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雾化器及电子烟的制作方法

2021-09-04 10: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雾化器 电子 实施 申请


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电子烟。


背景技术:

2.存在有气溶胶提供制品,例如,所谓的电子烟装置。这些装置通常包含液体,该液体被加热以使其发生汽化,从而产生可吸入气溶胶。该液体可包含尼古丁和/或芳香剂和/或气溶胶生成物质(例如,甘油)。作为已知的电子烟装置,201420819372.2号专利提出了一种垂直于电子烟的纵向轴线的横放吸液件的构造,加热元件包覆在横放的吸液件外加热所吸收的液体生成气溶胶;在吸液件的固定和安装上,采用一具有缺口的安装座来架设或支撑横放吸液件,并通过一压接台或卡接台与安装座配合对架设或支撑的横放吸液件进行夹持。以上的已知电子烟装置,压接台或卡接台配合夹持横放吸液件时,过紧则吸液件无法顺畅传递液体基质、较松时液体基质由吸液件于缺口之间的缝隙渗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包括:壳体,具有纵向方向和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横向方向;所述壳体内设有:
4.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5.支撑部,具有沿所述横向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被构造成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界定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雾化腔室;
6.管状的加热元件,被构造成沿所述横向方向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延伸;所述加热元件的端部定位于所述支撑部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并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提供第一孔、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提供第二孔;
7.吸液元件,至少部分于所述加热元件内延伸;所述吸液元件至少部分经所述第一孔和/或第二孔延伸至所述储液腔内以吸取液体基质,所述加热元件被配置为加热所述吸液元件内的至少部分液体基质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
8.以上雾化器,管状的加热元件由支撑部的侧壁上的孔紧配保持,导液元件再由加热元件内贯穿至储液腔内吸取液体基质;在加热元件与支撑部之间、以及导液元件与加热元件之间不会产生液体基质的渗漏。
9.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是通过预制成型形成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的。
10.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是接触的,且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没有密封材料。
11.在优选的实施中,还包括:
12.密封元件,用于密封所述储液腔以阻止液体基质进入至所述雾化腔室;所述密封元件与导液元件和/或发热元件是不接触的。
13.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密封元件被构造成包覆所述支撑部,并设有裸露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至少部分的窗口。
14.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沿轴向方向相背的第一管状部分和第二管状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一管状部分和第二管状部分之间延伸的电阻加热部分;
15.所述第一管状部分至少部分被保持于所述第一侧壁上;
16.所述第二管状部分至少部分被保持于所述第二侧壁上。
17.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电阻加热部分包括沿径向方向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电阻加热部分设有于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交替布置的镂空或缺口。
18.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储液腔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支撑部。
19.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侧壁外;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外的部分被构造成内径沿轴向方向向外逐渐增大的广口形。
20.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
21.烟气输出通道,用于输出所述雾化腔室内的气溶胶;
22.所述支撑部具有连通口,所述雾化腔室通过该连通口与所述烟气输出通道气流连通。
23.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壳体具有沿所述纵向方向相背的近端和远端;所述远端被构造为敞口端,并设置有端盖;
24.所述端盖的至少一部分朝所述近端延伸并形成所述支撑部。
25.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装置、以及为雾化装置供电的电源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附图说明
26.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27.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雾化器的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雾化器沿宽度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30.图4是图3中端盖上装配导液元件和加热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31.图5是图3中雾化器一视角下各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32.图6是图5中端盖上装配导液元件和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图5中模内注塑一体获得的加热元件与端盖的示意图;
34.图8是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36.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子烟,可以参见图1所示,包括存储有液体基质并对其进行汽化生成气溶胶的雾化器100、以及为雾化器100供电的电源装置200。
3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比如图1所示,电源装置200包括设置于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接收和容纳雾化器100的至少一部分的接收腔270,以及至少部分裸露在接收腔270表面的第一电触头230,用于当雾化器100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和容纳在电源装置200内时与雾化器100的形成电连接进而为雾化器100供电。
38.根据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雾化器100沿长度方向与电源装置 200相对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二电触头21,进而当雾化器100的至少一部分接收于接收腔270内时,第二电触头21通过与第一电触头230 接触抵靠进而形成导电。
39.电源装置200内设置有密封件260,并通过该密封件260将电源装置200的内部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分隔形成以上接收腔270。在图1 所示的优选实施中,该密封件260被构造成沿电源装置200的横截面方向延伸,并且是采用具有柔性材质制备,进而阻止由雾化器100渗流至接收腔270的液体基质流向电源装置200内部的控制器220、传感器250等部件。
40.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电源装置200还包括沿长度方向靠近相对于接收腔270的另一端的电芯210,用于供电;以及设置于电芯 210与容纳腔之间的控制器220,该控制器220可操作地在电芯210 与第一电触头230之间引导电流。
41.在使用中电源装置200包括有传感器250,用于感测用于通过雾化器100的吸嘴盖20进行抽吸时产生的抽吸气流,进而控制器220 根据该传感器250的检测信号控制电芯210向雾化器100输出电流。
42.进一步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电源装置200在于接收腔270 相背的另一端设置有充电接口240,用于通过与外部的充电设备连接之后对电芯210充电。
43.图2至图4的实施例示出了图1中雾化器100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44.主壳体10;根据图2至图4所示,该主壳体10大致呈扁形的筒状,当然其内部是中空用于存储和雾化液体基质的必要功能器件;主壳体10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110和远端120;其中,根据通常使用的需求,近端110被配置为作为用户吸食气溶胶的一端,在近端110设置有用于供用户抽吸的吸嘴口a;而远端120被作为与电源装置200进行结合的一端,且主壳体10的远端120为敞口,其上安装有可以拆卸的端盖20,敞口结构用于向主壳体10内部安装各必要功能部件。
45.进一步在图2所示的实施中,在端盖20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源装置200的第一电触头230形成的导通的第二电触头21;以及当接收于电源装置200的接收腔270与电源装置200通过磁吸吸附稳定保持的磁吸元件22。
46.进一步参见图2所示,主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12;具体,在图2所示的剖面示意图中,主壳体10内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烟气传输管11,该烟气传输管11的外壁与主壳体10 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12;该烟气传输管 11上端与吸烟口a连通,进而用于将雾化器100内生成的气溶胶输出至吸烟口a处供用户吸食。
47.进一步为了对液体基质进行均匀汽化,主壳体10内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吸液元件30;吸液元件30采用多孔性的材质制备,进而能通过毛细浸润的方式吸取储液腔12内的液体基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吸液元件30可以包括纤维棉、玻纤绳、毛细管、微孔陶瓷等等。当然,在使用中,该吸液元件30是至少部分伸入至储液腔 12内的,进而通过毛细浸润吸收液体基质。
48.加热元件40,被构造成沿主壳体10宽度方向延伸的管状形状,并且至少部分围绕吸液元件30设置的。进而在使用中可以加热吸液元件30内至少部分的液体基质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
49.根据图2所示的结构中,主壳体10内具有由端盖20向近端110 延伸出的支撑部分29所界定形成的雾化腔室291,并且储液腔12至少部分是围绕该雾化腔室291的。具体在图5和图7所示的实施中,支撑部分29具有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侧壁29a和侧壁29b,并由该侧壁29a和侧壁29b之间界定形成雾化腔室291。根据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吸液元件30主要是容纳或位于该雾化腔室291内的,同时吸液元件3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由雾化腔室291内贯穿支撑部分29 至储液腔12内,进而通过毛细浸润的方式吸收液体基质。
50.进一步在图2和图4所示优选的实施中,加热元件40是定位于雾化腔室291内的进而使加热生成的气溶胶能释放至雾化腔室291内。
51.进一步根据图3至图6所示,支撑部分29靠近近端110的端部呈敞开的敞口292设计;在使用中支撑部分29的敞口292上包覆有密封元件50;密封元件50上设置有插接孔51,是用于供烟气传输管 11的下端插接在该插接孔51内,进而与雾化腔室291形成气流连通。在使用中,由加热元件40加热生成的气溶胶释放至雾化腔室291后,再由烟气传输管11输出至吸烟口a处由用户吸食。
52.同时,密封元件50包覆支撑部分29后使支撑部分29与主壳体 10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液体基质渗出或进入至雾化腔室291。当然,支撑部分29的侧壁29a和侧壁29b的外表面是裸露的,即没有被密封元件50包覆的,从而保证吸液元件30能贯穿侧壁29a和侧壁29b后伸入至储液腔12内吸取液体基质。
53.进一步图6所示的优选实施中,密封元件50上设置有凸筋52,当然该凸筋52是由支撑部分29提供支撑的,从而能紧密的抵靠在主壳体10的内壁上,有利于提升密封效果。
54.在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中,以上雾化器100在抽吸过程中进气的结构设计参见图3至图5所示,包括:
55.端盖20内设置有主储气室232;以及,
56.用于在抽吸中供外部空气进入至主储气室232的第一气孔24;
57.连通主储气室232与雾化腔室291的第二气孔27;
58.在使用中外部空气通过第一气孔24进入至主储气室232,而后再由主储气室232经第二气孔27进入至雾化腔室291,形成图4中箭头r1所示的第一气流路径。
59.同时,端盖20内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布置在主储气室232两侧的两个缓冲气室231;当然,该缓冲气室231是与主储气室232气流连通的;以及,
60.用于在抽吸中供外部空气进入至缓冲气室231的第三气孔23;
61.在使用中,外部空气还可以通过第三气孔23先进入至缓冲气室 231内,再由缓冲气室231进入主储气室232,而后再由主储气室232 经第二气孔27进入至雾化腔室291,形成图4中箭头r2所示的第二气流路径。
62.在实施中,外部空气可以部分沿图4中箭头r1所示直接经主储气室232进入雾化腔室291,也能部分沿图4中箭头r2所示依次经缓冲气室231、主储气室232再进入雾化腔室291。
63.以上优选的多路径的进气结构,有助于减少雾化腔室291的气溶胶冷凝液的渗出,
且缓冲气室231有助于存储过量的多的气溶胶。
64.具体的结构实施中,端盖具有界定或分隔形成缓冲气室231、主储气室232的分隔壁233,该分隔壁233是具有缺口的,进而使分隔或界定的缓冲气室231、主储气室232在气流上是连通的。
65.进一步参见图5至图7所示的优选实施中,加热元件40包括沿长度方向位于第一端的第一管状部分41、位于第二端的第二管状部分42,以及位于第一管状部分41和第二管状部分42之间的电阻加热部分43。
66.在制备或装配中,加热元件40是通过一个管状的电阻性的金属基材,通过对其管壁进行激光切削、或蚀刻等方式形成所需的镂空或缺口431之后,使其中间的一部分形成具有适合电阻值的电阻加热部分43进而制备获得的。比如图7中所示的电阻加热部分43是通过激光切削的方式,在管状的金属基材沿径向相背的两侧交替切削形成镂空或缺口431获得的。
67.在可选的实施中,用于制备加热元件40的管状金属基材可以包括镍、钴、锆、钛、镍合金、钴合金、锆合金、钛合金、镍铬合金、镍铁合金、铁铬合金、钛合金、铁锰铝基合金或不锈钢等中的至少一种。
68.在其他的可选的实施中,电阻加热部分43上的镂空431是螺旋形的,或者是若干圆孔、方孔、多边形孔、或者其他形状的。
69.在图5所示的优选实施中,加热元件40是与端盖20的支撑部分 29通过模内注塑制备形成一体的;具体,
70.参见图7所示,通过模内注塑使加热元件40的第一管状部分41 和第二管状部分42贯穿支撑部分29的侧壁29a/29b,并使两者形成图5所示的紧固配合的状态。同时,加热元件40两端的开口形成在侧壁29a/29b上的孔293,用于供导液元件30贯穿以及传递液体基质。
71.通过以上方式将加热元件40与端盖20形成一体,则加热元件 40是由支撑部分29进行支撑和固定,并使电阻加热部分43位于雾化腔室291内。同时,模内注塑后的第一管状部分41和第二管状部分42与支撑部分29的侧壁29a/29b之间是高度紧配的,在它们之间不会产生液体基质的渗漏,进而在使用中无需加热元件40与侧壁 29a/29b之间填充密封材料。在实施中装配后,储液腔12内的液体基质仅能通过加热元件40两端的开口离开储液腔12。
72.在以上注塑成型之外的变化实施中,还可以通过热压、铆压等相近的预制成型方式将加热元件40与支撑部分29制备成紧配的一体,并且在它们之间无需填充密封材料,也能使液体基质无法从它们之间渗出。
73.根据优选的实施中,第二气孔27是位于主壳体10的中心的,并且与电阻加热部分43的至少一部分沿主壳体10的长度方向是重合的,则在抽吸过程中气流与电阻加热部分43有效接触。
74.在图5所示的优选实施中,装配后的加热元件40的两端与支撑部分29的侧壁29a/29b表面是平齐的。
75.进一步参见图4和图7所示,端盖20上还设置有引线孔26,该引线孔用于供引线(图中未示出)贯穿;具体引线通过该引线孔26 之后,上端与加热元件40的第一管状部分41/第二管状部分42焊接、下端与第二电触头21导电接触或焊接导电等;从而使电源装置200 对
加热元件40供电。
76.进一步在实施中,再将软性材质的纤维绳、纤维棉等的吸液元件 30由加热元件40的第一端穿过至第二端即可完成装配;装配后由管状的加热元件40对吸液元件30提供支撑和保持。装配后吸液元件 30的形态如图5和图6中所示,容纳和保持于加热元件40内的第一部分31被压缩成细长的柱形形态,而位于加热元件40外并裸露于储液腔12的第二部分32成蓬松或发散的膨大形态而更利于吸取液体基质。同时,吸液元件30的柔性填充使得与加热元件40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并且吸液元件30是具有毛细吸附的,进而在它们之间基本也不会产生液体基质的渗漏。
77.图8示出了又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加热元件40a的结构示意图,管状的加热元件40a的两端被构造成内径逐渐增大的圆台形的广口端 411a/421a,广口的形状对于装配中吸液元件30穿过加热元件40a的操作是有利的。
78.进一步在密封的结构上,端盖20与主壳体10内的空间界定形成储液腔12;则密封元件50至少部分包覆在端盖20上,并且至少部分位于端盖20与主壳体10结合的部位之间,阻止液体基质由端盖 20与主壳体10结合的缝隙渗出。
79.同时参见图5所示,密封元件5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窗口53,该窗口用于露出侧壁29a/29b的外表面。从而密封元件50与加热元件40和导液元件30是不接触的,避免热量传递至密封元件50导致柔性硅胶或橡胶材质的密封元件50被热固化失效。
80.参见图7所示,端盖20靠近远端120部位还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28,密封圈25容纳和保持在该安装槽28内,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
8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