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使用眼底相机采集眼底图像的采集方法与流程

2021-10-30 03: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眼底 采集 相机 申请 图像

技术特征:
1.一种使用眼底相机采集眼底图像的采集方法,所述眼底相机包括光源、透镜组件、成像元件、记录模块、处理模块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方法包括:使用所述眼底相机对准待采的眼底,并使用所述光源向眼底发射第一光束;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透镜组件相对于所述成像元件移动,以调节所述透镜组件与所述成像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当第一光束经眼底反射并透过所述透镜组件后聚焦于所述成像元件时,所述记录模块将此时所述透镜组件相对于所述成像元件的位置记录为第一对焦位置;所述处理模块基于第一光束的波长、所述透镜组件的屈光度、所述第一对焦位置,获得眼球的屈光度,并且基于第二光束的波长、所述眼球的屈光度、所述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获得第二光束经眼底反射并透过所述透镜组件后的第二对焦位置;并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透镜组件相对于所述成像元件移动,以将所述第二对焦位置移动至所述成像元件,从而在所述成像元件上形成眼底的眼底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眼底相机对准待采的眼底之前,使所述眼底相机对焦无限远以进行初始校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焦位置与所述第二对焦位置随所述透镜组件的移动而相应地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查找表,所述查找表存储有通过仿真实验而建立的仿真光束的波长、仿真眼球的屈光度、所述透镜组件的屈光度与该仿真光束透过所述仿真眼球和所述透镜组件后的对焦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基于第一光束的波长、所述透镜组件的屈光度、所述第一对焦位置和所述查找表获得所述眼球的屈光度,所述处理模块基于第二光束的波长、所述眼球的屈光度、所述透镜组件的屈光度和所述查找表获得第二光束经眼底反射并透过所述透镜组件后的所述第二对焦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光束为红外光,第二光束为可见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向眼底发射第二光束的持续时间不大于100ms。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相机进行图像采集时,保持所述光源与眼底相对静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由多个透镜组成,当所述眼底相机进行图像采集时,保持所述透镜组件的各个透镜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驱动机构在平行于所述透镜组件的光轴的直线上进行移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对焦位置位于所述成像元件时向眼底发射第二光束,第二光束经眼底反射并透过所述透镜组件后,聚焦于所述成像元件并在所述成像元件上形成眼底的眼底图像。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使用眼底相机采集眼底图像的采集方法,包括:使用眼底相机对准眼底,并使用光源向眼底发射第一光束;驱动机构驱动透镜组件相对于成像元件移动,当第一光束经眼底反射聚焦于成像元件时,记录模块将此时透镜组件相对于成像元件的位置记录为第一对焦位置;处理模块基于第一光束的波长、透镜组件的屈光度、第一对焦位置获得眼球的屈光度,并且基于第二光束的波长、眼球的屈光度、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获得第二对焦位置;并且驱动机构驱动透镜组件相对于成像元件移动,以将第二对焦位置移动至成像元件。根据本公开,能够在采集眼底图像时准确地对眼底进行自动对焦,并且能够在对焦过程中有效减少对眼睛的光刺激。焦过程中有效减少对眼睛的光刺激。焦过程中有效减少对眼睛的光刺激。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 陈大伟 龚明利 钟灿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