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加热雾化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09: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子设备 雾化 加热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雾化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带有加热雾化装置的电子设备。加热雾化装置中设有用于储存液态物体的储液腔、以及包括雾化腔的雾化座,液态物体可通过连通储液腔和雾化腔的导液孔进入雾化腔中,安装于雾化座的加热组件吸附液态物体并对液态物体进行加热以产生气雾。
3.通常,加热雾化装置生产完成后是安装好的状态,即储液腔中储存有液体物体,用于加热的加热组件也已安装于雾化座内,储液腔和雾化腔处于连通的状态,使用者只要拆开外包装就能立刻使用。但这种安装完好的加热雾化装置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并不利于存放,储存于储液腔中的液态物体可能会因为颠簸等原因从储液腔中流入雾化腔内,并从雾化座中流至加热雾化装置外。针对这种漏油的现象,部分加热雾化装置设计了二次安装的结构,即生产完成后的加热雾化装置中的储液腔和雾化腔不连通,使用者在使用前通过二次安装的结构连通储液腔和雾化腔。但是在运输过程中,二次安装的结构可能会被不小心触发使储液腔和雾化腔连通,从而导致液态物体从储液腔中流出且流至加热雾化装置外。
4.因此,防止误触发二次安装结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雾化装置及电子设备,可避免二次安装结构的误触发。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雾化装置,所述加热雾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雾化座,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液态物体的储液腔和用于安装所述雾化座的安装腔,所述加热雾化装置还包括保护盖,所述雾化座沿所述安装腔插接于壳体预设位置时,所述保护盖可拆卸地套接于所述壳体并罩盖所述雾化座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保护盖在外力作用下与所述雾化座分离时,所述雾化座可沿所述安装腔由所述壳体预设位置继续插入至所述壳体内。
7.可选地,所述保护盖一端设有套接口,所述壳体设有凸沿,当所述保护盖套接于所述壳体时,所述套接口的端面与所述凸沿限位抵接。
8.可选地,当所述雾化座沿所述安装腔插接于所述壳体预设位置时,所述雾化座底面与所述凸沿之间的第一距离(y)小于所述套接口的端面与所述保护盖内壁底端之间的第二距离(y)。
9.可选地,所述保护盖的壁厚与所述凸沿的厚度相同。
10.可选地,所述壳体朝向所述保护盖的一端和所述凸沿之间的外壁设有定位肋,当所述保护盖套接于所述壳体时,所述定位肋弹性抵接于所述保护盖的内壁。
11.可选地,所述定位肋沿所述壳体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定位肋靠近所述凸沿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定位肋远离所述凸沿一端的厚度。
12.可选地,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设有滑槽,所述雾化座的侧壁凸设有滑块,所述雾化座插接于所述壳体预设位置时,所述滑块卡持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雾化座由所述壳体预设位置插入至所述壳体内时,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滑动。
13.可选地,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还设有扣合槽,所述雾化座的侧壁还凸设有扣合部,所述雾化座插入至所述壳体内时,所述扣合部卡持于所述扣合槽内。
14.可选地,所述雾化座的一端凸设有限位缘,所述雾化座插入至所述壳体内时,所述限位缘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保护盖一端的端面抵接限位。
15.可选地,所述保护盖由透光材质的材料制成。
16.可选地,所述储液腔和所述安装腔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包括一体成型的隔离部和移除部,所述雾化座朝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设有顶穿件;
17.所述雾化座沿所述安装腔插接于所述壳体预设位置时,所述顶穿件至少部分正对所述移除部;
18.所述雾化座受外力作用从所述壳体预设位置继续插入至所述壳体内时,所述顶穿件挤压所述移除部,以使所述移除部至少部分与所述隔离部分离,形成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安装腔的过液孔。
19.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供电装置、以及加热雾化装置,所述加热雾化装置安装于所述供电装置时与所述供电装置建立电性连接;所述加热雾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雾化座,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液态物体的储液腔和用于安装所述雾化座的安装腔,所述加热雾化装置还包括保护盖,所述雾化座沿所述安装腔插接于壳体预设位置时,所述保护盖可拆卸地套接于所述壳体并罩盖所述雾化座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保护盖在外力作用下与所述雾化座分离时,所述雾化座可沿所述安装腔由所述壳体预设位置继续插入至所述壳体内。
20.上述加热雾化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将保护盖套接于壳体并罩盖雾化座,避免雾化座误受外力挤压从预设位置继续沿安装腔插入至壳体内,起到了防止误触发的作用。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23.图2为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24.图3为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出产状态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剖面图。
25.图4为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出产状态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剖面图。
26.图5为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出产状态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剖面图。
27.图6为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使用状态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剖面图。
28.图7为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使用状态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剖面图。
29.图8为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使用状态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剖面图。
30.图9为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1.图10为实用新型提供的图5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2.图11为实用新型提供的图6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3.图12为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座的立体图。
34.图13为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座的立体图。
35.图14为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座的俯视图。
36.图15为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座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37.图16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立体图。
38.图17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剖面图。
39.图18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另一角度的剖面图。
40.图19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41.元件标号说明
42.标号
ꢀꢀꢀꢀꢀꢀꢀꢀꢀꢀꢀꢀꢀ
元件
ꢀꢀꢀꢀꢀꢀꢀꢀ
标号
ꢀꢀꢀꢀꢀꢀ
元件
43.1000、2000、3000、92
ꢀꢀ
加热雾化装置
ꢀꢀ
20
ꢀꢀꢀꢀꢀꢀꢀꢀ
雾化座
44.10
ꢀꢀꢀꢀꢀꢀꢀꢀꢀꢀꢀꢀꢀꢀ
壳体
ꢀꢀꢀꢀꢀꢀꢀꢀꢀꢀ
200
ꢀꢀꢀꢀꢀꢀꢀ
雾化腔
45.11
ꢀꢀꢀꢀꢀꢀꢀꢀꢀꢀꢀꢀꢀꢀ
储液腔
ꢀꢀꢀꢀꢀꢀꢀꢀ
201
ꢀꢀꢀꢀꢀꢀꢀ
渗透孔
46.12
ꢀꢀꢀꢀꢀꢀꢀꢀꢀꢀꢀꢀꢀꢀ
安装腔
ꢀꢀꢀꢀꢀꢀꢀꢀ
21
ꢀꢀꢀꢀꢀꢀꢀꢀ
顶穿件
47.120
ꢀꢀꢀꢀꢀꢀꢀꢀꢀꢀꢀ
安装腔腔口
ꢀꢀꢀꢀ
22
ꢀꢀꢀꢀꢀꢀꢀꢀ
限位缘
48.121
ꢀꢀꢀꢀꢀꢀꢀꢀꢀꢀꢀꢀꢀ
滑槽
ꢀꢀꢀꢀꢀꢀꢀꢀꢀ
23
ꢀꢀꢀꢀꢀꢀꢀꢀ
加强筋
49.122
ꢀꢀꢀꢀꢀꢀꢀꢀꢀꢀꢀꢀꢀ
扣合槽
ꢀꢀꢀꢀꢀꢀꢀꢀ
24
ꢀꢀꢀꢀꢀꢀꢀꢀ
滑块
50.124
ꢀꢀꢀꢀꢀꢀꢀꢀꢀꢀꢀꢀꢀ
缓存槽
ꢀꢀꢀꢀꢀꢀꢀꢀ
25
ꢀꢀꢀꢀꢀꢀꢀꢀ
扣合部
51.13
ꢀꢀꢀꢀꢀꢀꢀꢀꢀꢀꢀꢀꢀꢀ
注液口
ꢀꢀꢀꢀꢀꢀꢀꢀ
26
ꢀꢀꢀꢀꢀꢀꢀꢀ
凹槽
52.14
ꢀꢀꢀꢀꢀꢀꢀꢀꢀꢀꢀꢀꢀ
密封件
ꢀꢀꢀꢀꢀꢀꢀꢀ
27
ꢀꢀꢀꢀꢀꢀ
第一配合部
53.140
ꢀꢀꢀꢀꢀꢀꢀꢀꢀꢀꢀꢀꢀ
通孔
ꢀꢀꢀꢀꢀꢀꢀꢀꢀ
270
ꢀꢀꢀꢀꢀꢀ
第一凹陷部
54.15
ꢀꢀꢀꢀꢀꢀꢀꢀꢀꢀꢀꢀꢀꢀ
分隔板
ꢀꢀꢀꢀꢀꢀꢀꢀ
28
ꢀꢀꢀꢀꢀꢀꢀꢀ
加深槽
55.150
ꢀꢀꢀꢀꢀꢀꢀꢀꢀꢀꢀꢀꢀ
固定槽
ꢀꢀꢀꢀꢀꢀꢀꢀ
29
ꢀꢀꢀꢀꢀꢀꢀꢀ
进气口
56.151
ꢀꢀꢀꢀꢀꢀꢀꢀꢀꢀꢀꢀꢀ
隔离部
ꢀꢀꢀꢀꢀꢀꢀꢀ
30
ꢀꢀꢀꢀꢀꢀꢀꢀ
保护盖
57.152
ꢀꢀꢀꢀꢀꢀꢀꢀꢀꢀꢀꢀꢀ
移除部
ꢀꢀꢀꢀꢀꢀꢀꢀ
300
ꢀꢀꢀꢀꢀꢀꢀ
套接口
58.1520
ꢀꢀꢀꢀꢀꢀꢀꢀꢀꢀꢀꢀ
本体
ꢀꢀꢀꢀꢀꢀꢀꢀꢀ
40
ꢀꢀꢀꢀꢀꢀꢀꢀ
雾化管
59.1521
ꢀꢀꢀꢀꢀꢀꢀꢀꢀꢀꢀꢀ
弱连接部
ꢀꢀꢀꢀꢀꢀ
400
ꢀꢀꢀꢀꢀꢀꢀ
出气腔
60.15211
ꢀꢀꢀꢀꢀꢀꢀꢀꢀꢀꢀ
第一部分
ꢀꢀꢀꢀꢀꢀ
50
ꢀꢀꢀꢀꢀꢀꢀꢀ
密封圈
61.15212
ꢀꢀꢀꢀꢀꢀꢀꢀꢀꢀꢀ
第二部分
ꢀꢀꢀꢀꢀꢀ
60
ꢀꢀꢀꢀꢀꢀꢀ
加热组件
62.1522
ꢀꢀꢀꢀꢀꢀꢀꢀꢀꢀꢀꢀ
过液孔
ꢀꢀꢀꢀꢀꢀꢀ
61
ꢀꢀꢀꢀꢀꢀꢀꢀ
导液棉
63.153
ꢀꢀꢀꢀꢀꢀꢀꢀꢀꢀꢀꢀꢀ
定位部
ꢀꢀꢀꢀꢀꢀꢀꢀ
62
ꢀꢀꢀꢀꢀꢀꢀ
加热元件
64.154
ꢀꢀꢀꢀꢀꢀꢀꢀꢀꢀꢀ
第二配合部
ꢀꢀꢀꢀ9ꢀꢀꢀꢀꢀꢀꢀꢀ
电子设备
65.1540
ꢀꢀꢀꢀꢀꢀꢀꢀꢀꢀꢀ
第二凹陷部
ꢀꢀꢀꢀ
91
ꢀꢀꢀꢀꢀꢀꢀ
供电装置
66.16
ꢀꢀꢀꢀꢀꢀꢀꢀꢀꢀꢀꢀꢀꢀ
密封盖
ꢀꢀꢀꢀꢀꢀꢀꢀ
y
ꢀꢀꢀꢀꢀꢀꢀꢀ
第一距离
67.160
ꢀꢀꢀꢀꢀꢀꢀꢀꢀꢀꢀꢀꢀ
出气口
ꢀꢀꢀꢀꢀꢀꢀꢀ
y
ꢀꢀꢀꢀꢀꢀꢀꢀ
第二距离
68.161
ꢀꢀꢀꢀꢀꢀꢀꢀꢀꢀꢀꢀꢀ
卡槽
ꢀꢀꢀꢀꢀꢀꢀꢀꢀꢀ
d
ꢀꢀꢀꢀꢀꢀꢀꢀ
第三距离
69.17
ꢀꢀꢀꢀꢀꢀꢀꢀꢀꢀꢀꢀꢀꢀ
卡扣
ꢀꢀꢀꢀꢀꢀꢀꢀꢀꢀ
d
ꢀꢀꢀꢀꢀꢀꢀ
第四距离
70.18
ꢀꢀꢀꢀꢀꢀꢀꢀꢀꢀꢀꢀꢀꢀꢀ
凸沿
ꢀꢀꢀꢀꢀꢀꢀꢀꢀꢀ
h
ꢀꢀꢀꢀꢀꢀꢀꢀ
第五距离
71.19
ꢀꢀꢀꢀꢀꢀꢀꢀꢀꢀꢀꢀꢀꢀ
定位肋
ꢀꢀꢀꢀꢀꢀꢀꢀ
h
ꢀꢀꢀꢀꢀꢀꢀꢀ
第六距离
72.s
ꢀꢀꢀꢀꢀꢀꢀꢀꢀꢀꢀꢀꢀ
第八距离
ꢀꢀꢀꢀꢀꢀ
x
ꢀꢀꢀꢀꢀꢀꢀꢀ
第七距离
73.s
ꢀꢀꢀꢀꢀꢀꢀꢀꢀꢀꢀꢀꢀ
第二宽度
ꢀꢀꢀꢀꢀꢀ
x
ꢀꢀꢀꢀꢀꢀꢀꢀ
第一宽度
74.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7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8.为使得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有更清楚及更准确的理解,现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例,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可以理解的是,说明书附图示出的比例并非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的比例,其仅为示意说明为目的,并非依照原尺寸作图。
79.请结合参看图1至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雾化装置。
80.请参看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加热雾化装置1000包括壳体10、以及雾化座20。壳体10设有用于存储液态物体(图未示)的储液腔11和用于安装雾化座20的安装腔12。其中,液态物体包括但不限于水、芳香液、烟液、以及驱蚊液等。当所述加热雾化装置内存储的液态物质为水时,所述加热雾化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组合形成加湿器或出雾器、当存储的液体物质为芳香液、烟液、以及驱蚊液等时,分别对应形成香薰器,电子烟,驱蚊器。
81.壳体10还设有连通外界和储液腔11的注液口13、以及用于封堵注液口13的密封件14。具体地,液态物体从注液口13注入储液腔11后,密封件14过盈封堵于注液口13。壳体10还包括密封盖16,密封盖16套接于壳体10远离安装腔12一端的端部以遮盖密封件14。具体地,壳体10的外壁设有卡扣17,密封盖16内壁的相应位置设有卡槽161,通过卡扣17和卡槽161的扣合,密封盖16套接并固定于壳体10。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外壁设有两个卡扣17,两个卡扣17设置于壳体10外壁相对的两侧。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卡扣17的数量、以及设置的位置不限于此,在此不做限定。其中,密封件14开设有通孔140,密封盖16开设有出气口
160,通孔140和出气口160正对设置。具体地,通孔140设置于密封件14的中心处,出气口160设置于密封盖16的中心处。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通孔140和出气口160设置的位置不限于此,在此不做限定。
82.壳体10内设有分隔板15,以将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储液腔11和安装腔12。其中,壳体10和分隔板15均为塑胶材质且一体注塑成型。具体地,分隔板15包括一体成型的隔离部151和移除部152。移除部152包括本体1520、以及弱连接部1521,本体1520通过弱连接部1521与隔离部151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520的形状为割圆,即圆形切去一块的形状,请参看图18。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本体1520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以及三角形等,在此不做限定。其中,弱连接部1521由移除部152朝向安装腔12的一侧开槽形成,请参看图9。在本实施例中,弱连接部1521的厚度为0.1毫米至0.5毫米。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弱连接部1521的厚度不限于此,在此不做限定。弱连接部1521包括第一部分15211和第二部分15212。其中,第一部分15211的厚度小于第二部分152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5211的厚度为0.2毫米,第二部分15212的厚度为0.5毫米。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5211和第二部分15212的厚度可为0.1毫米至0.5毫米中的任意厚度,在此不做限定。
83.加热雾化装置1000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0内的雾化管40。其中,雾化管40的一端穿过通孔140并与密封盖16相连,雾化管40的另一端与分隔板15相连。具体地,雾化管40的另一端与隔离部151相连,隔离部151朝向雾化管40的一侧向靠近密封件14的方向弯折延伸并围设于雾化管40的外壁。雾化管40设置于壳体10的位置与通孔140和出气口160的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管40设置于壳体10中心。雾化管40的外壁与壳体10、密封件14、以及分隔板15围设形成储液腔11,雾化管40的内壁围设形成与出气口160连通的出气腔400。
84.在本实施例中,分隔板15包括两个移除部152,两个移除部152对称地设置于雾化管40与分隔板15连接处的两侧。其中,第一部分15211临近壳体10的内壁设置,第二部分15212临近雾化管40设置。具体地,本体1520靠近壳体10的一侧通过部分第一部分15211连接于壳体10。其中,壳体10内壁的厚度大于隔离部151的厚度。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移除部152的数量、以及设置的位置不限于此,在此不做限定。
85.壳体10内还设有位于安装腔12的预设位置和最终位置,雾化座20可沿安装腔12插入至预设位置或最终位置。当雾化座20插入至预设位置时,雾化座20预设于壳体10,此时加热雾化装置1000处于出产状态,即加热雾化装置1000还无法使用。当雾化座20插入至最终位置时,雾化座20与壳体10完成安装,此时加热雾化装置1000处于使用状态。其中,最终位置设置于预设位置远离安装腔腔口120的一侧。
86.请结合参看图3、图6、图11、以及图12,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出产状态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剖面图、使用状态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剖面图、使用状态时加热雾化装置剖面图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以及雾化座的立体图。雾化座20朝向储液腔11的一端设有顶穿件21。顶穿件21呈柱状从雾化座20朝向储液腔11的一端向储液腔11凸伸出。当雾化座20插接于预设位置时,顶穿件21至少部分正对移除部152。雾化座20受外力作用从预设位置插入至最终位置时,顶穿件21挤压移除部152,以使移除部152至少部分与隔离部151分离,形成连通储液腔11和安装腔12的过液孔1522。具体地,雾化座20插接于最终位置时,弱连接部1521局部或者全部与隔离部151分离。
87.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座20插接于预设位置时,顶穿件21正对本体1520且临近第一
部分15211。由于壳体10内壁的厚度大于隔离部151的厚度,以使得移除部152被顶穿件21挤压的受力点位于第一部分15211。当雾化座20插接于最终位置时,第一部分15211与隔离部151分离,即第一部分15211被破坏;第二部分15212发生形变,本体1520通过第二部分15212连接于隔离部151并悬挂于储液腔11。顶穿件21朝向移除部152的一端伸入储液腔11内,顶穿件21朝向储液腔11的端部与本体1520抵接,形成的过液孔1522的形状亦为割圆。其中,顶穿件21挤压移除部152的端部呈弧形或楔形。在本实施例中,顶穿件21的端部呈弧形。
88.雾化座20还包括加强筋23。具体地,加强筋23设置于顶穿件21靠近壳体10内壁的一侧。由于顶穿件21长度较长,顶穿件21挤压移除部152时可能会发生弯折。加强筋23用于加强顶穿件21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加强筋23设置于顶穿件21靠近壳体10内壁的一侧,以使得顶穿件21恰好邻近第一部分15211。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加强筋23可以设置于顶穿件21远离壳体10的一侧,在此不做限定。
89.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顶穿件和分隔板的配合,当雾化座插接于预设位置时,储液腔为完全密封的状态,存储于储液腔中的液态物体无法从储液腔中流出,有效避免了加热雾化装置在运输过程中的漏液现象。当雾化座插接至最终位置时,顶穿件将弱连接部的第一部分破坏,使得本体通过第二部分悬挂于储液腔,形成连通储液腔和安装腔的过液孔,以快速且便捷地导通储液腔和安装腔。此外,壳体与分隔板一体注塑成型,便于加工的同时也节省了材料。
90.壳体10和雾化座20两者之一还设有滑块,两者之另一还设有滑槽。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位于安装腔12的内壁设有滑槽121,雾化座20的外周表面凸设有滑块24。当雾化座20插入至预设位置形成出产状态时,滑块24卡持于滑槽121的一端,以将雾化座20预设于壳体10。具体地,滑块24卡持于滑槽121靠近安装腔腔口120的一端。雾化座20从预设位置插入至最终位置时,滑块24沿滑槽121滑动并卡持于滑槽121远离安装腔腔口120的一端。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滑块24可设置于安装腔12的内壁,滑槽121可设置于雾化座20的外周表面,在此不做限定。
91.壳体10和雾化座20两者之一还开设有扣合槽,两者之另一凸设有扣合部。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座20的外周表面还凸设有扣合部25,壳体10位于安装腔12的内壁还设有扣合槽122。当雾化座20插入至预设位置形成出产状态时,扣合部25与安装腔腔口120的外沿端面抵接限位。雾化座20插入至壳体10最终位置形成使用状态时,扣合部25扣接于扣合槽122内,以将壳体10和雾化座20固定。其中,扣合槽122可以是贯穿安装腔12内壁的穿孔,也可以是设置于安装腔12内壁的盲孔,在此不做限定。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扣合部25可以设置于安装腔12的内壁,扣合槽122可以设置于雾化座20的外周表面,在此不做限定。
92.上述实施例中,滑块和滑槽的设置,使得雾化座插接于预设位置时,滑块卡持于滑槽,发出清脆的咔哒声,以提示用户雾化座已插接于预设位置。同时,滑块、滑槽、扣合部、以及扣合槽相互配合,使雾化座能够限位于预设位置。
93.请结合参看图14,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座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滑块24、滑槽121、扣合部25、以及扣合槽12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扣合部25对称设于雾化座20短轴方向的两个侧壁,两个滑块24对称设于雾化座20长轴方向的两个侧壁。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滑块24、滑槽121、扣合部25、以及扣合槽122的数量和分别设置的位置不限于此,在此不做限定。
94.雾化座20远离储液腔11的一端凸设有限位缘22。雾化座20插入至壳体10内,即最终位置时,限位缘22与安装腔腔口120的外沿端面抵接限位。
95.在本实施例中,滑槽121临近安装腔腔口120的槽壁与安装腔腔口120所在平面之间的第三距离d(请参看图17)等于滑块24与扣合部25之间的第四距离d。扣合槽122临近安装腔腔口120的槽壁与安装腔腔口120所在平面之间的第五距离h等于扣合部25与限位缘22之间的第六距离h。
96.雾化座20的外周表面沿圆周方向还设有凹槽26,凹槽26设于滑块24背离限位缘22的一侧。凹槽26套接有密封圈50,雾化座20插入至壳体10最终位置时,密封圈50的外环面弹性抵接于安装腔12的内壁,且位于滑槽121远离安装腔腔口12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6临近滑块24设置,密封圈50套接于凹槽26时,密封圈50朝向滑块24的一侧与滑块24之间的第七距离x小于凹槽26的第一宽度x。
97.上述实施例中,凹槽临近凸块设置可防止雾化座插入至最终位置时密封圈发生偏位翻边的现象。
98.请结合参看图15和图16,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座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立体图。雾化座20朝向储液腔11的一端还设有第一配合部27,分隔板15朝向安装腔12的一侧设有第二配合部154。其中,雾化座20的雾化腔200位于第一配合部27中,第二配合部154朝向壳体10内壁的两侧与壳体10相连。当雾化座20插入至最终位置形成使用状态时,第一配合部27与壳体10紧密贴合,第一配合部27和第二配合部154配合并在安装腔12中形成位于雾化腔200和壳体10之间的缓存槽124。其中,缓存槽124和储液腔11通过过液孔1522连通,缓存槽124用于缓存从储液腔11流入的液态物体。雾化腔200可用于收容安装加热组件60。第一配合部27和第二配合部154之间还形成有连通雾化腔200与缓存槽124的渗透孔201,液态物体通过渗透孔201渗透至加热组件60,加热组件60用于对液态物体进行加热形成气雾。
9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27和第二配合部154的数量均为两个,且第一配合部27和第二配合部154的形状均为板状。具体地,两个第一配合部27之间形成雾化腔200,两个第二配合部154对称地设置于分隔板15与雾化管40连接处的两侧。当雾化座20插入至最终位置时,两个第一配合部27和两个第二配合部154在安装腔12中形成两个缓存槽124和一个雾化腔200。其中,雾化腔200位于两个缓存槽124之间,雾化腔200与出气腔400连通。第一配合部27朝向储液腔11的一端向靠近雾化座20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凹陷部270,第二配合部154朝向雾化座20的一端向远离雾化座20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二凹陷部1540。当雾化座20插入至最终位置时,第一配合部27朝向储液腔11的一端和第二配合部154朝向雾化座20的一端交叠,以使第一凹陷部270和第二凹陷部1540之间形成渗透孔201。在本实施例中,渗透孔201的形状为圆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渗透孔201的形状可以为方形或其它多边形,在此不做限定。
100.分隔板15朝向安装腔12的一侧还间隔设有定位部153。定位部153和第二配合部154之间形成固定槽150,当雾化座20插入至最终位置时,第一配合部27容置于固定槽150并限位于定位部153和第二配合部15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153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定位部153两两相对设置于每一第二配合部154背离壳体10的一侧。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定位部153的数量不限于此,定位部153也可以设置于第二配合部154靠近壳体10的一
侧,在此不做限定。
101.雾化座20向远离分隔板15的方向还设有若干加深槽28,以使得雾化座20的壁厚与第一配合部27的厚度一致。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座20设有三个加深槽28。其中,两个加深槽28分别与两个缓存槽124连通,一个加深槽28与雾化腔200连通。雾化座20远离分隔板15的一端还设有与其中一个加深槽28连通的进气口29。具体地,进气口29设置于雾化座20远离分隔板15一端的中间。进气口29、加深槽28、雾化腔200、出气腔400、以及出气口160连通形成供气流流通的气路。
102.上述实施例中,在雾化座中开设加深槽,使得雾化座座壁的厚度与第一配合部的厚度一致,可以避免因加工冷却过程中,壁厚不一致导致雾化座发生变形扭曲或缩水的现象。
103.加热雾化装置1000还包括加热组件60,加热组件60设置于雾化腔200。具体地,加热组件60包括导液棉61和加热元件62,导液棉61的两端封堵于渗透孔201,加热元件62绕设于导液棉61中间。导液棉61用于吸附液态物体,加热元件62用于对液态物体加热以形成气雾。在本实施例中,导液棉61的形状为圆柱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导液棉61的形状可为长方体或其它棱柱等与渗透孔201相适配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其中,导液棉61可由棉花、无尘纸、或聚丙烯吸油棉等绕卷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62为发热丝。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加热元件62可为发热片、发热网等具有加热作用的元件。
104.加热雾化装置1000还包括保护盖30。雾化座20沿安装腔12插接于壳体预设位置时,保护盖30可拆卸地套接于壳体10并罩盖雾化座20远离壳体10的一端。其中,保护盖30一端设有套接口300,保护盖30通过套接口300套接于壳体10。壳体10设有凸沿18,当保护盖30套接于壳体10时,套接口300的端面与凸沿18限位抵接。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盖30的壁厚与凸沿18的厚度相同,以使得当保护盖30套接于壳体10时,保护盖30与壳体10的外形相适配,从而使加热雾化装置1000的外形更美观。其中,保护盖30由透光材质的材料制成。透光材质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无机玻璃、有机高聚物、以及纤维与纳米复合材料等。
105.壳体10朝向保护盖30的一端和凸沿18之间的壳体10外壁上设有定位肋19。定位肋19沿壳体10轴线方向设置,当保护盖30套接于壳体10时,定位肋19弹性抵接于保护盖30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设有四个定位肋19,四个定位肋19两两对称地设置于壳体10相对的两侧。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定位肋19的数量、以及设置的位置不限于此,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肋19为塑胶材质且与壳体10一体注塑成型。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定位肋19可以由橡胶等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在此不做限定。定位肋19靠近凸沿18一端的厚度大于定位肋19远离凸沿18一端的厚度。当保护盖30从雾化座20的一端向靠近壳体10的方向移动套接时,保护盖30逐渐与壳体10卡紧。
106.当雾化座20沿安装腔12插接于壳体预设位置时,雾化座20底面与凸沿18之间的第一距离y小于套接口300的端面与保护盖30内壁底端之间的第二距离y。保护盖30在外力作用下与雾化座20分离时,雾化座30可沿安装腔12由壳体预设位置继续插入至壳体10内,即最终位置。当雾化座30插入至壳体10内时,限位缘22与壳体10朝向保护盖30一端的端面抵接限位。
107.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保护盖实现防止误触发的作用。当保护盖套接于壳体时,可防止运输过程中,雾化座误受外力挤压从预设位置移动至最终位置,起到防止误触发的作用。
当要使用加热雾化装置时,将保护盖从壳体上取下,再将雾化座沿安装腔继续插入至壳体内完成二次安装。
108.请结合参看图2、图4、图7、以及图13,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出产状态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剖面图、使用状态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剖面图、以及雾化座的立体图。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20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1000的不同之处在于,雾化座20的外周表面仅凸设有扣合部25,壳体10安装腔12的内壁仅设有扣合槽122。在本实施例中,扣合部25和扣合槽12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扣合部25对称地设于雾化座20短轴方向的两个侧壁。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两个扣合部25可以对称地设于雾化座20长轴方向的两个侧壁;两个扣合部25也可以对称设于安装腔12的内壁,两个扣合槽122可以相应设于雾化座20的外周表面。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扣合部25和扣合槽122的数量不限于此,在此不做限定。当雾化座20插入至预设位置形成出产状态时,扣合部25与安装腔12的内壁过盈卡接。
109.雾化座20的外周表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凹槽26,凹槽26设置于扣合部25背离限位缘22的一侧。凹槽26套接有密封圈50,雾化座20插入至壳体10最终位置时,密封圈50的外环面弹性抵接于安装腔12的内壁,且位于扣合槽122远离安装腔腔口120的一侧。具体地,凹槽26临近扣合部25设置,密封圈50套接于凹槽26时,密封圈50朝向扣合部25的一侧与扣合部25之间的第八距离s小于凹槽26的第二宽度s。
110.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2000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1000的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111.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扣合部和安装腔内壁的配合,使雾化座限位于壳体预设位置;通过扣合部和扣合槽的配合,使雾化座插入至壳体最终位置并与壳体固定,以实现雾化座的二次安装。同时,凹槽临近扣合部设置,也可防止雾化座插入至壳体最终位置时出现密封圈发生偏位翻边的现象。
112.请结合参看图5、图8、以及图10,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出产状态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剖面图、使用状态的加热雾化装置的剖面图、以及出产状态时加热雾化装置剖面图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30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1000的不同之处在于,弱连接部1521整体的厚度一致,为0.2毫米。当雾化座20在外力作用下从预设位置插入至最终位置时,顶穿件21挤压移除部152,以使移除部152全部与隔离部151分离,即弱连接部1521全部被破坏并与隔离部151分离,本体1520被顶穿件21顶入储液腔11中,形成连通储液腔11和安装腔12的过液孔1522。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3000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1000的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113.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移除部152整体呈薄板状,厚度为0.1毫米至0.5毫米。当雾化座20在外力作用下从预设位置插入至最终位置时,顶穿件21挤压移除部152,以破坏移除部152,并形成连通储液腔11和安装腔12的过液孔1522。
114.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顶穿件和分隔板的配合,当雾化座插入至最终位置时,顶穿件将弱连接部全部破坏,使得本体被顶穿件顶入储液腔中,形成连通储液腔和安装腔的过液孔,以快速且便捷地导通储液腔和安装腔。
115.请参看图19,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电子设备9包括供
电装置91和加热雾化装置92。加热雾化装置92安装于供电装置91时与供电装置91建立电性连接,供电装置91用于为加热雾化装置92供电。加热雾化装置92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电子设备9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1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117.以上所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