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化排线梳理涂胶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11: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涂胶 梳理 加工设备 排线 自动化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排线梳理涂胶一体机。


背景技术:

2.电线在生产加工时,需要经历排线、梳理以及涂胶等多个工序,而现有的加工设备通常是独立的,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员工进行多频率的来回搬运,不仅费时费力,增加了劳动成本,而且还降低了加工效率,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排线梳理涂胶一体机。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排线梳理涂胶一体机,解决了现有的加工设备通常是独立的,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员工进行多频率的来回搬运,不仅费时费力,增加了劳动成本,而且还降低了加工效率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化排线梳理涂胶一体机,包括工作台、控制箱和下压气缸,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的下料过渡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上端且位于往复驱动机构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梳理排线机构和线束涂胶机构,所述下压气缸的伸缩端通过防护柱固定连接有防护板;
5.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移动组件、限位座和电线扣,所述移动组件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夹具组件、第二夹具组件和第三夹具组件,所述第一夹具组件、第二夹具组件和第三夹具组件的结构相同,且其内部共同卡合有电线;
6.所述第一夹具组件包括移动气缸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卡合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外部一侧卡合有移动卡块,所述滑板的顶部铰接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自由端与第三支撑板的顶部共同铰接有夹持臂,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且位于固定块的上方卡合有托块,所述托块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组等距离的凹槽,所述夹持臂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块,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
7.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横向驱动组件和第二横向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横向驱动组件和第二横向驱动组件共同通过两个相对称的驱动连接板形成固定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横向驱动组件和第二横向驱动组件的外部一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纵向驱动组件和第二纵向移动组件;
8.所述第一横向驱动组件包括横向支板,所述横向支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第一横向支座和第二横向支座,所述第一横向支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向驱动气缸,所述横向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推块,所述横向支板的内侧且位于第一横向支座和第二横向支座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
9.所述第一纵向驱动组件包括纵向支板和纵向驱动气缸,所述纵向支板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的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纵向支座,所述纵向支座的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座;
10.所述下料过渡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往复驱动机构内部的若干组大小相同的过渡支撑板,每个所述过渡支撑板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的下料过渡组件;
11.所述下料过渡组件包括抓取支撑座,所述抓取支撑座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推动气缸,所述抓取支撑座的一侧且位于第三推动气缸的下方滑动连接有下料联动板,所述下料联动板的外部一侧卡合有第一推动连接块,所述下料联动板的底部铰接有下料铰接座,所述下料铰接座和抓取支撑座的底部共同铰接有过渡连接板,所述过渡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紧块;
12.所述第二梳理排线机构包括第二底板、第一线束支撑板和第二线束支撑板,所述第二底板和第一线束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共同固定安装有端部梳理排线组件和尾部梳理排线组件,所述第二底板和第二线束支撑板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中部梳理排线组件;
13.所述端部梳理排线组件包括梳理气缸、第二安装板以及两个相对称的支撑底座,两个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底部支板,所述底部支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空心支柱,所述空心支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滑块,所述空心支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推动气缸,所述第四推动气缸的伸缩端通过第二推动连接块与移动滑块形成固定连接结构,所述移动滑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梳理耙板,所述梳理耙板的顶部和底部共同卡合有相对应的调节板和线束放置耙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线气缸,所述排线气缸的伸缩端通过排线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排线耙板;
14.所述线束涂胶机构包括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梳理排线机构,所述第二梳理排线机构一侧滑动连接有涂胶组件;
15.所述涂胶组件包括涂胶滑座、第一推动气缸和第二推动气缸,所述涂胶滑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滑柱,所述第二推动气缸的伸缩端通过涂胶连接块与调节滑柱形成固定连接结构,所述调节滑柱的顶部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胶盒,所述胶盒的内部通过海绵放置盒划分有uv胶腔室,所述海绵放置盒的内部放置有海绵,所述第一推动气缸的伸缩端通过卡合块与涂胶滑座形成固定连接结构。
16.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底板、固定支座和液压杆,所述第一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第四滑轨,所述第四滑轨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滑座,所述移动滑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部卡合有第二支撑板,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部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移动组件的内部且位于第四滑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通过第三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相接。
17.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驱动组件和第二横向驱动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纵向驱动组件和第二纵向移动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横向支座和第二横向支座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缓冲连接件和第二缓冲连接件,所述纵向支板的顶部且位于纵向驱动气缸的一侧贯穿有第三缓冲连接件。
18.优选的,所述抓取支撑座的一侧开设有下料滑槽,所述下料联动板的内部一侧滑
动连接在下料滑槽的内部,所述抓取支撑座的底部呈“l”型结构,且与夹紧块之间呈90
°
夹角。
19.优选的,所述端部梳理排线组件、尾部梳理排线组件和中部梳理排线组件的结构相同,且中部梳理排线组件位于端部梳理排线组件和尾部梳理排线组件之间,所述线束放置耙板的内部放置有线束。
20.优选的,所述涂胶滑座的前侧开设有卡合槽卡合槽,所述涂胶滑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槽板,所述第二推动气缸固定安装在涂胶滑座的另一侧。
21.优选的,所述胶盒的顶部一端开设有出胶孔,所述uv胶腔室的底部一侧开设有进胶孔,所述卡合块卡合在卡合槽的内部。
22.优选的,所述涂胶滑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调节滑柱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的内部,所述胶盒和海绵放置盒共同形成一体式结构,且胶盒的高度大于海绵放置盒的高度。
23.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排线梳理涂胶一体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5.1、一种自动化排线梳理涂胶一体机,通过在工作台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往复驱动机构,往复驱动机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的下料过渡机构,夹持机构的上端且位于往复驱动机构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梳理排线机构和线束涂胶机构,下压气缸的伸缩端通过防护柱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本机构集线束夹持、往复移动、下料过渡、排线梳理以及涂胶为一体式结构,在加工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员工多次往复搬运,增加劳动成本的问题,而且全程自动化操作,更加的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
26.2、一种自动化排线梳理涂胶一体机,通过在空心支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滑块,空心支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推动气缸,第四推动气缸的伸缩端通过第二推动连接块与移动滑块形成固定连接结构,移动滑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梳理耙板,梳理耙板的顶部和底部共同卡合有相对应的调节板和线束放置耙板,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线气缸,排线气缸的伸缩端通过排线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排线耙板,本结构在使用时,可同时对线束的端部、中部以及尾部进行梳理排线,不仅保障了线束梳理的均匀性以及线束外部的整齐性,而且还有效的解决了错漏遗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27.3、一种自动化排线梳理涂胶一体机,通过在涂胶滑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滑柱,第二推动气缸的伸缩端通过涂胶连接块与调节滑柱形成固定连接结构,调节滑柱的顶部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胶盒,胶盒的内部通过海绵放置盒划分有uv胶腔室,海绵放置盒的内部放置有海绵,第一推动气缸的伸缩端通过卡合块与涂胶滑座形成固定连接结构,本结构简单易操作,降低了投入成本,同时全程自动操作,有效的保障了涂胶的精确性,和传统的手动涂抹的方式相比,本结构可令线束涂抹的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工作台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具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本实用新型往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横向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纵向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下料过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下料过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下料过渡组件的结构前视图;
42.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梳理排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6为本实用新型端部梳理排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7为本实用新型端部梳理排线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45.图18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涂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9为本实用新型涂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7.图20为本实用新型涂胶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48.图中:1、工作台;2、夹持机构;21、移动组件;211、第一底板;212、第四滑轨;213、移动滑座;214、第一滑槽;215、第一连接板;216、第一支撑板;217、第二支撑板;218、第二连接板;219、固定支座;2110、液压杆;2111、第三连接板;22、第一夹具组件;221、移动气缸;222、固定块;223、第三支撑板;224、滑板;225、移动卡块;226、第四连接板;227、夹持臂;228、托块;229、凹槽;2210、凸块;2211、第二滑槽;23、第二夹具组件;24、第三夹具组件;25、限位座;26、电线扣;27、电线;3、往复驱动机构;31、第一横向驱动组件;311、横向支板;312、第一横向支座;313、第二横向支座;314、横向驱动气缸;315、横向推块;316、第一滑轨;317、第二滑轨;318、第一缓冲连接件;319、第二缓冲连接件;32、第二横向驱动组件;33、驱动连接板;34、第一纵向驱动组件;341、纵向支板;342、纵向驱动气缸;343、第三滑轨;344、第一滑座;345、纵向支座;346、第二滑座;347、第三缓冲连接件;35、第二纵向移动组件;4、下料过渡机构;42、过渡支撑板;43、下料过渡组件;431、抓取支撑座;432、第三推动气缸;433、下料联动板;434、第一推动连接块;435、下料铰接座;436、过渡连接板;437、夹紧块;438、下料滑槽;5、第一梳理排线机构;51、第二底板;52、第一线束支撑板;53、第二线束支撑板;54、端部梳理排线组件;541、支撑底座;542、底部支板;543、空心支柱;544、移动滑块;545、第四推动气缸;546、第二推动连接块;547、线束放置耙板;548、梳理耙板;549、调节板;5410、第一安装板;5411、梳理气缸;5412、线束;5413、第二安装板;5414、排线气缸;5415、排线连接板;5416、排线耙板;55、尾部梳理排线组件;56、中部梳理排线组件;6、线束涂胶机构;61、放置平台;62、第二梳理排线机构;63、涂胶组件;631、涂胶滑座;632、第一推动气缸;633、第二推
动气缸;634、调节滑柱;635、涂胶连接块;636、胶盒;637、海绵放置盒;638、uv胶腔室;639、海绵;6310、卡合块;6311、卡合槽;6312、滑槽板;6313、出胶孔;6314、进胶孔;6315、第三滑槽;7、控制箱;8、下压气缸;9、防护柱;10、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0.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排线梳理涂胶一体机,包括工作台1、控制箱7和下压气缸8,工作台1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往复驱动机构3,往复驱动机构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的下料过渡机构4,夹持机构2的上端且位于往复驱动机构3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梳理排线机构5和线束涂胶机构6,下压气缸8的伸缩端通过防护柱9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0。
51.请参阅图4,夹持机构2包括移动组件21、限位座25和电线扣26,移动组件21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夹具组件22、第二夹具组件23和第三夹具组件24,第一夹具组件22、第二夹具组件23和第三夹具组件24的结构相同,且其内部共同卡合有电线27。
52.请参阅图5

6,第一夹具组件22包括移动气缸221和固定块222,固定块222的一侧卡合有第三支撑板223,第三支撑板2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224,滑板224的外部一侧卡合有移动卡块225,滑板224的顶部铰接有第四连接板226,第四连接板226的自由端与第三支撑板223的顶部共同铰接有夹持臂227,第三支撑板223的一侧且位于固定块222的上方卡合有托块228,托块228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组等距离的凹槽229,夹持臂227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凹槽229相对应的凸块2210,第三支撑板223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211。
53.请参阅图9,往复驱动机构3包括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横向驱动组件31和第二横向驱动组件32,第一横向驱动组件31和第二横向驱动组件32共同通过两个相对称的驱动连接板33形成固定连接结构,第一横向驱动组件31和第二横向驱动组件32的外部一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纵向驱动组件34和第二纵向移动组件35,第一横向驱动组件31和第二横向驱动组件32的结构相同,第一纵向驱动组件34和第二纵向移动组件35的结构相同。
54.请参阅图10,第一横向驱动组件31包括横向支板311,横向支板31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第一横向支座312和第二横向支座313,第一横向支座3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向驱动气缸314,横向驱动气缸31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推块315,横向支板311的内侧且位于第一横向支座312和第二横向支座313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滑轨316和第二滑轨317,第一横向支座312和第二横向支座313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缓冲连接件318和第二缓冲连接件319。
55.请参阅图11,第一纵向驱动组件34包括纵向支板341和纵向驱动气缸342,纵向支板341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滑轨343,第三滑轨343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344,第一滑座344的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纵向支座345,纵向支座345的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座346,纵向支板341的顶部且位于纵向驱动气缸342的一侧贯穿有第三缓冲连接件347;
56.请参阅图12,下料过渡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在往复驱动机构3内部的若干组大小相同的过渡支撑板42,每个过渡支撑板4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的下料过渡组件43。
57.请参阅图13

14,下料过渡组件43包括抓取支撑座431,抓取支撑座431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推动气缸432,抓取支撑座431的一侧且位于第三推动气缸432的下方滑动连接有下料联动板433,下料联动板433的外部一侧卡合有第一推动连接块434,下料联动板433的底部铰接有下料铰接座435,下料铰接座435和抓取支撑座431的底部共同铰接有过渡连接板436,过渡连接板43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紧块437,抓取支撑座431的一侧开设有下料滑槽438,下料联动板433的内部一侧滑动连接在下料滑槽438的内部,抓取支撑座431的底部呈“l”型结构,且与夹紧块437之间呈90
°
夹角。
58.请参阅图15,梳理排线机构5包括第二底板51、第一线束支撑板52和第二线束支撑板53,第二底板51和第一线束支撑板52的两端分别共同固定安装有端部梳理排线组件54和尾部梳理排线组件55,第二底板51和第二线束支撑板53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中部梳理排线组件56,端部梳理排线组件54、尾部梳理排线组件55和中部梳理排线组件56的结构相同,且中部梳理排线组件56位于端部梳理排线组件54和尾部梳理排线组件55之间。
59.请参阅图16

17,端部梳理排线组件54包括梳理气缸5411、第二安装板5413以及两个相对称的支撑底座541,两个支撑底座541的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底部支板542,底部支板54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空心支柱543,空心支柱54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滑块544,空心支柱54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推动气缸545,第四推动气缸545的伸缩端通过第二推动连接块546与移动滑块544形成固定连接结构,移动滑块54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5410,第一安装板54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梳理耙板548,梳理耙板548的顶部和底部共同卡合有相对应的调节板549和线束放置耙板547,线束放置耙板547的内部放置有线束5412,第二安装板54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线气缸5414,排线气缸5414的伸缩端通过排线连接板5415固定连接有排线耙板5416。
60.请参阅图18,线束涂胶机构6包括放置平台61,放置平台6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梳理排线机构62,第二梳理排线机构62一侧滑动连接有涂胶组件63;
61.请参阅图19

20,涂胶组件63包括涂胶滑座631、第一推动气缸632和第二推动气缸633,涂胶滑座6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滑柱634,第二推动气缸633的伸缩端通过涂胶连接块635与调节滑柱634形成固定连接结构,调节滑柱634的顶部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胶盒636,胶盒636的内部通过海绵放置盒637划分有uv胶腔室638,海绵放置盒637的内部放置有海绵639,第一推动气缸632的伸缩端通过卡合块6310与涂胶滑座631形成固定连接结构,涂胶滑座631的前侧开设有卡合槽卡合槽6311,涂胶滑座6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槽板6312,第二推动气缸633固定安装在涂胶滑座631的另一侧,胶盒636的顶部一端开设有出胶孔6313,uv胶腔室638的底部一侧开设有进胶孔6314,卡合块6310卡合在卡合槽6311的内部,涂胶滑座631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滑槽6315,调节滑柱634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6315的内部,胶盒636和海绵放置盒637共同形成一体式结构,且胶盒636的高度大于海绵放置盒637的高度。
62.请参阅图7

8,移动组件21包括第一底板211、固定支座219和液压杆2110,第一底板21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第四滑轨212,第四滑轨212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移动
滑座213,移动滑座21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16,第一支撑板216的内部卡合有第二支撑板217,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215,两个第二支撑板217的外部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218,移动组件21的内部且位于第四滑轨2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14,液压杆2110的伸缩端通过第三连接板2111与第一连接板215相接。
63.使用时,启动下压气缸8和液压杆2110,当下压气缸8在防护柱9的作用下,将防护板10抬起时,液压杆2110的伸缩端可在第一连接板215的作用下,带动电线27及顶部的第一夹具组件22向前移动,此时移动气缸221启动,可在移动卡块225、滑板224以及第四连接板226的作用下,将夹持臂227抬起,工作人员可将待加工的电线27放在凹槽229中,然后反向启动移动气缸221,夹持臂227即把电线电线27夹持住,并在液压杆2110的作用下,将夹持好的电线27移动至工作台1的内部。
64.此时在往复驱动机构3的作用下,可将下料过渡组件43移动到电线27的位置处,然后启动第三推动气缸432,其伸缩端可在第一推动连接块434的作用下,推动下料联动板433沿着下料滑槽438的方向下移,因下料联动板433的底部铰接有下料铰接座435,而下料铰接座435的底部与抓取支撑座431的底部共同铰接有过渡连接板436,过渡连接板43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紧块437,所以第三推动气缸432的启动可将电线27夹起,此时在往复驱动机构3的配合下,可将线束5412运送到线束放置耙板547的内部,从而完成对线束5412的抓取下料过渡。
65.待过渡放置完毕后,启动梳理气缸5411,其伸缩端可在调节板549的作用下,可带动线束放置耙板547沿着梳理耙板548的方向后移,在移动的过程中,梳理耙板548的齿牙可同步推动线束5412,直至线束5412的单线与单线之间相贴合,此时可启动第二安装板5413,其伸缩端可在排线连接板5415的作用下,带动排线耙板5416下移,直至排线耙板5416的齿牙按压在线束5412上,即可完成对线束5412的排线梳理。
66.待线束5412梳理完毕后,可启动第一推动气缸632,其伸缩端可在卡合块6310的作用下,推动涂胶滑座631及顶部的胶盒636进行移动,直至令海绵639位于线束的正下方,可关闭第一推动气缸632,然后再启动第二推动气缸633,在涂胶连接块635的作用下,可带动调节滑柱634沿着第三滑槽6315的方向进行上升,直至海绵639与线束相接触,并相互挤压,从而达到线束5412涂胶的效果。
67.本机构集线束夹持、往复移动、下料过渡、排线梳理以及涂胶为一体式结构,在加工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员工多次往复搬运,增加劳动成本的问题,而且全程自动化操作,更加的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
6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