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罐式集装箱及其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8: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集装箱 装置 特别 罐式箱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罐式箱及其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罐式集装箱主要包括框架和位于框架内的罐体,是一种常用的运输设备,用于装运液态、气态或固态粉粒等货物。与传统的铁桶运输、箱式集装箱相比,它具有经济、快捷、安全、环保、美观等优点,因此,罐式集装箱逐步发展为国际上一种重要的储运设备。
3.目前,罐式集装箱通常在罐体的侧面卸料。但现有的出料结构在卸载粘稠介质时,出料难,出不尽,效率低,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及其出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卸载粘稠介质时,出料难,出不尽,效率低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的出料装置,所述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所述出料装置包括:
6.出料通路,位于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出料通路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使所述罐体内的液体介质沿出料通路向外排出;
7.加热循环通路,覆盖于所述出料通路的表面;所述加热循环通路上具有供加热载体进出的入口和出口,以加热所述出料通路内的液体介质。
8.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循环通路包括加热管、输入管以及输出管;所述加热管固定于所述出料通路的表面,且所述加热管上设有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所述输入管与所述入口连通而输入所述加热载体,所述输出管与所述出口连通而输出所述加热载体,实现所述加热载体的循环。
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管包括至少环设一周的套管以及盖设于所述套管处的盖板,所述套管、所述盖板以及所述出料通路之间形成一封闭的加热空间,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沿所述套管的周向间隔设置。
10.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呈板状,所述加热循环通路还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补强管;所述补强管与所述盖板连接,并伸入所述加热空间内与所述出料通路连接。
11.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凸部以及连接相邻所述凸部的连接部;所述凸部向上超出所述连接部,且所述凸部的顶部与所述出料通路连接。
12.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管覆盖于所述出料通路的表面,且所述加热管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以及位于相邻所述凸起之间的过渡部,所述凸起向上超出所述过渡部,且所述凸起的顶部与所述出料通路连接,所述出口和所述入口间隔设置,并均开设于过渡部上。
13.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通路向下凸伸出所述罐体的底部。
14.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通路包括沿所述罐体横向延伸的出料管;所述出
料管的两端分别为连通端和出料端,所述连通端位于所述罐体的中部区域,并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
15.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管由所述连通端至所述出料端倾斜向下设置。
16.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5
°
~90
°

17.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管与所述罐体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套设于所述出料管的外周并与所述罐体连接。
18.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通路还包括连接所述罐体底部与所述出料管的封板,以使所述出料管与所述罐体之间形成通路。
1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通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的补强板;所述补强板呈弧形,并与所述罐体底部的弧度相适配而贴合于所述罐体底部。
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框架,位于所述框架内的罐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的如上所述的出料装置,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卸料口,所述出料通路通过所述卸料口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
2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2.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采用下沉式设计,使出料通路向下凸伸出罐体底部,进而使罐体内的残余积液能够因为重力而流动至出料管内。且出料管倾斜设置,而使液体介质能够更顺畅的向外排出,进而实现出料易、出料速度快以及排尽积液的目的。
23.且该罐式集装箱还具有加热功能,使进入出料管内的液体介质通过加热循环通路内的加热载体的加热,降低液体介质的粘度,使液体介质更易向外流出,进一步加快了出料速度,减少了罐体内的液体介质的残留。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其中一实施例中出料通路设置于罐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其中一实施例中的局部仰视图;
26.图3是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另一实施例中的a

a方向的剖视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又一实施例中的a

a方向的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罐体;2、出料装置;21、出料通路;211、出料管;212、出料凸缘;213、补强板;214、封板;215、加强板;221、加热管;222、盖板;223、输入管;224、输出管;225、输入连接管;226、输出连接管;227、横向连通管;228、纵向连通管;229、补强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31.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2.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主要包括框架(图未示)、设置于
框架内的罐体1以及出料装置2。通过将出料装置2下沉至凸伸出罐体1的底部以及出料装置2的加热功能,实现排料通畅和快速排尽。
33.其中,罐式集装箱可为标准式罐式集装箱(iso),也可以为交换体式罐式集装箱(swapbody)。
34.框架的结构采用相关技术即可,在此不一一赘述。
35.罐体1主要用于承载液体介质,例如液体化学药品、液体食品、各种石油制品以及酒类货物等。为方便描述,定义罐体1的长度方向为纵向,罐体1的宽度方向为横向。
36.罐体1的底部开设有卸料口。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卸料口开设于罐体1横向中心线处。其他实施例中,卸料口的开设位置可以依据实际而具体设置。
37.出料装置2与卸料口连接,并与罐体1内部连通,而能够将罐体1内的液体介质向外排出。
38.出料装置2包括出料通路21和加热循环通路。出料通路21用于供罐体1内的液体介质流动,而向外排出。通过加热循环通路对出料通路21加热,进而加热液体介质,融化液体介质,减小液体介质的粘度,进而能够更顺利并快速地排出。特别适用于卸载一些粘稠的物料,避免了其在温度较低时凝结,导致出料难、难以排尽或出料速度慢的现象。
39.以下详细介绍。
40.出料通路21包括出料管211、出料凸缘212、补强板213、封板214以及加强板215。
41.出料管211设置于罐体1的底部,并向下凸伸出罐体1。即将出料管211下沉,使出料管211的底部与罐体1底部的最低点具有高度差,即出料管211的底部位于罐体1底部的最低点的下方,使得出料管211的底部与罐体1底部的最低点具有一定距离,进而能够使罐体1内最后残余的积液由于重力作用顺利流至出料管211内。
42.出料管211沿罐体1的横向延伸,其两端分别为连通端和出料端。连通端位于罐体1的卸料口处,并与罐体1内部连通。出料端与外界连通,进而能够将罐体1内的液体介质向外排出。
43.进一步地,出料管211倾斜设置,使液体介质更顺畅地排出。具体地,出料管211由连通端至卸料端倾斜向下设置。
44.出料管2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0.5
°
~90
°

45.本实施例中,出料管211的连通端以及中部区域的截面均呈弧形,出料端的截面呈圆形,且出料管211与罐体1底部的弧度相匹配。出料管211可以通过切割圆管而制备,即将一圆管大致沿其轴向方向倾斜切割而得,也可以通过卷绕板材而制得。
46.出料凸缘212设置于出料端。因出料管211倾斜设置,因此,出料凸缘212现对于水平面也是倾斜的。
47.补强板213固定于罐体1底部的卸料口附近,并与罐体1底部的弧度相适配,用于增加罐体1底部卸料口附近的强度。
48.封板214设置于出料管211与补强板213之间,用于封闭由于出料管211下沉而造成的出料管211与罐体1之间的间隔,使出料管211、封板214以及补强板213即罐体1底部之间形成一通路,供液体介质流动。
49.本实施例中,封板214大致呈u型,包括过渡部和过渡部两侧的延伸部,延伸部位于出料管211的两侧,过渡部位于连通端处。
50.加强板215设置于出料管211与补强板213之间,即位于出料管211与罐体1底部之间。具体地,加强板215靠近出料管211的出料端,并与出料凸缘212之间具有间隔,以加强出料管211的出料端与罐体1之间的稳定性。
51.其他实施例中,加强板215还可以设置于远离出料端的位置。具体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合理设置加强板215。
52.具体地,加强板215沿竖向延伸,其具有一凹槽。加强板215套设于出料管211外周,并与补强板213固定。出料管211位于加强板215的凹槽内,进而实现加强板215套设于出料管211外周。
53.本实施例中的出料通路21向下凸伸出罐体1底部,即下沉式结构,且出料管211的倾斜设置,使罐体1内的液体介质能够依据重力而更顺畅的向外排出。
54.加热循环通路位于出料通路21的底部,对出料通路21内的液体介质进行加热。
55.加热循环通路包括加热管221、输入管223、输出管224、热源供应单元、输入连接管225以及输出连接管226。
56.加热管221固定于出料管211的底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管221包括环设一周的套管以及盖设于套管处的盖板222。其他实施例中,套管还可以环设两周或其他数量,具体依据实际需要而设置。
57.套管固定于出料管211的底部。具体地,定义竖向为套管的轴向,其轴向两端分别与出料管211底部和盖板222连接。套管的周向上开设有入口和出口,且入口和出口具有间隔。套管的入口和出口构成加热管221的入口和出口。本实施例中,入口和出口相对设置,即出口与入口分列两侧。
58.盖板222盖设于套管处,且盖板222、套管以及出料管211形成一封闭的加热空间。示例性的,盖板222盖设于套管的底部,覆盖套管。或者,盖板222与套管的内周固定连接,且盖板222与出料管211之间具有高度差。
59.参阅图3,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盖板222呈板状。进一步地,加热循环通路还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补强管229。各补强管229均与盖板222连接,并伸入加热空间内与出料管211连接。即,各补强管229的一端位于盖板222的底部,另一端向上延伸至出料管211处固定连接。补强管229的设置增加了加热管221和出料管211之间的连接强度。
60.参阅图4,在另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盖板222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凸部以及连接相邻凸部的连接部。其中,凸部向上超出连接部,且凸部的顶部与出料管211固定连接。采用该盖板222结构增加了加热管221和出料管211之间的连接强度。
61.参阅图5,在又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加热管221覆盖于出料管211的表面。具体地,加热管22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以及连接相邻凸部的过渡部。其中,凸起向上超出过渡部,且凸起的顶部与出料管211固定连接。且加热管221的出口和入口间隔设置,并均设置于过渡部上。具体地,该加热管221的成型方法如下:提供一开好孔的夹套板,先将孔冷拔至一定深度,再通过激光焊接在各孔处将加热管221焊接于侧出料管211的外表面。焊接时,预留两孔分别作为加热管221的入口和出口。
62.激光焊孔后通过预留的孔进行鼓胀,使过渡部与加热管221之间形成间隔,进而形成加热空间。
63.加热载体由入口进入加热空间,对出料管211内的液体介质进行加热,再由出口处
流出加热空间。
64.热源供应单元用于提供加热载体。具体地,加热载体可为气体,例如水蒸汽。加热载体还可以为液体,例如乙二醇或热水。加热载体还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而选择。
65.热源供应单元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输出接口用于向外输出加热后的加热载体,输入接口用于接收已进行热交换后降温的加热载体。
66.输入连接管225具有多个,且多个输入连接管225沿罐体1的横向间隔设置,各输入连接管225沿纵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出料管211沿纵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输入连接管225。
67.输入连接管225均与热源供应单元的输出接口连接。
68.输入管223与套管的入口连接,同时,输入管223与多个输入连接管225连通,进而使加热载体流动至加热空间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输入管223与多个输入连接管225通过一横向延伸的横向联通管实现连接。
69.输出管224与套管的出口连接,进而使加热载体流出加热空间内。即由输入管223进入加热空间的加热载体与出料管211内的液体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后,加热载体的温度下降后,再经输出管224流出加热空间。
70.输出连接管226具有多个,且多个输出连接管226沿罐体1的横向间隔设置,各输出连接管226沿纵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出料管211沿纵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输出连接管226。且位于出料管211同一端的输入连接管225和输出连接管226间隔设置。
71.输出连接管226均与输出管224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出料管211两端均设有横向连通管227,出料管211两端的输入连接管225及输出连接管226均与对应的横向连通管227连接。
72.且,横向连通管227内设有挡板,以将横向连通管227内的空间隔开为输入空间和输出空间。输入连接管225与输入空间连通,输出连接管226与输出空间连通。
73.两横向连通管227之间还通过纵向连通管228连通。
74.加热循环通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加热供应单元提供加热载体,通过输入连接管225以及输入管223进入加热管221的加热空间内。接着,流动的加热载体由加热空间的出口经输出管224和输出连接管226回至热源供应单元内。实现对出料管211内的液体介质的加热,以及加热载体的循环。
75.本实施例中的罐式集装箱采用下沉式设计,使出料管211向下凸伸出罐体1底部,进而使罐体1内的残余积液能够因为重力而流动至出料管211内。且出料管211倾斜设置,而使液体介质能够更顺畅的向外排出,进而实现出料易和出料速度快的目的。
76.进入出料管211内的液体介质通过加热循环通路内加热载体的加热,降低了液体介质的粘度,使液体介质更易向外流出,进而加快了出料速度,减少了罐体1内的液体介质的残留。
7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78.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采用下沉式设计,使出料通路向下凸伸出罐体底部,进而使罐体内的残余积液能够因为重力而流动至出料管内。且出料管倾斜设置,而使液体介质能够更顺畅的向外排出,进而实现出料易、出料速度快以及排尽积液的目的。
79.且该罐式集装箱还具有加热功能,使进入出料管内的液体介质通过加热循环通路内的加热载体的加热,降低液体介质的粘度,使液体介质更易向外流出,进一步加快了出料
速度,减少了罐体内的液体介质的残留。
80.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