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绳弹枪的制作方法

2021-09-28 23: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器械 绳弹枪


1.本发明涉及一种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绳弹枪。


背景技术:

2.目前相关人员在抓捕过程中容易受到伤害,因此一种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器械对于相关人员的工作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绳弹枪。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5.一种绳弹枪,包括击发器和绳弹组件,绳弹组件通过击发器的快换机构安装在其前端。
6.所述的击发器包括击针组件、外筒、击针阻盖、扳机组件、保险帽、快换机构、瞄具、瞄具支架。击针组件固定安装在外筒内部的后端,用于击发绳弹组件中的弹体;击针阻盖通过螺纹安装在外筒内部的前端处,用于限制击针组件的击针撞入绳弹组件的弹体的深度;扳机组件固定在外筒内部,位于击针组件的前端,用于卡住或释放击针组件的击针;保险帽通过销轴与外筒铰接,罩在扳机组件的扳机按键的上方,防止绳弹枪在携带过程中扳机按键被误触发;快换机构位于击发器的前端,用于绳弹组件与击发器的快速连接;瞄具通过瞄具支架固定在外筒的前端,辅助相关人员快速瞄准目标。
7.所述击针组件包括击针、击针弹簧、击针管、击针复位滑块、击针复位导杆、击针复位拉杆、击针回复弹簧、击针复位拉环、击针复位挡柱。击针管固定在外筒内部,击针和击针弹簧安装在击针管的第一光孔内,击针弹簧被压缩后抵在击针后端的轴肩上,击针前端的轴肩压紧在扳机组件的扳机的右侧面上;击针复位滑块固定在击针复位导杆的前端,击针复位导杆的后端与击针拉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后,与击针复位弹簧同轴安装在击针管的第二光孔内,击针复位拉环穿过击针复位拉杆尾部的小圆孔,隐藏在击针管尾部的凹槽内;固定在击针上的击针复位挡柱穿过击针管第一光孔侧壁上的缺口,在击针复位滑块的带动下可沿击针轴线方向移动。
8.所述扳机组件包括扳机、扳机弹簧、扳机镶筒、扳机按键。扳机下端的短轴与扳机弹簧安装在固定到外筒上的扳机镶筒内,扳机上端的短轴穿过外筒上部的通孔与扳机按键连接。
9.所述外筒、锁止外环、套管、顶柱、钢球、锁止弹簧、螺钉组成了击发器的快换机构。钢球均布在外筒的三个球孔内,套管镶嵌在外筒前端面上的半圆形盲孔内,并且凸出外筒的内表面,顶柱和锁止弹簧安装在套管内,锁止外环套在外筒前端,顶柱前端的球头在锁止弹簧的推动下顶在锁止外环的内端面上,固定在锁止外环上的螺钉卡在外筒前端的l型凹槽内,并且可在l型凹槽内滑动,因此锁止外环可以沿外筒周向小角度转动和沿轴向小距离
滑动,锁止外环内表面上有可容纳部分钢球的环槽,当其与球孔对齐时,钢球可进入环槽内。快换机构可以保证已使用过的绳弹组件快速从击发器上拆卸下来,并能快速装上新的绳弹组件,满足绳弹枪快速重复发射的要求。
10.所述的绳弹组件包括绳弹壳体、牵引头、绳索、剪切销、束缚钩、活塞、螺塞、端盖、弹体、弹体固定座、螺帽。所述绳弹壳体的加速通道的出口处的侧壁上和牵引头的前端均设有一个销孔,牵引头的前端和绳索的一端连接后置于加速通道内,剪切销穿过加速通道侧壁上和牵引头上的销孔,使二者相对固定,牵引头的尾端位于活塞前端的凹槽内,活塞的后端置于固定在加速通道内的螺塞的通孔内,绳弹壳体加速通道的出口处为阶梯孔,可以防止活塞在运动过程中冲出绳弹壳体;绳索两端分别绑有两个束缚钩,经过盘绕后,收于绳弹壳体前端的空腔内,并由端盖进行封装,防止携带过程中绳索及束缚钩脱离绳弹壳体;弹体装入弹体固定座内后,通过螺纹固定在螺帽内,螺帽通过螺纹固定在绳弹壳体的尾端;绳弹壳体尾端的柱体上有可容纳部分钢球的半圆形环槽和连接套管的轴向半圆形直槽,当绳弹组件与击发器连接时,击发器上的钢球卡入半圆形环槽内,以限制绳弹组件的轴向移动,击发器上的凸出外筒内表面的套管卡入轴向半圆形直槽,以限制绳弹组件的周向转动,保证牵引头水平射出;绳弹壳体的两组加速通道的轴线在水平面上所成的夹角不大于20
°
。使用不同直径或不同强度材质的剪切销,可以改变绳弹组件的活塞开始运动时弹体爆炸在绳弹壳体内部产生气体的初始压强。绳弹组件中装入不同威力等级的弹体或者改变牵引头的质量,可使绳弹枪以不同的距离将绳索发射出去。绳弹组件的端盖和绳弹壳体为可重复拆装连接方式,发射完的绳弹组件,可以通过端盖重新封装牵引头、绳索和束缚钩,以及更换弹体后,重复使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绳弹组件的绳弹壳体的加速通道的出口处的侧壁上和牵引头的前端均不设置销孔,并且不安装剪切销。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的绳弹枪可以使相关人员远距离完成抓捕过程,保证了相关人员在抓捕过程中的安全。
14.2.本发明的绳弹枪在抓捕过程中,不会对目标造成严重伤害。
15.3.本发明的绳弹枪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使用简单,只需打开保险帽,通过瞄具瞄准目标后,按动扳机按键即可将绳索牢靠的缠绕在目标身上。
16.4.本发明的击发过的绳弹组件可通过重新封装牵引头、绳索和束缚钩,以及更换弹体和剪切销后,重复使用。
17.5.本发明的绳弹组件可通过更换不同质量的牵引头或不同威力等级的弹体,来改变有效束缚距离。
18.6.本发明的绳弹组件和击发器通过快换机构连接,抓捕过程中,如果使用第一个绳弹组件未束缚住目标,可更换下一个绳弹组件快速补发。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其中:
20.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绳弹枪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击发器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击发器处于待击发状态);
22.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击发器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的击针管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扳机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击发器的b

b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外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锁止外环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绳弹组件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绳弹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绳弹枪击发过程示意图;
31.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绳弹组件从击发器上拆卸过程示意图(击发器完成击发动作);
32.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击发器的击针复位过程示意图;
33.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安装新的绳弹组件的过程示意图(击发器的击针完全复位);
34.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绳弹组件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35.其中1

击发器,2

绳弹组件,11

击针组件,12

外筒,13

击针阻盖,14

扳机组件,15
‑ꢀ
保险帽,16

快换机构,17

激光瞄具,18

瞄具支架,111

击针,112

击针弹簧,113

击针管, 114

击针复位导杆,115

击针复位滑块,116

击针复位拉杆,117

击针复位弹簧,118

击针复位拉环,119

击针复位挡柱,141

扳机,142

扳机弹簧,143

扳机镶筒,144

扳机按键,161
‑ꢀ
套管,162

顶柱,163

锁止弹簧,164

锁止外环,165

螺钉,166

钢球,201

绳弹壳体,202
‑ꢀ
牵引头,203

绳索,204

剪切销、205

活塞,206

螺塞,207

束缚钩,208

端盖,209

射钉弹, 210

弹体固定座,211

螺帽,1131

第一光孔,1132

第二光孔,1201

半圆形盲孔,1202

l型凹槽,1203

球孔,1641

环槽,2011

加速通道,2012

空腔,2013

半圆形环槽,2014

半圆形直槽,3

绳弹组件,301

绳弹壳体,302

牵引头。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规定附图中绳弹枪的发射方向为“前”。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8.实施例一
39.如图1所示,一种绳弹枪包括击发器1和绳弹组件2,绳弹组件2通过击发器1的快换机构16安装在其前端。
40.如图2所示,所述的击发器1包括击针组件11、外筒12、击针阻盖13、扳机组件14、保险帽15、快换机构16、激光瞄具17、瞄具支架18。击针组件11安装在外筒12尾端的内部;击针阻盖13通过螺纹固定在外筒12内部的前端处;扳机组件14固定在外筒12内部,位于击针组件11的前端;保险帽15通过销轴与外筒12铰接,罩在扳机组件14的扳机按键 144的上方;快换机构16位于击发器1的前端,用于击发器1与绳弹组件2的快速连接;激光瞄具17通过瞄具支架18固定在外筒12的前端,辅助相关人员快速瞄准目标。
41.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击针组件11包括击针111、击针弹簧112、击针管113、击针复位导杆114、击针复位滑块115、击针复位拉杆116、击针复位弹簧117、击针复位拉环118、击针复位挡柱119。击针管113固定在外筒12内部,击针111和击针弹簧112安装在击针管113的第一光孔1131内,击针弹簧112被压缩后抵在击针1111后端的轴肩上,击针 111前端的轴肩压紧在扳机组件14的扳机141的右侧面上;击针复位导杆114的前端和击针复位滑块115固定连接,其后端和击针拉杆116的前端固定连接后,与击针复位弹簧117同轴安装在击针管的第二光孔1132内;击针复位拉环118穿过击针复位拉杆116尾端的小圆孔,隐藏在击针管113尾部的凹槽内;固定在击针111上的击针复位挡柱119穿过击针管113第一光孔1131侧壁上的缺口,在击针复位滑块114的带动下可沿击针111轴线方向移动。
42.如图2所示,所述扳机组件14包括扳机141、扳机弹簧142、扳机镶筒143、扳机按键 144。扳机141下端的短轴与扳机弹簧142安装在固定到外筒12上的扳机镶筒143内,扳机 141上端的短轴穿过外筒12上部的通孔与扳机按键144连接。
43.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外筒12、套管161、顶柱162、锁止弹簧163、锁止外环 164、螺钉165、钢球166构成了击发器1的快换机构16。套管161镶嵌在外筒12前端面上的半圆形盲孔1201内,并且凸出外筒12的内表面,顶柱162和锁止弹簧163按前后顺序安装在套管161内,锁止外环164套在外筒12前端,顶柱162前端的球头在锁止弹簧163的推动下顶在锁止外环164的内端面上,固定在锁止外环164上的螺钉165卡入外筒12前端的l 型凹槽1202内,并且可在l型凹槽1202内滑动,因此锁止外环164可以沿外筒12周向小角度转动和沿轴向小距离滑动,钢球166安放在外筒12前端周向均布的三个球孔1203内,锁止外环164内表面上有可容纳半个钢球166的环槽1641,当锁止外环164的环槽1641与球孔1203对齐时,钢球166可进入环槽1641内。快换机构16可以保证已使用过的绳弹组件2 快速从击发器1上拆卸下来,并能快速装上新的绳弹组件2,满足绳弹枪快速重复发射的要求。
44.如图9和10所示,所述的绳弹组件2包括绳弹壳体201、牵引头202、绳索203、剪切销204、活塞205、螺塞206、束缚钩207、端盖208、射钉弹209、弹体固定座210、螺帽211。所述的绳弹壳体201的两个加速通道在水平面的夹角为15
°
,此角度可保证两个牵引头202 带动绳索203飞向距离发射点10米处的目标并与其接触时,绳索203可完全展开;加速通道 2011的出口处的侧壁上和牵引头202的前端均设有一个销孔,牵引头202的前端和绳索203 的一端连接后置于加速通道2011内,剪切销204穿过加速通道2011侧壁上和牵引头202上的销孔,使二者相对固定,牵引头202的尾端置于活塞205前端的凹槽内,活塞205的后端置于固定在加速通道2011内的螺塞206的通孔内,绳弹壳体201的加速通道2011的出口处为阶梯孔,可防止活塞205运动过程中冲出绳弹壳体201;绳索203两端分别绑有束缚钩207,经过盘绕后,
和束缚钩207一起收于绳弹壳体201前端的空腔2012内,并由端盖208进行封装,防止绳弹枪在携带过程中绳索203、束缚钩207脱离绳弹壳体201;绳弹壳体201尾端的柱体上有可容纳1/3个钢球166的半圆形环槽2013和连接套管161的轴向半圆形直槽2014,当绳弹组件2与击发器1连接时,击发器1上的钢球166卡入半圆形环槽2013内,以限制绳弹组件2的轴向移动,击发器1上的凸出外筒12内表面的套管161卡入轴向半圆形直槽2014 内,以限制绳弹组件2的周向转动,保证牵引头202水平射出;射钉弹209装入弹体固定座 210后,弹体固定座210通过螺纹固定在螺帽211内,螺帽211通过螺纹固定在绳弹壳体201 尾端的内部。此实施例中绳弹组件2中使用的射钉弹209为四川南山射钉紧固器材有限公司的威力等级为5级的s1射钉弹,根据实际情况,绳弹组件2中可以装入其他威力等级的射钉弹,例如威力等级为5级的s3射钉弹,使绳弹枪可以适应不同的束缚距离。绳弹组件2的端盖208和绳弹壳体201为可重复拆装的卡扣式连接方式,发射完的绳弹组件2,可以通过端盖208重新封装牵引头202、绳索203和束缚钩207,以及更换射钉弹209后,可重复使用。
45.参照图12所示说明绳弹枪的使用过程。使用绳弹枪时,相关人员打开激光瞄具17,通过发射出的激光瞄准目标,然后打开保险帽15,按压扳机按键144,扳机按键144带动扳机 141竖直向下移动,扳机141的右侧面脱离击针111前端的轴肩,击针111在击针弹簧112 的推动下,其前端的针头撞向绳弹组件2的射钉弹209的后端,随后射钉弹209在绳弹组件 2内爆炸,射钉弹209爆炸后,产生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当双绳绳弹组件2内的压力达到 4mpa后,活塞205开始推动牵引头202相对绳弹壳体201运动,最后直径1mm的硬铝剪切销204被剪断,牵引头202在活塞205的推动下开始加速,并推开绳弹壳体201前端的端盖 208,牵引头202及与之连接的绳索203高速冲出绳弹壳体201,绳索203在高速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并在与目标接触前伸直,绳索203与目标接触后,快速缠绕到目标上,绳索203 上的两个束缚钩207紧紧地钩住目标的衣服,使绳索203可以牢靠地缠绕在目标上。
46.参照图6、图7、图8和图12所示说明绳弹组2件从击发器1上拆卸的过程。拆卸发射完毕的绳弹组件2时,将击发器1前端的锁止外环164沿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固定在锁止外环164上的螺钉165进入外筒12的l型凹槽1202的轴向段凹槽后,顶柱162在锁止弹簧 163的弹力下,推动锁止外环164沿轴线向前移动一定距离,使锁止外环164的半圆形环槽 1641对齐外筒12上的球孔1203,将绳弹组件2沿其轴线向前拔动,钢球166在绳弹壳体201 的挤压下进入锁止外环164的环槽1641内,即解除了钢球166对绳弹组件2的轴向约束,绳弹组件2从击发器1上脱离出来,即绳弹组件2从击发器1上拆卸完毕。
47.装填新的绳弹组件2前,需先将击针111复位,参照图2、图5和图13所示说明击针101 复位的过程。从击针管113尾端的凹槽内扣出击针复位拉环118,然后向后拉动击针复位拉环118,击针复位拉环118带动击针复位拉杆116及与其连接的击针复位导杆114和固定在击针复位导杆114上的击针复位滑块115向后移动,此时与击针111固定连接的击针复位挡柱119被击针复位滑块115向后推动,击针111在击针复位挡柱119的带动下在击针管113 的第一光孔1131内向后滑动,当击针111前端的轴肩越过扳机141的右侧面后,由于扳机弹簧142的弹力作用,扳机141向上移动,其圆环右侧面卡在击针111前端的轴肩处,击针111 恢复到击发状态。此时松开击针复位拉环118,击针复位导杆114和击针复位拉杆116在击针复位弹簧117的推动下向前移动,直至击针复位拉杆116完全回到击针管113的第二光孔1132内,再将击针复位拉环118收回到击针管113尾部的凹槽内即可。
48.参照图6、图7、图8和图14所示说明绳弹组件2的装填过程。击针111复位完成后,将新的绳弹组件2上的标线与击发器1上的标线对齐,并沿轴线插入击发器1的前端,然后将锁止外环164沿击发器1的轴线向后推动一定距离后,使锁止外环164上的环槽1641与外筒12的球孔1203错开,将钢球166挤入绳弹壳体201的半圆形环槽2013内,新的绳弹组件 2则卡紧在击发器1的前端,最后顺时针将锁止外环164旋转一定角度,使固定在锁止外环 164上的螺钉165卡入外筒12的l型凹槽1202的周向凹槽段,绳弹组件2装填完毕。
49.实施例二
50.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并结合图9对比,绳弹组件3的绳弹壳体301 的加速通道3011的出口处的侧壁上和牵引头302的前端均不设置销孔,并且不安装剪切销 204。绳弹组件3的射钉弹209被击发后,其在绳弹壳体301内部开始产生气体时就推动活塞 205运动,活塞205带动牵引头302加速,并推开绳弹壳体201前端的端盖208,直至牵引头 302完全脱离绳弹壳体301的加速通道3011,牵引头302加速完毕,然后带动绳索203继续飞向目标,最终捆绑住目标。
51.本例上述以外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52.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