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绷绳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8: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绷紧 钢丝 部件 过程中 始终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绷绳器,用于调整钢丝第二绳类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绷紧状态。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绷绳器将两段钢丝绳连接起来,以调整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绷紧状态。现有绷绳器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通过螺母与螺栓连接,调整螺母与螺栓的连接位置,即可调整两部分之间距离,从而达到调整钢丝绳使之始终处于绷紧状态的目的。
3.但现有绷绳器下部与下部钢丝绳采用不可转动连接方式,该不可转动连接方式为挂钩式或直接用铁丝将二者连接起来。如此,在调整螺栓与螺母相对位置的过程中,由于螺栓或螺母的旋转从而带动下部钢丝绳也发生同步转动,下部钢丝绳的另一端为固定状态,为了避免下部钢丝绳同步转动产生扭矩,在调整钢丝绳绷紧的过程中需要二人操作,其中一人转动挂钩或调整铁丝以防止下部钢丝绳产生扭矩。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绷绳器,解决现有绷绳器在绷紧钢丝过程中会产生旋转扭矩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绷绳器,包括丝杠丝母组件,所述丝杠丝母组件连接第一绳类部件,其特征在于:
6.所述丝杠丝母组件与可转动连接机构连接;
7.所述可转动连接机构另一端与第二绳类部件连接,用于消除所述丝杠丝母组件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旋转扭矩,以避免将所述旋转扭矩传递给所述第一绳类部件及所述第二绳类部件。
8.进一步地,所述可转动连接机构包括旋转轴;
9.所述旋转轴,其一端与所述丝杠丝母组件之间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绳类部件连接;
10.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可转动连接消除所述丝杠丝母组件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旋转扭矩。
11.进一步地,所述丝杠丝母组件与主体连接;
12.所述主体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可转动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与连接套连接;
14.所述连接套内置轴承;
15.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轴承可转动连接;
16.所述轴承,用于减少所述旋转轴的转动摩擦。
17.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连接挂接件;
18.所述挂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绳类部件。
19.进一步地,所述丝杠丝母组件包括螺母;
20.所述螺母与所述主体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丝杠丝母组件包括螺栓;
22.所述主体的长度与所述螺栓的长度相应。
23.进一步地,所述螺栓与卡接机构连接;
24.所述卡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绳类部件。
25.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连接板;
26.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栓,另一端连接卡箍组件,所述卡箍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绳类部件。
27.进一步地,所述卡箍组件包括两个卡块;
28.两个所述卡块之间设置穿孔结构;
29.所述穿孔结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绳类部件;
30.两个所述卡块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31.所述连接螺栓用于锁紧所述穿孔结构以固定所述第一绳类部件。
3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本实用新型绷绳器,与丝杠丝母组件连接有可转动连接机构,在对丝杠丝母组件进行旋转操作,以缩短第一绳类部件与第二绳类部件之间距离,达到绷紧目的的同时,可转动连接机构并不随同丝杠丝母同步转动,如此,进行旋转操作产生的旋转扭矩就不会传递给第一绳类部件及第二绳类部件。
附图说明
34.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3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绷绳器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绷绳器的剖视图;
37.图3是图2中的a

a视图;
38.图4是图1中的b

b视图;
39.图5是图2中的c

c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然而,对于没有详尽描述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41.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提供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并不是实际按照比例绘制的。
42.同时,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含但不限于”的含义。
4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绷绳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绷绳
器的剖视图;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绷绳器,包括丝杠丝母组件,所述丝杠丝母组件一端连接第一绳类部件,另一端与可转动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可转动连接机构另一端与第二绳类部件连接,所述可转动连接机构的作用是消除所述丝杠丝母组件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旋转扭矩,以避免将所述旋转扭矩传递给所述第一绳类部件及所述第二绳类部件。
44.在对丝杠丝母组件进行旋转操作,以缩短第一绳类部件与第二绳类部件之间距离以达到绷紧钢丝绳目的的同时,可转动连接机构并不随同丝杠丝母同步转动,如此,进行旋转操作产生的旋转扭矩就不会传递给第一绳类部件及第二绳类部件。
45.本实施例的第一绳类部件及第二绳类部件均为钢丝绳,为了更加直观的描述,下述内容对应第一绳类部件描述为第一钢丝绳,第二绳类部件描述为第二钢丝绳。
46.优选地,所述可转动连接机构包括旋转轴10,所述旋转轴10一端与所述丝杠丝母组件之间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钢丝绳连接;所述旋转轴10通过所述可转动连接消除所述丝杠丝母组件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旋转扭矩。
47.优选地,所述丝杠丝母组件与主体6连接,所述主体6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10可转动连接。可以看出,该主体6为套筒结构。
48.优选地,所述主体6与连接套8连接,因为主体6为套筒结构,所以连接套8余主体6之间可以通过销钉7连接,也可以通过螺丝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套8内置轴承9,所述旋转轴10与所述轴承9可转动连接,所述轴承9,用于减少所述旋转轴10的转动摩擦。可以看出,设置连接套8的目的是为了安装轴承9,而轴承9可以采用推力轴承,推力轴承的设置确保旋转轴10转动灵活,以快速消除丝杠丝母组件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旋转扭矩。
49.优选地,所述旋转轴10连接挂接件,所述挂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绳。
50.在图3中,本实施例的挂接件为拉环结构11,当然也可以采用挂钩结构,而拉环结构11与第二钢丝绳的连接方式更加有利于二者之间的牢固连接。
51.优选地,所述丝杠丝母组件包括螺母4,所述螺母4与所述主体6连接;所述丝杠丝母组件包括螺栓5,所述主体6的长度与所述螺栓5的长度相应。所述螺栓5与所述螺母4配合构成丝杠丝母组件,当转动螺母4或螺栓5时,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之间的距离同时发明相应的变化,若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则达到了绷紧钢丝绳的目的。
52.优选地,所述螺栓5与卡接机构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该所述卡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
53.优选地,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连接板3;
54.所述连接板3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栓5,另一端连接卡箍组件,所述卡接机构通过所述卡箍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
55.结合图4及图5所示:所述卡箍组件包括两个卡块2,两个所述卡块2之间设置穿孔结构;所述第一钢丝绳穿过所述穿孔结构,两个所述卡块2通过连接螺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栓1锁紧两个卡块2后,所述第一钢丝绳固定连接在所述穿孔结构内。
56.具体地,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绷绳器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57.使用时,将第一钢丝绳穿入到两个卡块2之间的穿孔结构中,然后拧紧连接螺栓1,第一钢丝绳被锁紧在两个卡块2之间。
58.将第二钢丝绳穿过拉环11的环孔12后对折,对折后的第二钢丝绳用固定卡子固定。
59.通常第二钢丝绳固定在地面,长度较短,第一钢丝绳长度较长,所以需要绷紧的是第一钢丝绳。
60.当第一钢丝绳的绷紧效果变差时,用旋转扳手后类似工具,卡住主体6或螺母4,然后对其施加旋转作用力,螺母4沿螺栓5进行直线位移以缩短二者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之间的距离,达到绷紧第一钢丝绳的目的。
61.在旋转主体6或螺母4的过程中,因为旋转轴10与连接套8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以,旋转作用力并不会被传递给第二钢丝绳,也就是旋转扭矩并不会传递为第二钢丝绳,如此,第二钢丝绳也就不会产生反扭矩以阻碍旋转作用力,进一步增加丝杠丝母组件的操作难度,避免因反扭矩引起的反转伤人事故发生。
6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表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同等替换、改进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