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的制作方法

2021-09-04 04: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子 变味


1.本发明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子烟,尤其涉及一种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一次性电子烟主要包括壳体,依次设置在壳体内上部的雾化机构、中部的电源机构和下部的咪头调气控制机构,雾化机构的作用是用于将烟液进行雾化,电源机构用于给雾化机构和咪头调气控制机构供电,现有技术存有如下问题:
3.现有大容量一次电子烟中,一般采用一次性发热丝作为发热雾化加热的器件,但是发热丝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热丝表面会产生积碳,继续加热积碳焦化,在雾化烟液中导致焦糊味道,导致电子烟口味变味,对用户造成不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减少或防止发热组件积碳变味的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包括壳体,壳体内上部设有雾化机构、中部设有电源机构、底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雾化机构包括导气管、两组并联的发热组件以及电极、储液腔;
7.两组并联的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两组并联的第一发热件和第二发热件、分别与第一发热件和第二发热件配合设置第一吸油件和第二吸油件;所述第一发热件之间与第二发热件之间留有蒸发空间;
8.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主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源与发热组件联通的咪头控制组件和切换控制组件;
9.所述切换控制组件控制其中一组发热组件工作,检测电源机构的电池电量低于预设值时切换至另一组发热组件工作。
10.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中,优选所述第一吸油件和第二吸油件为条状结构、筒状结构、多线状捻制结构、碗状结构、片状、块状结构中的一种或其结合。
11.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中,优选所述第一吸油件与第二吸油件中部分离、两端合并成为一个整体,且二者中部留有蒸发空间。
12.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中,优选所述第一吸油件与第二吸油件各自独立设置,二者之间留有蒸发空间。
13.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中,优选所述导气管侧面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吸油件与第二吸油件的成对的穿过孔,且所述导气管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吸油件与第二吸油件的斜切口,斜切口贯通穿过孔。
14.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中,优选所述斜切口是由导气管一侧向中
部切割出狭缝,外力下狭缝张开置入所述第一吸油件与第二吸油件至穿过孔。
15.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中,优选所述斜切口对应的导气管外壁套装有固定套。
16.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中,优选所述第一发热件与第二发热件设置在导气管内部,且对应贴附、缠绕或镶嵌在所述第一吸油件与第二吸油件上。
17.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中,优选所述导气管包括相互套装的内管和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相互贴合。
18.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中,优选所述咪头控制组件和切换控制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底部。
19.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中,优选所述切换控制组件为设置壳体内底部的处理芯片u1,所述第一发热件为第一电阻r1,所述第二发热件为第二电阻r2;
20.所述处理芯片u1的转换引脚sw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处理芯片u1的第一输出引脚out1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处理芯片u1的第二输出引脚out2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均接地。
21.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中,优选所述咪头控制单元包括咪头组件其中所述咪头组件包括咪头座和咪头,所述咪头嵌入固定在咪头座中。
22.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中,优选所述咪头座为透光材料制成的座体,咪头与底座底部开设的咪头启动孔对应。
23.本发明中,采用两组并联的发热组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其中一组发热组件工作,在电池电量低于预设值时,即该发热组件表面产生积碳、积碳焦化之前,切换控制组件控制切换至在另一组发热组件工作,有效避免发热组件表面产生积碳、积碳焦化造成雾化烟液中产生焦糊味道,使得电子烟口味变味,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27.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气管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导气管与发热组件的装配图;
29.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30.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控制组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32.本发明中,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33.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如图1

6所示,一种防变味一次性电子烟,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内上部设有雾化机构200、中部设有电源机构300、底部设置有控制机构400,所述雾化机构200包括导气管210、两组并联的发热组件240以及电极245、储液腔;两组并联的所述发热组件240包括两组并联的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分别与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配合设置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所述第一发热件241之间与第二发热件243之间留有蒸发空间;所述控制机构400包括主控制器401、用于控制电源与发热组件联通的咪头控制组件410和切换控制组件420;所述切换控制组420控制其中一组发热组件工作,检测电源机构的电池电量低于预设值时切换至另一组发热组件工作。
35.本发明主要包括三部分:设置在壳体100内上部的雾化机构200、中部的电源机构300、底座130内设有的控制机构400,本发明依次进行说明:
36.如图1所示,壳体100依次包括上盖110、外壳120,二者与底座130扣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结构,外壳120的形状可以是作为电子烟外壳的各种形状,本发明不作限定,其中优选圆筒、方形筒、扁圆形筒等结构。上盖110、外壳120可以采用金属、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塑胶或金属做上盖110,钢管做外壳120。
37.如图2所示,本发明雾化机构200包括上部的导气管210、中部的储液腔和发热组件240以及通过控制机构与电池连接的电极245,从储液腔引入烟液进入到发热组件240中雾化,进入导气管210从上盖110吸出。
38.上盖110顶部为吸嘴111,为了适应吸嘴111,上盖做成扁的鸭嘴状或整个上盖110都为吸嘴111。所述吸嘴111与导气管210联通,将导气管210内烟雾通道211中的烟雾吸出。为防止上盖110和吸嘴111之间的冷凝液被用户吸出影响体验效果,在吸嘴111对应上盖110内设有吸嘴棉112,用于吸附冷凝液。吸嘴棉112上设有分别与吸嘴111上的吸嘴111口和导气管210相连通的连通通道112a。
39.如图1

2所示,上盖110、外壳120、电源机构300之间通过隔油环121和隔油座122封闭,外壳120内轴向设有导气管210,导气管210顶部与吸嘴111联通、底部与隔油座122插接,导气管210、外壳120、隔油环121和隔油座122之间的空腔形成储液腔,用于储存烟液,为了避免烟液泄漏,优选在外壳120内套装一个储液罐230,储液罐230形状与外壳120形状配合一致,其中心留有穿装导气管210的贯通孔。储液罐230采用pc材料或其他材料制成。
40.如图2所示,储液罐230用于存储烟液,为了防止烟液流出,在储液罐230填装有储油棉310用于吸附烟液。为了能较好将烟液导入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则在导气管210外壁贴附有增加导液的无纺布管。
41.导气管210轴向设置,可以位于外壳120中轴线上设置,也可以偏离中轴线设置,优选居中设置。导气管210的形状是直管,其横截面为圆形、扁圆形、方形等各种形状,在此不作限定。导气管210内腔至吸嘴111形成烟雾通道211。导气管210可以采用各种适用材料制成,本发明中优选采用玻纤管。
42.如图2所示,发热组件240设置隔油座122上方,位于储液腔300下部的位置,且发热组件240固定在导气管210下部,且导通至储液罐230,具体地,发热组件240为两组,包括两组并联的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分别与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配合设置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其中,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先后各自独立单独工作,对烟液进行加热雾化,首先第一发热件241先开始工作,在工作到一定限度,该限度可以通过电池电量进行估算,在工作一定时间后,第一发热件241开始积碳,此时断开与第一发热件241的工作,通过切换控制组件420切换至第二发热件243工作。
43.如图2所示,为了能进行充分雾化,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之间要留有蒸发空间用于烟液蒸发,即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之间有间隙,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之间的设置可以是横向并排设置,也可以轴向并排设置,此处轴向指电子烟或外壳120的轴向,由于导气管210内径有限,加之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之间需要留有间隙,则优选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在轴向上并排排列,二者之间排列方式可以是平行排列,也可以不平行排列,二者之间任意位置的间距可以等距,也可以不等距。优选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之间平行且等距设置。由于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分别吸取烟液,供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进行雾化。所述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设置在导气管210内部,且对应贴附、缠绕或镶嵌在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上。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之间的排布方式跟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排布方式相同。
44.如图2、4所示,雾化机构的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连接电极245,其中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可以采用电子烟所采用现有所有结构,例如电热片、电热丝等,优选本发明选用电热丝。即根据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的结构不同,对应的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结构也不同。如果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为电热片,则可以采用贴附或镶嵌方式设置在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表面或一侧,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的形状可以为筒状结构、碗状结构、片状、块状结构中的一种或其结合。如果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为电热丝,则可以采用贴附或缠绕方式设置在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表面,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的形状可以为条状结构或多线状捻制结构。
45.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用于将储液罐230中的烟液导入至导气管210中雾化,则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各自至少一端位于储液罐230中,吸取烟液。为了能充分均匀吸取烟液,则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两端分别延伸至储液罐230内。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的结构有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式为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中部分离、两端合并成为一个整体,且二者中部留有蒸发空间。第二种实施方式为: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各自独立设置,二者之间留有蒸发空间。
46.如图2所示,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两侧延伸至储液罐230中,将烟液导至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上,通电后发热,将吸附其上的烟液加热雾化形成烟雾,烟雾沿着烟雾通道211从吸嘴111输出。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通过电极245连接电源机构300,电源机构300对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进行供电,本发明可以采用现有各种电极245,在此不再赘述。
47.导气管210结构可以是单层管状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管状结构,本实施例所述导气
管210包括相互套装的内管和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相互贴合。内管用于形成烟雾通道,外管与壳体100配合形成储液腔,二者分离设置防止烟液进入导气管210内。
48.如图3

4所示,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与导气管210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所述导气管210侧面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的成对的穿过孔213,且所述导气管210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的斜切口212,斜切口212贯通至穿过孔213。所述斜切口212是由导气管210一侧向中部切割出狭缝,外力下狭缝张开置入所述第一吸油件242和第二吸油件244至穿过孔213。所述斜切口212对应的导气管210外壁套装有固定套214,固定套214在导气管210外壁贴附,一方面用于固定导气管210,将斜切口212封闭,增加导气管210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导液功能。
49.电源机构300设置在壳体100内中部,通过控制机构400控制电源机构300与发热组件240连接,并且通过控制机构400检测电源机构300电量。
50.底座130设置在整个电子烟的底部,与外壳110扣合或螺接连接在一起。控制机构400中,咪头控制组件410用于控制启动或关闭发热组件240工作。所述咪头控制组件410包括咪头411和咪头座412,所述咪头411嵌入固定在咪头座412中。咪头411与底座130侧面开设的进气孔414对应联通。通过吸烟动作,从吸嘴吸出烟雾通道211中的烟雾时,烟雾通道211中压力减小,也使得咪头411上方的气道压力减小,由于进气孔414联通外界环境,那么咪头411下方为常压状态,咪头411上下气压不同,则咪头411的气动膜形成压力差,导通咪头开关,主控制器401控制电源机构300联通的发热组件240中第一发热件241或第二发热件243工作,烟液雾化。咪头座412安装在底座130上方的壳体120内,与壳体120之间无间隙封闭连接,咪头座412优选采用弹性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硅胶。可以嵌入底座130内。咪头座412也可以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与底座130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
51.所述咪头座412还可以为透光材料制成的座体,咪头411设置的通电指示灯可以同咪头座412将光线通过底座130或进气孔414透出,用于指示咪头411工作状况。
52.如图5

6所示,切换控制组件420用于切换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通电连接。可以设置在咪头411上,与主控制器401形成完整的控制芯片或控制电路。切换控制组件420的第一端与电池连接,第二端与第一发热件241和第二发热件243连接,通过多次试验,可以得到电池电量与发热组件积碳的对应关系,这样就可以简单快捷预估发热组件的工作状况是否达到积碳状态,方便简单快捷。切换控制组件420用于根据电池电量控制切换电连接至第一发热件241或第二发热件243,避免第一发热件241或第二发热件243长时间工作后会在表面形成积碳,从而在发热雾化的过程中产生焦味,影响口感。在一些实施例中,切换控制组件检测电池电量是否已达预设阈值,若是,则控制切换电连接至第一发热件241或第二发热件243。例如,预设阈值可以为电池容量的一半,电池总容量1600mah,当切换控制组件检测电池电量大于一半,即≥800mah时,电连接至第一发热件241,第一发热件241工作;当切换控制组件检测电池电量小于一半,即≤800mah时,第一发热件241开始变味,寿命结束停止工作,切换控制组件控制切换电连接至第二发热件243,第二发热件243工作,一直到第二发热件243开始变味,寿命结束,电池电量耗尽。
53.具体地,切换控制组件为处理芯片u1,第一发热件241为第一电阻r1,第二发热件243为第二电阻r2。处理芯片u1的转换引脚sw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电池的负极接地;处理芯片u1的第一输出引脚out1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处理芯片u1的第二输出引脚out2
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均接地;处理芯片u1的电源引脚vdd与电源vcc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指示电源接通,处理芯片u1的指示灯引脚led与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完整地,处理芯片u1的接地引脚gnd接地。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