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储存系统及储存模块的制作方法

2021-02-05 10: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储存 模块 装置 系统 电子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储存系统及储存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一些企业用的储存系统,因储存系统需要安装于机架上,并且储存系统与服务器外形较像,储存系统中一些控制器模块通过背板将主要信号与备份信号传输至储存模块中,如图1所示。但通过背板传输信号,当背板需要进行维修或背板损坏时,客户将面临资料无法存取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储存系统及储存模块,旨在客户能够无中断的存取资料或数据。
[0004]
一种储存系统,包括机箱、储存模块与控制器模块,所述储存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固定在所述机箱中,所述储存模块包括壳体及用于存储数据资料的储存件,所述储存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储存模块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中的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储存件及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
[0005]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箱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的侧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侧板平行设置。
[0006]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板在背离所述储存件的一端延伸有板状连接部,所述控制器模块包括有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器,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进而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
[0007]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箱中设有支架,且所述支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架将所述机箱分隔为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储存模块和所述控制器模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中,且所述储存模块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
[0008]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和所述控制器模块的对应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引导圆柱和固定部。
[0009]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模块还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和所述转接板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操作部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显露于所述壳体外;当拉动所述手柄时,可带动所述储存模块在所述壳体中移动。
[0010]
一种储存模块,包括壳体、储存件和转接板,所述储存件和所述转接板设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储存件和所述转接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壳体为一长方体结构,所述储存件和所述转接板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1]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件和所述转接板上的对应端设有相互配合的插口和第二连接器,所述储存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至所述插口中以和所述储存件连接。
[0012]
上述提供的储存系统包括机箱及固定在所述机箱中的储存模块和控制器模块,所述储存模块包括壳体及用于存储数据资料的储存件,所述储存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储存模块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中的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储存件及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该储存系统通过转接板使得所述控制器模块和所述储存模块之间连接,使得储存系统在资料或数据的传递过程中不会中断。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通过背板连接控制器模块和储存模块。
[0014]
图2为储存系统立体图。
[0015]
图3为图1所示的储存系统的分解图。
[0016]
图4为图1所示的储存模块的另一视角分解图。
[0017]
图5为储存模块立体图。
[0018]
图6为图4所示的储存模块的分解图。
[0019]
图7为控制器模块上引导件及第二连接器的放大图。
[0020]
图8为图2沿viii-viii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21]
图9为图2沿xi-xi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22]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3]
储存系统
ꢀꢀꢀꢀꢀꢀꢀꢀꢀꢀꢀꢀꢀꢀꢀꢀꢀꢀꢀꢀ
100
[0024]
机箱
ꢀꢀꢀꢀꢀꢀꢀꢀꢀꢀꢀꢀꢀꢀꢀꢀꢀꢀꢀꢀꢀꢀꢀꢀ
10
[0025]
本体
ꢀꢀꢀꢀꢀꢀꢀꢀꢀꢀꢀꢀꢀꢀꢀꢀꢀꢀꢀꢀꢀꢀꢀꢀ
11
[0026]
底板
ꢀꢀꢀꢀꢀꢀꢀꢀꢀꢀꢀꢀꢀꢀꢀꢀꢀꢀꢀꢀꢀꢀꢀꢀ
111
[0027]
侧板
ꢀꢀꢀꢀꢀꢀꢀꢀꢀꢀꢀꢀꢀꢀꢀꢀꢀꢀꢀꢀꢀꢀꢀꢀ
112
[0028]
支撑部
ꢀꢀꢀꢀꢀꢀꢀꢀꢀꢀꢀꢀꢀꢀꢀꢀꢀꢀꢀꢀꢀꢀ
113
[0029]
上盖
ꢀꢀꢀꢀꢀꢀꢀꢀꢀꢀꢀꢀꢀꢀꢀꢀꢀꢀꢀꢀꢀꢀꢀꢀ
12
[0030]
支架
ꢀꢀꢀꢀꢀꢀꢀꢀꢀꢀꢀꢀꢀꢀꢀꢀꢀꢀꢀꢀꢀꢀꢀꢀ
13
[0031]
引导圆柱
ꢀꢀꢀꢀꢀꢀꢀꢀꢀꢀꢀꢀꢀꢀꢀꢀꢀꢀꢀꢀ
131
[0032]
通孔
ꢀꢀꢀꢀꢀꢀꢀꢀꢀꢀꢀꢀꢀꢀꢀꢀꢀꢀꢀꢀꢀꢀꢀꢀ
132
[0033]
第一收容槽
ꢀꢀꢀꢀꢀꢀꢀꢀꢀꢀꢀꢀꢀꢀꢀꢀꢀꢀ
14
[0034]
第二收容槽
ꢀꢀꢀꢀꢀꢀꢀꢀꢀꢀꢀꢀꢀꢀꢀꢀꢀꢀ
15
[0035]
引导件
ꢀꢀꢀꢀꢀꢀꢀꢀꢀꢀꢀꢀꢀꢀꢀꢀꢀꢀꢀꢀꢀꢀ
16
[0036]
储存模块
ꢀꢀꢀꢀꢀꢀꢀꢀꢀꢀꢀꢀꢀꢀꢀꢀꢀꢀꢀꢀ
20
[0037]
壳体
ꢀꢀꢀꢀꢀꢀꢀꢀꢀꢀꢀꢀꢀꢀꢀꢀꢀꢀꢀꢀꢀꢀꢀꢀ
21
[0038]
第一连接板
ꢀꢀꢀꢀꢀꢀꢀꢀꢀꢀꢀꢀꢀꢀꢀꢀꢀꢀ
211
[0039]
第二连接板
ꢀꢀꢀꢀꢀꢀꢀꢀꢀꢀꢀꢀꢀꢀꢀꢀꢀꢀ
212
[0040]
储存件
ꢀꢀꢀꢀꢀꢀꢀꢀꢀꢀꢀꢀꢀꢀꢀꢀꢀꢀꢀꢀꢀꢀ
22
[0041]
插口
ꢀꢀꢀꢀꢀꢀꢀꢀꢀꢀꢀꢀꢀꢀꢀꢀꢀꢀꢀꢀꢀꢀꢀꢀ
221
[0042]
安装部
ꢀꢀꢀꢀꢀꢀꢀꢀꢀꢀꢀꢀꢀꢀꢀꢀꢀꢀꢀꢀꢀꢀ
222、233
[0043]
转接板
ꢀꢀꢀꢀꢀꢀꢀꢀꢀꢀꢀꢀꢀꢀꢀꢀꢀꢀꢀꢀꢀꢀ
23
[0044]
第二连接器
ꢀꢀꢀꢀꢀꢀꢀꢀꢀꢀꢀꢀꢀꢀꢀꢀꢀꢀ
231
[0045]
连接部
ꢀꢀꢀꢀꢀꢀꢀꢀꢀꢀꢀꢀꢀꢀꢀꢀꢀꢀꢀꢀꢀꢀ
232
[0046]
操作部
ꢀꢀꢀꢀꢀꢀꢀꢀꢀꢀꢀꢀꢀꢀꢀꢀꢀꢀꢀꢀꢀꢀ
24
[0047]
手柄
ꢀꢀꢀꢀꢀꢀꢀꢀꢀꢀꢀꢀꢀꢀꢀꢀꢀꢀꢀꢀꢀꢀꢀꢀ
241
[0048]
控制器模块
ꢀꢀꢀꢀꢀꢀꢀꢀꢀꢀꢀꢀꢀꢀꢀꢀꢀꢀ
30
[0049]
主板
ꢀꢀꢀꢀꢀꢀꢀꢀꢀꢀꢀꢀꢀꢀꢀꢀꢀꢀꢀꢀꢀꢀꢀꢀ
31
[0050]
固定部
ꢀꢀꢀꢀꢀꢀꢀꢀꢀꢀꢀꢀꢀꢀꢀꢀꢀꢀꢀꢀꢀꢀ
32
[0051]
收容腔
ꢀꢀꢀꢀꢀꢀꢀꢀꢀꢀꢀꢀꢀꢀꢀꢀꢀꢀꢀꢀꢀꢀ
321
[0052]
第一连接器
ꢀꢀꢀꢀꢀꢀꢀꢀꢀꢀꢀꢀꢀꢀꢀꢀꢀꢀ
33
[0053]
把手
ꢀꢀꢀꢀꢀꢀꢀꢀꢀꢀꢀꢀꢀꢀꢀꢀꢀꢀꢀꢀꢀꢀꢀꢀ
34
[0054]
背板
ꢀꢀꢀꢀꢀꢀꢀꢀꢀꢀꢀꢀꢀꢀꢀꢀꢀꢀꢀꢀꢀꢀꢀꢀ
40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6]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57]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0058]
请参阅图1,原先的设计中,所述储存模块20和所述控制器模块30通过一背板40连接。而当所述背板出现故障或需要进行维修时,所述储存模块20和所述控制器模块30则无法继续传递数据信息。
[0059]
请参阅图2和图3,提供一种储存系统100,所述储存系统100 包括机箱10、储存模块20与控制器模块30。所述储存模块20与所述控制器模块30固定在所述机箱10中,所述储存模块20包括壳体 21及用于存储数据资料的储存件22,所述储存件22固定在所述壳体 21上,所述储存模块20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21上的转接板23,所述转接板23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储存件22及所述控制器模块 30连接。
[0060]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机箱10包括本体11及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本体11上的上盖12,所述上盖12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本体11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本体11和所述上盖12之间的固定方式不限于此。所述本体11包括一底板111及于所述底板111垂直设置的两侧板112,两所述侧板112设于所述底板111的相对两端。所述机箱10 中设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将所述机箱10分隔为第一收容槽14和第二收容槽1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模块20和所述控制器模块30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4和所述第二收容槽15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架13将所述本体11划分为两个区域,即所述第一收容槽 14和所述第二收容槽15。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模块20和所述控制器模块30可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收容
槽15和第一收容槽14中。
[0061]
请参阅图3,所述本体11的侧板112上设有支撑部113,且所述支撑部113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5内。在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储存系统100包括两个所述控制器模块30时,其中一所述控制器模块 30可置于所述支撑部113上以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5中。所述本体11在第一收容槽14位置处设有引导件16,所述引导件16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3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引导件16为一引导架。所述引导件16用以引导所述储存模块20进入其中,使得所述储存模块20 能够置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4中。
[0062]
请参阅图4,所述支架13在靠近所述控制器模块30的端面上延伸有引导圆柱131,且所述支架13上开设有通孔13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13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132,多个所述通孔132均匀设置,设于所述机箱10中的储存模块20可穿过所述通孔 132与设于所述机箱中的控制器模块3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13上的通孔132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
[0063]
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储存模块20包括的所述壳体21、储存件22和转接板23。所述壳体21大致为一中空的长方体结构,由两第一连接板211和两第二连接板212连接构成且所述第一连接板211 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12垂直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显示出所述壳体21的内部结构,所述壳体21的其中一所述第一连接板211未在图示中画出。所述储存件22和所述转接板23设于所述壳体21上,且所述储存件22和所述转接板23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储存件22和所述转接板23沿所述壳体21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储存件 22和所述转接板23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11平行设置。
[0064]
具体地,所述储存件22设于所述壳体21内且所述储存件22为 2.5寸硬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件22还可替换为其他尺寸的硬盘或其他具有储存功能的构件。所述储存件22 在靠近所述转接板23的一端设有插口221,所述储存件22通过所述插口221与所述转接板23连接。所述储存件22上设有安装部222,所述储存件22通过所述安装部222安装于所述壳体21内,进一步地,所述储存件22通过螺丝与所述安装部222进行配合。
[0065]
所述转接板23也设于所述壳体21内,并且在与所述储存件22 的对应端上设有第二连接器231,所述第二连接器231与所述插口 221相配合。当所述储存件22和所述转接板23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器231插入所述插口221中。所述转接板23在背离所述储存件22 的一端延伸有板状连接部23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板23上延伸有两所述连接部232,且两所述连接部232凸伸出所述壳体21 外。所述转接板23通过所述连接部232穿过所述通孔132与所述控制器模块30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板23为一pcb板。所述转接板23上设有安装部233,所述转接板23通过螺丝与所述安装部233 之间的配合将其固定在所述壳体21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板23上延伸的连接部232的数量不限于此,可根据和所述控制器模块30连接的数量进行替换,且所述连接部232也可不凸伸出所述壳体21外,可使得所述控制器模块30穿过所述通孔 132与所述连接部232连接。
[0066]
优选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模块2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21上的操作部24,所述操作部24和所述转接板23分别设于所述壳体21的两端,所述操作部24上设有手柄241且所述手柄241显露于所述壳体21外。当拉动所述手柄241时,所述手柄241可带动所述储存模块20在所述机箱10中移动。
[0067]
请参阅图3和图7,所述控制器模块30包括主板31,所述控制器模块30在与所述支架13的对应端设有固定部32,所述固定部32 设于所述主板31靠近所述支架13的一端,所述固定部32用于所述引导圆柱131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32上设有收容腔321。当所述控制器模块30置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5中时,所述引导圆柱 131与所述固定部32对接,所述引导圆柱131收容于所述收容腔321 中。所述控制器模块30在主板31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232连接的第一连接器33。当要将所述储存模块20和所述控制器模块30连接时,所述转接板23通过所述连接部232和所述第一连接器33连接进而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30。
[0068]
所述固定部32和所述第一连接器33均设于所述主板31同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器33与所述主板31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13上设有4个所述引导圆柱131且4个所述引导圆柱131两两对称设置,相应的,所述控制器模块30上设有4个所述固定部32。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圆柱131的数量可进行替换,如替换为3个或5个,所述引导圆柱131的排列方式也可改变。
[0069]
优选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模块30在设有所述固定部32的相对一端设有把手34。通过所述把手34能够更便捷的带动所述控制器模块30移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控制器模块30还包括其他的控制元件设于所述主板31上,该些控制元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一步赘述。
[0070]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系统100包括多个所述储存模块 20和两个所述控制器模块30时,为了将所述储存模块20和所述控制器模块30安装于所述机箱10中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储存系统100,将两所述控制器模块30置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5中,两所述控制器模块30沿垂直于所述底板111的方向堆叠设置。其中一所述控制器模块30置于所述底板111上,另一所述控制器模块30置于所述支撑部 113上。所述固定部32与所述引导圆柱131对接,如图8所示。多个所述储存模块20置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4中,且沿平行于所述侧板 112的方向并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板23与所述侧板112平行。在所述引导圆柱131和所述固定部32对接后,以使得所述连接部232穿过所述通孔132与所述第一连接器33连接的过程更加准确,具体的,所述连接部232和所述第一连接器33之间的连接如图9所示。最后将所述上盖12固定于所述本体11上。
[0071]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模块30可设置为一个或其他数量,相应的与所述控制器模块30的第一连接器33连接的连接部232可根据所述控制器模块30的数量进行设计。所述储存模块20和所述控制器模块30可通过所述转接板23实现双向传输。
[0072]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储存系统100通过在所述机箱10上并排设置所述储存模块20,每一所述储存模块20通过转接板23与所述控制器模块30连接,这样即使其中一储存模块20需要进行维修或出现故障时,其他所述储存模块20可继续与所述控制器模块30连接,以避免资料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中断的情况。另外因开设于支架13上的通孔132均匀设置,所述储存模块20置于所述本体11上时,也是均匀排列,所述储存模块20与所述机箱10的侧板 112平行设置,使得储存模块20或所述控制器模块30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好的排出,以降低储存系统100的风阻,避免储存系统100产生过热的情况。
[0073]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