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双重活塞结构的汽车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2: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减振器 汽车 活塞 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重活塞结构的汽车减振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消费者对于车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除了满足原有的性能要求外,消费者对驾驶与乘坐的舒适性要求也也越来越高。磁流变减振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型减振器,具有响应速度快、阻尼力动力调节范围大、能耗低等优点,应用在车辆减振系统上可以有效衰减车轮与路面间的振动在车辆上的传递,提高车辆乘坐与驾驶的舒适性,因此在车辆减振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减振器结构上加入缓冲组件,来提高现有减振器的平均减振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重活塞结构的汽车减振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双重活塞结构的汽车减振器,所述具有双重活塞结构的汽车减振器包括工作缸筒、活塞杆和复原阀系,所述工作缸筒包括本体和内筒,所述本体具有减振腔,所述内筒设置再减振腔内,所述内筒与本体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活塞杆伸入内筒,所述活塞杆处于内筒的一端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盘、缓冲件和稳定环,所述缓冲盘设有活塞孔和环槽,所述活塞孔的轴心与活塞杆的轴心平行,所述活塞杆所设的缓冲杆伸入所述活塞孔,所述活塞孔内设置缓冲件,所述活塞孔开设通孔,所述通孔贯穿缓冲盘,所述稳定环设置在环槽,所述稳定环接触内筒,所述复原阀系设置在内筒底部。
7.较佳的,所述活塞杆设有缓冲组件的一端为压缩阀系,所述压缩阀系具有活塞筒和座体,所述活塞筒的一端沿径向往外延伸形成圆台平面,所述缓冲杆设置在圆台品面,所述活塞筒另一端与座体连接。
8.较佳的,所述活塞筒与座体之间设置弹簧,所述弹簧环绕活塞筒,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座体,所述弹簧另一端不接触所述圆台平面。
9.较佳的,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压缩阀系沿内筒直径运动。
10.较佳的,所述座体还设置了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座体。
11.较佳的,所述缓冲杆的长度小于活塞孔的深度,所述缓冲杆完全进入活塞孔后,活塞孔内的剩余空间大于缓冲件压缩至极限后的高度。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缓冲组件设置在活塞杆处于内筒中的一端,依靠稳定环来稳定缓冲组件在内筒中的轴向位置的准确度,活塞杆配合缓冲组件和压缩阀系来进行二次缓冲,有效提高整体的减振性能。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双重活塞结构的汽车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2为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6.附图标记:
17.1、工作缸筒,2、活塞杆,3、复原阀系,4、本体,5、内筒,6、减振腔,7、空腔,8、缓冲组件,9、缓冲盘,10、缓冲件,11、稳定环,12、活塞孔,13、环槽,14、压缩阀系,15、活塞筒,16、座体,17、圆台平面,18、弹簧,19、通孔,20、缓冲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0.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1.如附图1~2所示,具有双重活塞结构的汽车减振器包括工作缸筒1、活塞杆2和复原阀系3,所述工作缸筒1包括本体4和内筒5,所述本体4具有减振腔6,所述内筒5设置再减振腔6内,所述内筒5与本体4之间形成空腔7,空腔7内可注入磁流变液或这油液,所述活塞杆2伸入内筒5,所述活塞杆2处于内筒5的一端设有缓冲组件8,所述缓冲组件8包括缓冲盘9、缓冲件10和稳定环11,所述缓冲盘9设有活塞孔12和环槽13,所述活塞孔12的轴心与活塞杆2的轴心平行,因为活塞杆2带动压缩阀系14和缓冲组件8在内筒5中都是沿内筒5的轴向运动的,所以缓冲盘9的轴心以及活塞孔12的轴心都是与活塞杆2平行的,所述活塞杆2所设的缓冲杆伸入所述活塞孔12,缓冲杆伸入活塞孔12起到将压缩阀系14与缓冲组件8连接的作用,所述活塞孔12内设置缓冲件10,所述活塞孔12开设通孔19,所述通孔19贯穿缓冲盘9,在进行减振时,活塞杆2带动压缩阀系14,压缩阀系14再通过缓冲杆将部分冲击力传递至缓冲组件8上,缓冲组件8的原理是压缩阀系14下压将缓冲杆推入活塞孔12内,由活塞孔12内的缓冲件10来抵消一部分的冲击力,而所说的缓冲件10是现有劲度系数较高的弹簧,劲度系数越高则缓冲性能越高,在收到过大的冲击力时活塞杆2会将缓冲组件8压至复原阀系3,直到缓解冲力后缓冲杆会带动缓冲组件8复位,所述稳定环11设置在环槽13,所述稳定环11接触内筒5,稳定环11为一种耐磨并且柔软的现有橡胶圈,稳定环11接触内筒5为间隙配合,防止稳定环11与内筒5之间的摩擦过大,并且要设置两组稳定环11,越多的稳定环11越能提高缓冲盘9的轴向稳定性,但过多的话会导致摩擦过大,所述复原阀系3设置在内筒5底部,而活塞孔12的通孔19是为了不将活塞孔12密闭,以免缓冲杆进入时孔内空气压缩导致无法进入,并且此结构适用于气压减振器。
22.所述活塞杆2设有缓冲组件8的一端为压缩阀系14,所述压缩阀系14具有活塞筒15
和座体16,所述活塞筒15的一端沿径向往外延伸形成圆台平面17,所述缓冲杆设置在圆台平面17,所述活塞筒15另一端与座体16连接,此结构为缓冲杆自带的活塞结构。
23.所述活塞筒15与座体16之间设置弹簧18,所述弹簧18环绕活塞筒15,所述弹簧18一端固定在座体16,所述弹簧18另一端不接触所述圆台平面17,同样利用弹簧18来抵消冲击力,座体16则固定活塞筒15,并且为活塞筒15提供缓冲基础。
24.所述活塞杆2带动所述压缩阀系14沿内筒5直径运动。
25.所述座体16还设置了通孔19,所述通孔19贯穿座体16。
26.所述缓冲杆的长度小于活塞孔12的深度,所述缓冲杆完全进入活塞孔12后,活塞孔12内的剩余空间大于缓冲件10压缩至极限后的高度,避免缓冲杆因为过长导致对活塞孔12内的缓冲件10过度挤压,使缓冲件10报废。
2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