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皱防紫外线人棉弹力针织染色布的制作方法

2021-09-11 00: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弹力 面料 抗皱 防紫外线 人棉


1.本实用新型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皱防紫外线人棉弹力针织染色布。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现有的人棉弹力针织染色布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防紫外线能力较低,且易产生褶皱,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3.公开号为:cn20939537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抗皱纺织面料,包括聚四氟乙烯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层(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竹纤维层(2),所述一号竹纤维层(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连接槽(3),所述一号连接槽(3)的内部一侧外表面贯穿设置有一号竹纤维柱(4),所述一号竹纤维柱(4)的下端设置有一号纵向尼龙纤维柱(5),所述一号纵向尼龙纤维柱(5)的下端设置有聚酯纤维层(6),所述聚酯纤维层(6)的上端外表面的一号纵向尼龙纤维柱(5)的外侧设置有二号连接槽(7),所述二号连接槽(7)的内部一侧外表面的一号纵向尼龙纤维柱(5)的下端设置有一号聚酯纤维柱(8),所述聚酯纤维层(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三号连接槽(9),所述三号连接槽(9)的内部一侧外表面贯穿设置有二号聚酯纤维柱(10),所述二号聚酯纤维柱(10)的下端设置有二号纵向尼龙纤维柱(11),所述二号纵向尼龙纤维柱(11)的下端设置有二号竹纤维层(12),所述一号纵向尼龙纤维柱(5)的一侧设置有一号横向尼龙纤维柱(13),所述一号纵向尼龙纤维柱(5)的一侧的一号横向尼龙纤维柱(13)的外侧设置有二号横向尼龙纤维柱(14)。
4.上述面料通过一号横向尼龙纤维柱、二号横向尼龙纤维柱对面料的横向拉扯力进行限制,通过一号纵向尼龙纤维柱对其纵向拉扯力进行限制防止其面料在拉扯后不能完全复原造成面料表面出现皱纹的现象,从而实现其提高抗皱性能,但是上述面料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问题,不具备防紫外线能力,透气性能较差,仍需加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皱防紫外线人棉弹力针织染色布。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皱防紫外线人棉弹力针织染色布,包括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的上表面设有抗皱层,所述抗皱层包括聚酯纤维层、竹纤维层和回复组件,所述聚酯纤维层设置在面料基层的上表面,所述回复组件包括设置在聚酯纤维层与竹纤维层之间的若干竹纤维柱和交错螺旋缠绕在竹纤维柱上的尼龙纤维柱,所述抗皱层上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上表面设有防紫外线涂层,所述面料基层的下表面设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内侧设有交错设置的弹力线,所述弹性层的下表面设有吸汗层。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面料基层,面料基层为人棉弹力针织染色布,面料基
层的上表面设有抗皱层,抗皱层起到抗褶皱的效果,抗皱层包括聚酯纤维层、竹纤维层和回复组件,聚酯纤维层设置在面料基层的上表面,聚酯纤维层具有一定抗油污的效果,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污能力,回复组件包括设置在聚酯纤维层与竹纤维层之间的若干竹纤维柱和交错螺旋缠绕在竹纤维柱上的尼龙纤维柱,通过设有在聚酯纤维层和竹纤维层,并在竹纤维层与聚酯纤维层之间设有竹纤维柱,竹纤维柱上缠绕有尼龙纤维柱,并设有弹性纤维柱贯穿竹纤维柱,尼龙纤维柱对横向拉扯力进行限制,弹性纤维柱对纵向拉扯力进行限制,使面料具有很好的抗皱性能,抗皱层上设有耐磨层,耐磨层起到耐磨损的效果,可以有效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耐磨层的上表面设有防紫外线涂层,防紫外线涂层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照射带来的伤害,面料基层的下表面设有弹性层,弹性层的内侧设有交错设置的弹力线,弹性层和弹力线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回弹能力,提高抗皱效果,弹性层的下表面设有吸汗层,吸汗层可以吸收人体产生的汗液,使穿着者更加舒适和干爽。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酯纤维层和所述竹纤维层上均设有安装槽,竹纤维柱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开口处设有贯穿竹纤维柱的弹性纤维柱。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用于限定竹纤维柱的位置,贯穿竹纤维柱的弹性纤维柱可以对纵向拉扯力进行限制,起到限位的作用。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皱层与所述面料基层之间设有记忆层,所述记忆层内填充有记忆棉。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记忆层内填充有记忆棉,通过记忆层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抗皱能力,在形变之后会进行回弹,慢慢恢复原状。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层与吸汗层之间设有吸热层,所述吸汗层上开设有斜向设置的透气槽,所述透气槽向上贯穿至防紫外线涂层。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弹性层和吸汗层之间设有吸热层,可以吸收人体运动产生的热量,加速人体散热,透气槽斜向设置,可以避免紫外线透入,还可以在使用时更加透气和舒适,且透气槽向上贯穿至防紫外线涂层,可以提高面料的透气效果,且人体产生的汗液通过吸汗层吸收后可以通过透气槽排出。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槽两端的开口处均设有纱网,所述纱网上设有抗菌颗粒。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网的设置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且在纱网上设有抗菌颗粒可以对进入透气槽的空气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提高面料整体的抗菌能力。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设有防紫外线涂层,可以有效隔绝紫外线接触人体,使用时可以避免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18.2、通过设有在聚酯纤维层和竹纤维层,并在竹纤维层与聚酯纤维层之间设有竹纤维柱,竹纤维柱上缠绕有尼龙纤维柱,并设有弹性纤维柱贯穿竹纤维柱,尼龙纤维柱对横向拉扯力进行限制,弹性纤维柱对纵向拉扯力进行限制,使面料具有很好的抗皱性能;
19.3、通过设有贯穿各层的透气槽,并在透气槽内设有还有抗菌颗粒的纱网,可以提高面料的透气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抗菌能力。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22.图中附图标记为:1、面料基层;2、抗皱层;21、聚酯纤维层;22、竹纤维层;23、回复组件;231、安装槽;232、竹纤维柱;233、尼龙纤维柱;234、弹性纤维柱;3、耐磨层;4、防紫外线涂层;5、弹性层;51、弹力线;6、记忆层;61、记忆棉;7、吸热层;8、吸汗层;81、透气槽;82、纱网;83、抗菌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4.一种抗皱防紫外线人棉弹力针织染色布,包括面料基层1,面料基层1的上表面设有抗皱层2,抗皱层2包括聚酯纤维层21、竹纤维层22和回复组件23,聚酯纤维层21设置在面料基层1的上表面,回复组件23包括设置在聚酯纤维层21与竹纤维层22之间的若干竹纤维柱232和交错螺旋缠绕在竹纤维柱232上的尼龙纤维柱233,抗皱层2上设有耐磨层3,耐磨层3的上表面设有防紫外线涂层4,面料基层1的下表面设有弹性层5,弹性层5的内侧设有交错设置的弹力线51,弹性层5的下表面设有吸汗层8。
25.优化的,包括面料基层1,面料基层1为人棉弹力针织染色布,面料基层1的上表面设有抗皱层2,抗皱层2起到抗褶皱的效果,抗皱层2包括聚酯纤维层21、竹纤维层22和回复组件23,聚酯纤维层21设置在面料基层1的上表面,聚酯纤维层21具有一定抗油污的效果,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污能力,回复组件23包括设置在聚酯纤维层21与竹纤维层22之间的若干竹纤维柱232和交错螺旋缠绕在竹纤维柱232上的尼龙纤维柱233,还通过设有弹性纤维柱234贯穿竹纤维柱232,尼龙纤维柱233对横向拉扯力进行限制,弹性纤维柱234对纵向拉扯力进行限制,使面料具有很好的抗皱性能,抗皱层2上设有耐磨层3,耐磨层3起到耐磨损的效果,可以有效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耐磨层3的上表面设有防紫外线涂层4,防紫外线涂层4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照射带来的伤害,面料基层1的下表面设有弹性层5,弹性层5的内侧设有交错设置的弹力线51,弹性层5和弹力线51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回弹能力,提高抗皱效果,弹性层5的下表面设有吸汗层8,吸汗层8可以吸收人体产生的汗液,使穿着者更加舒适和干爽。
26.优化的,聚酯纤维层21和所述竹纤维层22上均设有安装槽231,竹纤维柱232安装于安装槽231内,安装槽231内开口处设有贯穿竹纤维柱232的弹性纤维柱234,安装槽231用于限定竹纤维柱232的位置,贯穿竹纤维柱232的弹性纤维柱234可以对纵向拉扯力进行限制,起到限位的作用。
27.优化的,抗皱层2与面料基层1之间设有记忆层6,记忆层6内填充有记忆棉61,记忆层6内填充有记忆棉61,通过记忆层6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抗皱能力,在形变之后会进行回弹,慢慢恢复原状。
28.优化的,弹性层5与吸汗层8之间设有吸热层7,吸汗层8上开设有斜向设置的透气槽81,透气槽81向上贯穿至防紫外线涂层4,通过在弹性层5和吸汗层8之间设有吸热层7,可以吸收人体运动产生的热量,加速人体散热,透气槽81斜向设置,可以避免紫外线透入,还
可以在使用时更加透气和舒适,透气槽81向上贯穿至防紫外线涂层4,可以提高面料的透气效果,且人体产生的汗液通过吸汗层8吸收后可以通过透气槽81排出。
29.优化的,透气槽81两端的开口处均设有纱网82,纱网82上设有抗菌颗粒83,纱网82的设置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且在纱网82上设有抗菌颗粒83可以对进入透气槽81的空气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提高面料整体的抗菌能力。
30.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上述实施例而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