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车辆与流程

2021-10-29 22: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车辆 介质 时长 计算方法 充电


1.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车辆。


背景技术:

2.当前,能源紧缺的现象日益明显,世界各国发展新能源的呼声越来越强,中国更是通过各种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增加了充电功能,通过充电机将电网的交流电转化为汽车可用的直流电并存储到电池包中,以确保接下来无油耗、无排放的行程。
3.车辆在充电过程中由于需要与外部输电设备进行机械连接,所以充电时车辆无法移动,而且相比于传统燃油车加油时间,车辆的充电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用户无法合理安排车辆充电的时间,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车辆,能够分别根据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来计算车辆当前充电所需的时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6.获取当前电池剩余电量;
7.获取与所述车辆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中包括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
8.根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
9.可选地,在所述历史充电数据中包括多次充电的充电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包括:
10.根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计算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多个所述历史充电时间的平均充电时长;
11.根据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
12.可选地,所述根据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包括:
13.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所处的第一电池电量区间;
14.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从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到所述第一电池电量区间的最大值所需的第一充电时长;
15.将区间内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一电池电量区间的最大值的电池电量区间确定为第二电池电量区间,并将所述第二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确定为第二充电时长,其中,所述第二充电时长为一个或多个;
16.将所述第一充电时长和所述第二充电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
17.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18.在车辆处于充电状态的情况下,获取与所述车辆充电所使用的充电桩所对应的充电桩标识;
19.所述获取与所述车辆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包括:
20.获取与所述车辆以及所述充电桩标识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
21.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22.获取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温度;
23.所述获取与所述车辆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包括:
24.获取与所述车辆以及所述环境温度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
25.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26.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电池剩余电量;
27.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车辆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中包括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
28.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
29.可选地,在所述历史充电数据中包括多次充电的充电数据的情况下,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30.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计算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多个所述历史充电时间的平均充电时长;
31.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
32.可选地,所述第二计算子模块包括:
33.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所处的第一电池电量区间;
34.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从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到所述第一电池电量区间的最大值所需的第一充电时长;
35.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区间内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一电池电量区间的最大值的电池电量区间确定为第二电池电量区间,并将所述第二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确定为第二充电时长,其中,所述第二充电时长为一个或多个;
36.第四计算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充电时长和所述第二充电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
37.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步骤。
38.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车辆充电时长计算装置。
3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充分考虑到充电特性导致的不同电池电量区间充电速度差异较大的问题,分别根据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来计算车辆当前充电所
需的时长,从而大大提高了充电所需的时长的计算精度,提高了用户的用车体验,更便于用户合理的规划用车时间。
40.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4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42.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应用场景。
43.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44.图3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45.图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根据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平均充电时长和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充电时长的流程图。
46.图5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47.图6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48.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装置的结构框图。
49.图8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5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51.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所述场景中包括车辆端2和云平台端1,该云平台端1与该车辆端2之间可以通过预设的网络连接协议连接后进行通信。该云平台端1与该车辆端2可以共同执行对该车辆充电时长计算的方法。其中,该车辆端2在唤醒状态下会持续向该云平台端1上传车辆中产生的运行数据,该运行数据可以为can(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报文的形式发送至该云平台端1中。该云平台端1中可以设置相应的数据解析模块(未示出)、数据转换模块(未示出)来分别对将该运行数据解析为云平台端1可处理的数据格式,以及将云平台端1中将要发送给该车辆端2的数据转换为该can报文的数据格式。另外,该云平台端1中还可以设置数据清洗模块(未示出),以对该车辆端发送的车辆的运行数据进行清洗过滤,清除无效数据,从而节省该云平台端1的存储空间。
5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也可以仅应用于车辆端2中。
53.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3。
54.在步骤201中,获取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该当前电池剩余电量可以是通过车辆端2中的例如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来获取的。
55.在步骤202中,获取与所述车辆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中包括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该历史充电数据可以包括已经完成的一次或多次充电过程中产生的充电数据。该电池电量区间可以是以电池电量占电池总容量的百分比来进行划分的区间,例如,电池电量0%~电池电量1%之间为一个电池电量区间,而该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即为在该历史充电数据中任意一次充电过程中,从电池电量0%的状态充电至电池电量1%的状态所消耗的时间。
56.当该历史充电数据中包括多次充电过程中产生的充电数据时,每个该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实际有效的历史充电时间可以仅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或者还可以出现某一电池电量区间在该历史充电数据中没有对应的实际有效的历史充电时间的可能。例如,当该历史充电数据中所包括的多次充电过程都是以电池电量10%为充电过程的起始电池电量开始进行的充电过程,则该电池电量区间的最大值在电池电量10%以下的所有电池电量区间,在该历史充电数据中都没有对应的实际有效的历史充电时间,在该历史充电数据中,该最大值在电池电量10%以下的所有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充电时间可以为例如0,或者null空值。
57.另外,该电池电量区间的划分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电池电量来进行。并且,无论是根据该电池电量占电池总容量的百分比来划分电池电量区间,还是直接根据具体的电池电量来划分电池电量区间,其划分的区间大小都可以根据实际的电池情况进行划分。例如,在根据该电池电量占电池总容量的百分比来划分电池电量区间时,可以是将每个百分比的电池电量作为一个电池电量区间,例如电池电量0%~电池电量1%为第一区间,电池电量1%~电池电量2%为第二区间,以此类推,或者也可以将每两个百分比的电池电量作为一个电池电量区间,例如电池电量0%~电池电量2%为第一区间,电池电量2%~电池电量4%第二区间等等,或者,还可以是以电池电量0%~电池电量1%为第一区间,以电池电量1%~电池电量3%为第二区间等等。在本公开中对于该电池电量区间的划分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将充电过程中电池可能出现的所有电池电量都划分至一电池电量区间中即可。
58.在步骤203中,根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
59.在根据该历史充电数据和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该充电时长时,可以是通过该历史充电数据确定每个该电池电量区间充电所需的时间,从而来预估从当前电池剩余电量到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
60.其中,若出现上述历史充电数据中没有某一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且在计算该车辆从该当前电池剩余电量到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时需要该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充电时长的情况下,可以将预设的与各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默认充电时间作为该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充电时长。
6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充电时长计算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到充电特性导致的不同电池电量区间充电速度差异较大的问题,分别根据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来计算车辆当前充电所需的时长,从而大大提高了充电所需的时长的计算精度,提高了
用户的用车体验,更便于用户合理的规划用车时间。
6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上述电池电量区间都是以车辆电池的真实电量来进行划分。例如,为了保护电池的充放电安全以及延长电池寿命,实际在对车辆电池进行充放电时会限定电池的充电上限和放电下限,例如该充电上限可以为电池总容量的95%,该放电下限可以为电池总容量的7%,而在车辆中对电池电量进行显示时,通常会将该真实的电池电量处理后,以0%~100%的电池电量显示给用户,这样在车辆充电完成时,电池电量实际为电池总容量的95%,但用户看到的是100%。由于对于电池的电池电量区间的划分是对电池的真实电量进行的划分,因此基于上述充电上限,在对电池电量区间进行划分时,只会对电池总容量95%以下的电池电量划分电池电量区间,且在计算该充电时长时也是计算充电至电池总容量的95%所需的时长。
6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如图2所示的该步骤202中获取与车辆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时,还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阈值来获取该历史充电数据,以保证获取的历史充电数据的产生时间距离当前时间不会超过该时间阈值,从而使得根据该历史充电数据计算得到的充电时间能够更加适用于当前环境下进行的充电。另外,除了可以根据该时间阈值来限制获取的该历史充电数据,还可以通过该历史充电数据中所包括的次数,例如,可以是仅获取过去进行的充电过程中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预设次数的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数据。
64.图3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除了包括图2中所示的步骤201和步骤202之外,还包括步骤301和步骤302。
65.在步骤301中,在所述历史充电数据中包括多次充电的充电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计算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多个所述历史充电时间的平均充电时长。也即,根据电池电量区间在多次充电的过程中分别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计算该电池电量区间的平均充电时长,以作为该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
66.在计算该平均充电时长时,也只对实际有效的历史充电时间进行平均。例如,若历史充电数据中包括3次充电过程,且其中一次是从电池电量15%的电池情况下开始进行的充电,另两次是从电池电量10%的电池情况下开始进行的充电,则例如电池电量10%~15%的电池电量区间所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就只有两次有效,在从电池电量15%的电池情况下开始进行的充电过程中,并没有产生与电池电量10%~15%范围所包括的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实际有效的历史充电时间,因此,在计算该电池电量10%~15%范围所包括的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平均充电时长时,仅仅只会根据上述两次实际有效的历史充电时间来计算该范围内包括的电池电量区间所对应的平均充电时长。
67.在步骤302中,根据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
68.具体的,根据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的过程可以如图4所示,包括步骤401至步骤404。
69.在步骤401中,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所处的第一电池电量区间。
70.在步骤402中,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从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到所述第一电池电量区间的最大值所需的第
一充电时长。
71.例如,当前电池剩余电量可以为47.5%,在将每个百分比的电池电量作为一个电池电量区间的情况下,该当前电池剩余电量所处的第一电池电量区间可以为第四十八区间,该第四十八区间的电池电量占比范围可以为47%~48%,该第四十八区间的对应的平均充电时长可以为则从该当前电池剩余电量47.5%到该第四十八区间的最大值48%所需的第一充电时长就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
[0072][0073]
其中,n为该第一电池电量区间的下一区间的区间序号值,soc为该当前电池剩余电量,为该n-1区间对应的平均充电时长。
[0074]
根据上述公式,则可以计算得到在该第四十八区间内所需要的该第一充电时长为也即
[0075]
在步骤403中,将区间内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一电池电量区间的最大值的电池电量区间确定为第二电池电量区间,并将所述第二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确定为第二充电时长,其中,所述第二充电时长为一个或多个。
[0076]
例如,在该设置了充电上限为电池电量95%,且该第一电池电量区间为上述第四十八区间时,该第二电池电量区间则可以为电池电量范围在48%~95%之间的所有电池电量区间。该第二电池电量区间内的任一电池电量都会大于该第一电池电量区间中的最大值48%。该第二充电时长也即可以为该第二电池电量区间内所包括的所有电池电量区间分别对应的该平均充电时长。
[0077]
在步骤404中,将所述第一充电时长和所述第二充电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
[0078]
该充电时长的计算公式可以如下所示:
[0079][0080]
t即为该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t
n
t
n 1

……
t
95
则为所有该第二充电时长之和。
[0081]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除了包括如图3所示的步骤201,步骤301和步骤302之外,还包括步骤501和步骤502。
[0082]
在步骤501中,在车辆处于充电状态的情况下,获取与所述车辆充电所使用的充电桩所对应的充电桩标识。
[0083]
在步骤502中,获取与车辆以及充电桩标识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历史充电数据中包括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
[0084]
该充电桩标识可以是车辆在充电过程中主动获取,或该充电桩主动发送的固定标识,或者,也可以是由用户自行设置。例如,用户在对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可以主动设置当前使用的充电桩为第一家用充电桩,这样,在车辆充电的过程中,充电相关的数据可以与
该第一家用充电桩对应存储,从而使得之后再次使用该第一家用充电桩充电时,能够针对与该第一家用充电桩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进行获取,从而避免由于充电设备的不同而导致的充电时长的计算误差,使得该车辆充电时长的计算更加准确。
[0085]
其中,上述充电桩标识只有在车辆处于充电状态的情况下才能够确定,但对于车辆充电时长的计算既可以在车辆处于充电状态下实时计算,也可以车辆处于未充电状态下计算。因此,在车辆处于该未充电状态下时,则直接对于该车辆对应的历史数据进行获取即可。
[0086]
图6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除了包括如图3所示的步骤201,步骤301和步骤302之外,还包括步骤601和步骤602。
[0087]
在步骤601中,获取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温度。
[0088]
在步骤602中,获取与车辆以及环境温度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历史充电数据中包括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
[0089]
获取与车辆以及环境温度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时,可以是获取对应的历史环境温度与获取到的该环境温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历史充电数据,或者,也可以是先根据该环境温度确定该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然后再获取对应该温度区间的历史充电数据。该历史充电数据所对应的历史环境温度可以是在充电的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环境温度。
[0090]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获取与当前的充电环境的环境温度相近的条件下产生的历史充电数据来进行充电时长的计算,从而就能够进一步避免充电环境的温度对于充电时长的影响,使得该车辆充电时长的计算更加准确。
[009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还可以包括:显示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显示方法可以是通过车内的任意仪表或显示屏进行显示等。
[0092]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装置100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1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第二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与所述车辆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中包括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计算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
[009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充电时长计算装置,能够充分考虑到充电特性导致的不同电池电量区间充电速度差异较大的问题,分别根据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历史充电时间来计算车辆当前充电所需的时长,从而大大提高了充电所需的时长的计算精度,提高了用户的用车体验,更便于用户合理的规划用车时间。
[0094]
图8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时长计算装置100的机构框图。如图8所示,在所述历史充电数据中包括多次充电的充电数据的情况下,所述计算模块30包括:第一计算子模块301,用于根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计算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多个所述历史充电时间的平均充电时长;第二计算子模块302,用于根据与每个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
[0095]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计算子模块302包括:第一确定子
模块3021,用于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所处的第一电池电量区间;第三计算子模块30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和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计算从所述当前电池剩余电量到所述第一电池电量区间的最大值所需的第一充电时长;第二确定子模块3023,用于将区间内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一电池电量区间的最大值的电池电量区间确定为第二电池电量区间,并将所述第二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所述平均充电时长确定为第二充电时长,其中,所述第二充电时长为一个或多个;第四计算子模块3024,用于将所述第一充电时长和所述第二充电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充电时长。
[009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100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40,用于在车辆处于充电状态的情况下,获取与所述车辆充电所使用的充电桩所对应的充电桩标识;所述第二获取模块20还用于:获取与所述车辆以及所述充电桩标识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
[0097]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100还包括:第四获取模块50,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温度;所述第二获取模块20还用于获取与所述车辆以及所述环境温度对应的历史充电数据。
[0098]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功能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099]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的车辆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步骤。
[0100]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车辆充电时长计算装置100。
[0101]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0102]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103]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