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人行横道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3: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信号灯 人行横道 装置 用于 智能交通


1.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信号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行横道智能交通信号灯。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达,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也开始依赖手机,手机也几乎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打电话、发短信、听音乐、刷微博、玩游戏、聊天,作为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的功能日趋多样化,小小手机堪比一台小型电脑。餐厅里、公交站、马路边,到处都可以看到低头玩手机的人,甚至是开着车、骑着车、走着路的人,目光也舍不得离开手机一秒。他们,就是日益壮大的"低头族”,”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了我们人类的“通病”,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说明“低头族”随处可见。
3.随着“低头族”越来越多,发生的意外事故也明显上升,由此造成的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如何有效避免“低头族”引发交通意外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4.为此广东、浙江、山东率先做出行动,为了有效提醒过马路等红绿灯的”低头族”,在红绿灯路口设置了地面红绿灯,地面红绿灯和路口红绿灯实时同步,不得不说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那是绞尽脑汁,熬费苦心。然而,由于这些地面红绿灯是埋设在地面,往往需要在地面红绿灯上方加盖一层透明玻璃,而普通的透明玻璃强度不够,易破损,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采用具有足够强度的钢化玻璃,钢化玻璃成本高,另一方面无论是什么玻璃表面都是相对较为光滑的,摩擦系数较小,行人容易摔倒,同样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5.上埋设于地底下的地面红绿灯一旦损坏,维修时需要将地面上的玻璃盖拆卸,拆卸时会阻塞交通,给行人带来不便。
6.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经过长时间研究,从实际出发,同时参考公告号为:cn208689753u的优化型智能交通信号灯调控系统的专利,并对相应设施做出增加和删减,故本技术人在此公开一种用于人行横道智能交通信号灯。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行横道智能交通信号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用于人行横道智能交通信号灯,其特征包括:地面4,斑马线5,投影光饼6,所述地面4一侧固定设有立柱3,所述立柱3离地面一定高度处设有横杆2,所述横杆2末端设有信号灯箱1,所述信号灯箱1包括灯箱外壳1

1,所述灯箱外壳1

1内设有信号灯控制电路100,所述信号灯控制电路100包括路口行人数量识别模块13和路口红绿灯时间控制模块14,所述路口行人数量识别模块13和路口红绿灯时间控制模块14通过导线与智能交通管理模块12相连,所述智能交通管理模块12通过导线与红绿灯控制模块11相连,所述红绿灯控
制模块11通过导线与红绿灯输出模块10相连,所述红绿灯输出模块10通过导线与红绿灯9相连,所述红绿灯9通过支架固定在灯箱外壳1

1内侧,所述红绿灯9下方位于灯箱外壳1

1内侧通过支架固定设有光学凸透镜8,所述光学凸透镜8下方位于灯箱外壳1

1内侧通过支架固定设有光学凹透镜7,所述投影光饼6设置在斑马线5上。
10.优选的,所述光学凸透镜8和光学凹透镜7均制作成圆形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行横道智能交通信号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不改变原来斑马线5所在地面的摩擦系数,不会导致行人摔倒而引发安全事故。
13.不会担心地面埋设的透明玻璃破损而引发扎脚、扎胎等交通安全事故。
14.维修或更换设施时不用阻塞交通,用悬吊装置在空中维修或更换即可,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人行横道智能交通信号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人行横道智能交通信号灯中所述的信号灯箱1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人行横道智能交通信号灯中所述的信号灯控制电路100简单结构示意图。
19.图中:信号灯箱1,灯箱外壳1

1,横杆2,立柱3,地面4,斑马线5,投影光饼6,光学凹透镜7,光学凸透镜8,红绿灯9,红绿灯输出模块10,红绿灯控制模块11,智能交通管理模块12,路口行人数量识别模块13,路口红绿灯时间控制模块14,信号灯控制电路100。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4.一种用于人行横道智能交通信号灯,其特征包括:地面4,斑马线5,投影光饼6,所述地面4一侧固定设有立柱3,所述立柱3离地面一定高度处设有横杆2,所述横杆2末端设有信号灯箱1,所述信号灯箱1包括灯箱外壳1

1,所述灯箱外壳1

1内设有信号灯控制电路100,所述信号灯控制电路100包括路口行人数量识别模块13和路口红绿灯时间控制模块14,所述路口行人数量识别模块13和路口红绿灯时间控制模块14通过导线与智能交通管理模块12相连,所述智能交通管理模块12通过导线与红绿灯控制模块11相连,所述红绿灯控制模块11通过导线与红绿灯输出模块10相连,所述红绿灯输出模块10通过导线与红绿灯9相连,所述红绿灯9通过支架固定在灯箱外壳1

1内侧,所述红绿灯9下方位于灯箱外壳1

1内侧通过支架固定设有光学凸透镜8,所述光学凸透镜8下方位于灯箱外壳1

1内侧通过支架固定设有光学凹透镜7,所述投影光饼6设置在斑马线5上。
25.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凸透镜8和光学凹透镜7均制作成圆形结构。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如下:
27.按照附图1

附图3所示将本实用新型产品连接安装完毕。
28.投射过程:如附图3所示,通过路口行人数量识别模块13或当人数较少时通过路口红绿灯时间控制模块14将人的数量或时间传送到智能交通管理模块12,智能交通管理模块12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给红绿灯控制模块11,红绿灯控制模块11指令红绿灯输出模块10什么时候点亮红灯,什么时候点亮绿灯,红绿灯9点亮发出的亮光照射到光学凸透镜8,光学凸透镜8将红绿灯9的发散光进行聚拢,然后经光学凹透镜7变为平行光投影到斑马线5,形成所需红绿颜色的投影光饼6,根据红绿投影光饼6颜色的交替来保障行人过马路的交通安全。
29.尽管已揭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