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1: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编织袋


1.本技术涉及包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编织袋。


背景技术:

2.编织袋是一种常见的包装物,一般是以塑料为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后,再经编织后得到,广泛用于化肥、粮食、农药、种子、食盐、化工产品的包装。
3.现有的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4015990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编织袋,包括袋体,袋体上设置有手提带,袋体顶部左右两侧对称位置设有固定孔,袋体一侧面设有视窗和标示框,手提带连接在固定孔上,袋体侧面中间部分设有折叠线条。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手提带将袋体提起,便于携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中编织袋上的手提带仅适用于编织袋尺寸较小的情况,而对于一些化肥、粮食等产品的包装,一般会使用尺寸较大的编织袋,此时对编织袋进行搬运时往往采用多人合力搬运的方式,而编织袋上表面光滑,搬运人员很难进行抓住编织袋,使得编织袋的搬运过程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搬运人员抓住编织袋进行搬运,使编织袋的搬运过程更加方便和易于操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编织袋。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编织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新型编织袋,包括袋体,袋体的四个顶角处均固定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上开设有握持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搬运时,搬运人员能够分别从握持口握住连接片,并通过连接片将袋体抬起,握持口能够为搬运人员提供握持位置,避免操作人员在搬运过程中袋体发生滑落,从而便于使搬运人员抓住编织袋进行搬运,使编织袋的搬运过程更加方便和易于操作。
9.优选的,所述袋体上对角处的两个连接片之间相互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袋体尺寸较大,会使得袋体重量较大,使袋体对角处的两个连接片之间进行连接,有效提高了连接片与袋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袋体在搬运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避免搬运过程中连接片与袋体之间出现撕裂的情况,提高了袋体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连接片设置有两层,两层连接片远离袋体顶角处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穿设于其对角处的两层连接片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对角处的两个连接片分别穿设在另一个连接片的两层之间,搬运时对角处的两个连接片受力方向相反,使两个连接片相互拉扯,减小了连接片对袋体产生的拉力,使对角处的连接片之间受力更加平衡。
13.优选的,两层所述连接片一体成型。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两层连接片一体成型,有效提高了两层连接片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对角处的两个连接片相互拉扯而使两层连接片之间断开,提高了对角处两个连接片之间连接作用的稳定程度。
15.优选的,所述连接片对称设置在袋体的两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袋体的两侧均设置连接片,能够在搬运过程中使袋体下方的连接片对袋体起到向上托起的作用,尽可能抵消袋体上方的连接片对袋体产生的拉扯作用,从而提高了连接片与袋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避免搬运过程中连接片与袋体之间出现撕裂的情况。
17.优选的,所述袋体两侧同一顶角处的连接片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袋体两侧的连接片进行固定,使得袋体两侧的连接片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连接片对袋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使袋体在搬运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
19.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两侧均向袋体的侧面延伸,并与袋体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片的两侧均向袋体的侧面延伸,并与袋体固定连接,增大了连接片与袋体之间的连接面积,减小局部应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片与袋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使袋体的搬运过程更加稳定。
21.优选的,所述握持口处固定设置有握持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握持口处设置握持圈,能够增大握持口处的握持面积,避免在搬运过程中握持口边缘划伤搬运人员的手心,从而提高了袋体搬运过程的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23.优选的,所述握持圈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握持圈,使袋体在搬运过程中握持圈与操作人员的手心之间形成软接触,避免搬运过程中受力过大而使握持圈硌到操作人员,进一步提高了袋体搬运过程的舒适性。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通过在袋体的四个角处均设置连接片,并在连接片上开设握持口,能够使搬运人员通过握持口握住连接片,并将袋体抬起进行搬运,使编织袋的搬运过程更加方便和易于操作;
27.通过使袋体对角处的两个连接片之间进行连接,有效提高了连接片与袋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搬运过程中连接片与袋体之间出现撕裂的情况;
28.通过在袋体的两侧均设置连接片,能够使袋体下方的连接片对袋体起到向上托起的作用,尽可能抵消袋体上方的连接片对袋体产生的拉扯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片与袋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旨在显示对角处两个连接片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袋体;2、连接片;21、握持口;22、握持圈。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编织袋。参照图1,一种新型编织袋包括矩形的袋体1,袋体1的四个顶角处均固定设置有连接片2,连接片2上开设有握持口21。
34.搬运时,搬运人员通过握持口21握住连接片2,并将袋体1抬起,从而便于搬运人员抓住编织袋进行搬运,使编织袋的搬运过程更加方便和易于操作。
35.参照图1,连接片2设置有八个,且对称设置在袋体1的两个侧面上。连接片2沿着袋体1的对角线设置,连接片2的一端与袋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袋体1的顶角外侧,且袋体1同一顶角处上下两侧的两个连接片2抵接,且相互粘结后压合固定。
36.搬运时,搬运人员将袋体1抬起后,袋体1上方的四个连接片2分别从四个顶角处将袋体1向上拉起,袋体1下方的四个连接片2分别从四个顶角处将袋体1向上托起,加强了连接片2与袋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搬运过程中连接片2与袋体1之间出现撕裂的情况。
37.参照图2,连接片2设置有两层,两层连接片2远离顶角的一端一体成型。连接片2的两层靠近顶角的一端相互抵接,且粘结后压合固定,连接片2靠近袋体1的一层与袋体1之间抵接,且粘结后压合固定;连接片2的两层远离顶角的一端之间留有间隙,连接片2远离顶角的一端相互穿设于其对角处连接片2远离顶角的一端两层之间的缝隙中。
38.搬运时,搬运人员将袋体1抬起后,袋体1对角处的两个连接片2之间相互受拉,使得对角处的两个连接片2对袋体1的拉力进行抵消,进一步避免搬运过程中连接片2与袋体1之间出现撕裂,同时还能对袋体1起到支撑和加强作用。
39.参照图1,连接片2靠近顶角一端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向袋体1的侧面延伸,并与袋体1粘结后压合固定,增大了连接片2与袋体1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了连接片2与袋体1的连接强度。
40.参照图2,握持口21的边缘处固定设置有握持圈22,握持圈22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握持圈22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搬运时,搬运人员握住握持圈22并将袋体1抬起,提高了搬运过程的便捷性,避免握持口21划伤搬运人员。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新型编织袋的实施原理为:搬运时,搬运人员通过握持口21处的握持圈22握住连接片2,并将袋体1抬起,此时袋体1上方的四个连接片2分别从四个顶角处将袋体1向上拉起,袋体1下方的四个连接片2分别从四个顶角处将袋体1向上托起,且袋体1对角处的两个连接片2之间相互受拉,从而便于搬运人员抓住编织袋进行搬运,使编织袋的搬运过程更加方便和易于操作。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