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海上浮式风电组合式半潜平台基础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20: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海上 风电 基础 平台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基础,尤其涉及一种海上浮式风电半潜平台基础。


背景技术:

2.海上风电大功率化以及逐步深水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浮式风电将逐渐成为海上风电的主流,采用半潜方式是浮式风电最可靠的基础形式。然而风机功率越来越大,为了抵御风倾力矩,半潜的尺寸也需要不断加大,这就为最终的建造的场地提出极高的要求,要么有大型的船坞,要么有重载轨道配合半潜驳下水,这两个均是稀缺资源,极大限制了浮式风电大规模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没有大型船坞和滑道的情况下实现半潜平台的制造及下水。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海上浮式风电组合式半潜平台基础,包括至少三根立柱,所述立柱围成多边形结构,相邻立柱之间通过上部支撑和下部支撑进行连接,所述立柱由上柱体和下柱体组成,所述上柱体和下柱体同轴设置,所述上柱体上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上部支撑搁置在支撑块上,所述上柱体下部设置有下支撑连接部,所述下支撑连接部与下部支撑连接。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块前端设置有凸块,所述上部支撑搁置在凸块上。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支撑连接部前端超出下柱体外边沿,所述下支撑连接部前端下侧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通过环扣固定在下支撑连接部前端,所述下部支撑搁置在托板上。
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柱围成三角形或四边形结构。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支撑连接部设置在下柱体上顶面。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部支撑和下部支撑均为条形梁。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托板上设置有镂空口,所述镂空口设置在下支撑连接部和下部支撑连接处。
11.本实用新型的海上浮式风电组合式半潜平台基础的安装方法,在生产地完成上部支撑、下部支撑和立柱的建造,在立柱上部同一水平线上焊接两个支撑块,支撑块之间形成60度以上的夹角,在立柱下部同一水平线上焊接两个下支撑连接部,下支撑连接部之间夹角与支撑块之间夹角一致,支撑块和下支撑连接部上下对应;下支撑连接部前端通过环扣固定有水平托板;通过运输船将建造好的立柱、上部支撑和下部支撑运至风场附近码头,在码头借助吊车或履带吊将两个立柱放入水中,控制好立柱之间的相对距离将下部支撑两端放置在两个立柱的托板上并将其与下支撑连接部焊接固定,将上部支撑两端放置在支撑块上并将其与立柱焊接固定;再借助吊车或履带吊将一个立柱放入水中,通过拖轮将其拖至对应的位置,将下部支撑两端放置在两个立柱的对应托板上并将其与下支撑连接部焊接固
定,将上部支撑两端放置在对应支撑块上并将其与立柱焊接固定,重复上述步骤,使立柱组成多边形结构。
12.上述方法中,当立柱为偶数个时,可先将立柱两两进行连接,再将连接好的立柱之间通过上部支撑和下部支撑进行连接。
13.本方案提出了组合式半潜平台的概念,利用组合的特性,在生产场地只需建造中型的模块,不需要占用船坞、船台、码头,并且还可以实现在制造成本低廉的地区完成制造。在生产场地完成待组合件制造后,通过普通运输船可将大量的待组合件运送至靠近海上风电场的码头,现场码头无需船坞/船台,只需普通起吊能力的吊机就可完成半潜的组合。通过本方案的实施,使得面向大功率风机的海上半潜浮式基础大规模建造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14.图1三立柱组合式半潜腐蚀平台基础结构示意图。
15.图2四立柱组合式半潜腐蚀平台基础结构示意图。
16.图3以60度角设置装配辅助件的立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见图1至3,本实用新型的海上浮式风电组合式半潜平台基础,主要由立柱1与支撑结构构成,组合后的半潜平台基础优选方案是采用四柱型或三柱型两种。参见图2,四柱型主要由四个立柱1、四个下部支撑2和四个上部支撑3组成,参见图1,三柱型主要由三个立柱1、三个下部支撑2和三个上部支撑3组成。在制造场地建造立柱1、下部支撑2、上部支撑3和装配辅助件,上述部件所占用场地较少,便于运输,可以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区域建造。
18.立柱1由上柱体11和下柱体12组成,上柱体的横截面可为圆型或多边形,下柱体的横截面可为圆型或多边形。上柱体的横截面面积要小于下柱体的横截面面积,上柱体11焊接固定在下柱体12上,两者之间采用同轴设置,上柱体11和下柱体12均优选圆柱体结构。
19.上部支撑3为条形结构梁,上部支撑的横截面为圆型或多边形。为了方便建造,上部支撑3一般使用矩形横截面的条形结构梁。
20.下部支撑2为条形结构梁,下部支撑的横截面为圆型或多边形。为了方便建造,下部支撑2一般使用矩形横截面的条形结构梁。在组合前,下部支撑2需通过下支撑连接部21、环形扣22和托板23与立柱1连接固定上。下支撑连接部21与下部支撑2截面匹配,下支撑连接部21提前焊接在上柱体11与下柱体12连接处,由于组合后每个立柱1与两个下部支撑2连接,所以立柱1上焊接有两个下支撑连接部21。
21.当半潜平台基础结构为四柱形式时,与上柱体11与下柱体12连接处焊接的两个下支撑连接部21之间的角度为90
°
,当半潜平台基础结构为三柱形式时,与上柱体11与下柱体12的交接处焊接的两个下支撑连接部21之间的角度为60
°

22.在上柱体11上部,焊接有支撑块4,支撑块4的前端设置有凸块41。支撑块4用于临时搭放上部支撑3,用于上部支撑3与上柱体11之间的焊接。凸块41用于支持上部支撑端部下侧面部分略高于支撑块4表面,在靠近上柱体11侧边表面时,有充分的空间使得上部支撑3与上柱体11侧边表面的接触缝暴露在外以便焊接。
23.在上柱体11下部与下柱体12连接处预焊接好下支撑连接部21,下支撑连接部21规
格与下部支撑2匹配,下支撑连接部21前端超出下柱体12侧边,下支撑连接部21前端设置有环扣22,环扣22将托板23固定在下支撑连接部21下侧边。托板的部分超出下支撑连接部21,以供支撑下部支撑2。托板23上设置有镂空口24,镂空口24设置在工件在下支撑连接部21和下部支撑2连接处,以供焊接使用。
24.以三柱体或四柱体结构的海上浮式风电组合式半潜平台基础实施方法如下所述:
25.1.在场地a建造立柱1、上部支撑3、下部支撑2,并在立柱1上安装支撑块4和下支撑连接部21。上部支撑3和下部支撑2为矩形细长条状梁,内部采用空心结构,减轻重量。建造立柱1时将上柱体11和下柱体12焊接成完整的主体,上柱体11和下柱体12内部为空心结构,内部可进行隔断,便于注入水进行调节姿态。并且上柱体11上部焊接两个支撑块4,支撑块4之间夹角保持60度以上,采用三立柱1形式时,夹角60度,采用四立柱1形式时,夹角90度,采用五立柱形式时,夹角108度,以此类推。支撑块4用于搭接上部支撑3,在柱体的下部,也就是上柱体11与下柱体12的交接处,预先焊接好下支撑连接部21,下支撑连接部21焊接好以后要伸出下柱体12,并且下支撑连接部21安装环扣22和托板23,以供下部支撑2搭接。
26.2.通过运输船将建造好的立柱1、上部支撑3和下部支撑2,运送至风场附近码头,场地b;
27.3.在场地b的码头,借助吊车或履带吊,将两个柱体1放入水中,柱体1在自身的浮力下浮稳,在码头简单的系泊条件下,控制好两个柱体的相对距离,通过上部支撑3和下部支撑2,借助预先搭建的支撑块4和下支撑连接部21,将两个柱体1连接固定。
28.4.当半潜平台基础是三柱体结构时,再借助吊车/履带吊,将最后一个柱体1放入水中,通过拖轮将该柱体1拖至恰当的位置,通过上部支撑3和下部支撑2,借助预先搭建的支撑块4和下支撑连接部21,将该柱体1与之前已完成搭建的两个柱体1连接,至此三柱体结构的半潜平台基础在场地b建造完毕。
29.5.当半潜平台基础是四柱体结构时,首先重复步骤3,先完成两组两两连接的柱体1,将两组两两连接好的柱体,垂直布置于水中,通过简单的系泊,控制好两组连接好柱体之间的角度以及距离,将两组连接好柱体之间平行设置并保持适当距离,然后通过上部支撑3和下部支撑2,借助预先搭建的的支撑块4和下支撑连接部21,将这两组两两连接好的柱体连接,至此四柱形式的半潜平台基础在场地b建造完毕。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