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调光灯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11: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调光 智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调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1)、led阵列灯(2)、驱动集成电路(3)、光强检测模块(4)、超声波检测模块(5)、人体感应模块(6)、蜂鸣器(7)、液晶显示模块(8)以及按键(9);微处理器(1)通过驱动集成电路(3)连接led阵列灯(2),控制led阵列灯(2)运行;微处理器(1)通过与按键(9)连接,获取用户输入的灯控制指令;微处理器(1)通过与光强检测模块(4)连接,获取环境光亮度,并调节led阵列灯(2)亮度;微处理器(1)通过与超声波检测模块(5)连接,获取用户距离led阵列灯(2)的距离,当距离低于预设阈值时,通过蜂鸣器(7)发出提示信息;微处理器(1)通过与人体感应模块(6)连接,检测人体在位信号,并根据人体在位信号控制led阵列灯(2)亮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灯,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1)采用stc89c52单片机、或采用atmega16w微控制器,或采用pic16f946单片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灯,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1)采用stc89c52单片机;微处理器(1)配置有晶振电路以及复位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灯,其特征在于,led阵列灯(2)采用0.5w灯珠串联而成,采用恒流驱动方式;微处理器(1)通过控制恒流的大小,调节亮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灯,其特征在于,驱动集成电路(3)包括:pt4115驱动芯片、电阻rs、电感l以及二极管d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灯,其特征在于,光强检测模块(4)通过i2c协议连接微处理器(1);光强检测模块(4)包括:bh1750光照度传感器u1、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5、电阻r36以及电容c31;bh1750光照度传感器u1二脚分别连接电阻r31第一端和电阻r32第一端;电容c31第二端、电阻r31第二端和bh1750光照度传感器u1三脚分别接地;bh1750光照度传感器u1一脚、电阻r33第一端、电阻r35第一端以及电阻r36第一端分别接电源;bh1750光照度传感器u1四脚分别连接光强检测模块(4)第二信号传输端和电阻r36第二端;bh1750光照度传感器u1五脚分别连接电阻r33第二端和电容c31第一端;bh1750光照度传感器u1六脚分别连接电阻r35第二端和光强检测模块(4)第一信号传输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灯,其特征在于,按键包括:开关按键、灯亮度调节按键和灯工作模式选择按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灯,其特征在于,超声波检测模块(5)采用hc

sr04超声波距离探测电路;人体感应模块(6)采用hc

sr501热释电传感器;
液晶显示模块(8)采用1602液晶显示电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灯,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1)通过电阻r29和三极管q11驱动蜂鸣器(7)。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交直整流电路、变压电路和稳压电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调光灯,微处理器通过驱动集成电路连接LED阵列灯,控制LED阵列灯运行;微处理器通过与按键连接,获取用户输入的灯控制指令;微处理器通过与光强检测模块连接,获取环境光亮度,并调节灯亮度;微处理器通过与超声波检测模块连接,获取用户距离L灯的距离,当距离低于预设阈值时,通过蜂鸣器发出提示信息;微处理器通过与人体感应模块连接,检测人体在位信号,并根据人体在位信号控制灯亮灭。智能调光灯减少灯闪烁,提高用户体验。能够根据自然光的明暗和台灯是否检测到人体来实现自动开启智能调光灯。当人离开一定时间后则自动关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智能调光灯实现台灯的使用更加智能化、节能化、人性化。性化。性化。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兵 景妮琴 胡锦中 孙皓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21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