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水稻种植用插秧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插秧机 水稻 农业机械 种植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水稻种植用插秧机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在不断的投入使用,大大的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力,水稻插秧机是将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种植机械.
3.在水稻种植用插秧机的使用中,由于水稻种植用插秧机整体结构不合理,水稻种植用插秧机在移动时常会出现秧苗晃动或者是松散的情况,从而造成水稻种植用插秧机在移动时秧苗掉落,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水稻种植用插秧机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稻种植用插秧机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水稻种植用插秧机固定装置,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内侧均匀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均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内侧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外侧,所述转动辊的外侧活动连接在输送带的内侧,所述输送带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运输板,所述安装槽内侧的右端均匀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在限位板的外侧,所述限位板底端的前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基体底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固定连接在安装轴的两端,所述安装轴的外侧设置有插秧机构,所述插秧机构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插秧臂,所述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底部,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在挡板的两端。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槽的数量开设为多组,且每个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均设置有三个相同的转动辊,所述输送带位于安装槽的内侧。这样在牵引机的驱动下,转轴带动转动辊转动,转动辊通过输送带带动运输板转动,从而将水稻秧苗运送到插秧机构中,省时省力。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的侧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板位于运输板的右侧。这样通过限位板能够避免水稻种植用插秧机在移动时导致秧苗掉落,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并且通过限位板能够观察到秧苗插种的状态。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运输板的位于输送带的外侧且靠近安装槽后端的位置,所述通槽与运输板的位置相配合。这样便于通过通槽从运输板的前端将秧苗取下,从而便于进行插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秧臂位于插秧机构前端的位置,所述插
秧臂的外端与通槽的位置相配合。这样插秧臂转动时,通过通槽能够从运输板上取出秧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挡板的位置呈v型。这样向挡板中加入秧苗,秧苗从挡板中下落到顶端的运输板上,从而便于向运输板上补充秧苗。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秧机构和输送带均设置为多组,且插秧机构均位于输送带的底端。这样通过输送带带动运输板以及插秧机构带动插秧臂相互配合,能够同时进行多组插秧,提高了插秧的效率。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轴带动转动辊转动,转动辊通过输送带带动运输板转动,从而运输板带动水稻秧苗向下移动到通槽处,从而插秧臂能够通过通槽从运输板的前端取出秧苗进行插秧,这样通过安装槽和限位板的配合作用,从而将秧苗限制在运输板上,避免了水稻种植用插秧机在移动时导致秧苗掉落,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两个挡板,并且两个挡板的位置呈v型,这样向挡板中加入秧苗时,秧苗受到重力作用从挡板中下落到顶端的运输板上,从而便于向运输板上补充秧苗,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板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基体;2、安装槽;3、转轴;4、转动辊;5、输送带;6、运输板;7、滑槽;8、限位板;9、通槽;10、把手;11、连接块;12、安装轴;13、插秧机构;14、插秧臂;15、连接板;1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水稻种植用插秧机固定装置,包括基体1,基体1的内侧均匀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的内侧均设置有转动辊4,转动辊4的内侧固定连接在转轴3的外侧,转动辊4的外侧活动连接在输送带5的内侧,输送带5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运输板6,安装槽2内侧的右端均匀开设有滑槽7,滑槽7的内侧滑动连接在限位板8的外侧,限位板8底端的前侧均开设有通槽9,限位板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0,基体1底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的内侧固定连接在安装轴12的两端,安装轴12的外侧设置有插秧机构13,插秧机构1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插秧臂14,基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5的底部,连接板15的内侧固定连接在挡板16的两端。
23.其中,安装槽2的数量开设为多组,且每个安装槽2的内侧均设置有三个相同的转
动辊4,输送带5位于安装槽2的内侧;这样在牵引机的驱动下,转轴3带动转动辊4转动,转动辊4通过输送带5带动运输板6转动,从而将水稻秧苗运送到插秧机构13中,省时省力。限位板8的侧面均匀开设有通孔,限位板8位于运输板6的右侧;这样通过限位板8能够避免水稻种植用插秧机在移动时导致秧苗掉落,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并且通过限位板8能够观察到秧苗插种的状态。运输板6的位于输送带5的外侧且靠近安装槽2后端的位置,通槽9与运输板6的位置相配合;这样便于通过通槽9从运输板6的前端将秧苗取下,从而便于进行插秧。
24.插秧臂14位于插秧机构13前端的位置,插秧臂14的外端与通槽9的位置相配合;这样插秧臂14转动时,通过通槽9能够从运输板6上取出秧苗。挡板1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挡板16的位置呈v型;这样向挡板16中加入秧苗,秧苗从挡板16中下落到顶端的运输板6上,从而便于向运输板6上补充秧苗。插秧机构13和输送带5均设置为多组,且插秧机构13均位于输送带5的底端;这样通过输送带5带动运输板6以及插秧机构13带动插秧臂14相互配合,能够同时进行多组插秧,提高了插秧的效率。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牵引机的驱动下,转轴3带动转动辊4转动,转动辊4通过输送带5带动运输板6转动,从而运输板6带动水稻秧苗向下移动,当运输板6带动水稻秧苗到达通槽9的位置时,由于运输板6的位于输送带5的外侧且靠近安装槽2后端的位置,通槽9与运输板6的位置相配合,则当安装轴12通过插秧机构13带动插秧臂14转动时,插秧臂14能够通过通槽9从运输板6的前端取出秧苗,从而便于进行插秧,并且这样运输板6向插秧机构13中输送秧苗时,通过安装槽2和限位板8的配合作用,从而将秧苗限制在运输板6上,避免了水稻种植用插秧机在移动时导致秧苗掉落,给使用者带来不便。限位板8的侧面均匀开设有通孔,通过限位板8能够观察到秧苗插种的状态,通过把手10能够将限位板8沿着滑槽7向上拉动,从而便于限位板8的安装和拆卸,便于装置的保养维护。挡板1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挡板16的位置呈v型,这样向挡板16中加入秧苗时,秧苗从挡板16中下落到顶端的运输板6上,从而便于向运输板6上补充秧苗。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