监测,然而传统基坑监测装置不能对棱镜的角度进行调节,不能全面的对基坑进行监测,从而导致使用者需要移动整个装置才能对棱镜进行角度调节,不方便使用者对棱镜进行使用,同时也降低了基坑的监测效果。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坑监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监测装置,解决了传统基坑监测装置不能对棱镜的角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监测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腔设置有摇摆机构,所述机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机箱顶部的左侧栓接有第一固定座,且第一固定座相向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腔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安装箱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旋转机构的顶部贯穿安装箱并栓接有棱镜,所述机箱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地钉,所述机箱正面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
7.优选的,所述摇摆机构包括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气缸、第一活动杆、第二滑槽、第三滑块、移动板和第二活动杆,所述机箱内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槽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滑块的右侧栓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顶部均贯穿第一滑槽并栓接有第二固定座,且第二固定座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远离第二固定座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一通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底部贯穿第二滑槽并与第三固定座的顶部栓接,所述移动板的顶部栓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顶部与安装箱底部的右侧栓接。
8.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丝杆、螺纹套、齿条板、齿轮和连接杆,所述安装箱内腔左侧的背面栓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于安装箱内腔右侧的背面,所述丝杆的表面从左到右均依次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正面栓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正面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安装箱内腔底部的中
心处,所述齿轮的内腔栓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贯穿安装箱并与棱镜的底部栓接。
9.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内腔的背面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的正面贯穿第三滑槽并与螺纹套的背面栓接。
10.优选的,所述机箱两侧的中心处均栓接有手柄,且手柄远离机箱的一侧粘接有防滑条。
11.优选的,所述棱镜的顶部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缠绕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与棱镜的顶部栓接,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栓接有挡板,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贯穿挡板并向上延伸。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顶部栓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缓冲垫。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监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监测装置,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气缸、第一活动杆、第二滑槽、第三滑块、移动板和第二活动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棱镜进行旋转,从而增加了棱镜的监测范围,通过电机、丝杆、螺纹套、齿条板、齿轮和连接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棱镜的整体角度进行调节,更便于使用者对基坑进行全面的监测,提高了基坑的监测效果,解决了传统基坑监测装置不能对棱镜的角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滑槽和第四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螺纹套进行限位,从而防止螺纹套随丝杆旋转而进行转动,同时提高了螺纹套的稳定性,通过手柄和防滑条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装置进行携带,通过增大了使用者手掌与手柄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装置携带过程中发生掉落,通过固定杆、缓冲弹簧和挡板的配合,对棱镜的顶部进行保护,防止坠落物砸到棱镜,造成棱镜破损,通过限位块和缓冲垫的配合,防止挡板从固定杆的顶部脱落,同时对限位块进行缓冲,防止移动板与限位块接触时力度过大,导致移动板和限位块损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监测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一种基坑监测装置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19.图3为图1所示安装箱的结构剖视图;
20.图4为图1所示安装箱的结构俯视剖面图。
21.图中标号:1、机箱;2、摇摆机构;21、第一滑槽;22、第一滑块;23、第二滑块;24、气缸;25、第一活动杆;26、第二滑槽;27、第三滑块;28、移动板;29、第二活动杆;3、第一通槽;4、安装箱;5、旋转机构;51、电机;52、丝杆;53、螺纹套;54、齿条板;55、齿轮;56、连接杆;6、棱镜;7、第三滑槽;8、第四滑块;9、固定杆;10、缓冲弹簧;1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监测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基坑监测装置的结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安装箱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安装箱的结构俯视剖面图,一种基坑监测装
置,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内腔设置有摇摆机构2,所述机箱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槽3,所述机箱1顶部的左侧栓接有第一固定座,且第一固定座相向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安装箱4,所述安装箱4的内腔设置有旋转机构5,所述安装箱4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旋转机构5的顶部贯穿安装箱4并栓接有棱镜6,所述机箱1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地钉,所述机箱1正面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
24.所述摇摆机构2包括第一滑槽21、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气缸24、第一活动杆25、第二滑槽26、第三滑块27、移动板28和第二活动杆29,所述机箱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21,所述第一滑槽21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2和第二滑块23,所述第一滑槽21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气缸24,所述气缸24的活塞杆与第二滑块23的右侧栓接,所述第一滑块22和第二滑块23的顶部均贯穿第一滑槽21并栓接有第二固定座,且第二固定座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25,所述第一活动杆25远离第二固定座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一通槽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移动板28,所述移动板28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6,所述第二滑槽26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27,所述第三滑块27的底部贯穿第二滑槽26并与第三固定座的顶部栓接,所述移动板28的顶部栓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29,所述第二活动杆29的顶部与安装箱4底部的右侧栓接,通过第一滑槽21、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气缸24、第一活动杆25、第二滑槽26、第三滑块27、移动板28和第二活动杆29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棱镜6进行旋转,从而增加了棱镜6的监测范围。
25.所述旋转机构5包括电机51、丝杆52、螺纹套53、齿条板54、齿轮55和连接杆56,所述安装箱4内腔左侧的背面栓接有电机51,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栓接有丝杆52,所述丝杆5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于安装箱4内腔右侧的背面,所述丝杆52的表面从左到右均依次螺纹连接有螺纹套53,所述螺纹套53的正面栓接有齿条板54,所述齿条板54的正面啮合有齿轮55,所述齿轮5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安装箱4内腔底部的中心处,所述齿轮55的内腔栓接有连接杆56,所述连接杆56的顶部贯穿安装箱4并与棱镜6的底部栓接,通过电机51、丝杆52、螺纹套53、齿条板54、齿轮55和连接杆56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棱镜6的整体角度进行调节,更便于使用者对基坑进行全面的监测,提高了基坑的监测效果。
26.所述安装箱4内腔的背面开设有第三滑槽7,所述第三滑槽7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8,所述第四滑块8的正面贯穿第三滑槽7并与螺纹套53的背面栓接,通过第三滑槽7和第四滑块8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螺纹套53进行限位,从而防止螺纹套53随丝杆52旋转而进行转动,同时提高了螺纹套53的稳定性。
27.所述机箱1两侧的中心处均栓接有手柄,且手柄远离机箱1的一侧粘接有防滑条,通过手柄和防滑条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装置进行携带,通过增大了使用者手掌与手柄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装置携带过程中发生掉落。
28.所述棱镜6的顶部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表面缠绕有缓冲弹簧10,所述缓冲弹簧10的底部与棱镜6的顶部栓接,所述缓冲弹簧10的顶部栓接有挡板11,所述固定杆9的顶部贯穿挡板11并向上延伸,通过固定杆9、缓冲弹簧10和挡板11的配合,对棱镜6的顶部进行保护,防止坠落物砸到棱镜6,造成棱镜6破损。
29.所述固定杆9的顶部栓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缓冲垫,通过限
位块和缓冲垫的配合,防止挡板11从固定杆9的顶部脱落,同时对限位块进行缓冲,防止移动板28与限位块接触时力度过大,导致移动板28和限位块损坏。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31.在使用时,使用者使用工具将地钉插入地面,随后使用者对基坑进行监测,当使用者需要改变监测角度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开启气缸24,随后气缸24带动第二滑块23向左移动,通过第一滑块22的滑动配合,从而第二滑块23和第一滑块22带动移动板28向上伸缩移动,通过第一固定座的活动支撑配合,进而移动板28通过第二活动杆29带动安装箱4向左倾斜调节,随后使用者通过控制器开启电机51,随后电机51带动丝杆5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纹套53向右移动,进而带动齿条板54向右移动,随后齿条板54带动齿轮55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56进行转动,进而连接杆56带动棱镜6进行转动,从而对棱镜6进行角度调节,对基坑进行全面监测。
3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监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滑槽21、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气缸24、第一活动杆25、第二滑槽26、第三滑块27、移动板28和第二活动杆29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棱镜6进行旋转,从而增加了棱镜6的监测范围,通过电机51、丝杆52、螺纹套53、齿条板54、齿轮55和连接杆56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棱镜6的整体角度进行调节,更便于使用者对基坑进行全面的监测,提高了基坑的监测效果,解决了传统基坑监测装置不能对棱镜的角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