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粉尘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8: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除尘 粉尘 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粉尘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2.生物质废物是人类在利用生物质的过程中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它仍然属于生物质的宏观范畴,但是能量密度、可利用性等都有显著的降低。例如生物质燃料颗粒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生物质废物作为固体废物的一种,是人们必须妥善处理的环境污染物,若处理处置不当,将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物质废物对区域水环境、大气及土壤环境等均有潜在的威胁。易降解生物质废物在堆积条件下产生的大量恶臭气体也是其周边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生物质废物的随意堆放也会造成严重的土壤环境污染,生物质废物的成分十分复杂,如畜禽粪便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一些工业生物质废物含有酸或重金属、城市污泥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及cu、cr、zn等重金属,这些含有多种污染物的生物质废物若不加处理就进行堆放或填埋将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易降解生物质废物在堆积条件下产生的大量恶臭气体也是其周边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这些含有多种污染物的生物质废物若在水域中不加去除将会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3.现阶段对于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大多采用焚烧法处理,因此由于高温焚烧会带来烟气粉尘的排放,而这些对于焚烧过程中的烟气粉尘的除尘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由于“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生物质废弃物焚烧除尘系统对以极大程度提高烟气除尘效率,从而减少粉尘排放量,以达到绿色低污染水平。
4.国外对工厂除尘系统的研究处于先进水平,主要集中于为了减少工业粉尘向大气中的投放,提高空气质量,各种样式的除尘装置应运而生,它们为空气治理提供了不少保障。由于除尘装置的多样性,可根据除尘理念的区别,分为湿式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沉降室、过滤式除尘器等,它们分别是利用水、颗粒自身的重力、各种过滤材料等手段来进行除尘,其中以静电除尘器的应用最为广泛,其原理则是利用静电场力的作用来除尘的。
5.从各国对环境保护做出的对策可以看出,如果严格依照发达国家的排放标准来规定,各大工厂的上方将是不见烟尘的。在全球范围内,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是最为广泛应用的除尘器,两者的市场应用量大致相等,但是在亚洲市场中电除尘器的应用更为普遍,而在美国市场中袋式除尘器则占到了首位。国内对工厂除尘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主要集中在干法除尘、湿法除尘、静电除尘、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以及颗粒层除尘器等。
6.目前我国电除尘器的生产规模和使用数量均居世界首位,电除尘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布袋除尘器的技术核心在于滤料,随着材料科技的不断进步,袋式除尘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除尘与布袋除尘复合技术是基于静电除尘和袋式除尘两种成熟的除尘理论,由我国自行研发提出的新型除尘技术,近几年已在多家电厂成功应用。但这些相对缺少对多
次除尘系统及其本质结构与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针对除尘方式的改进和转变来进行研究,研究中没有大多把除尘流程进行多次组合,也没有将其与水循环利用相结合进行节能性研究,因此研究方法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虽然个别学者已有过技术创新进化的研究思路并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只是刚刚起步,尚没有建立完整的利用文丘里效应三层除尘以及水循环利用相结合的创新研究。
7.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粉尘除尘系统,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粉尘除尘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粉尘除尘系统,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10.粉尘除尘系统,包括:吸尘口、文丘里管道、除尘管道、旋风出气口、分离器、沉降池、粉尘浆液处理装置、水泵、水槽注水口、水槽、水槽盖、粉尘浆液处理回流管、沉降出水管、沉降回流管、主水管、第一分水管、第二分水管、第三分水管、拉法尔水雾喷嘴、环形拉法尔喷嘴、注水空心柱、分离器入口、空心柱入水口、分离器出口、吸尘风扇、水雾喷头;所述吸尘口安装文丘里管道的一端,且吸尘风扇、水雾喷头安装在吸尘口的内部,水雾喷头位于吸尘风扇的外侧;所述除尘管道安装在文丘里管道的另一端,且分离器安装在除尘管道的端部;所述旋风出气口设置在分离器的顶端;所述分离器入口设置在分离器一侧的底部,且分离器入口与除尘管道相连通;所述注水空心柱安装在分离器的内部,空心柱入水口开设在注水空心柱的底部;所述拉法尔水雾喷嘴、环形拉法尔喷嘴安装在分离器的内部,且拉法尔水雾喷嘴、环形拉法尔喷嘴位于注水空心柱的上部;所述分离器出口设置在分离器的底部;所述第一分水管、第二分水管、第三分水管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主水管的顶端,且第一分水管、第二分水管与文丘里管道贯穿连接、第三分水管与除尘管道贯穿连接;所述主水管的端部水泵的出水端连接,且水泵的进水端与水槽相连接;所述水槽盖扣合安装在水槽的顶端,且水槽注水口设置在水槽盖的顶端;所述水槽与沉降池通过沉降回流管连接;所述水槽与粉尘浆液处理装置通过粉尘浆液处理回流管连接;所述沉降池与粉尘浆液处理装置通过沉降出水管连接。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粉尘除尘系统所述吸尘风扇为圆盘状结构,且吸尘风扇的外壁上开设有四处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圆孔。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粉尘除尘系统所述第一分水管、第二分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位于文丘里管道的两端。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粉尘除尘系统所述沉降池位于分离器的下方,且分离器出口位于沉降池的中心位置。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粉尘除尘系统所述第一分水管、第二分水管、第三分水管的端部均安装有拉法尔水雾喷嘴。
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吸尘风扇为圆盘状结构,且吸尘风扇的外壁上开设有四处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圆孔,雾喷头位于吸尘风扇的外侧的设置,水压冲击吸尘风扇上的圆孔时会驱
动吸尘风扇转动,采用电机和水压冲击驱动的双驱动方式来驱使吸尘风扇进行运作,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吸尘风扇对电能耗的需求,进而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以便于达到节能的效果。
17.2、本实用新型第一分水管、第二分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位于文丘里管道的两端的设置,通过文丘里式湿法除尘装置,可以有效地使固体粉尘颗粒溶解于水中,大大降低了粉尘中的固体废物,提高了惰性气体中的尾气纯净度,提高除尘效率,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
18.3、本实用新型沉降池位于分离器的下方,且分离器出口位于沉降池的中心位置,沉降池与粉尘浆液处理装置通过沉降出水管连接的设置,实现了水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过度消耗,从而起到减排的最优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因粉尘浆液处理问题带来的人力物力的处理成本,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9.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粉尘除尘系统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电机和水压冲击驱动的双驱动方式来驱使吸尘风扇进行运作,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吸尘风扇对电能耗的需求,除尘效率高,实现了水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过度消耗,节能减排,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口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尘风扇结构示意图。
26.图中:吸尘口1、文丘里管道2、除尘管道3、旋风出气口4、分离器5、沉降池6、粉尘浆液处理装置7、水泵8、水槽注水口9、水槽10、水槽盖11、粉尘浆液处理回流管12、沉降出水管13、沉降回流管14、主水管15、第一分水管16、第二分水管17、第三分水管18、拉法尔水雾喷嘴19、环形拉法尔喷嘴20、注水空心柱21、分离器入口22、空心柱入水口23、分离器出口24、吸尘风扇25、水雾喷头26。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粉尘除尘系统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32.粉尘除尘系统,包括:吸尘口1、文丘里管道2、除尘管道3、旋风出气口4、分离器5、沉降池6、粉尘浆液处理装置7、水泵8、水槽注水口9、水槽10、水槽盖11、粉尘浆液处理回流管12、沉降出水管13、沉降回流管14、主水管15、第一分水管16、第二分水管17、第三分水管18、拉法尔水雾喷嘴19、环形拉法尔喷嘴20、注水空心柱21、分离器入口22、空心柱入水口23、分离器出口24、吸尘风扇25、水雾喷头26;吸尘口1安装文丘里管道2的一端,且吸尘风扇25、水雾喷头26安装在吸尘口1的内部,水雾喷头26位于吸尘风扇25的外侧;除尘管道3安装在文丘里管道2的另一端,且分离器5安装在除尘管道3的端部;旋风出气口4设置在分离器5的顶端;分离器入口22设置在分离器5一侧的底部,且分离器入口22与除尘管道3相连通;注水空心柱21安装在分离器5的内部,空心柱入水口23开设在注水空心柱21的底部;拉法尔水雾喷嘴19、环形拉法尔喷嘴20安装在分离器5的内部,且拉法尔水雾喷嘴19、环形拉法尔喷嘴20位于注水空心柱21的上部;分离器出口24设置在分离器5的底部;第一分水管16、第二分水管17、第三分水管18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主水管15的顶端,且第一分水管16、第二分水管17与文丘里管道2贯穿连接、第三分水管18与除尘管道3贯穿连接;主水管15的端部水泵8的出水端连接,且水泵8的进水端与水槽10相连接;水槽盖11扣合安装在水槽10的顶端,且水槽注水口9设置在水槽盖11的顶端;水槽10与沉降池6通过沉降回流管14连接;水槽10与粉尘浆液处理装置7通过粉尘浆液处理回流管12连接;沉降池6与粉尘浆液处理装置7通过沉降出水管13连接。
33.具体的,吸尘风扇25为圆盘状结构,且吸尘风扇25的外壁上开设有四处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圆孔。
34.具体的,第一分水管16、第二分水管17的出水口分别位于文丘里管道2的两端。
35.具体的,沉降池6位于分离器5的下方,且分离器出口24位于沉降池6的中心位置。
36.具体的,第一分水管16、第二分水管17、第三分水管18的端部均安装有拉法尔水雾喷嘴19。
37.具体实施步骤:
38.由吸尘风扇25来驱动吸尘装置,通过吸尘口1将工厂中的粉尘等小颗粒吸入文丘里管道2中,同时水泵8开始运作,将水槽10中的水抽到主水管15中,再由主水管15分到第一分水管16、第二分水管17、第三分水管18中,再由多个拉法尔水雾喷嘴19将水喷出,粉尘等小颗粒在经过水幕与水雾的冲刷和洗涤后形成粉尘浆液混合物。粉尘浆液混合物再由分离器入口22进入分离器5,粉尘浆液混合物在分离器5中经过水雾冲刷、空气过滤棉过滤以及旋风分离装置的分离后将纯净的空气从旋风出气口4排出,剩余的粉尘浆液混合物从分离器出口24流出到沉降池6中。粉尘浆液混合物在沉降池6中进行沉降,经沉降之后将沉淀过后的净水经沉降回流管14回流到水槽10中,沉降过后的粉尘浆液混合物经沉降出水管13流
入粉尘浆液处理装置7进行处理,经粉尘浆液处理装置7处理过后的粉尘浆液分离为净水和干粉尘浆液,净水再由粉尘浆液处理回流管12回流到水槽10中继续循环利用,干粉尘泥浆可以另作他用以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从而使水泥工厂中的粉尘量处于安全排放标准,可减少对员工的危害以及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39.综上所述:该粉尘除尘系统,通过吸尘风扇为圆盘状结构,且吸尘风扇的外壁上开设有四处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圆孔,雾喷头位于吸尘风扇的外侧的设置,水压冲击吸尘风扇上的圆孔时会驱动吸尘风扇转动,采用电机和水压冲击驱动的双驱动方式来驱使吸尘风扇进行运作,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吸尘风扇对电能耗的需求,进而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以便于达到节能的效果;通过第一分水管、第二分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位于文丘里管道的两端的设置,通过文丘里式湿法除尘装置,可以有效地使固体粉尘颗粒溶解于水中,大大降低了粉尘中的固体废物,提高了惰性气体中的尾气纯净度,提高除尘效率,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通过沉降池位于分离器的下方,且分离器出口位于沉降池的中心位置,沉降池与粉尘浆液处理装置通过沉降出水管连接的设置,实现了水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过度消耗,从而起到减排的最优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因粉尘浆液处理问题带来的人力物力的处理成本,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对粉尘除尘系统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电机和水压冲击驱动的双驱动方式来驱使吸尘风扇进行运作,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吸尘风扇对电能耗的需求,除尘效率高,实现了水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过度消耗,节能减排,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