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立体混纺粗纺面料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11: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粗纺 面料 花呢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粗纺花呢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立体混纺粗纺面料。


背景技术:

2.圈圈纱是花式纱线的一种,一般由芯纱、压纱(有时也叫固纱)、饰纱三部分组成。芯纱和压纱经常采用化纤长丝或是腈纶一类的毛纺原料做成纱线来使用。饰纱是在花捻机上起圈圈的部分,可以是各种毛纺原料的纱线也可以是棉纺粗纱。圈圈纱的成品纱上有规则的圈圈效果,因此而得名。
3.圈圈纱又称环圈纱,属于超喂型花式线,其以一根或两根芯纱为主体,以一固定的速度送出,而另

根饰纱则以超过芯纱1.1—3.5倍以上的速度送出,通过加捻形成花式纱。圈圈纱使花式线中最松软的一种。其中芯纱是圈圈线的主干,饰纱用以形成圈圈状花式效应,固纱用以固定圈圈纱,并与芯纱共同构成圈圈线的强力基础。圈圈纱的圈圈有大有小,大的圈圈饰纱用的极粗,从而成纱纱支也较粗。在生产大毛圈时,饰纱必须选择弹性好、条干均匀的精纺毛纱,而且单纱捻度要低。也有用毛条经牵伸后直接作为饰纱,这类圈圈由于纤维没有经过加捻,所以手感特别柔软。这类纤维型的圈圈纱在毛粗纺面料中应用也最为广泛。但这类圈圈纱运用到花呢面料中,经后整理后,圈圈容易变得松散、模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混纺粗纺面料,能够使得粗纺花呢面料,经过后整理,砂洗、缩呢等使圈圈松散的工序,产品后圈圈的成圈性也较好,依然可在面料表面看到清晰的圈圈。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立体混纺粗纺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包括经纱a和经纱b;所述的纬纱包括纬纱a和纬纱b;所述的经纱a为一根粗纺纱与一根精纺纱合股;所述的纬纱a为双边圈圈纱;所述的双边圈圈纱包括一根加捻后的毛条作为饰纱、两根化纤长丝分别作为芯纱和固纱;所述经纱b和纬纱b均包括一根涤纶长丝;所述双边圈圈纱中作为饰纱的毛条的捻度为z210t/m,双边圈圈纱中每10cm中具有15

20个圈。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经纱的排列顺序为1根经纱a、2根经纱b;纬纱的排列顺序为1根纬纱a、2根纬纱b。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经纱a为一根4.5s的粗纺纱和一根48s的精纺纱合股。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双边圈圈纱的细度为3.4s,两根锦纶长丝作为芯纱和固纱。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使用的锦纶长丝为50d。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立体混纺粗纺面料,所使用的双边圈圈纱的饰纱为经过牵伸拉细后以低转数加强捻的羊毛毛条,使圈圈纱成圈性更好,圈
圈更清晰、更立体。使得该粗纺花呢面料即使经过了后整理,砂洗、缩呢等使圈圈松散的工序,产品后圈圈的成圈性也较好,依然可在面料表面看到清晰的圈圈。且由于圈圈纱的饰纱用100%毛条,羊毛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率,再加上作为饰纱的毛条加了强捻,也具有一定的刚性。因此,当面料经过蒸呢工序后,圈圈纱并没有被压扁,服帖在面料表面,而是仍以立体圈的风格呈现在面料表面,面料风格更加自然、活跃。
附图说明
12.图1是实施例一的上机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4.实施例一
15.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立体混纺粗纺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包括经纱a和经纱b,纬纱包括纬纱a和纬纱b。
16.在本实施例中,经纱a为一根粗纺纱与一根精纺纱合股,为一根4.5s的粗纺纱和一根48s的精纺纱合股,所使用的粗纺纱为含有80wt%的羊毛和20wt%的尼龙,其细度为9.5s;所使用的精纺纱为含有80wt%的羊毛和50wt%的腈纶,其细度为48s。
17.在本实施例中,纬纱a为双边圈圈纱,双边圈圈纱包括一根加捻后的毛条作为饰纱、两根化纤长丝分别作为芯纱和固纱。双边圈圈纱中所使用的饰纱为100%羊毛毛条,毛条加捻是采用粗纱纺细纱、捻度为z210t/m。制造双边圈圈纱是用fqhc303微电脑控制的环锭式花式捻线机生产,超喂比为2.7,双边圈圈纱的圈与圈的间距通过无级调节,间距控制在每10cm中具有15

20个圈,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9个圈。芯纱和固纱采用50d的锦纶长丝。
18.在本实施例中,经纱b和纬纱b均为双股涤纶线,其规格为54s/2。
19.在本实施例中,经纱的排列顺序为1根经纱a、2根经纱b;纬纱的排列顺序为1根纬纱a、2根纬纱b。经纱a和纬纱a交织形成表面人字风格,经纱b和纬纱b在在人字风格表面下方以平纹的方式交织。
20.图1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立体混纺粗纺面料上机图,图中黑色的块状表示经组织点,即经纱位于纬纱的上方;白色的块状纬组织点,即纬纱位于经纱的上方。图1中组织图中左方的数字表示纬纱,例如数字1表示第一纬纱,依次类推。图1组织图中下方的数字表示纬纱,例如数字1表示第一根经纱。
21.由图1可知,一个组织循环为48根经纱、12根纬纱,经纱采用1根经纱a、2根经纱b的顺序排列,纬纱采用1根纬纱a、2根纬纱b的顺序排列。本实施例所说的“上”表示为经组织点,“下”表示为纬组织点。第一根经纱的交织规律为五下二上二下二上一下;第二根经纱的交织规律为一下一上一下二上一下一上一下二上一下一上;第三根经纱的交织规律为一上一下二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二上一下;第四根经纱的交织规律为二上六下二上二下;第五根经纱的交织规律为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二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第六根经纱的交织规律为二上一下一上一下二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第七根经纱的交织规律为一上二下二上六下一下;第八根经纱的交织规律为一上一下二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二上一下;第九根经纱的交织规律为一下一上一下二上一下一上一下二上一下一上;第十根经
纱的交织规律为二下二上二下二上四下;第十一根经纱的交织规律为二上一下一上一下二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第十二根经纱的交织规律为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二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
22.第十三根经纱至第二十四根经纱的交织规律为第一至第十二根的经纱交织规律相同;即第十三根经纱与第一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十四根经纱与第二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十五根经纱与第三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十六根经纱与第四根经纱交织规律相同;第十七根经纱与第五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十八根经纱与第六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十九根经纱与第七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二十根经纱与第八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二十一根经纱与第九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二十二根经纱与第十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二十三根经纱与第十一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二十四根经纱与第十二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
23.第二十五根经纱与第四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二十六根经纱与第三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二十七根经纱与第二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二十八根经纱与第一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
24.第二十九根经纱与第十二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三十根经纱与第十一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三十一根经纱与第十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三十二经纱与第九根的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三十三经纱与第八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三十四经纱与第七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三十五经纱与第六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三十六根经纱与第五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三十七根与第四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三十八根经纱与第三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三十九根经纱与第二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四十根经纱与第一根经纱的交织规律。
25.第四十一根与第十二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四十二根与第十一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四十三根经纱与第十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四十四根经纱与第九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四十五根经纱与第八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四十六根经纱与第七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四十七根经纱与第六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四十八根经纱与第五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
26.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立体混纺粗纺面料,上机经密为126根/10cm,上机纬密为147根/10cm,面料的幅宽为1.5m,每米织物的重量为528克。
27.上述经纱与纬纱的交织规律所形成的织物组织结构只是一种实施例,若需要其他的风格的织物,可设计不同的织物组织结构。
28.实施例二
29.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立体混纺粗纺面料,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经纱b和纬纱b均是一根54s涤纶单丝与一根32s的thunderon导电纱按照500捻每米进行合股后得到。使用了导电纱后,可使得该立体混纺粗纺面料具有电磁屏蔽功能。
30.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