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有通过可熔联接件闭合的环的转向柱碰撞能量吸收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20 02: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能量 吸收 转向 装置 车辆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柱碰撞能量吸收器,其包括:
‑ꢀ
形成环的可塑性变形的零件(4),
‑ꢀ
在其上闭合该环的可熔联接件(40),
‑ꢀ
第一紧固界面(41)和第二紧固界面(42),这些紧固界面与所述可熔联接件分隔开,并布置在所述环的两侧,所述可塑性变形的零件和所述可熔联接件布置成使得分别在所述第一紧固界面和所述第二紧固界面上的沿相反方向的力(f1、f2)的施加引发应力,该应力倾向于使所述环变形、使所述可熔联接件断裂、并在所述断裂后使所述环继续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器,其中,所述可熔联接件(40)是所述可塑性变形的零件的一部分,并且直接联接该可塑性变形的零件的两个其他部分(43、4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器,其中,所述环是长方形的,并且沿着轴线延伸,该轴线被称为环轴线(b),在所述第一紧固界面(41)和所述第二紧固界面(42)之间穿过,使得沿相反方向的所述力(f1、f2)的施加可以基本上平行于该环轴线进行。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器,其中,所述可塑性变形的零件(4)包括凸部(43)和凹部(44),所述凸部容纳在所述凹部中以形成所述可熔联接件(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器,其中,所述凹部(44)包括凹座(44a),凹座的入口(44c)包括收缩部(44b),并且其中,所述凸部(43)包括布置在所述凹座中的头部(43a),所述头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凹部的宽度,但大于或等于所述收缩部的宽度,所述吸收器布置成使得所述可熔联接件(40)因为所述头部从凹座中出来而断裂,所述头部从凹座中出来是由于所述凹座随着收缩部的松开而变形和/或由于所述头部的变形。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器,其中,所述可塑性变形的零件(4)由板材条带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5和6的结合所述的吸收器,其中,所述凹座(44a)由所述板材条带的第一端的凹口形成,并且其中,所述凸部(43)由所述板材条带的第二端的切口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器,所述切口为所述凸部(43)提供了承载所述头部(43a)的基部(43b),所述基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收缩部(44b)的宽度。9.一种转向柱,其包括:
‑ꢀ
下基部(5),其用于连接到车辆的底盘,
‑ꢀ
上管(2),其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下基部上,以便一方面确保旨在连接到所述上管的方向盘的深度调节,另一方面确保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所述上管和所述下基部相对于彼此的滑动,
‑ꢀ
锁定机构(9),其布置成在第一状态下使所述上管在所述下基部上固定不动,并且在第二状态下允许所述滑动,
‑ꢀ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器(4),其通过所述第一紧固界面(41)紧固到所述上管(2),并通过所述第二紧固界面(42)连接到所述下基部(5)。1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向柱(10),其中,所述转向柱的深度调节通过驱动无端螺钉(7a)的电动致动器(6)来实现,所述上管(2)的驱动螺母(7b)拧在该无端螺钉上,所述第二紧固界面(42)紧固到所述驱动螺母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柱碰撞能量吸收器,其包括:


技术研发人员:M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旺多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1/10/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