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0: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雾化 装置 电子


1.本技术涉及干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的电子香烟都是单纯的物化烟雾直接吸入到人体,中间没有其他任何烟雾过滤装置,其难以避免一些未完全分解的颗粒物质进入人体,长期吸食对人体可能产生危害。
3.相关技术中出现一种通过水过滤烟雾的电子烟,具体包括雾化室装置、设置在雾化室装置上的水过滤烟雾装置以及连接在水过滤烟雾装置上的吸嘴,其中,水过滤装置通过多个管道装配形成,通过水过滤装置对雾化室装置产生的烟雾进行过滤,能够去除颗粒物。
4.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水过滤烟雾装置气流一致性不稳定,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能够减小过滤装置的结构,有利于气流的稳定性,能够提高用时使用体验。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体,设于所述主体两端的烟雾发生装置和吸嘴,所述主体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分别与所述烟雾发生装置和所述吸嘴相连通,所述过滤装置内盛放有过滤液,所述过滤液用于过滤所述烟雾发生装置产生的烟雾;所述过滤装置为一体结构。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所述烟雾发生装置相连通的进气管,套设于所述进气管的导向管以及套设于所述导向管外周的盛液管;
8.所述导向管和所述盛液管靠近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管封闭连接,所述导向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导向管的侧壁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位于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盛液管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朝向所述进气口延伸。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盛液管偏心套设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导向管的外周,以使所述盛液管的内壁与所述导向管的周壁具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透气孔开设于朝向所述第一间隙的一侧。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烟雾发生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具有多个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内插设有供气流通过的气流管道,所述气流管道延伸至所述过滤装置的端部。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朝向所述转接头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气流管道伸入至所述第一密封件内。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烟雾发生装置包括雾化芯和容器室,所述雾化芯
设于所述容器室内,所述容器室用于与所述主体相连接;所述雾化芯与所述转接头相连接。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雾化芯靠近所述转接头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密封件。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烟雾发生装置还包括具有进气孔的第一壳体,所述容器室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吸嘴具有向所述过滤装置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吸嘴上的吸气通道设于所述凸出部上。
17.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一体化成型形成过滤装置,并在主体内并分别与烟雾发生装置和吸嘴连通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内盛放有过滤液;这样,烟雾发生装置产生的烟雾在通过过滤装置时,能够被过滤液过滤,通过物理沉降将烟雾的未分解的颗粒物沉降;将过滤装置一体化成型,使得过滤装置的各个部位都是完全密封的结构,不存在装配间隙,能够保证气流在过滤装置中的稳定性。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保证气流的稳定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效果。
18.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保证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右视图;
24.图5是沿图4中a

a线的立体剖视图;
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爆炸剖视图;
2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的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0

主体;20

烟雾发生装置;30

吸嘴;40

过滤装置;50

转接头;60

第一密封件;70

第二密封件;
30.11

第二壳体;12

电路板;13

电芯;14

端口;15

观察孔;21

雾化芯;22

容器室;23

第一壳体;41

进气管;42

导向管;43

盛液管;44

排气管;
31.201

进气孔;301

凸出部;302

吸气通道;411

进气口;421

第一透气孔;431

排气口;501

第二透气孔;502

气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7.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体10,设于主体10两端的烟雾发生装置20和吸嘴30;主体10内设有过滤装置40,过滤装置40分别与烟雾发生装置20和吸嘴30相连通,过滤装置40内盛放有过滤液,过滤液用于过滤烟雾发生装置产生的烟雾;过滤装置40为一体结构。
38.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主体10可以是采用橡胶、硅胶或者硬质塑料等材质制成,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为了增加用户的触摸手感,可以在主体10的表面刻印或者蚀刻凸楞或者凸点等,增加手感,避免滑落的情况。
3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主体10内具有容置空间,过滤装置40具体可以设置在容置空间内。
40.在一些具体示例中,主体10内的容置空间的内壁上可以设有凸楞,凸楞用于抵接在过滤装置40的侧壁上,这样,能够对过滤装置40进行限位,避免过滤装置发生晃动的情况。另外,这样,对过滤装置40进行限位后,也能够保证过滤装置40气流通过的稳定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效果。
41.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盛放于过滤装置40内的过滤液可以是清水。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也可以在过滤装置40内盛放其他能够对颗粒物进行物理沉降的溶液,例如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等。
42.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烟雾发生装置20和吸嘴30可以分别位于过滤装置40的
两端,并通过气道与烟雾发生装置20和吸嘴30连通。这样,用户在通过吸嘴30吸食时,烟雾发生装置20产生的烟雾首先经过过滤装置40,烟雾中的未分解颗粒物在过滤装置40中的过滤液内产生物理沉降,从而被过滤掉,然后才会经过吸嘴30进入人体。这样,能够降低烟雾中为分解的颗粒物进入人体的概率,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43.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一体化成型形成过滤装置40,并在主体10内并分别与烟雾发生装置20和吸嘴30连通过滤装置40,过滤装置40内盛放有过滤液;这样,烟雾发生装置20产生的烟雾在通过过滤装置40时,能够被过滤液过滤,通过物理沉降将烟雾的未分解的颗粒物沉降;将过滤装置40一体化成型,使得过滤装置40的各个部位都是完全密封的结构,不存在装配间隙,能够保证气流在过滤装置40中的稳定性。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保证气流的稳定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效果。
44.可选的,参照图3所示,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滤装置40包括与烟雾发生装置20相连通的进气管41,套设于进气管41的导向管42以及套设于导向管42外周的盛液管43;
45.导向管42和盛液管43靠近进气管41的进气口411的一端与进气管41封闭连接,导向管42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导向管42的侧壁设有第一透气孔421,第一透气孔421位于靠近进气口411的一端。
46.具体的,进气管41、导向管42和盛液管43可以均为透明的玻璃管,例如可以采用高硼硅制作进气管41、导向管42和盛液管43。具体以图3中y方向作为示例进行说明,进气管41、导向管42和盛液管43均沿y方向延伸设置;其中,y方向可以是指烟雾发生装置20到吸嘴30的方向。其中,进气管41的两端均为开口,烟雾发生装置20可以从进气管41进入过滤装置40;导向管42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烟雾在过滤装置40内的流动方向,使得烟雾进入到过滤液中。
47.具体的,导向管42的两端均为封闭端,其中一端与进气管41的一端开口处留有间隙,该间隙可供气流通过,另一端可以与进气管41的端部封闭连接。当然,在一些可能示例中,也可以封闭连接在进气管41的侧壁上。
48.本技术实施例中,盛液管43主要用于盛放过滤液,盛液管43的一端封闭连接在进气管41的端部或者侧壁,当然,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盛液管43也可以封闭连接在导向管42沿y轴负方向的一端的端部或者侧壁上。
4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透气孔421可以开设在导向管42的侧壁上,且第一透气孔421的位置位于盛液管43内盛放的过滤液的液面以下。
50.可以理解,在向盛液管43内加入过滤液时,通常为了避免过滤液漏液的情况发生,会将过滤液的页面控制在低于进气管41的顶部开口。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透气孔421的位置至少低于进气管41的顶部开口。
51.这样,在烟雾发生装置20产生的烟雾经过进气管41,就会沿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出的路径经由导向管42上的第一透气孔421进入到过滤液中,并经过过滤液的过滤后,从盛液管43的顶部排出,能够有效可对烟雾中未分解的颗粒物进行沉降。
52.可选的,参照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盛液管43远离进气口411的一端设有排气口431,排气口431处设有排气管44,排气管44朝向进气口411延伸。
53.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排气管44也可以是与进气管41、导向管42或者盛液管43
采用相同的透明玻璃材质制成,例如采用高硼硅等材料制成。排气管44余盛液管43的排气口431一体成型。
54.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盛液管43的排气口431处形成排气管44,并且排气管44朝向进气口411的方向延伸,这样,能够保证在用户吸气时,不会将盛液管43内的过滤液吸出,即能够有效避免倒吸的情况发生,提高使用安全性。
55.需要说明的是,排气口431还可以作为过滤液的注入口,例如在长期使用,过滤液发生污染挥着变色后,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将过滤装置40从主体10内拆卸下来,排出盛液管43内的过滤液后,重新注入清洁的过滤液。
56.在注入过滤液时,通常有一定注入量的要求,在合适的注入量下,即使电子雾化装置发生倾斜或者卧倒放置,由于过滤装置40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也不会导致漏液情况。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在盛液管43的外周通过丝印或者电镀等方式刻上刻度,以提醒用户过滤液的注入量,避免漏液情况发生。
57.可选的,参照图4和图5所示,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右视图,图5是沿图4中a

a线的立体剖视图。本技术实施例中,主体10可以包括第二壳体11,其中,第二壳体11可以是塑胶或者硬质塑料材料制成,在第二壳体11内可以设置有电路板12。
58.电路板12具体可以是集成电路板或者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在集成电路板或者pcb板上可以集成有控制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或者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控制器与雾化芯21电信号连接,并控制雾化芯21产生烟雾。具体可以是在检测到用户在通过吸嘴30吸气时,控制雾化芯21产生烟雾,其具体控制方式可以参考相关技术中的控制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59.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壳体11内还可以设置有电芯13,电芯13与电路板12电连接。
60.具体的,电芯13可以是可充电电池或者可更换电池。电芯13主要用于为整个电子雾化装置提供电能,保证雾化芯21的发热丝能够正常发热,从而产生烟雾。
6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二壳体11上设置端口14,端口14与电路板12电连接,端口14可以是充电端口,用于为电芯13充电。
62.在本技术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二壳体11的一侧设置观察孔,观察孔与放置有过滤装置40的容置腔室相连通;这样,能够方便用户对过滤装置40内的过滤液进行观察,例如观察过滤液的颜色等,以便于及时更换过滤液。
63.继续参照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盛液管43偏心套设于进气管41和导向管42的外周,以使盛液管43的内壁与导向管42的周壁具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大于第二间隙;第一透气孔421开设于朝向第一间隙的一侧。
64.具体的,以图3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3所示,盛液管43的左侧与导向管42的左侧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右侧间隙为第一间隙;即在一体成型过滤装置40时,导向管42和进气管41是偏心设于盛液管43内的。
65.这样,将第一透气孔421开设与朝向第一间隙的一侧,保证气流具有足够的流动空间,也能够保证过滤装置40内气流的稳定性。
66.可选的,参照图5

图7所示,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爆炸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的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
的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设于烟雾发生装置20与过滤装置40之间的转接头50,转接头50具有多个第二透气孔501,第二透气孔501内插设有供气流通过的气流管道502,气流管道502延伸至过滤装置40的端部。
67.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气流管道502可以是不锈钢管道、铜管或者玻璃管等。
68.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气流管道502设置成独立的管道,这样,可以方便对气流管道502进行清洗。在具体清洗时,可以通过毛刷等对气流管道502进行清洗。
69.可选的,参照图5和图8所示,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过滤装置40朝向转接头50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密封件60,气流管道502伸入至第一密封件60内。
70.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60可以是硅胶密封圈或者硅胶密封环,密封圈或者密封环的一部分套接在过滤装置40的外周,具体可以套设在盛液管43的外周,密封圈或者密封环的另一部分套设在转接头50的周壁上,从而保证气流管道502完全密封在第一密封件60内,能够提高气密性,避免漏气;提高气流的稳定性。
71.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参照图7和图8所示,烟雾发生装置20包括雾化芯21和容器室22,雾化芯21设于容器室22内,容器室22用于与主体10相连接;雾化芯21与转接头50相连接。
72.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雾化芯21为发热元件,其是带有一定阻值的负载。在具体实现时,雾化芯21可以拖过螺纹与转接头50相连接。
73.其中,容器室22可以是不锈钢杯或者玻璃杯等,容器室22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与主体10相连接,从而能够方便对容器室22进行清洗。
74.在具体实现时,烟雾发生装置20还包括具有进气孔201的第一壳体23,容器室22设于第一壳体23内,并通过第一壳体23与主体10可拆卸连接。
75.具体的,第一壳体23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与主体10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壳体23也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与主体10卡接。
76.这样,能够方便对容器室22进行清洗,另外,也能够方便对雾化芯21进行更换,能够节省用户的使用成本。
77.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雾化芯21靠近转接头50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密封件70。
78.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70也可以是硅胶密封圈或者硅胶密封环等,第二密封件70套设在雾化芯21的周壁上,且第二密封件70的外周壁紧密抵接在第二壳体11的内壁上。
79.参照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嘴30具有向过滤装置40延伸的凸出部301,吸嘴30上的吸气通道302设于凸出部301上。
80.具体的,参照图8中箭头所述的方向为气流方向,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吸嘴30上设置相过滤装置40延伸的凸出部301,这样,能够二次防止倒吸,避免用户将过滤液吸出的情况发生。
81.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嘴30与主体10也可以是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例如通过磁吸连接或者卡扣等方式连接。
82.这样,能够方便的将吸嘴拆卸下来,然后将过滤装置40拆卸下来更换过滤装置40内的过滤液。
8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