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8: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输水 调水 渠道 用于 生态


1.本实用新型涉及长距离输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


背景技术:

2.由于一些地方水资源短缺,需要修筑长距离的输水渠道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引流到水资源短缺的地方供其使用,比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现有输水渠道的断面主要是梯形断面,为窄深式结构,流量在78m3/s~95m3/s,渠深5.6m,边坡系数通常为1:2,采用全断面土工膜、预制混凝土板衬砌防渗。在长距离调水过程中,由于渗流损失、漏水损失和蒸发损失造成渠道输水损失严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且为了防渗水无法直接与土壤接触,没有微生物的作用,导致水质变差,影响输水目的地的饮水、用水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提供一种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其包括渠道本体,渠道本体的顶端沿外侧依次设置有缓冲带和巡渠道路,缓冲带上邻近巡渠道路一侧设置有绿植带,缓冲带邻近渠道本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卡槽,每个卡槽用于独立固定水草种植架,水草种植架沿渠道本体的坡面延伸至渠道本体的底部,水草种植架上设置有水草放置盒,水草放置盒的上游挡板和下游挡板上均设置有透水孔。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巡渠道路与渠道本体之间的缓冲带上设置有绿植带,通过绿植带的绿化作用,可以增加输水渠道周围的空气湿度和氧气含量,绿植带上种植高大的树木,可以遮挡输水渠道,防止太阳直射引起较大的水体蒸发损失。缓冲带上的卡槽用于可拆卸安装水草种植架,水草种植架置于水体中,通过种植水草来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改善水质,将水槽种植于水草放置盒内,可以防止水草被水体直接冲刷,稳固水草的位置,提高水草生长的可控性,同时透水孔可以让水体进入水草放置盒内,但又不会对水草造成直接冲刷,保证了水草与水体的物质交换和水草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7.图1为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的一个单元段。
8.图2为图1中渠道本体的截面图。
9.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0.图4为沿水草种植架中轴线的局部剖视图。
11.其中,1、渠道本体;11、斜面;12、底面;13、圆弧过渡面;2、缓冲带;3、巡渠道路;4、绿植带;5、卡槽;51、卡口;52、矩形槽;6、水草种植架;61、水草放置盒;62、上游挡板;63、下
游挡板;64、透水孔;65、矩形柱;66、凸条;67、吊装环;68、固根网;7、抵紧柱。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13.如图1~图4所示,该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包括渠道1,渠道本体1的顶端沿外侧依次设置有缓冲带2和巡渠道路3,缓冲带2上邻近巡渠道路3一侧设置有绿植带4,缓冲带2邻近渠道本体1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卡槽5,每个卡槽5用于独立固定水草种植架6,水草种植架6沿渠道本体1的坡面延伸至渠道本体1的底部,水草种植架6上设置有水草放置盒61,水草放置盒61的上游挡板62和下游挡板63上均设置有透水孔64。
14.水草放置盒61内固定设置有固根网68,固根网68为钢丝网,固根网上的网孔便于水草的根部缠绕后固定,提高水草的着根效果,进而提高水草的成活率。
15.渠道本体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重叠施工的砂砾石垫层、砂浆找平层、土工膜层、m10水泥砂浆层和预制砼板层。通过砂砾石垫层能够将渠道本体支撑于下方的土体上,给渠道本体提供足够的强度;砂浆找平层用于填充与砂砾石中,将所有砂砾石固定为一个整体,同时为土工膜的固定提供一个平整的固定面,起着连接上下两层的作用;土工膜层作为防渗层,能够防止渠道内体内的水流入下方的土体中造成浪费;强度等级为m10的水泥砂浆具有优良的抗压性,保护下方的结构不会被水压挤压变形,从而保证了防渗性;预制砼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承受水压的常年冲刷,用于提高渠道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16.优选地,砂砾石垫层的厚度为280~320mm,砂浆找平层的厚度为30~50mm,土工膜层为0.5~0.7mm,m10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25~35mm,预制砼板层的厚度为60~65mm。渠道本体具体每层结构在厚度上的数值,能够保证渠道本体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防渗性,保证稳定输水。
17.渠道本体1的截面为梯形,梯形的斜面11与梯形的底面12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面13顺滑连接,渠道本体的斜面11、圆弧过渡面13和底面12一体成型。渠道本体的斜面11与底面12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面13连接,圆弧过渡面13可以让底面12与斜面11之间连接更加平滑和顺畅,在施工过程中,将斜面、圆弧过渡面和底面一起从最下层往上依次施工,土工膜层为整体膜,能够大大提高渠道本体的防渗性,提高施工质量。
18.卡槽5包括矩形槽52,矩形槽52邻近渠道本体1的侧面上设置有矩形卡口51,卡口51朝向矩形槽的一端为开口,水草种植架6的顶端设置有能够嵌入矩形槽中的矩形柱65,矩形柱65的一侧固定有能够插入卡口51中的凸条66。矩形槽52供矩形柱65嵌入且位于岸上,在固定水草种植架6的同时可以方便将水草种植架6从水里取出进行水草种植干涉,提高水草的生存率。凸条66与卡口51的配合,可以防止水草种植架6在受到较大浮力后上升,提高水草种植架6安装的稳固性。
19.矩形槽52的宽度不小于矩形柱65和凸条66在同方向上的总宽度,矩形槽52内放置有抵紧柱7,抵紧柱7位于矩形柱65远离凸条66的一侧。矩形槽52内放置有抵紧柱7,抵紧柱7
位于矩形柱65远离凸条66的一侧,在凸条66嵌入卡口51后,通过抵接柱7抵紧矩形柱65可以防止矩形柱65后退而导致的凸条66从卡口51中退出,提高水草种植架6固定的牢固性。
20.矩形柱65的顶端固定有吊装环67。吊装环67的设置,使得绳索可以缠绕后系扣,通过吊装机械将整个水草种植架6升高移动出渠道本体1或者装入渠道本体1,能够提高渠道本体1的安装和拆卸的方便性和便捷性,提高了吊装连接的稳固性,进而提高安全性。
21.在输水渠道上加入水草种植架6,水草种植架6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与渠道本体1连接,使得可以在水草种植到固根网68上以后在放入水中,平时遇到水草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水草种植架6从水中移出进行维护。通过种植水草来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改善水质,将水槽种植于水草放置盒内,可以防止水草被水体直接冲刷,稳固水草的位置,提高水草生长的可控性,同时透水孔可以让水体进入水草放置盒内,但又不会对水草造成直接冲刷,保证了水草与水体的物质交换和水草的成活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渠道本体,所述渠道本体的顶端沿外侧依次设置有缓冲带和巡渠道路,所述缓冲带上邻近所述巡渠道路一侧设置有绿植带,所述缓冲带邻近所述渠道本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卡槽,每个所述卡槽用于独立固定水草种植架,所述水草种植架沿所述渠道本体的坡面延伸至所述渠道本体的底部,所述水草种植架上设置有水草放置盒,所述水草放置盒的上游挡板和下游挡板上均设置有透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渠道本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重叠施工的砂砾石垫层、砂浆找平层、土工膜层、m10水泥砂浆层和预制砼板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砾石垫层的厚度为280~320mm,所述砂浆找平层的厚度为30~50mm,所述土工膜层为0.5~0.7mm,所述m10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25~35mm,所述预制砼板层的厚度为60~6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渠道本体的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斜面与所述梯形的底面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面顺滑连接,所述渠道本体的斜面、圆弧过渡面和底面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矩形槽,所述矩形槽邻近所述渠道本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矩形卡口,所述卡口朝向所述矩形槽的一端为开口,所述水草种植架的顶端设置有能够嵌入所述矩形槽中的矩形柱,所述矩形柱的一侧固定有能够插入所述卡口中的凸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矩形柱和所述凸条在同方向上的总宽度,所述矩形槽内放置有抵紧柱,所述抵紧柱位于所述矩形柱远离所述凸条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柱的顶端固定有吊装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草放置盒内固定设置有固根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涉及长距离输水技术领域,其包括渠道本体,渠道本体的顶端沿外侧依次设置有缓冲带和巡渠道路,缓冲带上邻近巡渠道路一侧设置有绿植带,缓冲带邻近渠道本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卡槽,每个卡槽用于独立固定水草种植架,水草种植架沿渠道本体的坡面延伸至渠道本体的底部,水草种植架上设置有水草放置盒,水草放置盒的上游挡板和下游挡板上均设置有透水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长距离调水的生态输水渠道的问题。渠道的问题。渠道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凌红波 邓晓雅 张广朋 徐生武 白涛 许佳 闫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4.14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