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预制屋脊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屋脊 预制 构件 仿古 施工


1.本实用新型涉及仿古建筑构件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屋脊。


背景技术:

2.古建筑形式优美,表现力丰富,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在现今的一些仿古建筑设计施工中,常常使用钢筋混凝土构件代替传统中的木结构。钢筋混凝土与木结构的材料性能相差甚远,设计方式和施工方式都相差很大。因此,在仿古建筑的设计施工中常常无法使用传统的木结构设计的施工方式。
3.仿古建筑屋脊由屋脊头、翘角、正脊、垂脊组成,形式复杂多变。在一般的仿古建筑的设计施工中,需要将突出于屋面的屋脊与屋脊下方的混凝土梁设计成一体结构。但是仿古建筑的屋脊形式复杂,如果将突出屋面上方的屋脊与屋脊下方的混凝土梁一体现浇,必然会带来相当大的施工难度。并且突出于屋面的屋脊不需要与下方的混凝土梁共同受力,屋脊是构造节点,只起到美观和构造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预制屋脊,降低仿古建筑屋脊的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屋脊,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屋脊,包括:
6.支撑梁;
7.多个第一屋脊,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且每个所述第一屋脊首位相连形成屋脊线;
8.第二屋脊,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并连接于最末端的所述第一屋脊;
9.砂浆层,均匀砌筑于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第一屋脊、所述第二屋脊之间,使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第一屋脊、所述第二屋脊稳固连接。
1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屋脊两侧表面对称设有若干凸于表面的线条。
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定义所述第一屋脊的高度为h,则h为250~400mm;定义所述第一屋脊的长度为l1,则l1为500~700mm。
1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屋脊的内部设置有间距为200mm、直径为6mm的箍筋,并在所述箍筋四角各设置有1根直径8~12mm的纵向钢筋。
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砂浆层的厚度为10~30mm,所述砂浆层中设置有两根直径为8mm的贯通钢筋。
1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相邻所述第一屋脊首尾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屋脊与所述第二屋脊的首尾之间铺设有水泥砂浆。
1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屋脊的一端截面大小与所述第一屋脊相同,另一端的上角向上倾斜设置,形成角度a,所述角度a为30~40
°
,下角为角度b,所述角度b为120~130
°

1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定义所述第二屋脊的底边长为l2,则l2为900~1100mm。
1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屋脊两侧表面对称设有若干凸于表面的倾斜线条,在所述第一屋脊与第二屋脊交接处,所述倾斜线条与所述线条的位置相对应。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其一: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第一屋脊和第二屋脊,第一屋脊和第二屋脊均设置在用于受力的支撑梁上;第一屋脊和第二屋脊均是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结构安全可靠,使用砌筑的方式将第一屋脊和第二屋脊砌筑在支撑梁上,解决了上方屋脊与下方混凝土梁整体现浇的施工难度,避免了上方屋脊与混凝土梁钢筋整体绑扎,整体支模板的施工困难,有效改善了仿古建筑屋脊的施工情况,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成本。通过设置预制的第一屋脊和第二屋脊,可以在屋面施工完成后,再把预制屋脊吊装至屋面进行砌筑,方便施工,提升屋脊的施工效率,也有利于保证预制屋脊的施工质量。
20.其二: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屋脊优选长度为600mm,第二屋脊优选底部长度为1000mm;分段砌筑第一屋脊和第二屋脊,保证屋脊施工以及后来使用的安全性,预制的第一屋脊和第二屋脊不会从屋顶上脱落,预制屋脊与下方的混凝土梁之间使用饱满的砂浆层,砂浆层中放置有两根8mm的贯通钢筋,贯通钢筋贯通于整个预制屋脊的下方,可有效增强预制屋脊与下方支撑梁的连接性能,提升预制屋脊的安全性。
21.其三: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屋脊和第二屋脊中两侧面设有线条,为预制屋脊提供良好的构造美观作用;预制的屋脊混凝土浇筑质量好,便于施工,不会出现屋脊表面的蜂窝麻面等施工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屋脊的结构拆分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屋脊的落珠机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屋脊的剖视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屋脊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附图标识为:
28.1.支撑梁;
29.2.第一屋脊;21.线条;22.箍筋;23.纵向钢筋;
30.3.第二屋脊;31.倾斜线条;
31.4.砂浆层;41.贯通钢筋;
32.5.水泥砂浆;
33.6.混凝土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
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屋脊,包括:支撑梁1;多个第一屋脊2,设置于所述支撑梁1,且每个所述第一屋脊2首位相连形成屋脊线;第二屋脊3,设置于所述支撑梁1上,并连接于最末端的所述第一屋脊2;砂浆层4,均匀砌筑于所述支撑梁1与所述第一屋脊2、所述第二屋脊3之间,使所述支撑梁1与所述第一屋脊2、所述第二屋脊3稳固连接。
37.具体的,将预制屋脊,即第一屋脊2和第二屋脊3通过砌筑的方式砌筑在支撑梁1上,取代了传统中第一屋脊2、第二屋脊3与支撑梁一体现浇成型的屋脊结构。此种屋脊结构便于施工,解决了屋脊与支撑梁一体成型时绑钢筋、支模板以及浇筑混凝土难度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屋脊2和第二屋脊3并非是此种仿古建筑的屋脊的唯一形式,可以根据实际的建筑形式需要作为适应性的改进。
3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屋脊2两侧表面对称设有若干凸于表面的线条21。设置线条21可为预制屋脊提供优美的构型形式,丰富预制屋脊的美学表达内容。并且通过预制的形式可有效保证屋脊的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3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定义所述第一屋脊2的高度为h,则h为250~400mm;定义所述第一屋脊2的长度为l1,则l1为500~700mm。预制屋脊是突出于屋面的一条屋脊线,从远处看可以明显看见一条连续的屋脊线。本实施例中,第一屋脊2的高度优选为350mm,长度优选为600mm。设置此高度和长度可以确保预制屋脊的安全性,屋脊的重量保持在适当范围,便于砌筑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预制屋脊的稳定性。优选350mm的第一屋脊2,便于提升美观作用,太高则选择硕大突出,不够优雅,太低则不明显,无法形成屋脊线。
4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屋脊2的内部设置有间距为200mm、直径为6mm的箍筋22,并在所述箍筋22四角各设置有1根直径8~12mm的纵向钢筋23。在第一屋脊2的内部设置钢筋,避免素混凝土的脆性破坏,以及避免预制屋脊产生表面裂缝,提高预制屋脊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4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砂浆层4的厚度为10~30mm,所述砂浆层4中设置有两根直径为8mm的贯通钢筋41。砂浆层4的优选厚度为20mm,保证上方的预制屋脊与下方的支撑梁之间的连接性能,并在砂浆层中设置两根直径为8cm的贯通钢筋41,沿着砂浆层4贯通布置,使整个预制屋脊与支撑梁1之间都有贯通钢筋41,保证预制屋脊的整体稳定连接。
4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相邻所述第一屋脊2首尾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屋脊2与所述第二屋脊3的首尾之间铺设有水泥砂浆5。在每个第一屋脊2连接处,以及第一屋脊2与爹屋脊3之间均设置水泥砂浆5作为连接,保证首位相连的预制屋脊之间具有可高的连接性能,提高
预制屋脊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4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屋脊3的一端截面大小与所述第一屋脊2相同,另一端的上角向上倾斜设置,形成角度a,所述角度a为30~40
°
,下角为角度b,所述角度b为120~130
°
。第二屋脊3设置在屋脊线的末端,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倾斜的上角,使上角的角度a倾斜上翘,可提升屋脊线的美观感受。
4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定义所述第二屋脊3的底边长为l2,则l2为900~1100mm。l2优选为1000mm,第二屋脊3设置子末端,应将第二屋脊3的长度设置比第一屋脊2长,使末端的第二屋脊3有更多的连接长度,提高第二屋脊3的连接稳定性。并且第二屋脊3需要倾斜设置,将l2设置的更长将有利于保证倾斜角度的设置。
4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屋脊3两侧表面对称设有若干凸于表面的倾斜线条31,在所述第一屋脊2与第二屋脊3交接处,所述倾斜线条31与所述线条21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屋脊2的线条21和第二屋脊3的倾斜线条32位置对应,保证屋脊线的线条一致性,提升美观。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